•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骨针与“线”状软材料的起源演变关系及过程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5 11:45:07 点击:

    陶 园, 王其才, 刘桠楠, 朱 琪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达利女装学院,杭州 310018; 2.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杭州 310018)

    针、线是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日常用品。迄今最早的针出土于旧石器时代,系用兽骨制成,因此称之为“骨针”。骨针尾部钻有针孔,这说明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线存在。即,先要有能够穿过骨针孔眼的“线”状软材料,然后才会去制作相应的骨针,否则,骨针的孔眼便没有存在的意义和理由。骨针与“线”状软材料从出现便是相互适应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正是由于针与线的久远存在,早期人类才得以缝制衣裳御寒保暖,不仅如此,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纺织技艺的提高,古人更是利用穿针引线,创造出了伟大的刺绣艺术。迄今,最早的刺绣实物可以追溯到商代[1]。纵观古今,刺绣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代表,更是民族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因此,看似简单的一针一线,在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探寻针与线的起源发展历程,对研究远古纺织材料与技术及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探讨的是旧、新石器时代的骨针及与之相适用的“线”,对于“线”的材料、构成方式均不确定。其可能是天然植物或动物纤维经过纺轮纺制的真正意义上的“线”,也可能是未经加工的一些类似“线”的植物茎或韧皮类,或者是将动物皮子切割细条而成,这些材料均可能穿过骨针针眼用于最初的缝缀。为科学严谨和便于表达,本文将石器时代与骨针相适用的“线”统称为“线”状软材料。

    1.1 石器时代出土骨针概况

    骨针在中国最早发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包括辽宁小孤山遗址(出土3枚)、北京周口店遗址(出土1枚)、宁夏水洞沟遗址(出土3枚)、山西柿子滩遗址(出土1枚)、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7枚)等。自旧石器时代起至骨针最终被铁质针所取代,中国有138个史前考古遗址出土骨针,其数量多达1 619枚,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出土骨针的数量与尺寸信息如表1[2]所示。

    通过对表1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骨针的尺寸范围趋向于增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被用于加工缝缀的软材料种类更多,有不同厚度、不用质地的纺织材料需要被缝缀加工。尤其是出现了更细更小的骨针,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最小的骨针尺寸长度在30 mm左右,直径最小达到1 mm,针孔直径最小达到0.5 mm,尺寸之细小堪比现代的绣花针。由此说明,骨针的加工对象更加细软轻薄,所穿引的“线”达到了毫米级。

    表1 旧、新石器时代中国出土骨针统计

    1.2 典型骨针分析

    由于本文旨在探讨骨针和“线”状软材料的起源发展过程,所以在此着重介绍旧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两处遗址——辽宁海城县小孤山遗址和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出土的骨针。

    辽宁海城县小孤山遗址出土的3枚骨针,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最早的骨针,距今约4万~2万年(图1[3])。这3枚骨针的制作方法为先刮磨针身然后再钻孔,孔眼是用石片对钻而成[4]。第一根骨针(图1(a)),针身较光洁,长为77.4 mm,针身直径在3.8~3.2 mm内渐变,针眼孔径1.6 mm。第二根骨针(图1(b)),骨针总长65.8 mm,针尖损坏,留有椭圆形断裂痕迹,针眼光滑圆润并相对较大,针眼两侧留存的针壁非常薄,针身直径在3.9~3.7 mm内渐变,孔径2.1 mm,制作方法同图1(a)。第三根骨针(图1(c)),针身长69 mm,针尖部分稍残,针身中部直径在3.3~3.0 mm内渐变,针柄部分最宽处为3.4 mm,针眼处为一个直径0.7 mm的浅槽,并未钻透成孔,似是一件半成品[5]。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2万年)第一文化层出土骨针一枚,如图2(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所示。骨针总长82 mm,针眼部位断裂,该部位直径为3.1 mm,整根骨针最粗处直径3.3 mm,针身有一点弧度且略弯,可能是因为保留了骨头的天然形状,也可能是使用习惯的原因故意为之。针身较为光滑,针头尖锐但圆润。根据针眼保留部分的分析,该骨针针眼的形成并非钻制,应该是用某种尖锐硬器物如贝壳等,反复刮挖而成[6]。

    图2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出土骨针

    1.3 石器时代骨针的功能

    骨针,通体流线形,尾部稍扁并带有针眼,就外形而言,这与现在的针没有本质区别。说明骨针从出现至今,其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穿针引线用于缝缀。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骨针也可能还用于编织渔网[7]或者像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和尤卡吉尔人,用细长的针把鱼穿起来晾干等[8]。骨针的出现对于早期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9],特别是对于高纬度地区的早期人类,寒冷气候下,缝缀衣服的出现,帮助人们得以度过寒冬。在中国,北方出土的骨针也要多于南方[2]。同时应注意到,骨针的材质和尺寸要与所缝缀的材料相适应。有学者认为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部分骨针是用来缝制植物纺织品而不是皮革或兽皮,理由是这些骨针的材质不够坚韧,不适合缝制兽皮或皮革[10]。细小的骨针针身强力低、穿透能力差,只适合缝制细软、轻薄的材料,同时针身细小,所扎孔眼小,加工效果较为精细,比如细小的绣花针,基本只适合作精细的刺绣之用;反之,粗大的骨针针身强力大,穿透能力强,适合穿透和缝制厚、硬的材料,纳鞋底缝棉被的针粗大,才能穿透硬的鞋底或厚的棉被。这一规律从表1中骨针直径与针眼直径的分析中也得以印证。

    骨针,作为一件成熟的缝缀工具,其起源与发展历程必然受到“线”状软材料的影响和引导,反之,骨针的演变也必然促进着“线”的进步。旧石器时代骨针的出土,说明在当时肯定已经存在细度达到毫米级的可用于缝缀的“线”状软材料;并且当时的人类已经能够加工出非常尖锐且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石或骨器,从而可以在较为细小的针柄部位钻挖成孔。

    在史前时期,尤其是旧石器时代,农业仍在孕育之中,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和食物来源是依靠狩猎和采集,而采集在石器时代的很多地区是比狩猎更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方式[11]。采集的收获大多会是零散而又数量繁多的,比如采摘的果实、野生的谷粒等,如果没有适当的工具,则无法携带,也就无法真正收获。所以,这必然会催生聚拢、包裹、绑扎等“合”之工具的出现。用自然生长的藤条、野草、大的叶片、兽皮进行包裹、绑扎,既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又能够防止果实遗失,这是“合”的最初实现方式[12]。

    2.1 骨针的起源契机

    “携带”是人类最初觅食、生产活动中的基本需求。“合”之工具,其本质是为了便于携带,携带收获的果实、携带外出劳作的工具等。相较于采集所得果实、谷粒的携带,硬物质如石器、骨器等工具的携带则要困难一些,这也是促使“打孔”出现的根本动因[13]。打孔的最初目的就是穿连携带,其先决条件是“线”状软材料的存在,否则便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在硬质工具上打孔,然后用“线”状软材料穿套,可以更加方便和高效地进行携带[14]。德国Bocksteinschmiede洞穴Micoquian层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曾出土两件带有人为穿孔的动物骨骼,年代为距今约7万~5万年,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实用性工具[15]。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曾出土具有锐利尖端的石器,极有可能是打孔之用,如图3(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所示;与之相类似的小孤山遗址出土凸出尖状石器(图4),则被认定为钻具[16]。

    图3 山西丁村遗址出土大三棱尖状石器

    图4 小孤山遗址出土钻具

    2.2 缝缀过程分析

    骨针,其本质为“打孔”工具,起源于携带,属于“合”之工具的范畴。骨针是将打孔和穿连两个步骤合二为一的复合工具,是一件看似简单普通,实则充满人类智慧的高级工具,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骨针的形态设计非常科学,通体流线形,头端尖锐,中部针身较粗,针尾稍扁。直径逐渐变大的流线形是骨针打孔后进行扩孔所必需的,并且在针身穿刺过一半左右时,这种流线形外形利于握持针头端将整根针拔出。头端尖锐可以保证在同等推力下,以最大的压强值刺破缝缀物,实现打孔的目的;针身较粗可以增强整根针的强韧性;针尾稍扁则便于引线穿过织物。

    图5 骨针缝缀过程

    2.3 骨针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骨针起源于打孔工具和打孔需求,一根磨尖的木或竹棍,一个尖锐的贝壳或石块,都可能在最初充当过“针”的角色。最初的穿线连接过程应该是用尖状器先打孔,然后再将线穿过去,很明显,这需要比线粗几倍的孔才能顺利穿过且效率极低。将打孔与引线一次完成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骨针要具备引线功能,其本身就必须有可以放线的部位,在针身上挖槽可能是最初引线的方式,因为挖槽简单易制作,相较而言,打孔则需要更高的钻孔技术和更为尖锐的钻孔工具。迄今为止中国多地史前遗址都曾出土过带有槽口的骨锥,贵州白岩脚洞遗址(距今约14 000~12 000年[17])出土骨锥1件,背面左近区有一长11 mm、宽3 mm的三角形凹槽,槽内可见纵向条痕且各条痕上的嵴已摩擦光滑[18],很有可能为长期用槽口引线摩擦所致;广西桂林甄皮岩(距今约12 000~8 000年[19])曾出土3枚骨锥,器身均带槽[20]。这类骨锥具有可以打孔的尖端和可以握持线绳的槽口,显然就是集穿针与引线于一体的骨针雏形。这种开槽式的骨锥形“针”对线的握持能力较差,尤其是随着“线”状软材料的细度逐渐变细,欲使“线”状软材料自锁于针的槽口内,将变得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其方法便是缩小槽口,加大槽深,直至演变出封闭圆孔,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最终形成出土所见骨针的样式。当然这也要依赖于更精细的钻、挖工具和高超的钻孔技术,使骨针尾部的钻孔得以实现。同时,封闭圆孔的出现也对相应的“线”状软材料有了更高要求,只有粗细均匀、直径合适的“线”状软材料才能满足使用需求。

    关于骨针在尾部开圆孔的形制,本文再作两点分析和解释。首先,针眼为圆孔有利于降低穿针的阻力并提高线的自锁性,同时可以在保证穿入同等粗细线的前提下,让针的细度更细,从而穿针更省力、缝缀效果更精致。另外,在针的尾部开孔这种形制可以有效减少在缝缀过程中线的摩擦长度和对线的无效挤压,避免在缝缀过程中对线的过度损伤;同时,尾部开孔可以使针身部分保持完整,从而增加针前部的强韧度,有利于缝缀时针的穿刺。至此,骨针已经完成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其形态已与后世的缝衣针没有本质区别。

    “线”状软材料作为有机高分子物,难以有几千上万年的留存,其起源演变历程难以直接探明。骨针的起源与发展、穿孔引线功能的实现与完成需以“线”状软材料的出现为先导,同时“线”状软材料的发展也促进着骨针的演变。借助“针”与“线”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从骨针的演化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窥得“线”状纺织材料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3.1 “线”状软材料的起源

    通过前文分析,“携带”是人类最早的实际需求之一,而携带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线”状软材料的系挂、绑扎,反映在硬器物(石器、骨器等)上,便是“孔”的存在,早在距今10万年左右的非洲大地上就已存在带有孔眼的海生贝壳(图6)[21]。有“线”状软材料的存在,“孔”才会有出现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同样对于骨针,归根到底是属于穿孔骨器的一种,不论其“孔”的存在是为了引线还是为了携带,均离不开“线”状软材料的存在。所以,“线”状软材料的起源早于穿孔石器和骨针的出现。

    图6 Qafzeh洞穴发现的穿孔贝壳装饰品

    人类总是会偏向于加工和使用那些获取最容易、加工最方便并且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材料,旧石器时代低生产力背景下,这种避难趋易性尤其明显[22]。就“线”状软材料而言,最初能够发挥其捆绑、打结等“合”之功能的材料应该就是自然界中天然生长的外形细长、柔韧性好的那些植物的茎、叶等,如藤条、细长的野草等。这类植物茎叶可以不经加工直接用来捆绑,但考虑到实际捆扎应用中对线绳状软材料强力的需求,推测应该是经过集束这种简单初级的加工后再使用的。所以,集束是对天然线绳状软材料最容易、直接却有效的加工方式,是“线”状软材料起源的最初形式。

    3.2 “线”状软材料的发展演变

    集束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线”状软材料的强力,但其缺陷也相当明显,包括松散、难以打结或穿过小孔、强力不足等,尤其是植物茎叶长度有限,仅通过集束无法延长“线”状软材料的长度,使得绑扎范围和效果、效率受到限制。若要增加整根线绳状软材料的长度,需要对纤维状物进行集束、搭接以增加其连续性。显然搭接之处必须通过一定方式使纤维状物之间抱合牢固,否则根本无法使用。这种增强纤维状物之间抱合力的方式便是拧绞。同时,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人们会发现,只要适当地拧绞,即便是搭接处,线绳的强力也可以很好,由此便会启发人们对整根线绳状软材料进行均匀适当的拧绞,这便是加捻的由来。加捻是“线”状软材料加工中最经典有效的方式,加捻的出现使“线”状软材料在强力、细度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加捻不仅可以大大增加“线”状软材料的强力,同时还能降低线的细度,使线绳变得结实、紧实、耐用。由此可以得到,加捻是“线”状软材料起源演变过程中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加捻的出现使得“线”状软材料的强度、韧度大大增加。通过加捻,可以获得更长、更细、强力更均匀的线或绳。借助于加捻,原始先民试图对原本粗硬但长度较长的一些植物茎、叶、韧皮等进行分劈,这便是麻类纤维制作麻绳的先导[23];也开始尝试去使用一些更细更短更弱的纤维,比如棕丝、动物毛发等,这便极大地丰富并优化了纺织纤维的来源与种类,为人类纺织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先决条件。只有让更细更软的纤维成为加工“线”的原材料,与毫米级针孔相适应的“线”状软材料的出现才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肯定,在距今4万~2万年的骨针出现之时,人类就已经有了毫米级的细线,而这些细线的制成又必然经过了加捻的处理,是真正意义上的线。毫米级细线的存在及连贯缝缀的需求,促使骨针由单纯打孔到针身刻槽并最终向着封闭圆孔式演变,出现了现今所见的骨针。“线”主导“针”适应的先后对应发展关系如图7所示。

    图7 骨针与“线”状软材料起源发展过程及对应关系

    骨针与线绳都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与绑扎、打结、系挂等一脉相承的“合”之工具。骨针集打孔与连接于一体,比同时期的旧石器时代的尖状石器、贝壳、穿孔兽牙更为高级的“复合工具”。本文依据史前时期低生产力水平前提下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推论骨针起源于打孔工具,其本质是便于携带。继而在最初单纯打孔工具的基础之上刻槽实现引线,最后才是在针身上挖圆孔以供穿线之用,随之逐渐演化成现今所见的骨针。基于针与线的关系,骨针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必须以能够与之相适应的“线”状软材料的存在为前提和先导,同时结合纺织材料类软物质的加工特点,分析了“线”状软材料的最初加工方式应为集束,继而为加捻。加捻为“线”状软材料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促使更细、更长、更强韧线绳的出现成为可能。线的发展诱导和促进着针的演变与进步,反过来,针的演化又使线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连接作用。可见,早在旧石器时代,骨针与线的关系就已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了,它们共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文明进步贡献了力量。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猜你喜欢 针眼起源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西域门户——两关遗址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辽上京遗址辽金历史与考古(2021年0期)2021-07-29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保健与生活(2019年10期)2019-07-31——破溃">针眼
    ——破溃饮食科学(2019年5期)2019-06-03树荫下的绣娘少年文艺(1953)(2019年11期)2019-01-03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万物起源中国漫画(2017年9期)2018-01-25万物起源中国漫画(2017年10期)2018-01-25万物起源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推荐访问:起源 演变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