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病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4 11:00:16 点击:

    王文佳

    (盘州市石桥镇农村工作服务中心,贵州 盘州 553504)

    马铃薯是贵州省盘州市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在改善当地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盘州市积极推动马铃薯产业链延长工作,通过建立脱毒马铃薯基地等方式提升产业实力。

    盘州市在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了马铃薯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尤其是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属于单年流行病害,多发生在马铃薯植株开花早期。马铃薯一旦感染晚疫病,受病菌侵害,其植株叶、茎甚至块茎会出现病斑,导致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最终可能会导致马铃薯枯死。在适宜病害流行的情况下,马铃薯晚疫病可能会出现集中暴发的情况,造成大面积的马铃薯提前枯死[1]。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植株感染,大面积的马铃薯枯死最快不到15 d。一旦发生晚疫病,马铃薯田间产量损失8%~30%,严重时产量损失50%以上乃至绝收。

    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中,虽然部分农户积累了一些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难以完全满足当地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中的晚疫病防治需要。因此,笔者围绕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更加科学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

    1.1 气候暖湿

    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使盘州市拥有种植马铃薯的优越自然条件,但雨天多、雨量大、雾多等天气条件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也使盘州市成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点区域。连续阴雨、雾天条件下,盘州市马铃薯种植区空气和土壤湿度变大,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此外,若白天最高气温在20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并持续8 h以上;
    夜间最低气温在12 ℃左右,空气处于高湿状态下持续13 h以上,马铃薯种植区域就有可能会发生晚疫病,并且一旦发生,10 d左右就会出现流行蔓延的情况[2]。

    1.2 品种抗病性偏低

    在相同种植条件下,相较于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品种,易感病品种不仅易感染马铃薯晚疫病,还易在发病后出现快速传播的情况。盘州市种植的丽薯6号、兴佳2号、威芋3号(CK)、LO227-17、LO031-17等品种的晚疫病发生指数比较高,属于易感品种[3]。

    1.3 种植品种单一

    以往经验表明,规模种植区单一种植同类马铃薯也易发生晚疫病。例如,仅单一种植青薯9号、黄金薯、陇薯7号、云薯107、云薯108、云薯109、云薯202、云薯401、云薯277、C23和云薯505等品种的地区,在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的情况下,发生马铃薯晚疫病的概率较高[4]。

    1.4 田间管理不到位

    马铃薯连茬种植情况下,土壤中的病菌数量和种类增多,若农户在种植前未翻耕土壤,就容易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概率增高。在规模化种植马铃薯的情况下,如果农户未做好间苗工作,导致田间通风条件变差、田间湿度变大,就会给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创造适宜的条件,造成晚疫病发生[5]。若农户在马铃薯晚疫病高发期未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也可能导致晚疫病大面积发生和传播[6]。

    在晚疫病发病初期,马铃薯植株叶片会出现水渍状小病斑,而后小病斑慢慢扩大为圆形、半圆形的大病斑,叶片背面会出现白色霉状物。植株的叶柄与茎秆、叶片与叶柄连接部位甚至茎秆上会出现褐色侵染病斑,植株的表皮韧部会变成褐色。当田间湿度较大时,马铃薯植株上的病斑会出现快速扩展的情况;
    当田间处于低湿、高温情况下时,病斑呈现褐色干枯状,且病斑表面会出现不明显的白色霉层。在晚疫病发病后期,马铃薯的叶片会出现干枯、萎蔫的情况,且发病部位会呈现黑色枯焦、腐烂的状态,最后整棵马铃薯植株出现湿腐现象[7]。此外,马铃薯的块茎也会因为被病害侵袭而出现表面凹陷或出现不规则的紫褐色区域的情况;
    薯肉呈水浸状,逐渐变成褐色,出现腐烂现象,发出腐败气味。

    农户可从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种薯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防止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而针对已经发生马铃薯晚疫病的地块,农户可通过药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3.1 选择抗病品种

    品种抗病性弱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农户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可咨询农村工作服务中心或者相关专家,了解不同马铃薯品种在抗晚疫病方面的特性,尽可能选择抗性较强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相关研究表明,在贵州省低海拔地区,米拉、宣薯3号、威玉3号、W04-12等马铃薯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对晚疫病的抗病性也比较强,可以作为马铃薯重点种植品种;
    B01-51-1、丽薯2002-2、中薯3号等品种中抗晚疫病,可以在晚疫病发病率偏低的地区种植[8]。

    3.2 加强种薯处理

    在播种前,农户要严格挑选从地窖里取出的马铃薯种薯,除了将形状不规则、表皮粗糙老化及存在裂缝的种薯挑选出来以外,要尽可能地选择质量在50~150 g的块茎作为种薯。在挑选完种薯后,农户要将所有符合标准的种薯在阳光下翻晒2 h左右,再放置于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催芽处理。待种薯生长出幼芽且芽眼全部长满后,农户可进行切块处理,每块质量保持在40 g左右,并保留一两个芽眼。此外,为避免切块导致马铃薯种薯伤口处滋生病菌,确保种薯块质量,农户需要使用甲霜灵·锰锌与草木灰或细土做拌种处理。相关研究表明,与未进行拌种的播种方式相比,拌种后的马铃薯出现晚疫病引发的病薯腐烂概率要小很多,且病薯率也相对较低[9]。

    拌种方式主要有干拌和湿拌两种。其中,干拌是用可湿性粉剂、滑石粉与切好的种薯块充分混匀搅拌;
    湿拌是先使用药剂溶液进行拌种,再进行阴干处理。相比较而言,干拌在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病薯率方面的效果更为明显。相关研究表明,马铃薯种薯切块拌种后,越晚播种,其发生晚疫病的概率就越高。因此,农户要在切块后尽早拌种和播种,降低晚疫病发生概率[10]。

    目前,农户拌种使用比较多的药剂有氰霜唑、氟啶胺、精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等。在效果方面,用50%氟啶胺进行拌种的效果比较好,可以作为重点选择使用的药物[11]。当然,农户也可以选择使用40%苯甲·嘧菌酯或者69%烯酰·锰锌进行拌种,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晚疫病防治效果。

    3.3 加强田间管理

    在选地过程中,农户应根据马铃薯生长习性,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区域。在整地过程中,农户除了对土壤进行翻耕以外,还要在田间适当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因为土壤湿度过大而出现病菌滋生的情况。播种前的基肥要尽可能选用磷钾肥,避免过多地使用氮肥。在播种时间方面,农户宜选择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旬进行播种,此时盘州市的气温条件有利于种薯发芽[12]。同时,农户要注意根据马铃薯品种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早熟类马铃薯品种的植株比较矮小,分枝少,单株的产量比较低,可以适当密植,即保持行距为60 cm,株距为20~25 cm;
    中熟品种或者晚熟品种的植株都比较高大、茂盛,分枝多而长,播种密度应小一些,即行距为90~100 cm,株距25 cm左右。同时,农户也要结合生产条件对种植密度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对于旱地等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块,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增加,株距保持在20~25 cm,行距在80 cm。在播种方式上,农户除了采用传统的露地播种外,还可以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播种。目前,可供选择的覆盖播种方式主要有农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液态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采用这些方式可以缩短种薯出苗时间,改善幼苗生长局部区域的土壤、空气等环境状况,降低病菌的滋生概率[13]。

    在马铃薯生长期,农户需要加强对其生长情况的监测管理,一旦发现有病株出现,要及时去除中心病株,在最短的时间内避免晚疫病传播扩散。此外,连茬种植马铃薯,会导致土壤中有害菌增加,进而导致病害加重[14]。为此,农户可以进行合理轮作换茬,如将马铃薯与玉米、小麦、蔬菜等作物进行为期3 a的轮作,以保证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到改善田间环境尤其是土壤结构、预防晚疫病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马铃薯不宜与茄科蔬菜、根茎类作物轮作。

    3.4 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直接方式,按照使用药物的类型和方式,可以将药物防治分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其中,化学防治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的方式对患病植株进行治疗。在日常的马铃薯种植中,使用较多的化学药剂有抑快净水分散剂、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克露可湿性粉剂、山德生可湿性粉剂、特科宁悬浮剂、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使用方式多为按特定比例将药剂兑水后在田间喷洒[15]。生物防治措施是在马铃薯植株开花前8~10 d和谢花后分别使用霜贝尔兑水进行喷雾防治。此外,农户也可以使用生防木霉菌HNA14菌株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种植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马铃薯种植中,晚疫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晚疫病大面积发生,保证马铃薯种植质量,农户要采取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种薯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防止晚疫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晚疫病对马铃薯种植的危害性。当然,农户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马铃薯种植情况灵活选择和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成效。

    猜你喜欢 州市晚疫病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广东蚕业(2022年5期)2022-11-21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ViVi美眉(2021年10期)2021-01-25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魔方数学大王·低年级(2020年8期)2020-08-14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0期)2018-06-28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科学种养(2018年12期)2018-02-26荷塘月色小学生作文·小学低年级适用(2017年7期)2017-09-23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现代农业研究(2016年6期)2016-07-29

    推荐访问:晚疫病 马铃薯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