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融合路径分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3 13:25:18 点击:

    □李作芳

    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1]《意见》突出强调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手段和重要性。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呢?课程思政的理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方向。自“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开展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但由于个别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过于简单化现象,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认知等方面存在问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仍不明显。

    (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开设意义重大,但个别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深入,对思政课的管理和投入不足,甚至认为只要开足了学时完成了理论教学就算交差,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还有极个别高校缩短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用于增加专业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很容易被弱化和简化,实践教学往往沦为理论教学的一部分,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本科高校开设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规定的学时要求,需要严格遵照执行。但部分高校在具体推进和落实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过程时过于简单化,甚至等同于一般性的校外实践,如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这类校外实践活动的目标和要求都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二者可以结合但不能等同。

    (三)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课脱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课脱节,无法产生联动效应,形成协同育人格局[2]。受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思想在校园蔓延,个别学生认识不到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思政课不能帮其解决就业问题可学可不学,专业课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认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学习不仅不能互补反而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视思政课与专业课于水火不融的敌对状态。

    (一)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围绕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实践形式和内容,以实现在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3]。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应用有机结合,也是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发展趋势,使思政课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也使思政课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从而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现课程思政,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强调的是用实践活动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具有与理论课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课程思政的理念突出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实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有效融合,有助于改变思政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使思政课直接服务于专业学习,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读、写、看、讲四结合,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网络互动相结合,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学生提交实践作业的形式可各式各样,可具体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等以论文、年表、诗歌、剧本、散文、雕塑、绘画等进行,以此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和政治素养,实现专业课“课程思政”目标。

    以下仅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具体分析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融合专业课的实现路径。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是指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进行相关的融合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活动。如主题演讲、时事分享、现场辩论赛等。《纲要》课程学习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与专业相结合作为演讲、辩论和讨论的主题。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其主题的选择应与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中国近现代史热点问题相联系。如:新闻播音主持类的同学可布置分享时事或主题演讲,每人自选感兴趣的时事或历史上的今天等主题,分享其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分享完由教师点评并记录下来作为实践教学成绩之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绘画创作,如抗日战争宣传海报制作、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图等。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体会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又能很好地提升专业课学习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可谓事半功倍。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课堂外进行的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人物访谈等。《纲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课外实践。一是参观访问、调研与实地考察。参观的地方主要是革命旧址、遗址等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烈士陵园、中共三大历史遗址等,主要对学生进行革命国情教育、历史传统教育,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历史事件和对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认识。二是探访家乡近现代历史人物(洪秀全、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等)和历史事件。通过对家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访谈、了解,加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的感性认识,增强认同感和获得感。三是制作PPT。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我看历史风云人物”为主题制作PPT,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访谈,收集历史人物的简介、参与的历史事件及后人对其评价或影响力等。对资料进行精心处理,自行设计制作内容丰富的兼具学习性和观赏性的PPT,内容包含有大量的图片,甚至还可以把当时的歌曲穿插其中。通过学习制作课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也学到了如何处理课件内容与形式的技术,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也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的不同和兴趣点,区别对待,如工程类专业的适合实地参观,计算机专业的适合制作PPT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也能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网络平台实践。网络实践指参与以网络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远程学习、在线课堂等。目前不少专业课都有相关的实践实训平台,学生参与这类课程的积极性较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能充分利用专业课的这些实践实训平台,融入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活动内容,这样的教育教学效果将非同寻常。常用的在线课堂如利用网络优势布置学生学习与思政课有关的内容,如观看红色经典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和《1921》等,通过观看影片充分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增强“四个自信”,在虚拟实践中充实与提高青年的历史使命感。这类实践形式新颖,往往受到学生的追捧。这类直观形象的实践感染力强,潜移默化,把思政课的教育入脑入心,实现真正的立德树人目标。

    (一)“三贴近”原则。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围广内容多,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繁杂,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契合点,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解学生疑惑,助学生解决难题,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关注的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促进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4]。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培养,实现有机融合,让学生学有所得,增强学习的获得感和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感。

    (二)实效性原则。让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融合,目的也是为了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以及就业岗位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课程思政的理念也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想学什么愿意怎样学来改革[5]。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也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形式灵活多样原则。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也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切不可简单复制。思政课教师要梳理不同类型专业课程的差异,针对不同专业领域与思政课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开展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和专业课融合才能行之有效。

    总之,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恰当地融入专业课的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能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效果,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目标,这既是思政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专业课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有多种,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猜你喜欢 专业课理论课思政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中国饲料(2022年5期)2022-04-26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大学·课外阅读(2022年3期)2022-04-25“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科教创新与实践(2022年4期)2022-04-21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文教资料(2022年1期)2022-04-08“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自卑女的大学生活美文(2007年14期)2007-06-16

    推荐访问:专业课 路径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