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3 03:10:06 点击:

    李 莉

    (平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临沂, 273300)

    1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指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的一种脑部开放性创伤,由于该病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并且进展非常迅速,患者病死率极高。临床将颅脑外伤划分为3个不同类型,即头皮、脑及颅骨损伤,主要症状为头痛、记忆力改变、头晕以及血肿等[1]。报道显示,全身各部位损伤中颅脑外伤发病率位居第2位,致残率及病死率均位居首位,而且50%颅脑外伤患者于受伤后24 h内死亡[2]。及时、有效的急诊治疗可以控制颅脑外伤患者疾病进展速度,以降低病死率。手术一直是临床治疗颅脑外伤的主要手段之一,可尽早解除脑部占位,并且有效减压,但是术后患者恢复期较长,而且并发症多,尤其是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并且多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由此需要配合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3]。阶段式康复护理是临床常用护理模式的一种,近年被广泛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护理工作中,其可以通过系统性、规范性康复护理措施,达到重组中枢神经功能、协调肌肉关节活动的目的。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阶段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
    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4.46±2.45)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30~90 min,平均时间(56.59±10.46)min。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
    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4.19±2.32)岁;
    受伤至入院时间28~89 min,平均时间(56.36±10.15)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平邑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实用神经外科诊疗指南》中颅脑外伤诊断标准,经MRI检查或CT检查确诊[4];
    ②患者均存在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③患者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
    ②合并严重四肢、脊柱、胸腹损伤者;
    ③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
    ④合并恶性肿瘤者;
    ⑤合并交流、意识障碍者;
    ⑥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3 方法

    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清理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饮食,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行阶段式康复护理。(1)脑水肿阶段。①保持功能位:指导患者伸展上肢,肩部分别外展50°、内旋15°、屈曲40°;
    将软枕垫于患者腋下,指导患者外展上肢,掌心朝上,下肢轻度屈曲,足背屈,每隔2小时变换1次体位。②被动活动:指导患者开展被动训练,可以适当给予患者帮助;
    被动训练包括指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屈伸运动、髋关节内外旋运动、肩关节外旋外展运动、前臂旋前后运动及踝关节趾屈等;
    训练时严格遵循先训练健侧后训练患侧的原则,循序渐进,先训练小关节,后过渡至大关节,活动量由少到多。(2)病情稳定阶段。①按摩:指导患者家属正确按摩方法,对患者患侧脑部进行定时按摩;
    护理人员可通过针灸、电刺激等感觉刺激疗法,诱导患者肌肉活动。②基础护理:以一对一宣教结合健康手册发放等方法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并且多鼓励患者陈述内心想法,多给予患者肯定、支持,及时纠正不正当的想法;
    对患者强调术后配合康复训练的作用及重要性;
    做好基础护理,如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及合理饮食等。③主动训练:指导患者开展床上运动,如翻身、坐起、关节活动以及四肢伸展运动等;
    针对有偏瘫症状的患者,指导患者由健侧肢体带动患侧做旋展、屈伸运动,指导患者运动时正确调整呼吸方法;
    指导患者取有效坐位,并且开展主动训练。(3)恢复阶段。指导患者下床适量活动,早期以床边行走为主,随着患者病情改善,可以帮助患者于病房内适量行走,后期过渡至独立行走及上下楼梯等,训练时要时刻加强对患者呼吸、面色等的观察;
    并且指导患者循序开展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还可以通过拼图、猜字谜、编织手工、排列数字及物品分类等,训练患者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及思维功能,30 min/次,1次/d。出院时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留取联系方式或组建微信群,采取上门或电话方式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家正确训练方法,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

    1.4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出院时指导患者正确填写满意度量表,均为有效问卷。量表包括环境舒适度、护理态度、干预效果等内容,共计10个条目,总分0~30分,评分>20分为非常满意;
    评分10~20分为基本满意;
    评分<1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②运动功能: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以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分为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2个维度,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运动功能越好。

    ③平衡能力: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以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为依据对患者平衡能力进行评估,总分0~56分,评分越高提示平衡能力越好。

    ④神经功能: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为依据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包括共济能力、意识水平、面瘫、上肢运动及下肢运动等内容,总分0~42分,评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⑤生活自理能力: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以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为依据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总分0~100分,评分高低与生活自理能力成正比。

    ⑥并发症:记录患者消化道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2 两组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BB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BB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功能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各项功能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

    2.3 两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44%)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n(%)]

    颅脑外伤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多病情严重,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既往研究证实,继发性脑损伤及脑损伤程度均可直接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其中继发性脑损伤通常于颅脑外伤后数分钟至2 h左右发生,包括脑水肿、颅内高压以及颅内出血等[5]。临床抢救颅脑外伤患者,需遵循快速、安全原则,多采用急诊手术治疗,可迅速降低患者颅内压,但手术操作具有较大的创伤性,难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引起患者应激反应,甚至损伤患者的脑细胞,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研究证实,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即便及早实施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仍不佳,约有60%患者可存在神经或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6-7]。由此,需要帮助患者术后脑部重塑,以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阶段式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系统性、多方位的护理措施,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将患者术后康复分为多个阶段,于不同阶段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针对性[8]。

    本研究发现,护理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5.56%)高于对照组(73.33%);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BB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更高;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更高;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44%)低于对照组(22.22%)。提示阶段式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以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分析原因,阶段式康复护理将护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患者脑水肿期,目的在于预防关节畸形、僵直以及维持肌肉正常代谢等,指导患者开展简单肢体活动,如更换体位、肢体被动活动等,为后续康复训练提供基础条件[9-10]。第二阶段为患者病情稳定期,指导患者开展主动运动,如认知功能训练、按摩等,可预防肌肉萎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神经肌肉组织产生刺激作用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同时稳定期实施主动训练可通过运动神经传入、传出冲动,对病灶产生反复刺激以促进新神经通路生成,有利于大脑组织功能重组,以达到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及神经功能的目的[11]。第三阶段康复护理干预时间为恢复期,通过开展下床活动、床边站立、行走训练、日常洗漱、穿衣进食等训练,可向患者大脑传入正常运动模式,在重复刺激传导冲动的情况下,提高神经活动兴奋性及灵敏性,为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日常生活训练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配合心理疏导,可促使患者积极应对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满意度[12]。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神经功能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年2期)2022-08-31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0期)2022-05-10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0期)2022-05-10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9期)2022-04-19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1年18期)2021-02-13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9-26

    推荐访问:颅脑 外伤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