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从“年”“岁”“祀”看先秦时期如何过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20 17:50:04 点击:

    朱彦民

    现在我们把过年的节日称为春节,一般从阴历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也有到农历二月二春龙节结束的。这期间经过祭灶、打扫房屋、购置年货、吃年夜饭、除夕守岁、走亲访友等活动,完成传统春节的礼仪活动。

    在黄河流域古代环境条件下,人们用“年”指代庄稼生长与收获的周期,由年成收获而成为时间名词。这当是年岁概念的来源。甲骨卜辞中常见“求年”“受年”及“受黍年”“受稷年”等辞例占卜,正是用“年”字的本义,即卜问农作物庄稼的收获年成。如:

    其求年于河新,受年?(《合集》28261)

    求年来,其卯于上甲劦,受年?(《合集》28272)

    ……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合集》1)

    癸卯卜,亘贞:我受黍年?五月。(《合集》9951)

    辛卯[卜],宾贞:受黍年?(《合集》9984)

    ……卜,王贞:受稷年?(《合集》10021)

    癸亥卜,争贞:我稷受有年?(《合集》787)

    这些“求年”“受年”的辞例,是向祖先神和自然神祭祀祷告风调雨顺,有较好的收成,相当于后世的“祈谷之祭”。“求年”“受年”指一般的年成收获,“受黍年”“受稷年”等辞例,则是对某种具体农作物收成进行占卜。盖因这些农作物比较重要,比如“黍”可酿酒,对于尚酒嗜饮的殷商王室贵族来说,比其他农作物更为重要,所以频繁出现在占卜辞例之中。

    在甲骨文中,“年”字除了上举其本义用法之外,也有表示年岁概念的引申义用法。比如:

    受来年黍?十一月。(《合集》7457)

    癸未卜,贞:尞于品,十小牢,卯十牛?年十月用。(《合集》14770)

    □□卜,贞:□至于十年宝?(《粹编》1279)

    乙巳卜,贞:尹至五年宝?乙巳卜,贞:尹至于七年宝?(曾天宇拓)

    保十年?(《侯家庄》19;
    《卜辞》155)

    辞例中有“来年”,有“年十月”,有“今十年又五”,还有“五年”“七年”“十年”等字眼,不仅带数字,而且还附月份,这些均是表示年岁的时间用法,与后世年意无异。

    商代历法也就是所谓殷历,是“以闰(月)定四时为成岁”,综合自然天象和农业生产而成的混合型阴阳合历,是在夏代历法基础之上逐渐形成、比较成熟完备的历法。分平年和闰年,平年分为12月,大月30 天,小月29 天,每天以甲子干支表示。因12 个大小月加起来只有354 或355 天,是为太阴年。不足365 天的太阳年周期,采用闰月调整一年的天数,使一年中的四时(非四季,详见下文)变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从甲骨文材料看,当时设置闰月采用年中置闰或年终置闰两种方法,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在早期卜辞中是放在应当置闰那年最后的一个月即十二月之后,所以甲骨卜辞有所谓“十三月”(《合集》33082)、“十四月”(《合集》22847),商代金文中也有“十月四”(《集成》4038《小子每簋》铭文)的月份出现,即“年终置闰”。在晚期卜辞中,闰月就放在应置闰那一年的某一月,如闰三月,那年当中就有两个三月,如甲骨文中有“大今三月”(《合集》12528、12529 正)和“小三月”(《合集》20803),即是其例。这在历法上叫做“年中置闰”。

    这就是见之于甲骨文材料中“年”的内容。显而易见,甲骨文“年”除了表示本义的年成收获和表示引申义的年岁时间外,还没有形成后世所谓年节意义上“过年”的概念。不过,甲骨卜辞中有占卜“告秋”“告麦”“登尝”等活动,应该就是商代新年改岁的年节庆典了。比如:

    其告秋于上甲?(《合集》28207)

    庚子卜,宾贞:翌辛丑有告麦?(《合集》9620+9625)

    辛丑卜,于一月辛酉酒黍登?十二月。(《合集》21221)

    庚寅卜,贞王宾登粱,亡尤?(《合集》38686)

    由这里的“告秋”,牵涉到了商代的春秋两季问题。从甲骨文中有关季候的知识看,当时人们是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如卜辞云:

    叀今秋?于春?(《合集》29715,《粹编》1151)

    庚申卜,今春亡丞?七月。今秋亡丞之?七月。(《乙编》8818)

    这是两条对贞卜辞,即非此即彼的选择占问,占卜某一项活动是今年的秋天还是今年或来年的春天举行。陈梦家先生曾据上一辞例指出:“卜辞近称的纪时之前加虚字‘叀’,远称者加虚字‘于’。‘叀’‘于’是相对的,秋春是相对的。由此可证卜辞只有春秋两季而无冬夏。”[1]227

    其实,将“春”“秋”并举对言,也并非孤证,甲骨文中还有与此相类似的卜辞,比如:

    叀春命毕田?叀秋命毕田?(《屯南》1087)

    叀春命[毕]田?叀秋命毕[田]?(《合集》33166,《续存》上1999)

    “毕”是武丁时期著名人物,经常领兵出征,也曾参与主持祭祀。此辞是占问,商王是春天还是秋天命令毕去参加田猎活动。两例皆只言“春”“秋”,而不及“夏”“冬”,更可证商代只有春秋,无夏冬,商代不存在春夏秋冬四季观念。

    常玉芝女史统计大量附有月份的“春”“秋”甲骨卜辞,得出如下结论:殷历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其各季所包含的殷历月及与夏历月的对应关系约如下表:

    ?

    她认为:“殷人的春季相当于殷历的十月到三月,即夏历的二月到七月;
    秋季相当于殷历的四月到九月,即夏历的八月到一月,当时的岁首交接时在种黍和收麦之月,相当于夏历的五月。”[2]366-368朱凤瀚先生也对此有所探究,认为甲骨卜辞中的九月至次年二月为春季,三月至八月为秋季,由此推断与卜辞所见农事活动与气象情况相符合。卜辞中的一月,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夏初,即夏历的五月,殷代是以夏历的五月为岁首的③。这两个结论,虽略有出入,但大致不差,应当是比较可信的。

    商代如此,西周恐怕也是如此。西周甲骨文也有“今春”“今秋”,比如:

    今春王其□?(H11:75)

    楚白乞今秋来囟于王其则?(H11:14)

    今秋王西克往密?(H11:136)

    这当是西周也以“春”“秋”指代季节,尚未发展出明确四季的一种明证。到了西周末期、春秋初期,才逐渐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④。

    中国古代一些节庆活动,大多由原始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演变而来。春节的过年习俗也是如此,“年”字本义为庄稼收获有年成,是与农业收获有关的意思,另一个表示时间和过年节庆的“岁”字,也是如此。“年”和“岁”在古文献中都有“收成”“年成”的意思。《论语·颜渊》:“年饥,用不足。”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至于《周礼·春官》:“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在此,“岁”“年”意思一样,郑玄所注有些过度解释了。

    丙寅卜,殼贞:今来岁我不其受年?(《合集》641 正)

    癸卯卜,争贞:今岁受年?(《合集》9647)

    癸酉卜,宾贞:今来岁受年?(《合集》9655)

    癸卯卜,争贞:今岁商受年?(《合集》9661)

    辛巳卜,亘贞:祀岳求来岁受年?二告。(《合集》9658 正)

    来岁不其受年?(《合集》8659)

    贞:今来岁我不其受年?九月。(《合集》9654)

    癸丑卜,贞:二岁其有祸?(《合集》20795)

    辛未卜,贞:自今三岁毋执?(《合集》20796)

    癸卯卜,大贞:今岁商受年?一月。(《合集》24427)

    辛丑卜,大贞:今岁受年?二月。(《合集》24429)

    癸丑卜,贞:今岁受禾?弘吉。在八月,隹王八祀。(《合集》37849)

    贞:其于十岁,乃有正?(《英藏》1300)

    以 上“今 岁”“来 岁”“二 岁”“今 三 岁”“十 岁”“隹王八祀”等,应该都指商代时王在位之年。当年称“今岁”,下一年称“来岁”;
    “今来岁”似为今年与来年合称。这些表示时间年岁概念的“岁”,也多与农业收获有关,比如“受年”“受禾”等。可见,“岁”与“年”字本义与农业收获有关,至于其表示岁星和岁祭,则是引申义而已。

    农民们忙碌了一年,终于在秋收之后,进入冬藏季节,可以清闲下来了,就举行岁末庆祝活动。这在先秦时期称为“改岁”。比如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豳风·七月》堪称《诗经》中最具有现实性和人民性的优秀作品之一,《毛诗序》云:“《七月》,陈王业也。”“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上面摘引诗句中有“改岁”一词,“改岁,更改年岁,指过年”[3]413。其实“改岁”是一个农业循环周期结束时辞旧迎新,改换年岁的过程。《周礼·春官·籥章》记载:“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注:“豳颂,亦《七月》也。七月又有获稻作酒,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之事,是亦歌其类也。谓之颂者,以其言岁终人功之成。”其明确指出,农夫年终欢庆就是国家祭祀的蜡祭(详下),击鼓吹乐,宁神息鬼,祝贺丰登,祈求来年。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发现人们为了庆祝改岁,不止在年头岁尾,而是早早地就为这个年节庆典活动做准备了。《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结合《豳风·七月》中的月令安排,则知“十一月为岁首,十月以后为岁暮,九月为岁聿其暮”。可以看出人们是多么急切盼望过年啊!与后世丰富多彩的春节礼俗活动相比,虽然显得内容比较单一,礼俗比较原始,但已经有了年节庆典的雏形,则是毋容置疑的。陈奂对《诗经》注疏曰:“改岁,更一岁也。周建子,以十一月为岁始。”是说该诗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改岁”时间,周人是以夏历十一月为一年之岁首。所谓“岁首”,是指一岁的首日,又或指一年开始的时候、一年的第一天。这里涉及先秦时期不同朝代的岁首问题,也就是以哪个月份当作一年的开始。学术界公认的是,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夏商周三代历法的岁首不一。

    《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所谓“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即夏历以建寅孟春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即夏历正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季冬之月(即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仲冬之月(即夏历十一月)为岁首。《逸周书·周月》:“周正岁首,数起于一,而成于十,次一为首,其义则然。”为“三正”中的“周正”说提供了佐证。春秋战国时代文献记载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仍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的不同。故所谓“三正”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三种历法所确定的“岁首”不同。甚至到了秦汉,也有不同。秦统一六国后修改历法为建亥孟冬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汉初沿袭秦制,也是建亥,以夏历十月为岁首。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推行《太初历》,恢复了夏历的岁首,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后为避与阳历“元旦”相混,改称“春节”。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了。这种情况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时间不同,所指季节物候也不相同。比较而言,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个月。仅以《诗经·豳风·七月》中的“改岁”年庆来看,是在周历的十一月过年的。因为它比夏历早两个月,也就是相当于夏历正月过年。这与后世春节过年时间是一致的,只不过在不同历法中所称月份不同而已。对于夏历和周历,学界没有多少争议。然而对于商代的殷历,究竟是否建丑定岁首,近世学者从甲骨文反映出来的殷历来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目前至少有“殷正建丑”“殷正建辰”“殷正建巳”“殷正建未”“殷正建午”和“殷正建申”“建酉”“建戌”并行等六种观点,这些说法分别以夏历的十二月、一月、二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八九月为殷历岁首⑥。也就是说,殷历的岁首月份究竟是夏历的几月份,限于材料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无论如何,商代肯定是有岁首的,即一年的开始,也是连接两个年份的关键节点。甲骨文中有一版残破的干支表,开篇有:

    月一正,曰食麦。……(《合集》24440)

    据此甲骨文历法研究,商代岁首即殷历一月,交接时在种黍和收麦之月,相当于夏历的五月⑦。这应该相当于后世因为庆祝丰收而“改岁”的年节——春节的雏形了。

    其实,表示年岁时间概念的,除了“年”“岁”之外,在古代还有“祀”。甲骨文中的“祀”,作(《合集》6037)、(《合集》9658)、(《合集》15493)、(《合集》37398)等形,为一形声字,从示巳声。“祀”除了表示祭祀之意外,对进入祀谱的祖先神灵进行祭祀一遍的周祭时间,也称之为一“祀”。对于历代年岁的称谓,《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意思是说,不同的时代,表示年岁时间的概念有不同的专门叫法。但从甲骨文来看,除了没有“载”,“年”“岁”“祀”在商代都出现了,至少在商代,对于年岁既可称作“年”,也可称为“岁”,商代晚期又可称为“祀”⑧。三者并行不悖,可见《尔雅》这个分别之说是没有根据的。

    “年”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而定的农业年,“岁”像镰刀和武器之形,用来表示时间,是岁星(木星)每十二年绕行一周天,于是将黄道分成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为岁名,共有十二个岁名,每年都成“岁在某次”,以此纪年。“祀”则是依照祭祀祖先所需时间而定,殷商晚期(严格说来是武丁之后祖庚祖甲开始),殷人开始实行周祭制度,即对所有的直系祖先进行排谱祭祀,祭祀一遍大约36 旬,也约相当于一个太阳年的时间⑨。所以到了商末周初,在表示年岁这个时间概念时,也多用“祀”。比如商代晚期的甲骨文黄组卜辞:

    叀廿祀用,王受□?用十祀。(《合集》29714)

    甲午王卜,贞:乍余酒朕禾,酉余步从侯喜征人方,上下败示受余有祐?不蔑灾祸,告于大邑商,在祸。王占曰:吉。在九月。遘上甲索,隹十祀。(《合集》36482)

    在二月,隹王十祀肜日,王来正(征)盂方白。(《合集》37398)

    癸丑卜,贞:今岁受禾?弘吉。在八月,隹王八祀。(《合集》37849)

    晚商、西周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也都用“祀”纪年,比如:

    隹王廿祀(晚商《孳方鼎》)

    隹王十祀又五(晚商《小臣犀尊》)

    隹王廿又三祀(西周《大盂鼎》)

    隹王五祀(西周《何尊》)

    隹王十又二祀(西周《厉王簋》)

    隹王五十又六祀(春秋战国《曾侯乙墓编钟》)

    先秦时期的祭祀比较频繁。《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祫,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蒸春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管子·幼官图》:“五会诸侯,令曰:修春秋冬夏之常祭。”每年都有春夏秋冬四时大祀,尤以冬祀最为隆重,为“一岁之大祭”。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其一,冬季近于年末岁尾,旧岁新年交替之际,祭祀祖先神灵以示感谢,同时祈祷来年农业生产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其二,冬季天气寒冷,无法从事田间劳动,农人赋闲,此时有充裕的劳力,以供大型祭祀庆典之驱役;
    其三,冬季万物凋零,野生动物捕食不易,成为人们狩猎良机,较易捕捉野兽以制作腊肉作为祭品。因而,每年的季冬十二月就逐渐成为腊祭的祭祀之月,故称“腊月”。

    到了周代,年关岁尾的腊月(农历十二月)的主要活动,就是两种庆祝年成收获(穫、獲)的祭祀:一是祭祀田神百物的蜡祭(庆祝稼穑之穫);
    二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腊祭(庆祝狩猎之獲)。

    先说蜡祭。蜡祭是比较古老的农业岁时遗俗。《礼记·月令》:“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孟冬之月“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是说在新年的第一天,天子要举行祭祀祈求来年农业丰收。这个祭祀就是蜡祭。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礼记·郊特牲》则曰: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榛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

    对于伊耆氏,郑玄注:“伊耆氏,古天子号也。”郑认为是帝尧,而贾公彦《疏》以为是神农氏。不管为帝尧还是为神农氏,都可证蜡祭起源甚早。它来自早期农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植物和农业神的崇拜。从《礼记·郊特牲》可知,蜡祭是在郊外隆重进行的。届时,天子身着皮弁素服,带领穿戴黄色服装与黄色帽子的臣下和民众,对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神进行蜡祭。

    郑玄云:“万物有功加于民者,神使为之也,祭之以报焉,造者配之也。”这说明蜡祭是报恩之祭,即所谓“报祭”者也。报答的对象就是“有功加于民者”的万物之神,孔颖达云:“蜡云‘大’者,是天子之蜡,对诸侯为大。天子有八神,则诸侯之蜡未必八也。”天子主持蜡祭,规模较大,祭礼隆重,所以称谓“天子大蜡八”。虽然“蜡八”之神,在《礼记·郊特牲》中只有七位。但郑玄注时补足了八神,依次为:“蜡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先啬,若神农也。司啬,后稷是也。农,田畯也。邮表畷,谓田畯所以督约百姓于井间之处也。水庸,沟也。”其中,一为先啬神,就是始造田者,此处指的是神农,故放在蜡祭之首;
    二为司啬神,指的是农神后稷,周人先祖;
    三为农神,即古之田畯;
    四为邮表畷神,即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之人;
    五为猫虎神,指吃野鼠的野兽,它们保护禾苗;
    六为堤防神,指蓄水之处;
    七为水庸神,指的是受水、泄水之沟;
    八为昆虫神,祭它们以免虫害。后世学者对于这八种农神具体所指,多有争议,兹不一一。

    对于动物和昆虫也要祭祀,不仅表现了感恩之心,也反映了古人万物有神的信仰观念。所以说:“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不管你是哪路神仙鬼怪,只要你对我的农业生产有利,不作梗,不捣乱,就是对我们有帮助,大恩大德,我们就要念念不忘,并“索飨之”以报答。在祭典之前还要念诵祝祷之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天子亲自主持蜡祭,是为报答众位农神对天下之人(包括天子自己)的贡献与辛劳。故称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而且,如果有地方年成不好,收获不丰,那就不用蜡祭了。对于蜡祭的记载,不独《礼记·郊特牲》,还见于《周礼·地官·党正》,曰:“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郑玄注:“国索鬼神而祭祀,谓岁十二月大蜡之时。”而且这种蜡祭盛况在早期诗歌中也有生动表现。比如《诗经·小雅·甫田》云:

    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其中的“田祖”即农业之神,主要指神农氏。以蜡祭田祖欢庆农业丰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蜡祭明显具有了初步年节庆典性质。因为蜡祭之日,是由天子主导、众人参与的国家祭祀,所以穿着黄冠草服的民众,也都可以参与其中,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据《礼记·杂记》记载:

    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也记载了孔子参与观蜡祭之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对于参与蜡祭的民众,“一国之人皆若狂”,子贡表示不能理解,为何如此疯狂。孔颖达疏:“蜡谓王者各于建亥之月报万物、息老休农,又各燕会饮酒于党学中,故子贡往观之也。……子贡以谓礼仪有序,乃是可乐;
    今此蜡人,悠性酣饮,载号载嗽,大小悉尔,故云一国之人皆若狂也。既皆如狂,则非欢乐,故云未知其乐也。”孔子用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告诫他。

    蜡祭之后全民放假,不再劳作,可以舒服度岁,享受过年的娱乐和清闲。按照常识推测,整个蜡祭应包括两部分:前面是祭神活动,后面是宴饮欢乐。正如郑玄注释:“蜡也者,索也。国索鬼神而祭祀,则党正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于是时,民无不醉者如狂矣。蜡之祭,大饮烝,劳农以休息之。言民皆勤稼穑,有百日之劳,喻久也。今一日使之饮酒燕乐,是君之恩泽。”孔颖达解郑玄注:“谓于时天子、诸侯与群臣大饮于学,于此之时,慰劳农人,使令休息。”党正属于周代官名。党是州的下属行政区划单位,辖五百家。党正就是一党之长。每到年终举行蜡祭的时候,党正要组织乡党一起举行乡饮酒礼,召集民众在乡党学校(党序)饮酒。在《仪礼·乡饮酒礼》中规定了乡饮酒礼,其宴饮压轴戏是“无算爵”。郑玄注云:“算,数也。宾主燕饮,爵行无数,醉而止也。”此时此场合人们喝酒可以不论杯数,一直饮到“民无不醉者如狂矣”,一醉方休。由国家祭祀变为全民狂欢,无怪乎蜡祭被认为是后世过年节庆习俗的滥觞。

    再说腊祭。《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先祖为祖先神,而五祀,据《白虎通》谓:“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这就是所谓祭祀祖先和家庭空间方位神灵以祈求来年的腊祭。祭祀祖先是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的慎终追远传统。而腊祭作为一种礼制的形成,大概是从周代开始的。因“獵”“臘”二字通假,故此种祭祀亦称为“腊祭”。“腊祭”之“腊”就是腊肉,用猎获的动物制作成的祭品。所以腊祭源于狩猎。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畋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祭的特点就是祭祖,这是与蜡祭不同的地方。古人在冬闲季节猎取野兽,当作牺牲来祭祀祖先及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宅神,答谢祖宗与各路神祇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康宁。腊祭很可能最初在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实行,边远地区的秦国很晚才实行这种祭祀。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十二年,初腊。”张守节《史记正义》曰:“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

    因为腊祭是周代贵族对祖先的祭祀,所以腊祭也就成了一个国家或种族享祚血食的一种象征。比如《左传》僖公五年:“……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其实,这个腊祭主要是祭祀祖先。虞国国君不听宫之奇的劝告,让晋军假道伐虢,宫之奇担心晋军会顺道灭虞国,所以说“虞不腊矣”,就带着族人逃走了。这是说虞国将会灭亡,将不能再举行腊祭来祭祀祖先了。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虞亡于十月朔,《左传》之腊亦是夏正十月。”也就是周正十二月了。果然应了宫之奇的预测,虞国最终在当年十月被晋国所灭,没有福分再举行年底的腊祭。孔颖达疏曰:“此言‘虞不腊矣’,明当时有腊祭。周时,腊与大蜡,各为一祭。自汉改曰腊,不蜡而为腊矣。”这也是腊祭不同于蜡祭的地方。

    不过郑玄注《礼记·月令》曰:“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谓日月星辰也。大割,大杀群牲割之也。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或言祈年,或言大割,或言腊,互文。”孔颖达疏亦云:“此等之祭,总谓之蜡。若细别言之,天宗、公社、门闾谓之蜡……其腊先祖五祀,谓之息民之祭。”此有曲解经典之嫌,也没有真正说清楚蜡祭与腊祭的异同何在。

    《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郑玄注“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亦祭宗庙”。孔颖达正义曰:“以腊先祖,故云‘亦祭宗庙’,总而言之谓之为蜡。若析而言之,祭百神曰‘蜡’,祭宗庙曰‘息民’,故郑注《郊特牲》云:‘息民与蜡异。’”同样郑玄、孔颖达也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不然。蜡祭为祭祀与农业神祇相关的神灵(国索鬼神),目的是报答包括一些益虫在内的众神对年成收获的保障,地点是在郊外路边和田间露天举行;
    而腊祭为祭祀先祖与五祀(门、户、中霤、灶、行),目的是歆享祖先神灵以祈求更多的保佑降福,地点是在宗庙和室内(天宗、公社及门闾)之中。孔颖达云:“先蜡后息民,是息民为腊,与蜡异也。前‘黄衣黄冠’在蜡祭之下,故知是腊也。但不知腊与蜡祭相去几日。”是以知蜡祭与腊祭的具体时间也不一致,蜡祭在先,腊祭在后。比较两者,蜡祭可能会因为年成不好而中断祭祀,而腊祭祖先五祀,不会因为年成丰歉而有所改变,除非亡国灭族。两者祭祀目的、地点、时间、对象不同,还是将蜡祭、腊祭视为两种不同祭祀为宜。

    古人很早就有分辨这种混乱的说法。如《正字通》引蔡邕曰:“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汉始也。又郑玄《月令注》,腊,即《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百神,二祭有别,郑合为一,非也。”孙希旦《礼记集解》亦云:“月令有腊而无蜡,秦制也;
    郊特牲有蜡而无腊,周制也。月令历言‘祈天宗,祠公社、门闾,腊先祖、五祀’,而无一语及八蜡之神;
    郊特牲历言八蜡之神,而无一语及天宗、公社等之祭。二者所言,不啻风马牛之不相及,岂容牵合而指为一祭乎。”故《康熙字典》分别道:“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这都是比较正确的解释。然而,因为“蜡”与“腊”字形接近,读音易混⑩,再加上腊祭和蜡祭的举行时间比较契合,都是在年终岁尾的腊月,所以后世就有将两者合并为一的称呼。《风俗通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广雅》:“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秦曰腊。”《世说新语·德行》篇注引《五经要义》称:“三代名腊: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总谓之腊。”其实,腊祭早在周代已有,不待秦汉以后而改称。只是宋不足征、杞不足征,后人无由辨识古史真相,所以有含混二者为一的趋势而已。

    到了秦汉时期,腊祭几乎完全取代了蜡祭,成为过年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风俗通义》云:“腊,谨按礼传,……汉改为腊。腊者,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先。或曰,腊者,接也;
    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汉家火行,衰于戌,故曰腊也。”蔡邕《独断》:“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后汉书》:“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民谚曰:“腊鼓鸣,春草生。”这些都反映了汉代过年之时,举行隆重腊祭,吏民宴饮、烹羊炰羔、擂鼓鸣金的民俗风情。

    传世文献关于此问题的含混记载,确实有些难以令人信服。所幸出土文献为此提供了确证。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沙市关沮乡清河村周家台30 号秦墓的简牍,其中就有这样一条记载:

    先农:以腊日,令女子之市买牛胙、市酒。过街,即行拜,言曰:“人皆祠泰(太)父,我独祠先农。”到囷下,为一席,东乡(向),三腏,以酒沃,祝曰:“某以壶露、牛胙,为先农除舍。先农笱(苟)令某禾多一邑,先农恒先泰父食。”到明出种,即□邑最富者,与皆出种。即已,禹步三,出种所,曰:“臣非异也,农夫事也。”即名富者名,曰:“某不能肠(伤)其富,农夫使其徒来代之。”即取腏以归,到囷下,先侍(持)豚,即言囷下曰:“某为农夫畜,农夫笱(苟)如□□,岁归其祷。”即斩豚耳,与腏以并涂囷廥下。恒以腊日塞祷如故。[4]132

    从此条简文所记可知,秦代之时的风俗,人们在腊日都要祭祀祖先神太父,而这个小农为祈求自己能获丰收,进入本乡最富者行列,竟然违背当时风俗,对本该蜡祭的对象先农首先进行祭祀,而将本该腊祭的太父置之脑后,并且发誓说如果能够如愿,今后将会一直这样进行先先农后太父的独特顺序祭祀。可见,当时的风俗习惯是腊日只祭祀祖先,不祭祀先农和其他神祇。简文所记,乃是一个奇异的特例而已。蜡祭的地位一落千丈,蜡祭的对象先农神等也跟着倒霉。秦汉以后,人们过年时盛行祭祀祖先的腊祭,而祭祀百物之蜡祭则鲜见身影,于是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野,不为世人所知了。

    春节包括了年前岁后的所有迎春活动。如今,春节系列节日中第一个节日是腊八节,可能就是来自腊祭的风俗遗留。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王朝改用太初历,复以正月为岁首,年终的十二月则称为腊月。十二月称为腊月,就与腊祭有关。而“腊日”,就是指举行腊祭的那一天。在最初时腊日时间并不固定,西周时在孟冬之月举行腊祭,秦代则在十二月举行腊祭。《史记·秦本纪》云:“十二年,初腊。”张守节《正义》:“十二月腊日也……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到了汉代又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故《说文·月部》:“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本来只与祭先祖的腊祭有关的腊日,到了汉时已与祭百神的蜡祭含混为一了。直到南北朝时,才定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也是将“大蜡八”谐音为“腊八”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或许就是由祭祀八种农神的祭品杂烩熬成的,至今北方农村仍盛行这种风俗。俗语云:过了腊八就是年。从此,将近一个腊月的春节系列年节庆典就开始了。另外,在民间还有一说,即“腊八节”习俗与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于腊月初八日(也有说佛祖生日为腊月初八)有关。相比而言,佛教在中国传播时间比较晚,腊八节来源于先秦时期的腊祭、蜡祭古老风俗,当是更为合理的说法。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又称祭灶节,祭祀灶君升天日,民间称之过小年。《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历、曰户、曰灶。……庶人庶士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灶神是先民所祀的较早神灵之一。先秦时期,有在夏日祭灶,取其热的意义;
    有在冬日祭灶,取其岁终之祭义。腊月祭灶风俗,当与先秦腊祭有关。据《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可知腊祭的对象包括先祖和五祀。郑玄注曰:“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白虎通》亦曰:“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五祀就是五种家门内外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神,即门神、户神、中霤神(即土神)、灶神、行神(即路神)。这其中就包括灶神。后世腊月二十三日祭灶风俗,当时由此五祀之祭演变而来。

    春节期间,民间盛行燃放鞭炮以驱逐邪祟之物。此风俗可能与先秦时期的腊祭“逐除”相关。《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司傩,以索室驱疫。”《吕氏春秋》季冬纪注:“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是说除夕前一天要有专门人士(方相氏)戴上面具扮演傩戏,执戈击鼓,进行驱除疫鬼的仪式。据《论语·乡党》记载,“乡人傩”,孔子还“朝服立于阼阶”,恭恭敬敬地参观了逐鬼驱疫的仪式。可见此习俗在先秦时期极为流行,延绵几千年。至今,某些地方还留存除夕举行巫傩祭祀之习俗。后来,人们以燃放鞭炮代替傩戏击鼓,同样也可以造成极大声响,吓退厉鬼灾异。《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这当是后世春节燃放爆竹习惯的由来。

    贴春联也是北方农村过春节的重要风俗。春联的前身为桃符,其辟邪功用起源甚早。先秦时人们认为桃木具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茆执戈,(鬼)恶之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也记载有这方面的事例。《周礼·夏官》说,诸侯盟会割牛耳取血,要用桃茢为镇物。《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取藏冰时,要用桃木做的弓和用棘制的矢进行除灾仪式。到了汉代,在腊日前夜流行在门旁立桃梗(人)的风俗。后世过春节时,在门上钉桃符,用以辟邪。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这一风俗的生动写照。桃符最初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其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春联。

    注释

    ①孙诒让:《契文举例》卷上,齐鲁书社1993年点校版,第40 页下。②诸家考证详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二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438-1440 页;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六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37-646 页。③朱凤瀚:《试论殷墟卜辞中的“春”与“秋”》,《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④朱彦民:《〈春秋〉何以名“春秋”》,《管子学刊》2017年第2 期。⑤关于甲骨文“岁”字的解读,各家多有异见,详见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三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2397-2406 页。少数学者认为表示岁星,多数学者认可其造字本义为斧钺类武器,其实字形更像带柄石镰造型。详见另文,此不一一。⑥从殷墟甲骨文研究可知,甲骨卜辞中的一月(正月),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夏初,即收割小麦的夏历五月,殷代以夏历的五月为岁首,这就是“殷正建午”说,详见常玉芝:《商代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366-368 页;
    王晖:《殷历岁首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 期;
    朱凤瀚:《试论殷墟卜辞中的“春”与“秋”》,《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但也有认为殷历岁首在夏历十月的,即“殷历建亥”说,详见冯时:《殷历岁首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1 期;
    王红成:《殷代岁首考论》,《五邑大学学报》2017年第4 期。董作宾肯定了传统“殷正建丑”(即夏历十二月为殷历一月)的历法观点(董作宾《殷历谱》,1945年)。陈梦家主张夏历二三月为殷历一月,参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41 页。温少峰、袁庭栋提出“殷正建辰”,也即夏历三月为殷历一月,参见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常正光主张即夏历四月为殷历一月,参见常正光:《殷历考辨》,《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刘桓主张“殷正建巳”,即夏历四月相当于殷历一月,参见刘桓:《关于殷历岁首之月的考证》,《甲骨征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7-114 页。郑慧生提出“殷正建未”,也即夏历六月为一月,参见郑慧生:《“殷正建未”说》,《史学月刊》1984年第1 期。张培瑜、孟世凯提出殷历岁首没有严格的固定,是建申、建酉、建戌并行,也即在夏历七月、八月、九月的几个月内,参见张培瑜、孟世凯:《商代历法的月名、季节和岁首》,《先秦史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⑦朱彦民:《〈春秋〉何以名“春秋”》,《管子学刊》2017年第2期。⑧胡厚宣:《殷代称年考补正》,《文物》1987年第8期。⑨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⑩因为有文字简化的原因,蜡、蠟、腊、臘几个字之间的对应关系,颇为模糊难辨。在此略作说明。其一,蜡,《说文·虫部》:“蜡(音qù),蝇蜡(音qū,俗作“蛆”)也。”假借为祭祀名蜡(音zhà),为“索”之义,表示为感恩农神而索求百神之报祭。祭名的“蜡”,《字林》也写作“”(音zhà)。其二,蠟(音là),从虫巤声,本义为蜂蠟。简化为“蜡”(là),与蝇蜡之“蜡”(qū)和蜡祭的“蜡”(zhà)不是一个字,读音也异。其三,臘(là),从肉巤声,本义为献猎物而祭。臘祭不同于蜡祭,是对先祖与五祀之祭。简化为“腊”(là),与“腊肉”的“腊”(xi)不是一个字。其四,腊(音xi),从肉昔声,本义是干肉,与“臘”的简化字“腊”(là)不是一个字。

    猜你喜欢 卜辞 午组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新探殷都学刊(2022年2期)2022-06-15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三峡论坛(2020年2期)2020-10-20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骤风卜骨、众人协田卜骨、御祭母庚卜骨书画世界(2020年5期)2020-08-06安阳“妇好”墓主身份矛盾问题及重新鉴定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6期)2020-07-08凿破鸿蒙书契肇始书画世界(2020年2期)2020-06-08——论耿占春的近期诗歌写作">卜辞的艺术与熵的法则
    ——论耿占春的近期诗歌写作新文学评论(2019年1期)2019-11-12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下)现代语文(2019年11期)2019-02-10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中)现代语文(2019年10期)2019-01-13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上)现代语文(2019年9期)2019-01-06方寸之间犹可得文物天地(2018年5期)2018-09-29

    推荐访问:先秦 过年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