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每个人最终都要拥抱“元知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7 10:55:04 点击:

    撰文_晓锵

    人类从知识的荒漠走向知识的海洋,也密植知识的森林直到造就如今知识的生态……都可视为“元知识”的成果。

    “元”,在过去的一年中爆红,“元宇宙”当仁不让,“元”字也被许多汉字机构推选为年度用字。在那些精心营造、宾客与镜头云集的仪式上,人们郑重其事,撩开帘幕,让它亮相而出,仿佛重新认识。

    “元宇宙”一词来自一本科幻小说《雪崩》,在那个故事里,人类通过“数字替身”实现了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里的“生活”,那个空间就是“元宇宙”。其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显然,读懂以及理解这个词都有一定知识门槛。而在“元宇宙”之外,其实“元媒介”“元符号”“元语言”“元功能”等等组词,始于更早,似乎更司空见惯。有时候它取意“最初”,有时候它代表“最小”。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对它可能是一头雾水,一知半解。

    “元知识”也是一例。

    简单地说,“元知识”是知识的知识,它和“知识”处于两个层次。知识的运行是在“元知识”的控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元知识”作为统领,是存在于一切知识背后的本质和规则。有很多具体场景里的通俗式化用。比如当你阅读的时候,你常常被鼓励去看那些经过时间漉筛的经典名著,尽管可能晦涩艰难,但无论是《诗经》还是哲学大部头,都有极高的含“元”量。而北京冬奥会上一把微火就是主火炬的举动震惊四方——你若懂得了中国文化里的“知微见著”“以小博大”,以及地球的生机存续与否维系于人类对于生态平衡的态度与作为,就会了然它的用心。再通俗一点说,一个人学习一千个或零碎、或表象的知识,都不如其理解一个“元知识”。

    其实我们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场景里,所要求和所能理解的“元知识”是不一样的。自然,病人所要理解的“元知识”与医生不同,而医生所要知道和掌握的“元知识”和致力于药物研究的生物科学家也不同。学生时代有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元知识”,前者用来考试搏分数,后者则是他或她一辈子理性来源的基石;
    进入社会须有社会人要掌握的知识和“元知识”,前者用来完成工作赚工资,后者则作为他或她“内嵌”自己进社会肌体的虚拟“芯片”。

    且随着我们所学所知所理解的深入,“元知识”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越来越明显,而它永远趋向于接近事物本质的本质不会变。所以,与其静态地理解“元知识”,不如也理解它有动态的一面——是一种能力,正如它的定义和渊薮,是所谓的“元认知”。

    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下,人类拥有的“元认知”是目前我们所知宇宙中最高的认知,也是人类的终极能力。更具象地讲,就是人和其他生物不同的根本能力——学会用“元知识”去推论一般事物,运用到一般场景,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判断。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信息浮躁纷杂的时代,自己的情绪也时常占据上风,要能判断哪些内容与观点有真正的价值,而哪些信息与“知识”是胡说八道。日常朋友圈里刷到的文章,甚至是任何一件事出现在你的视野里,你都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潜台词又是什么?既不在同质化的不同表象里浪费时间、精力和自己的感官,也避免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看不清逻辑、本质和真相。

    人类从知识的荒漠走向知识的海洋,也密植知识的森林直到造就如今知识的生态……新知识会旧去,旧知识在更新,我们最终要拥抱的还是“元知识”,要守护的还是“元认知”。

    回过头来看“元宇宙”这个新知识,它的原语表达用的是英文“Metaverse”,和中文语境相比,它更像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元知识”本身没有场景,而人的运用,永远有场景——就如本文开头提及的年度汉字揭幕,其间“仪式”“规则”“评选”等等概念,包括人们隆重其事的态度、郑重其事的行为,无一不是“元知识”的成果,及其催化。

    方法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弭——如同人类进化史上第一次用火,时间、地点、规模未必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必然性。历史上知识的命运可能未尽如此,某些具体的知识更需要一些运气,以帮助它们躲过焚烧、禁锢和扼杀。但更重要的仍然是,人类的认知和努力,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就永不停止。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其他“元XX”的思索与阐释。更广阔的宇宙显然有更深邃的“元知识”“元概念”“元XX”等待人类去突破与探索。而我们每个人最终也都用自己知道或者尚不自知的行为与模式,呼应并诠释着、供给并共济着,将自己内嵌进“人类”这个“元概念”。

    猜你喜欢 元认知本质宇宙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2年1期)2022-04-14理解本质,丰富内涵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135期)2020-12-07宇宙第一群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这宇宙课堂内外(高中版)(2017年1期)2017-03-22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19期)2016-11-22放缩求学·理科版(2015年4期)2015-04-23宇宙最初的大爆炸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1期)2014-01-13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09年12期)2009-12-23

    推荐访问:都要 每个人 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