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肖姆管与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的发展关系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6 16:05:05 点击:

    张钰(南京艺术学院)

    公元3 世纪流传于二河地区的肖姆管,西方木管乐器双簧管与中国传统名族吹管乐器唢呐在管体结构,震动方式,演奏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在西方,双簧管族乐器经历几个世纪的变化,已经成为交响乐团的重要组成乐器。中国的传统名族乐器唢呐也是在公元3 世纪左右流传到中国。由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使用中不断的改良,而成为我国的民族乐器。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差异,因而最终演变成不同的乐器。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将一些物体通过不同的震动方式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例如,敲击木头或者石头等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吹中间有洞的骨头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吹奏一片或者二片树叶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声音。把绳子的两段固定在不同的位置,改变绳子的长度,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声音。而这一切也许就是各种乐器的起源。

    中国的乐器历史源远流长,从现代考古工作来看,在中国出现最早的吹管乐器应该是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时期出土的骨笛。距今可考历史已经8000 余年。也就是说从8000 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吹奏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分类法是自周朝开始就有相关记载的。古代八音乐器分类是按照其制作材料的不同而分类的,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金为冶炼后得到的金属,青铜材料制作的器物有礼器,兵器,乐器等。其中,作为乐器出现的有编钟、编磬等。其余的材料都是随处可见,相对于青铜制造的乐器,比较容易获得。

    按照现代乐器学分类,中国民族吹管类乐器有三种主要振动模式。一是,以唇带簧震动。如笛,萧,排箫等。二是,簧片震动。如笙,芦笙,巴乌,葫芦丝等。三是,哨片震动。如管子,唢呐等。这其中不管是何种吹管乐器,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全世界文化的传递,所有的乐器都在不断地融合和改良。

    唢呐这种乐器是目前中国所有的民族乐团中必备的吹奏乐器。它以音量大,音色较为粗犷,演奏时气势恢宏而成为名族乐团中不可或缺的主奏乐器。它通过不同的气息控制可以模仿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在快速强奏时表现出欢乐、喜悦热烈的氛围;
    而在弱奏时体现悲凉、凄美的心情。

    由于唢呐的发音主要是通过唢呐的哨片震动发音。演奏者在吹奏唢呐的时候,将气流吹进唢呐哨片,使其震动后将声波传到进入唢呐管体,带动整个唢呐管壁震动,最后通过喇叭口将整个声音扩大传出。

    从目前相关资料记载的关于唢呐的说法,主要是流传于阿拉伯、波斯一带的乐器。唢呐这个名词也是从古代波斯语SURNA 的直译产生。大约在公元前3 世纪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唢呐。目前追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记载是新疆白城克孜尔石窟第38 窟中的乐伎壁画,在那个时期已经有了关于唢呐的外形和吹奏形象。宋朝以后,经过现在的河西走廊传入了我国的中原地区。自明朝后出现了与现代形制相同的唢呐。

    现代意义上的唢呐主要分成传统唢呐和加键唢呐两种。传统唢呐分类法众多中按照长短又可以分为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三种。按照流行地域可以分为客家唢呐、周家班唢呐、子长唢呐、闽西大唢呐、沁阳唢呐、大竹竹唢呐等。传统唢呐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要音位排列的。其中,小唢呐也成为“海笛”,主要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音色相对柔和。

    传统意义上的唢呐一般是由哨子、气盘、芯子、木管、喇叭口等五个方面组成。哨子一般是由芦竹或者苇子制成,二片对合而成。这种做法和西方管乐器中的双簧管族的发音所用的哨片选材及制作几乎一致。西方木管乐器中的双簧乐器家族,按照乐器法分类原则也属于双簧乐器。双簧管、巴松管都是双簧族乐器家族的成员。他们的吹嘴震动方式和中国的唢呐几近相同。唢呐芯子的制作材料是铜片,上细下粗,圆筒状。芯子的外面包裹着一层棉纱线。粗的一段和木管相连,细的一段与哨子相连,可以细微地调节音高。木管是整支唢呐中体积最大的地方,锥体呈漏斗形。在制作这种管身的时候,木制选材也有两种。一种是相对较软的木材,一种是相对较硬的木材。较软的木材一般选择柏树的木材。硬木的木材一般选择红木或者柞木等。这两种材料的共性是在被制作成锥体的管身后,被口水不断地沁润也不会腐蚀。较软的木材一般会被用来制作体积大的唢呐,所吹奏出来的乐曲相对体积较小的唢呐而言更为柔和、优美。较硬的木头一般被用来制作相对体积较小的唢呐,这种小唢呐所演奏的乐曲,一般高亢、激昂。

    现代唢呐的木管管身上一般开有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采用五度相生律。气盘,是装置在芯子的上端,中间开有一个圆孔。一直以来,制作气盘的材料都是用葫芦晒干后的瓢制作的,主要功能是演奏者在演奏时区分吞吐界限的。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也有用化学材料等现代工艺来制作。喇叭口是位于唢呐末端的地方,也是距离吹嘴最远的,一般他的制作材料是铜质。喇叭口的大小是根据管身的长短来决定的。管身越长,喇叭口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喇叭口的主要功能是将管壁震动发出的声音最大限度地扩大并传递。

    加键唢呐的出现是由于传统唢呐的音域以及律制在合奏中出现的一些偏差而产生的。传统意义上的唢呐律制采用的是五度相生律,也是国内大多数名族乐器所采用的律制。而五度相生律目前在国内交响乐团中使用时就会因为律制偏差所带来的音分的差距,导致在合作演出时“产生音不准”的感受。加键唢呐可以相对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应运而生。

    西方乐器的起源按照相关史料记载,也是从吹管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起源的。其包括肖姆管、里拉琴和各种打击乐器等。其中,肖姆管被广泛传为西方簧片乐器的起源乐器。肖姆管最早出现于公元12 世纪,也是最早双簧片震动乐器。它的起源说法纷繁众多,13 世纪在中东,欧洲都可以看到它流传的身影。准确地说,肖姆管这种类型的乐器,在早期乐器发展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其外观、制造数据等相关资料,现存的一些实物也仅仅是其中的部分而已。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肖姆管是早期的双簧管。它和现代意义上的双簧管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按照目前国际乐器的分类法分类,它却必然是属于双簧管族乐器。既然是双簧管族,按照乐器的发音原理,其外形也必然会分成大中小不同的尺寸,才能满足整个双簧管家族编制的需求。

    早期的肖姆管家族由于其声音偏大,音调单一,演奏时基本在室外进行。这样一直到14 世纪后才开始逐渐过渡到室内进行演奏。

    早期的双簧片乐器所作为震动物质一般是由干的芦竹(芦苇、苇子等,各地叫法不同)片,二片对合在一起,用绳子捆扎在一块,装置在乐器的顶端,使用时用嘴将空气吹动时产生的气流吹进芦竹片二片中的缝隙,而引起整个芦竹片的震动。这种简单易行的震动方式被全世界各地各名族迅速的传播开去,因此,也在全世界有了各种各样的双簧乐器。

    但双簧乐器的分辨原则就是以其震动方式来确定的。在世界范围内的各名族乐器发展历史中,双簧振动的乐器在全世界范围都有着不同的叫法。古希腊称之为阿普洛斯管、俄罗斯、南斯拉夫、意大利、尼日利亚、印度等各地都有各种属于双簧范畴的乐器。这种乐器由于可以持续吹奏出不同音高,演奏方法相对简单,吹奏音量较大,因此,受到世界各地人民喜爱,也就在全世界各地流行。

    双簧管族乐器在世界乐器发展史上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由一件简单的双簧多孔乐器发展到复杂的加键乐器,其音色及音量的变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从最早12 世纪的肖姆管乐器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时的双簧管族乐器发展一直到18 世纪,由于长笛族乐器改革成加键乐器,双簧管乐器家族也发展了多个声部的乐器。

    早期的双簧管最多用于军乐,而随着时间的转移,双簧管也已经进入现代的交响乐团中。

    现代双簧管族乐器根据其音高发音特点分为双簧管(高音双簧管或c 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大管(巴松管)、低音大管(倍低音巴松管)等。

    (1)现代双簧管(高音双簧管或C调双簧管)的结构主要分为上节、下节、喇叭口三个部分。管口的上节部分插着双簧哨片。由双簧哨片受外力激发震动后引起整个管体震动发声。

    现代双簧管的管体材料一般会采用质地坚硬的乌木、紫檀等坚硬的木材,便宜的或者是初学者使用的也有柞木等坚硬材质的木材。作为现代材料也有用有机玻璃、ABS 工程塑料或是碳素纤维等新型材料作为管体使用材料。

    现代双簧管的结构一般由双簧哨片、管体、音键系统等三个系统组成。整个双簧管管体呈圆锥形,由上节、下节、和喇叭口三个部分组成。

    双簧哨片由二片对合而成的芦竹制成。芦竹是一种生长在水边上的草本植物,每年秋天芦苇成熟的季节,匠人或是使用者采摘后将芦竹晒干,选用符合制作哨片芦竹使用。

    双簧管的喇叭口相对于西方铜管乐器喇叭口较小,外观呈漏斗状。材质基本与管体相同。

    音键系统为金属制,采用杠杆结构,多为镀银或者镀金。音键从13 到23 个不等。键环有3 到4 个。

    (2)中音双簧管也被称为英国管或是F 调双簧管,它是整个双簧管族乐器当中的中音乐器。

    它和双簧管的发音原理相同,都是以双簧片震动发音,但是外观却有比较大的变化。它的双簧哨片不是直接安装在双簧管管体的顶部,而是安装在一根细长的金属管上,气流由金属管吹奏入管体内部。

    它的喇叭口形状与高音双簧管也有着少许区别,不再是漏斗状,而是梨形。

    (3)低音双簧管,又称为巴松,是双簧管族乐器中的低音乐器。相传由17世纪库塔尔管发展而来。它的形制从17世纪至今都没有太大的改变。直到19 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大管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定性。现代的大管由四节组成,一般最上面的一节称之为短节或是翼节,第二段称之为底节,第三段称为长节,第四段称为喇叭口,但区别于其他双簧管族乐器的喇叭口呈漏斗形或梨形,大管的喇叭口并没有扩大,而仅仅是和大管整个直径相同。它的吹嘴是用一根细细的长金属管固定在第一节上,演奏时演奏者通过气流震动哨片使其发音。

    (4)低音大管又被称为倍低音巴松管,是整个双簧管族乐器中能够发出最低音的乐器。同时,也是整个西方木管乐器组中能够发出最低音的乐器。

    其设计之初是在17 世纪左右,一直到20 世纪才定型。低音大管与大管、双簧管的外形都不相同。从乐器声学的震动角度来说,声音越低,其震动幅度越大。因此,其管身的长度也是最长的。它的管身分成三折,管身直径也就更粗一些。但它的吹嘴、音键系统、构造与大管区别不大。

    肖姆管作为欧洲中世纪古老的乐器,其产生与发展和现在中国名族乐器唢呐,现在西方木管乐器双簧管之间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

    关于这三种乐器之间的联系和继承,在国内外学术界也一直存在多种说法。

    (一)地理说

    就三种乐器来看,双簧管家族的出现无疑是相对晚的,最早记录双簧管的出现也在17 世纪左右,而在这之前所出现的无疑是阿普洛斯管、肖姆管和我国的唢呐。

    从二河流域文明开始,在音乐或者历史的各种史书都能够找到关于双簧乐器的记载。在西方,能够找到最早记录的双簧乐器无疑是阿普洛斯管、肖姆管,而在我国相同时间能够找到最早的记录则是唢呐。

    一般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使用双簧作为乐器基础震动的乐器从我国经河西走廊、中亚、非洲,直到欧洲这条线都有类似的双簧乐器。它不仅仅出现在某一个地区或是民族之中。在先民的认知中,能够将二片叶子叠合在一块吹响,甚至形成美妙的音乐出现的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但这种简单且易行的声音形式还是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并且在这一流域得到深远的流传。

    在西方虽然阿普洛斯管是最早能够被发现的双簧类乐器实物,但从真正意义上可以演奏的确是肖姆管。这一点从全世界各个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实物双簧乐器便是佐证。

    早期的肖姆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双簧片的外部增加了一个罩子,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个罩子当时的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簧片。因为演奏震动主要的簧片在演奏时因为当时的演奏技法的限制,或者在携带双簧片时都会受到损毁,人们为了保护双簧片而发明的一个装置。这个装置随着演奏技法的先进,携带的包装的改变而最终逐渐被淘汰。然而这个装置也被用于界定肖姆管与双簧管之间的差别。现代双簧管管族乐器已经没有这个装置,在当时这个罩子被称为“簧罩”。

    (二)震动说

    无论是欧洲的阿普洛斯管、肖姆管、中国的唢呐、管子等吹管乐器,其最大的共性就是双簧震动的乐器。

    簧片所采用的材质都是采用芦竹片或芦苇片等水生草本植物,取其根茎切开,将切开的二片芦竹根茎对合而成,用细线捆绑在一块,插入乐器的顶端进行吹奏。

    演奏者都是用嘴将气流吹奏进入簧片,使其震动发音。而在现代乐器分类学说中将所有使用二片薄片对合而成,能够发出不同音高的乐器,气流通过管体后使音量增大的乐器统称为双簧乐器。欧洲的肖姆管在经过几百年的变革中,从刚开始的声音相对较大,音阶不够丰富,到后来通过加键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发展到后期的双簧管管族的乐器。

    中国的双簧乐器与之最为接近的就应该是唢呐或是管子。唢呐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中国的明代以后,中国的唢呐已经基本定型,一直到现在,形制上基本没有改变。

    中国的唢呐按照历史记载,也是从西域传入中国,但当时形状与现在还是有着相对的区别。当时的唢呐按照外形与长度来看,应该更接近当时的肖姆管。当时所有的双簧类乐器,其外观、功能、演奏技法等都是极为相近的。

    (三)外观说

    1.肖姆管

    从西方管乐器最早发现的实物佐证来看,双簧类乐器无疑是阿普洛斯管,这一点在英国的博物馆已有相对应的实物展出。按照当时的实物来观察,其制作工艺还是相对的非常简单,但已经符合双簧类乐器的基本特征。这种乐器的顶部到下沿或成锥体或成圆柱体。管体中间留有音孔,以便于手指按压。

    而在现在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内就存有大量的从阿普洛斯管向肖姆管过渡的管乐器,这些管乐器普遍都具有肖姆管和双簧类乐器的特征。比如,南斯拉夫的左尔拉、索皮尔,俄罗斯的苏娜依,西班牙的迪普尔等。

    肖姆管是西方木管双簧乐器从阿普洛斯管到现代双簧管族乐器的一个重要历程,在很多文献记载中,也称肖姆管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双簧管。

    这个时期的肖姆管与我国当时文献记载和目前使用的唢呐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当时的肖姆管双簧片装在一个圆锥形金属吹嘴之上。簧片下方装有一个木制唇托,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将双簧片放入嘴中,然后进行演奏。

    金属的吹嘴与管身直接相连,管身大多呈圆锥状或圆柱状。管身开有多个手指按孔。这些手指按孔可以有效改变吹奏音高。

    2.唢呐

    从我国大多数历史典籍中都有对唢呐这种乐器的描写。新疆的石窟壁画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国人使用唢呐这种乐器的记录。我国自明朝之后,唢呐的造型与现代传统唢呐已经基本没有改变。现在我国的唢呐在乐器的最顶端也是将双簧片插入吹嘴中,然后将吹嘴插入管体中,在吹嘴与管体中加入唇托,供演奏者吞吐簧片之用。

    管体的下方也是锥形的管身,在管身上开有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在管体的下方装置了一个金属喇叭,主要是为了扩大音量。现在的唢呐在我国已经广为流传,不管是我国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够看到唢呐的身影。

    双簧类乐器在全世界相传到现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这种乐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二河文明开始的简单双簧乐器到现在的拥有多重表现力的唢呐乐器家族,他们的联系是非常多的,也可以说是从同一个乐种开始,后经过人类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升华并发展。“史”能明智,只有不断学习研究音乐历史,复原当时的乐器,才能了解并掌握乐器的发展历史。人们了解了乐器发展历史后与现代高科技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文明的进步。

    猜你喜欢 喇叭口震动唢呐 唢呐手小小说月刊(2022年19期)2022-10-20不同夏玉米品种大喇叭口期耐热性评价和鉴定指标筛选作物学报(2022年12期)2022-10-14关于唢呐类乐器历史的几个问题及试解中国音乐学(2022年2期)2022-08-10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23期)2020-06-19唢呐大理文化(2020年3期)2020-06-11你好,圆号小小艺术家(2020年2期)2020-04-01确定性地震动空间差异对重力坝地震响应影响研究水利水电快报(2019年10期)2019-09-10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环球时报(2017-06-08)2017-06-08基于改善水流特性的超声波热量表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23期)2017-01-12玉米苗喇叭口节肢动物群落与植株冠层信息的RDA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5期)2016-07-23

    推荐访问:吹管 唢呐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