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策略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5 22:55:02 点击:

    杨 珍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社会心态是人们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社会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等心理状态[1]。社会心态不仅决定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而且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社会心态问题是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重大问题。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我党首先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突出了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问题[3]。由此可见,中国积极社会心态的建立与培育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顶层设计层面,也体现了国家对国民心态塑造尤为重视。而大学生的心态发展情况,不仅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更加多样化,并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已成为教育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并在培育目标、培育路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积极社会心态是一种优秀的、健康的、向上的人格品质,如开朗、正直、热心、友善、乐观等。这种品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键心理素质。大学生通过养成积极社会心态,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积极的认知方式和情绪、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从而激活他们内心的正向动力,勇敢面对和战胜困难,用良好的态度看待他人,与他人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关系。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也可以助力大学生的成长,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使其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对大学生开展的分阶段、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使其思想道德、言行举止、思维方法等符合高校的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仍然以灌输式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想学、不爱学、不认真学的心理,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4]。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用发展的目光审视自己,发掘自身潜力,把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多数高校主要将注意力放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上。重矫正、轻培育的教育方式,既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也无法发展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5]。为了改变当前的状况,需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工作,把积极社会心态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用积极的方法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用积极的内容创造优质的精神食粮,进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积极意义。

    (三)促进全社会积极心态的形成

    当前,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日趋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很多社会成员面临着较大压力,从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心理和悲观情绪,甚至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稳定[6]。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成员,他们的心理动态、言行举止是其他社会成员的风向标。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好比向社会输入正能量,可以引导其他社会成员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进而为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正向引导。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为培育什么样的社会心态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社会心态培育体系建设指明方向。大学生社会心态的正确养成,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以及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培育大学生的积极社会心态,要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基本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使其充分发挥对高尚社会心态的激励、对创造性的健康提升、对消极心态的调适和矫正功能。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7]。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社会心态。

    (一)提高理论教育的引导力度

    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引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使学生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希望,唤醒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同时,引导大学生既要认可取得的成绩,又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克服困难、办好自己的事,建立起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建立正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培育出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通过道德规范教育,让大学生学会严于律己,建立不畏艰难、不断进取、不甘落后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调动大学生积极心态养成的内驱动力

    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关键是调动他们的内驱动力、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自我主动培育。

    一要培育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能力。要使大学生能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树立实事求是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态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积极的个人情绪、行为方式。目前大学生心态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对自己和周围事物的认知产生偏差、错误。所以,大学生要培育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会正视自我,正视现实世界,调整自己的心态,培育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能力。

    二要提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忍耐力和战斗力。当代大学生多在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条件下成长起来,缺乏生活历练,往往内心比较脆弱、意志力不够坚强,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抵抗能力,以致出现各类心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增强社会适应力,树立战胜逆境的必胜意念[8]。

    三要增强对情绪的掌控能力。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同时,大学生还要正确对待压力,积极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修炼积极的抗压心态,增强心理弹性。

    四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丰富知识、拓展思维、增长才干,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补充,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基础。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实践技能,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自信程度。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既要建设优越的物质环境,也要创造感恩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可以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如教师将自己开拓进取、爱岗敬业、勤奋努力的职业态度,认真负责、科学严谨、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开放豁达、宽容乐观、慈祥友善的生活心态,在教学、科研和与学生的交往沟通和互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给学生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要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方面,要加强全民道德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公民的道德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使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营造全民追求高尚道德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就业机会、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给大学生以支持和帮助。

    三要营造理性的媒体传播环境。大学生主要通过微信、微博等传媒获取和收集信息,了解社会。但各类媒体报道中有不少负面消息,影响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所以,要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创造一个积极健康、风清气正的媒体环境。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媒体尤其是微媒体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立法惩处力度,从法治的高度维护网络安全清净。另一方面,应提高媒介信息的正向引导力,增强舆论引导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发挥正确舆论引导功能,培育大学生的积极社会心态。

    (四)关注突出问题和重点人群

    一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的引导、思想问题的解惑。教师可以运用思想政治课、主题班会、政治学习讨论等多种方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还要积极地为他们解疑释惑,及时在思想上疏通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二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基础及生活环境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为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扫清障碍。

    三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问题。要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专业自信。

    四要关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要对大学生与老师、同学、亲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予以关注,特别是要对因情感问题、经济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或不当行为的学生进行着重关注、疏导和帮扶,使之尽快解决问题,走出情绪、情感的阴霾。

    五要积极关注家境困难的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以及在其他方面有缺憾的学生。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培育者、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班干部等要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积极给予疏导和帮助,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六要关注大学生的合理诉求。积极了解和回应大学生的各种诉求是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重要路径之一[9-10]。不仅要建立大学生的诉求机制,通过网络邮件、问卷调查、校长信箱、座谈、沟通交流等形式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显性和隐性诉求,而且要在针对不同需求进行研判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并适当满足大学生的诉求。

    社会心态是复杂的、易变的、动态的,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必须确定原则,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猜你喜欢 心态培育心理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27期)2020-07-23心理小测试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3期)2020-07-16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中学生博览(2020年3期)2020-03-25心理感受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做谦逊的人作文周刊·高一版(2019年19期)2019-07-01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第十道 生相克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1期)2018-01-19

    推荐访问:新时代 培育 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