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当预设与课堂生成不一致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5 18:00:07 点击:

    ◎ 戴逸茹(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厦门 361001)

    设计教案时,我们常常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设置课堂活动。我们都明白,心理课不是为了热闹而活动,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结束后的学生分享尤为重要。开启交流和分享环节的,就是教师的提问。设计教案伊始,由于尚未进入真实课堂,学生究竟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我们无从知晓,只能凭经验或依照常理猜测,这就是所谓的预设。预设能帮助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路清晰,逻辑顺畅。同时,预设让我们有所准备,当学生的回答和预设一致时,我们在课堂上就能表现得从容不迫,使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进行下去。

    然而,我们不是“ 预言家”,预设很可能不符合真实教学场景中学生的生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常常会给出意料之外的回答,不可能完全依照我们的设想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提出与预设截然相反的回答,是对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出的挑战。新手教师在处理这样的回答时,往往显得经验不足,容易慌乱、词穷、手足无措,无法保证课堂的流畅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此,需要提升新手教师应对和处理与预设不一致的课堂生成的能力。

    (一)“学生和我预想的不一样”

    入职三个月后,我迎来了新教师考核课。此次考核课的命题是学习心理辅导,属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划分的学会学习模块。纲要指出,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学生对学业表现的归因就属于学习观念的范畴,因此我敲定,给学生上一堂“归因”主题的心理课。

    韦纳的归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看起来非常明确:应引导学生作努力归因,而非作能力归因。因为努力归因可以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而能力归因有风险,如果将失败结果归因于能力,会产生受挫感、自卑、自暴自弃,不愿再努力,最终放弃。我自然认为,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合理,这是理论的“指引”,也应该成为教学目标。搜索资料时,我注意到不少老师在课题中都使用了“合理归因”的字眼,“合理”二字更强化了我以上的观念。

    直到磨课时,我对学生提问:“你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将期中考数学没考好归因于能力不足,那你愿意为接下来的学习继续付出努力吗?”我预设学生会失落地说:“不想再努力了,努力了也没用。”而我听到的回答是:“我会继续努力,本来就笨,不得再努力些吗?”这意味着,部分学生即便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也不会导致他们放弃努力,他们反而愿意在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简直和我的逻辑南辕北辙啊,”我的心里咯噔一声,大脑神经通路瞬间停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三秒过后,我硬生生地将自己预设的内容近乎填鸭式地塞给了学生,早将“引导”“学生主体”和“生成性”抛在了脑后。课后,我像一只战败的公鸡铩羽而归,课堂上的“卡壳儿”在我的脑海重复上演。我很困惑,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向师父和朋友请求帮助。

    (二)自我觉察和反思

    1.自我觉察:我为什么如此慌乱?

    我对师父哭诉:“课堂不可控,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我当时慌了阵脚,课都不会上了。”她先安抚了我的情绪:“别害怕,这是新老师常遇见的问题,很正常。”然后告诉我:“学生的回答和预设不一样是好事,他们帮你把备课时的认知盲点呈现出来了。你的已知不一定是学生的认知。”“那怎么办?”我有些着急。师父的回答简洁而掷地有声:“抱着好奇贴着学生的认知走。”她接着说:“学会多问一个为什么,再作反馈。”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我这样问下去,不会跑题吗?学生有千奇百问,不确定性很大,但凡我没有提前备好的,我不就招架不住了?”

    我突然觉察到,自己此时还在反复纠结“不可控、不确定”,并担心自己无力应对。我决定冷静下来,看看自己这部分后面到底是什么。慢慢地,我开始有了更多的自我觉察:当学生的反应偏离预想时,为了“保护”我的课堂,保证我的课堂“可控”,我拒绝与学生开展讨论,而选择强行按照自己的逻辑把课进行下去。假如教室后面还坐着一排评委老师,我更不希望课堂出任何岔子。正是因为潜意识中对临场应变能力不够自信,对控制感的需求很强烈,才会在失控时抵触、着急,才会硬抱着已知拖着学生走。然而,真正要保护的不是虚假的自尊,而是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调整心态,对自己说:“最差的结果就是这节课没上好,丢脸也没什么,新老师自带被原谅的光环。”我鼓励自己放下担忧和防御,拥抱不确定性,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给出贴合学生的讨论和回应。

    2.反思:“合理归因”的预设真的合理吗?

    我有一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的好朋友,与他研讨时,他问我:“你认为什么是合理的归因,学生的归因方式在你的预设之外,就是不合理的吗?”我顿时语塞。他说:“除非从行为结果看,其实不存在所谓的合理归因。学生所有的归因方式都是可能的,如果他/她并没有表现出拒绝继续努力或完全放弃的消极结果,你怎么能判定他/她的归因方式就不合理呢?”

    不知如何作答的我,只能拿出书本,重读理论。重读理论后我发现,归因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就算采取同一种归因,也不一定会对后续行为产生一样的影响。结合理论反思实践,我终于理解了学生在课堂上超出预设的回答。以下是一段我当时所做的教学反思。

    我试上的体验一直不好……几近崩溃,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我觉察到,自己在此时做的就是能力不足的归因。我很受挫,脑海中划过“不想上了”的念头。后来,我尝试接纳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相信假以时日和持续的努力,定能提升能力,因此我重新燃起希望,愿意继续努力。我恍然大悟,或许学生也像我这样!或许是能力可变的认知,对未来的期望和努力程度产生了影响!事实上,韦纳所提到的能力与天资(稳定、不可控)接近,是不可变的,而非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技能。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并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可变时,容易放弃。而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勤能补拙”,学生很可能认为:能力不够,努力来凑。因此就算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他们还是愿意继续努力。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预设过于狭隘、不符合生情,挤占了学生生成的空间。即便学生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也不一定会导致消极的行为后果,因此不能简单粗暴地判定他的归因不合理。

    (三)拓宽课堂空间,贴着学生走

    我需要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课堂空间。因此我修改了教学目标,不再对归因做合理与否的形容和限定,而是运用了更中性的措辞:希望学生认识自己的归因风格,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归因对自己的学业期望和未来努力程度产生的真实影响;
    并尝试调整归因,形成能激发积极学业期望的归因风格,为学习添动力。

    我没有完全推翻原有的预设。对韦纳归因理论的三维模型,我选择从可控性维度进行考虑,引导学生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花心思、下功夫。除努力外,其他因素都不能为个人所掌控。因此,应该鼓励学生把学业成功看作是努力的结果,而非天生的能力;
    把学业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而非倒霉或其他不走运的事情。这依旧是课堂教学的大方向,亟待改变的是我对超出预设的回答的处理方式。简言之,设计教案时要有预设,但在上课时要克服失控感的障碍,适当放下预设,为师生互动留出空间。

    后来的课堂中,我能更从容地与学生对话。当然,如果学生的分享中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觉得继续努力只是徒劳,因而放弃时,我还是会按大家都熟悉的“套路”做引导。不过,当学生“不按套路出牌”时,我更能“贴着学生走”了。

    师:“你将期中考数学没考好归因于能力不足,那你愿意为接下来的学习继续付出努力吗?”

    生:“会继续付出努力。”

    师:“为什么你还愿意继续努力?”

    生:“想通过努力来弥补能力的不足,还是希望能学好数学。”

    师:“你看到自己能力的局限,但依旧不放弃努力。从你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你认为智能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可以改变和发展的,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它能帮助你更好地面对挑战,非常值得肯定。(停顿片刻)有没有同学同样将没考好归因为能力,但对‘是否愿意继续努力’回答不一样的?老师也想听听你的想法。”(再接着引导对失败作能力归因而受挫想放弃的同学)

    考核课结束后,我由衷地感谢师父和朋友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而师父却告诉我:“越往后走,你越能明白,真正会让你成长的不一定是同行,但一定是学生。”下一次,当学生的生成与我的预设不一致时,我想我不会再惊慌失措,皱起眉头,我会欣喜又好奇地请学生多分享一些,尽情体验教学相长的洗礼。

    狭隘的预设会挤占课堂的空间,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做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预设,尝试让预设变得灵活,课堂才有空间容纳学生的千奇百问。教师自己有空间,才能给予课堂以空间。要创造空间,需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向理论开放自己:钻研理论,充分理解,更准确地指导实践;
    向同行开放自己:虚心请教,热烈研讨,充分吸取意见和建议;
    向学生开放自己:卸下防御,抱着好奇贴近学生。在行动中扩容,在开放中成长。

    猜你喜欢 归因预设能力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21期)2019-11-11为何越来越爱爱你(2018年22期)2018-11-14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28期)2018-02-0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科学家(2017年20期)2017-11-10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卷宗(2017年26期)2017-10-17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3期)2017-08-22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7年2期)2017-05-09

    推荐访问:预设 生成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