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理解以“核心素养为本”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5 16:50:06 点击:

    张迎春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标准作为中小学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作为广大一线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一直以来在教育领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政策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要将课程标准所呈现的课程新理念和新要求真正落实在学校层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作为实施者的广大教师来讲,理解很重要。只有对“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统领作用有着深入理解,才能使其在教学研究中、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和不断成长中得以体现。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与2011年修订的课程标准相隔了十年,在此期间,国际、国内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比2012年提高了3.4%。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在城镇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的同时,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强。但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均衡主要是公平的问题,不充分主要是质量的问题。通过深化教育改革解决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新时代关于教育公平与质量追求的重要判断;
    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这一要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即人才竞争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因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改变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交流模式。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在综合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个世界性话题,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国际上开展的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始于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开展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框架和概念基础”专题研究。至2005年,这一大规模跨国研究项目通过结合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多种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驱动和引领了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1]世界各国以核心素养为主题展开了大量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其中最为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PISA测试主要针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15周岁学生,评测他们在阅读、数学、科学这三个领域的素养及能力,以此来反映各国教育的成果,展现各国教育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各国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2]从PISA测试可以看出国际上对教育的追求价值正在发展改变,特别值得人们关注的是PISA测试是以能力立意的考试评价,能够引导教师、学生与家长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对知识的死记硬背。[3][4]由此可见,素养教育已经是各国未来基础教育的关键。

    中国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始于2014年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旨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研究及实践探索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进而贯穿于各学段,体现于各学科,明确学生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近几年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教育水平的提升有了成功的经验积累,也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义教生物学课标》”)的实施,生物学课标在20年来指导学校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师们认同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理念和要求,课堂教学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教学改进的焦点和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2011年版义教生物学课标》提出“倡导主动探究学习,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教学改革方向,强调实现从关注科学事实的记忆向关注重要科学概念掌握的转变,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5],成为本次生物学课标修订的铺路基石。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科课程主要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新挑战。一是在宏观层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和交锋更加频繁,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初中生的思想意识更加趋于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这些新的需求和变化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是学校层面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是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学习成绩欠佳的学校,表现越为明显。这样的教育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较为薄弱。所以,提升学校教育水平,是课程改革不容回避的责任。三是课堂教学层面经历了近20年的课程改革,突破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局限,走向了知识、能力、态度共同发展的方向。但在教学实践中也突出存在着课程目标被虚化的问题,即知识和技能出现了被弱化的现象,过程和方法出现了“游离”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现了“贴标签”现象。[6]生物学课堂还存在着重教学理论轻实践活动、科学探究重形式轻真实体验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虽然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有很大程度的认同,也容易接受和实施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但仍难以把握课程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即这门学科的精神灵魂。这是本次课标修订尤为重视的问题。

    从传承与变化的角度来认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利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标修订的价值和意义。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在结构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目标部分,将核心素养置于课程统领的位置;
    二是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阐述学业质量的内涵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在课程内容部分增加了学业要求。这些变化使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教什么”,也体现在学生“怎样学”,其育人的指导性获得进一步增强。

    理解生物学课标的传承及变化,对于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是极为重要的。

    (一) 课程性质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在传承的基础上,呈现出两大主要变化:
    一是对生物学的表述,明确了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这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理解生物学是个什么样的学科、研究什么、研究对象有那些,更有利于理解生物学与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更有利于理解生物学的研究过程、研究发展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价值。二是强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索性和实践性为突出特点的学科课程,这使得课程性质更符合生物学课程的本质特点。这一变化对一线教师理解生物学课程也是一种提示,因为初中生物学课程实施中长期存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验教学的现象,虽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根源之一就是教师对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理解不够。

    (二)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导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追求,具有明确、先进的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依据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和生物教育发展的实际,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1. 核心素养为宗旨

    将核心素养作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理念,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坚实的生物学学科内容基础,密切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教育领域新成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理念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 学习主题为框架

    依据生物学的特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新修订的生物学课标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以往10个学习主题进行了调整和删减,形成了“6+1”的课程学习主题。其中,6个学习主题体现了生物学学科内容,1个跨学科实践主题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7个学习主题构成了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中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内容就在此基础上展现。与以往相比,这7个学习主题的课程内容有了明显的“瘦身”,但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

    3. 内容聚焦大概念

    这一课程理念的形成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标》对重要概念学习的关注和强调有着重要的渊源,也是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高中生物学课标》”)修订工作的重要承接。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中使用了数个最重要的生命观念(大概念),统领整个生物学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以期达到“少而精”的学习效果。

    课程内容聚焦于大概念,淡化细枝末节的内容,降低对记忆背诵的要求,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确保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主动学习,进行科学探究,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发展综合思维能力和生物学核心素养。

    4. 教学过程重实践

    这一课程理念是由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性质决定的。因为生物学知识大都源于实践探索,教学中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生物学知识,体验和感悟其中隐含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

    生物学核心素养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到的,只有在主题学习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才能逐步发展和养成。教师们只有在课程理念上认同了这种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有效地实施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5. 学业评价促发展

    这一课程理念将生物学课程评价精准地落实于学生的学业评价。学业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进行的评价。开展学业评价既是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也是评价以生物学素养发展为核心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本次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亮点之一。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不仅指导教师怎样教,更重视通过评价来指导学生的学。学业评价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课程的角度强调学业评价,要求教师从生物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特别要注重对探究和实践过程的评价,致力于创建一个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业成就又重视个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生物学学业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发展专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三) 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与以往相比,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课程目标变化源于新时代对教育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以往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标准是一种内容标准,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则是一种成就标准,这是一种更加凸显人的发展的标准。[7]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课程目标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生物学核心素养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价值和地位决定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对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前提和统领作用,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课程育人的根本方向。

    1. 生命观念

    在生物学核心素养中,最具生物学学科特点的是生命观念。[8]生命观念不是指某些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的看待生命世界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是科学自然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和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时,生命观念虽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会指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如探讨和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认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生物界的发展变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9]初中学生要形成的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这些生命观念以9个大概念的表述方式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的7个学习主题之中。

    生命观念是学生在对生物学概念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在课程学习中,往往需要学生从认识具体事实性的生物学知识开始,在感知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升华而形成生物学概念。具体的概念性知识又是支撑观念构建的工具和载体,通过不断地构建和提炼,使学生形成生物学观念,这是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从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学生感知具体的事实性知识是容易的,但要建立和理解生物学大概念和重要概念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用学生学习或生活经历所提供的直观、具体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通过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概括生成为抽象的重要概念和大概念。

    2.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借鉴《2017年版高中生物学课标》修订的成果,将科学思维做了更为明确的表述。不仅方便教师们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强调,发展科学思维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全过程。因为,科学思维对于探索自然奥秘、评判结论和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参与讨论社会性科学议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明确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关系,即发展科学思维是培育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3.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是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引人关注的课程目标。一是要求不同,以往的义教生物学课标中,人们熟悉的作为十大学习主题之首的科学探究,课标要求“尽可能渗透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但在后面的9个学习主题里,并未有更具体的要求。而这次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要求探究实践贯穿落实在每一个学习主题中,这显然是一种升级或进步。二是提出角度不同,《2017年版高中生物学课标》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提法是“科学探究”,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中的提法是“探究实践”,这一变化是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更强调实践对初中生学习的重要作用,这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符合“教学过程重实践”这一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重要课程理念。

    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实践的涵义既包括学生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生物学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也包括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所以,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中生物学核心素养要求的探究实践,其涵义比以往更为丰富。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特别说明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中心环节,跨学科实践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探究实践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4. 态度责任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将态度责任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定义为“态度责任是指在科学态度、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和责任担当”。这不仅意味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育人要素的重要传承,也是在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基础上对课程育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里所指的态度责任比以往表述得更为明确具体,使得教师更容易理解初中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应获得什么样的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的生物学内容中。

    (四)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与以往相比,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课程内容主要有三个重大变化。

    1. 课程内容体系做了重大调整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依据社会发展、生物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生物学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目标,从减负增效、优化课程内容的现实要求出发,将以往生物学课程内容的10个一级主题调整为7个学习主题,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遗传与进化和跨学科实践。这7个学习主题共同构成了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一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知识结构、内在逻辑和课程育人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新增加的第7个学习主题“跨学科实践”,其价值在于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间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拓宽了学科育人途径。这也成为本次义教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

    2. 形成了生物学三级概念体系

    这是在传承以往生物学课标精华内容基础上的发展性变化。《2011年版义教生物学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凸显了概念在生物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不满足于发现或记忆一个个具体的事实,而是在事实性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建构概念系统,形成思想观念。[10]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形成了以生命观念这一重要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核心的生物学概念体系,并采用大概念的方式来表述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生命观念。以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形式在内容部分呈现相应的概念体系作法,贯穿于整个课程内容的7个学习主题之中。

    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7个不同的学习主题,在形成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开展探究实践、不断提升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中,呈现出各自育人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还需进一步理解本次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中的课程内容。例如,第一个学习主题“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标修订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强调大概念即生命观念的形成。二是强调各个重要概念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以促进学生深入认识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这一重要的生物学观念。三是强调正确的实验要求和规范地操作相应的实验仪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地认识植物体或动物体,理解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体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等生命观念。生命系统观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式思维,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自然界。

    3. 新增加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课程内容在每个学习主题之中都新增加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学业要求是指预期学生学完主题内容后的素养表现要求,其描述了学生学习完某主题内容后能做什么事情,完成什么能力活动任务,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水平。[11]学业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是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之后,将学生学习的“表现标准”列入其中,以引导课程实施和评价的焦点从以往的关注知识转向关注于生物学核心素养。[12]这是由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将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内容部分以学业要求的方式呈现,一定程度上将以往蕴含在课程中的、教师们难以把握的课程育人价值呈现为可教、可学、可测量的学业要求,从而强化了课程标准对课程教学的指导性,也为课程和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将会有效促进以往关注课程知识的评价转向关注课程育人的评价,为“学业评价促发展”这一生物学课程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达成各个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在课程内容的每一个主题后还给出了教学提示,从教学策略、情境素材和教学活动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既方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操作,又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颁布,无疑会激起新一轮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浪潮。本文着重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讨怎样应对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带给教学的挑战。

    (一) 教学目标从“三维”进阶到“核心素养”

    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怎样与具体的生物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更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达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已经习惯了研制三维教学目标的广大教师来讲是必须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在第六部分课程实施中,就怎样开展教学改革、创新,给出了比以往课程标准更为细致具体、说理性和指导性都很强的要求。理解课标的这些教学要求,对把握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把研制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活动与有利于哪些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作为教学设计思考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撰写的每一条教学目标都要从具体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活动着手,形成某一具体的生命观念。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所教生物学知识价值的一个再认识和提升过程。

    (二) 教学过程重视理论更重视探究实践

    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生命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经历学习实践活动。因为,形成核心素养所需的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是难以借助教学训练来获得的[13],高阶认知能力往往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培育。对于习惯了将生物学理论性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的教师们来讲,要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领会、思考、形成生物学大观念,是专业发展上面临的又一挑战。

    为帮助教师们能够尽快适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新理念、新要求,在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的每一个学习主题之后,对应学生的学业要求都安排有各类教学活动建议。在这些教学活动建议里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学的实践活动包括各类生物学实验在内的许多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活动、探究实验活动、调查与交流活动、项目式学习活动、跨学科实践活动,等等。

    对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来说,从形式上简单地模仿这些活动并不难,但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真正获得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是有难度的。教师们要深入理解各类实践活动的本质意义,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至坚持不懈地探索、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等,需要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行为给予特别关注,而不仅仅是完成一个过程、获得一个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倡导探究实践,就是要通过动脑、动手的探究活动,促进概念的形成。尽管有时似乎是在为假设寻找证据,但本质上指向了科学概念的形成。[14]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实践活动,才能够引导初中生从形象的直观学习活动入手逐渐学会抽象的科学思维,形成生物学大概念,这是生物学教学的本质应呈现的,也是将学生从生物学知识学习转向素养学习的必经之路。

    (三) 教学评价关注知识更关注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是确保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环节。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素养发展的过程,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对学生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评价时面临的重要挑战。

    树立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科学评价观,需要从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深入认识和理解评价所指向的“核心素养”。

    1. 评价内容

    传统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是以其单一片面的价值取向,排斥了除知识以外的其他价值。[15]评价侧重点在学生知识技能应用的准确性上,相关评价工作主要是提供答题要点、思路和关键词。这种评价没有真正反映问题的本质和学生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习惯机械式记忆答题要点,教师热衷于总结得分点和答题套路,而不是真正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素养培养更无从谈起。

    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的量,更关注学生获得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质的发展。既要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践操作、推理想象和解决具体问题等能力的评价,又要关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思维活动的深入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多维度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责任和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2. 评价主体

    传统教学评价一般是由教师独揽,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主动权和积极性,会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要求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进行教学评价,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教师应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使评价能产生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能力的信任、发展的关心等激励作用,以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师长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3. 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评价是不重视即时性评价的,这也导致一些教师对课堂评价缺少关注和研究,课堂评价缺少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和行为,不能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和跟踪学生个体的变化和发展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教育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性作用,依据评价内容和对象的不同,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同时也应当关注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合乎学生学习发展要求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评价平台。

    对广大教师而言,仔细研读、深入理解和创造性实施新修订课程标准,是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时代新要求。站在育人的高度,落实新修订义教生物学课标,视核心素养为课程发展的DNA,对教学的追求必将会更高、更远。

    猜你喜欢 课标生物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体育教学(2022年9期)2022-10-11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天中学刊(2022年4期)2022-09-29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1期)2019-06-11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新课程·中旬(2017年7期)2017-08-13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试题与研究·高考理综物理(2016年3期)2017-03-28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中学生理科应试(2016年5期)2016-10-21“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4期)2016-10-19

    推荐访问:生物学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