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判断力批判〉成书考》读后——兼论其对康德美学研究的启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4 20:15:07 点击:

    刘旭光

    根据《〈判断力批判〉成书考》一文译介的美国学者保罗·盖耶在其《判断力批判》最新译本编者导言第三部分中对于《判断力批判》成书过程的考证内容,可以确定这样一些事实:

    1.康德《判断力批判》约成书于1788年底—1789年10月间。第一版出版时间为1790年4月,是为了参加了莱比锡书展。从手稿开始寄出到出版仅历时4个月,十分仓促。

    3.康德承认《审美判断力演绎》作为《审美判断力分析》的一个部分,但却在标题命名上坚持了两分法,即《第一卷:对美的分析》、《第二卷:对崇高的分析》,对《审美判断力演绎》的位置不予明确。

    4.《判断力批判》书稿于1790年1月至1790年3月间分为4次寄给出版商拉加德,依照邮寄及定稿顺序可猜测,康德首先写成的是“美的分析”与“纯粹鉴赏判断的演绎”;
    其次写成的是17张版本的导言初稿,其中对规定判断与反思判断进行了介绍;
    最后写成的是“崇高的分析”与“合目的性判断力的批判”。

    这些事实能说明什么?至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下——

    从考证者掌握到诸多信息来看,这本书的初稿大约形成于1789年10月初,动手写大约是在1788年年底,考虑到1788年康德还出版了第二批判,这说明书稿的写作比较快,而出版过程更是仓促,由于必须在1790年4月底的莱比锡书展上面市,所以从初稿完成到上市只有6个月时间,放在今天的出版流程来看,都是个非常快的过程。就此我们是不是能判断,这部著作实际上是个急就章!由于成书过程的仓促性,加上《判断力批判》两个部分之间的脱节,使得我们可以质疑一下:第三批判在最初规划的时候,是作为目的论批判还是鉴赏批判?从现有材料看,康德确实规划了对鉴赏判断的批判,比如那个不能确定时间的笔记,更为关键的是,盖耶在《现代美学史》的康德部分,提到作为康德著作的长期出版者——Johann Hartknoch在他1787年复活节书展的目录中宣布了一篇即将出版的《鉴赏批判》(Critique of Taste),这个书名可能是康德给他的,不可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同样是1787年,康德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我正在从事趣味的批判工作,我已经发现了一种与以前观察到的原理不同的先天原理。因为存在着三种心灵能力:认识能力、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能力和欲求能力。在《纯粹理性批判》里,我发现了第一种能力的先天原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我发现了第三种能力的先天原理。我也试图找到第二种能力的先天,虽然我曾认为找到这样一种原理是不可能的,但是上述对人类心灵能力的分析的系统本性允许我去发现它们,这同时给我的余生以一种奇异而又可能的研究资料。这样,我承认哲学有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它的先天原理,这些原理都可以列举出来,并且人们可以准确地界定以这些原理为基础的知识……。这部著作将题名为《趣味的批判》(Critique of Taste)。”

    这明确地提到了鉴赏判断(Taste)一书的写作动机,但问题是,书最后的定名是《判断力批判》,康德最初的计划为什么是鉴赏判断,而不是目的论判断或者判断力批判,这似乎提供这样一个启示:对自然的鉴赏判断和对自然的合目的论判断或许是被分开考虑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就可以回答,为什么第三批判的两个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之间,缺乏一部成熟的著作所应有的内在的统一性与各部分间的紧密联系?前半部分对鉴赏判断和审美判断力的讨论,在后半部分中几乎没有再出现,人的自然与人的理性的关系,或者说理想状态,构成了后半部分的几处不多见的与审美相关的部分,当然,也有几处艺术与自然的比较,也体现出了一点联系。但断裂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后世对于《判断力批判》的接受中,从事美学研究的,绝大多数都只关注前一部分,而对后一部分的讨论应之者寥寥,这也预示着一种说法可能是无根据的:要理解审美判断力批判,就必须理解目的论判断批判。如果说要理解审美判断力,就必须理解目的论思维,这大概没有错,但对于自然的审美的、主观合目的性判断而言,不与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判断相比较,也可以展开。如果康德在最初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审美判断力批判是独立展开的,那么这本书如果没有第二部分,也无损于它的学术价值。

    莱比锡的复活节书展是在4月末,从1789年1月初康德寄出首批书稿,到3月底全部提交,这书能在三周后上市,确实不容易!整部书的各个主要部分在写作时是分开写的,结合盖耶的考证和之前的诸种意见,康德可能是这样写这本书的:首先写了美的分析和纯粹鉴赏判断的演绎;
    其次是导言初稿,之后是崇高的分析,之后是目的性论判断力批判,最后是第一版导言。

    这个写作顺序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反思判断概念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美的分析中。很明显,在美的分析中缺乏对反思判断概念的使用,而反思判断是连接鉴赏与目的论的关键,在美的分析部分,特别是在讨论先天审美判断何以可能时,康德没有从反思判断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导向了构成分析与和谐论:诸表象力的自由游戏,以及这一游戏与知性的合规律性之间的和谐。直到第23节的第二句话,也就是“崇高的分析”开头的地方,康德说对美的判断能力和对崇高的判断能力,“都是以反思性的判断为前提的”,而对于反思判断的真正阐释,以及反思判断与审美的关系,是导言的第4、5节所阐明的。这就可以说明,先写了导言,讨论了反思判断力与审美的关系,然后再动手写崇高的分析论。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在崇高的分析论中,仍然没有从反思判断的角度展开对崇高判断的说明,因此,把崇高判断定性为反思判断的那一句话,有可能是崇高的分析论写完后再加上去的。更值得玩味的是,在崇高的分析论结束之后,有一个没有标明序列号的“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说明的总注释”,这个总注释并没有集中阐释“审美的反思判断力”,而更像是对崇高判断的说明与补允,这令人怀疑,是不是应当有一个“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说明”而康德没顾上写?

    将审美判断与反思判断结合在一起,这是在导言中作为纲领而提出的关于审美之所以是判断的原因所在,这本应当贯彻在审美判断力分析的每个环节,但是在“美的分析”中几乎没有提过反思判断这个词,在最为关键的第9节,也就是关于理解鉴赏判断之钥匙的环节,如果能够从审美的反思判断的机制角度进行分析,或许会明晰很多。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康德在美的分析部分,不自觉地贯彻了反思判断力的思路,而在导言中,将这一思路明晰化了。

    第一课时教学中,主要以人物年谱表为教学的“抓手”,让学生在阅读、勾画、填表中自主学习,学生在与文本、海伦、教师充分地对话之后,发现人物小传写作的两大密匙:按时间节点写清人生轨迹;
    详写一些经历,突出人物特点。

    反思判断是合目的性判断,因此,把审美纳入合目的判断,就需要确立目的,为此,康德不得不纠缠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反思判断是从个别出发反思出一般性的过程,因此,它应当是经验性的,或者以经验为起点,所以康德总是从具体的审美经验出发反思其中的一般性;
    审美的反思判断是主观合目的性判断,因此,美与崇高的原因,都只能是主体性的,最终只能在理性理念,在人类精神领域中寻找;
    由于一种独特的精神愉悦——自由愉悦——被设定为审美这一反思判断力的终极目的,因此,他需要在鉴赏的各个领域分析自由愉悦的性质及其发生。反思判断的思路确实贯彻在康德美学的各个部分,在关于康德美学的研究史上,当代美学家阿利森显然持这一观念,在其名著《康德的鉴赏理论》(Henry E.Allison,Kant’s Theory of Taste:A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Aesthetic Judg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中,他以反思判断力为逻辑核心,重理康德第三批判的内在学理逻辑,当然是一种理解康德的方式,但阿利森显然认识到了文本的现有形态与理论的逻辑核心与主导线索之间,并不是枘凿相合的,他主要分析了《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而没有探讨《目的论判断力批判》。这就回避了《判断力批判》两部分的统一性问题,而把前一部分用反思判断力串起来,这显然是一个权宜之计。

    由于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框架和逻辑核心,这就为理解康德美学留下了别的可能。甚至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不提反思判断力,对审美判断的分析是否可能?由于康德在分析美与崇高时,并没有执着于贯彻目的论,因此,一种非目的论的审美理论应当是有可能的,而且,由于从目的论的角度强调了审美是“判断”,使得康德不得不把反应性的与激情性的东西从审美中淡化掉,还要把属于规定判断的因素从审美中剔除掉,反思判断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康德对审美经验的更现实的分析,也影响了后世对康德美学的更多元的接受。

    从文本的写作过程来看,导言的撰写从时间上看,晚于美的分析,而且在写导言时,康德显然是想从一个理论体系的角度对合目的性的判断力进行一个体系性的定位,在完成这个定位时,他必须先拿出一个“整体”来,结果,导论变成了康德对自己三大批判的理论体系的一个概括与提炼,从第一稿导言以《哲学概论》之名出版来看,确实显示了导言的内容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这一任务,比如,著名的鸿沟论——感官之物的自然概念领地与超感官的自由概念的领地之间的鸿沟,这个任务是他的体系的任务,那么是审美判断力的任务吗?主观合目的性的审美判断需要为这一鸿沟搭桥吗?当然,如果能首先从体系性的角度理解判断力的使命,那么对于理解审美判断力的使命当然会有莫大的好处,但问题是,从文本阅读与理解的角度来说,导论为读者给出了一个极高的门槛:没有对康德基于《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理论体系的把握,是不是能读懂《导论》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在导论和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之间,和崇高判断与美的艺术理论之间,有一个理论落差,比如“建立在自由概念之上的对象的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判断”,这一最核心的关于审美判断的论述,在导论之后的部分并没有被深入展开。导论所讨论的大部分内容,在审美判断力分析中几乎没有再被呼应与深入分析,比如:自然概念和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这一重要的区分,在审美判断中意味着什么?反思判断力和规定判断力的区分本应在分析审美判断时成为纲领性的内容贯彻其中,但实际上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只是零星提出,不是作为主导分析工具;
    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这一重要的区分,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没有被展开,审美表象与逻辑表象的关系也没有再被提及;
    超感官领域倒是作为解决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的一种方案而再次被提出了,但超感官领域和自由的关系在关于审美判断力的论述中没有被提及。

    导论肯定是在美的分析完成之后写的,或许也是在崇高的分析之后,它应当是总结性的、概论式的引导,但实际上是原理层面的奠基,是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逻辑前提与理论前提的分析。因此,第三批判的导论,并不是统握全局的框架梳理,也不是对具体问题的导入,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与第三批判的实际内容之间有落差式的层级关系,因此,如果没有对导论的研读,是否可以进入康德对审美经验的研究中?这个导论,从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先验认识论的导论,这就意味着,它漂浮在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之上,但只是在一些对于整个第三批判的框架而言不太显眼,但又意义重大的地方,才体现出导论对于第三批判的理论价值,比如美的智性兴趣,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审美理念,鉴赏判断的超感性基底等处。

    这带来一个问题:在对第三批判进行理解性阅读时,要把导论所传达的,和对审美判断力批判中所传达的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困难的任务,困难到似乎应当先进行审美判断力批判的阅读,再回过头来看导论。

    从第三批判的审美判断力批判的整体内容来看,康德实际上分析了审美经验的四种主要形式:与任何功用、意图无关的自然美的经验;
    与客体的使用意图、目的有关的自然中的或人工制品中的美的经验;
    关于崇高的经验,这种经验主要来自自然而不是艺术作品;
    关于美的艺术的经验。但是在展开这四部分内容的时候,康德没有给出一个有效的,能够让读者明晰把握的逻辑体系,从成书的过程来看,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是康德规划好的两卷,但显然写作的过程不是一个体系严密、逻辑完整的过程,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崇高的分析论结束之时,也就是在第29节之后,有一个“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说明的总注释”,这个注释或许是导论完成之后写的,因为在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中都没有展开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说明,而导论明确提出了这种特殊的反思判断力,“超感官之物”这个理念也得到了阐释与应用,这正是导论中提出的,而在美的分析中几乎没有提及。但这一注释本身又不集中,主要部分是对崇高判断的再说明。这一部分从内容上看,可以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崇高判断的再说明,而不是对我们期待的“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总体说明;
    第二部分是原页码125页到127页,是对博克的崇高观的一个出人意料的应答,这像是随兴之笔,只不过在结尾处引出了第30节之前的一个标题——《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

    这个标题和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是什么关系?应当是并列的,从盖耶的考证看,这个部分应当是审美判断力批判第三卷,但康德最初或许并不是这么想的,即便在校阅者的提示下也没有将之列为第三卷,而是含糊地摆在崇高的分析后面。从第30节到第38节应当是一个整体,集中展开对鉴赏判断的演绎,这个部分从逻辑上讲,确实是对美的分析与崇高之分析的概括与演绎,因此,和前两卷不是并列关系,这或许是康德没有把它作为第三卷的原因。它应当是第一部分的第二章,也就是说,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可以分为:分析、演绎与辩证论三个章,但康德没有这样干,是因为这个演绎篇幅不够吗?

    第39—42节的内容,似乎放在38节之前更妥当一些,特别是共通感问题。对美的经验性兴趣与智性兴趣的讨论,揭示了审美的纯粹性与社会性、道德性的伴生状态,这应当还是演绎的一部分,为什么不放在第38节之前呢?或许是因为,对美的智性兴趣的讨论,引出了“美的艺术”的问题。从第43节到56节,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论,这显然超出了“鉴赏判断的演绎”这个论题。康德对艺术的讨论,是以艺术家,也就是行动者的角度展开的,而不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因此,从逻辑上讲并不是鉴赏判断问题在美的艺术中的再讨论,而是对艺术的独立分析,为什么不单独成章?鉴赏判断与艺术确实可以通过审美的智性兴趣与经验性兴趣结合起来,但它与鉴赏判断的演绎毕竟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因此,关于艺术的讨论,或许不是原先规划好的,是运思所至,随兴而发的结果。1788年康德还有一篇长文,叫《论目的论在哲学中的应用》(见李秋零编译《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其中有一句提到了目的论对于艺术的意义,或许康德行文所至,认为需要从目的论批判的角度展示一下对于艺术的批判。在“艺术”这一部分之中,还有一个不可思议之处,康德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审美理念。审美理念的存在是第二章“审美判断的辩证论”得以展开的理由,因为恰恰是审美理念,保证了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的解决,如此重要的概念,为什么不是在对鉴赏判断的分析论中提出,或者在对鉴赏判断的演绎中提出,而是在相对外在的艺术论中提出来,这令人费解,而且,如此重要的概念,应当是崇高论的核心部分,但崇高论居然没提!

    最后的“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独立来解决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问题,强化了审美理念的作用,但强化的方式却是在正文外加了两个长篇注释,为什么不在正文的行文中强化,而是通过加注释的方式?或许,这个辩证论是先写成的,通过导论中提出的鉴赏判断的“超感官的基底”这个客观唯心论式的命题展开,但当康德意识到“审美理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以注释的方式将之加了进去。这个概念在后世被认为是康德美学的逻辑核心,但却处在“注释”这样一个相对外在的地方,这令人费解。

    对《判断力批判》成书过程的考证可以为我们理解该书的框架结构提供一个书本外的参考。应当说,该书的写作是个急就章,由于时间紧迫,又由于该书不是按一个严密的体系一节节写下的,而是许多相对独立的章节拼合的结果,该书的逻辑顺序及其写作的时间顺序,都不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应有的样态。又由于出版仓促,作者可能没有时间进行细密的统稿,造成了该书在框架结构上的不严密与费解,让整本书有一种片段化的倾向。应当说,这是一本结构上松散、逻辑中心不明确、意义丰富的著作,但这又不失其伟大性,因为书中每一个片段中提出的问题与相关思考,都具有惊人的启发性。由于这种松散与模糊性,使得这本著作具有一个召唤结构:它期待着康德美学的研究者们重建逻辑结构,并且赋予该著作逻辑核心。就近50年康德美学研究的趋势来看,有人从前两个批判和第三批判可能有的连续性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有人从目的论的角度重构这本书,而阿利森用反思判断为主线重建该书的逻辑结构,盖耶用“自由游戏”与“审美理念”相结合的方式重塑该书的主旨,形成康德美学研究的非常多元化的展开。经验主义者和观念论者都可以凭自己对该书的理解讨论审美问题,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由于没有著作的严密结构作为约束,没有作者给出的一以贯之的逻辑线条与逻辑中心的约束,这使得对康德美学的研究成为一个可争辩的巨大领域,笔者曾经询问盖耶如何评价他与阿利森在理解康德美学上的差异,盖耶说:“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但这不影响我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康德研究者。”文本的这个状态,还包含着一种阅读的可能:康德的许多审美相关的思想可以片段化地摘取下来,来应答美学史的相关问题,或者成为反思相关审美经验的理论指引,而无须顾及康德的整个体系对我们理解康德美学的约束。这本书如此这般的样态,使我们无须预设出一个康德的“原意”,进而进行还原式的阅读,或许,对于一位美学研究者来说,对这本著作的启迪式的阅读更恰切:在这本书的许多片段的启迪下,思考相关的美学问题,反思相关的审美经验,而将体系性的难题悬置起来,或者交给康德专家们。

    推荐访问:康德 成书 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