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我国网络文学热的“冷”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12-14 18:15:09 点击:

    欧阳友权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很荣幸来到吉林大学文学院和大家分享网络文学研究这个话题。当下我国的网络文学很“热”,网上网下都很火爆,但在这个发展热潮中需要有冷静的思考,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它,让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引导它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以就和大家谈谈“网络文学热的‘冷’思考”这个话题。

    在座的大学生、研究生基本上都是网络“原居民”,对网络文学非常了解,有网络文学阅读或者创作的经历,这个话题对于我们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我想就四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与大家讨论:一、网络文学的快速崛起,蔚为大观;
    二、网络文学的历史性贡献;
    三、成长的烦恼,发展的局限;
    四、网络文学走向未来的三个拐点。

    先谈第一个问题:我国网络文学的快速崛起并蔚为大观。

    我们首先来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网络文学界一般都把1998年视为中国网络文学诞生元年,这个起源问题现在还在讨论。把1998年作为网络文学起点是因为这一年网文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痞子蔡的网络长篇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诞生在1998年春,该作品是网络上第一部长篇言情小说,在网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个事件是“榕树下”网站创办,它是当年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在1998年春天正式上线。该网站是由美籍华人朱威廉投入100万美元在上海建立的,一度风头无两,后来几经转手,现在已经被查封了,但他在网络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不可抹杀的。2008年,网文界举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这次盘点因为有众多主流媒体介入,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既然到2008年是十年,1998年自然就是他的诞生元年了。有关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问题,学术界现在还在争论,今年2月26日的《文艺报》发表我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哪里才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我觉得汉语网络文学是诞生在北美,是在美国华人留学生中最早出现的,1991年4月5日上线的电子刊物《华夏文摘》,那就是第一个网络上的空间,可以用汉语表达来写诗、写散文、写小说,那就是网络文学的最早源头。

    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国际公约后,诞生于海外的汉语网络文学迅速挺进中国本土,得到了长足发展,网络释放出巨大的文学创造力,引来广泛关注,涌现了一大批文学网站、电子刊物或个人文学主页,如“黄金书屋”“白鹿书院”“博库”“文学城”“莽昆仑”“碧海银沙”“中文网络文学精萃”“书路”“原创广场”“原创动力文库”“琪琪书吧”“天涯虚拟社区”“八面来风”“麦田守望者”“左边卫”等几十家文学站点次第诞生。罗森的《风姿物语》(它是汉语网络玄幻小说的第一部超长篇),宝剑锋的《魔法骑士英雄传说》,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风中玫瑰的《风中玫瑰》,陆幼青的《死亡日记》,李寻欢《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黎家明《最后的宣战》,邢育森《活得像个人样》,宁财神(陈万宁)《缘分的天空》等等,都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李寻欢、邢育森、宁财神被称作网络文学“三驾马车”,加上安妮宝贝又叫“四大写手”。随之出现的萧潜的《飘渺之旅》、萧鼎的《诛仙》、玄雨的《小兵传奇》、老猪的《紫川》,被称之为“网络四大奇书”。

    2003年,起点中文网成功创立的“VIP付费模式”,让网络类型小说大行其道,在文化资本和商业利益的刺激下,我国网络文学历经2008年的盛大文学、2015年的阅文集团等几次市场运作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已经与好莱坞电影大片、日本动漫和韩剧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

    时至今日,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创作了堪称浩瀚的作品,打造出世界网络文学的“中国时代”。有统计表明,我国有文学网民超过4.6亿,各层次网络写作者1900多万,稳定的签约写手约70万人,各网站储藏原创作品2800余万种,年新增签约小说200余万部,文学网站日更新总字数超1.5亿汉字,每年新增原创作品超500亿汉字,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年市场产值突破万亿人民币。可以说,网络文学已经在作品数量、阅读人群和大众文化影响力上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今天的网络文坛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总体发展格局。“一超”,即龙头企业阅文集团成为网络文学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旗下有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小说阅读网、起点女生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云起书院、言情小说吧、起点国际等网络原创与阅读品牌,以及QQ阅读、中智博文、聚石文华、华文天下等图书出版与数字发行品牌,占据了网络文学内容、渠道和运营资源的优势,其覆盖人数、作品储备、原创作者数量均远远领先于其他网络文学运营商,占据市场80%以上的份额。“多强”是指其他大型网站,如中文在线17K、掌阅文学、晋江文学城、百度文学、阿里文学、咪咕数码、豆瓣阅读、网易云阅读、纵横中文网、咪咕阅读、龙的天空、天涯读书、凤凰读书、腾讯读书、搜狐读书、连尚文学、半壁江中文网、塔读文学、3G书城、看书网、蔷薇书院、铁血网、旗峰天下等等,这些网站不甘示弱,成为网络文学市场极具竞争力的“诸强”。网络文学企业中有三家上市公司:中文在线、掌阅科技、阅文集团。文学公司上市是一个创举,文学怎么能上市啊?世界上只有中国有文学上市公司,这说明中国的网络文学有市场、有规模、有业绩、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创产业。

    从创作队伍看,我国各网站有稳定的签约作家超过70余万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山东等网络作家群地域性崛起。在城市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蝉联前四名。新疆、云南以及吉林延边、贵州黔南和黔东南、湖南湘西、四川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作者群不断扩大,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傣族等均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作者群。网络作家分白金作家、大神作家、签约作家、普通作家、扑街写手等等。橙瓜网曾经举办过网络作家“百强大神”评选发布活动,在业界有较大影响,如2018年5月发布的第三届榜单就评出了“网文之王”“五大至尊”“十二主神”“百强大神”等。

    再从网络作品看,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增速惊人。2017年我们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受国家广电总局委托做过一个文学网站普查,当时阅文集团的作品总储量超1000万部,原创小说覆盖行业90%以上。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作品累计300万部,红袖添香作品192万部,榕树下作品236万部。晋江文学城作品超100万部,17K小说网作品97万余部,纵横中文网有作品49.5万部。字数达200万以上的小说,起点中文网有2891部,纵横中文网有2178部,17K小说网有653部,红袖添香有86部,晋江文学城有55部。篇幅上1000万字的小说,起点中文网有19部,纵横中文网有12部,17K小说网有3部。现在,仅阅文集团旗下网站一个月发表的原创网络作品数量,就高于传统文学建国后70年印刷作品的总和。截至2020年底,阅文集团储藏的原创作品达1390万部。

    在网络小说中,类型小说占主流,在各大文学网站,类型文学均雄踞大半江山,创作十分繁盛。据我们团队统计,全国排名前100的文学网站,网络小说类型多达59类,如玄幻、奇幻、仙侠、武侠、游戏、竞技、都市、言情、军事、历史、科幻、惊悚、魔幻、修真等等,每一类又可分出子类、亚子类。幻想类小说体量最为庞大,它包括玄幻、仙侠、奇幻、修真、武侠、科幻等类型,仅起点中文网就有幻想类小说超100万部,《择天记》《我欲封天》《雪鹰领主》《一念永恒》《雪中悍刀行》《圣墟》《参天》《修真四万年》《天道图书馆》《诡秘之主》《稳住别浪》《从红月开始》《大奉打更人》《夜的命名术》等都是近年最火热的作品。现实题材创作近年得到大力提倡和鼓励,近年上榜的《复兴之路》《浩荡》《大国重工》《明月度关山》《橙红年代》《网络英雄传》《你是星辰你是海》《挚野》《朝阳警事》等,都备受读者追捧。历史、军事精品迭出,愤怒的香蕉的《赘婿》、冰临神下《孺子帝》、希行《君九龄》、吱吱《慕南枝》、孑与2《大宋的智慧》、酒徒《大汉光武》、皇甫奇的《人皇纪》、牛凳《奋斗在盛唐》都是历史类型小说的最新力作。军事小说以军旅和战争两类题材最为突出,其中特种兵系列、抗战系列小说人气颇高。《最强兵王》《战神之王》《血火流觞》《零点》《军旅长歌》《永不解密》《特遣行动》《无缝地带》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

    另外,网络文学“IP热”,激活了大众娱乐市场。IP(intellectual property)意为知识产权,主要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三部分组成,由投资者通过购买互联网文化产品版权,用于文化产品开发。网络小说版权转让形成了网络文学跨界运营模式,网络原创作品变成产业链上游,打通了内容生产、孵化、运营、分发各环节,从而将网络文学与影视业、游戏业、动漫业、出版业、听书业等链接起来,创造了产业链“长尾效应”。如《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伪装者》《左耳》《九层妖塔》《大江大河》《都挺好》《庆余年》《沉默的真相》……有统计表明,截至2017年底,有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达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的动漫712部,出版网络小说图书6942部。

    还有,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使“网文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生力量。现在,我们的网络文学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经过个人授权出版、平台对外授权、在线翻译传播、海外本土化生态建设四个发展阶段,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支劲旅。中国的网络文学本是诞生于海外,回到中国本土成长壮大后,又以跨文化译介方式走出国门,受到许多国家读者的青睐,并且是自发的、民间的、外国粉丝主动接纳的,是靠作品吸引力而被跨文化粉丝喜爱。早期由“Wuxia World”和“Gravity Tales”两家英文翻译网站把中国网络文学译介到国外,2017年5月,阅文集团旗下的对外网站“起点国际”正式上线,以英文版为主打,将陆续推出泰语、韩语、日语、越南语等多个语种的阅读服务,上线数千部作品,品类覆盖玄幻、仙侠、科幻、惊悚、游戏等十多个门类。现在,我国对外译介网站平台已有数十家,向海外输出网络文学作品1万余部,覆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中国网文→华人传播→出海授权→模式输出→外文原创→全方位文化出海”的完整传播过程。

    第二个问题:中国网络文学的历史性贡献

    我国的网络文学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很大,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问题也不少。总体上看,网络文学的成就是主要的,甚至是令人鼓舞和惊艳的,对它的历史性贡献我们的估计有些不足。网络文学源于技术传媒,起自草根民间,靠着“技术丛林”与“山野草根”这两把大刀披荆斩棘,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此的规模体量,如此多的读者和影响力,可谓亘古未有、世所罕见,致使对它的评价见仁见智。有人视其为“后妈的孩子”不受待见;
    有人说它是业余之作,“口水”满屏,娱乐至死,有网络而无“文学”;
    甚至有人说“网络文学都是垃圾”,上不得台面,离真正的文学还很远,等等。于是,由于习惯与偏见,网络文学常常被低估,甚至遭歧视。对中国的网络文学需要客观评价,需要有历史还原,对它的成就和贡献,要有一个基本判断、一个客观的评价。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贡献一: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改写了当代文学的总体格局。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文学自进入印刷出版阶段后,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文学体制和认同机制,并留存了许多文学经典,它们构成强大的文学传统,无论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我们统称“传统文学”。一直以来,传统文学独步天下,难逢对手,网络文学出现以后,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觉得它能成什么气候,没曾想它发展这么快、这么有影响力,迅速覆盖大众文学市场,“挤进”社会文化舞台中央,变成了“房间里的大象”。有人用“三分天下”来形容今日的中国文坛:传统文学(精英文学)、图书市场文学(大众商业化文学)、网络文学这三个板块构成文学大格局。在三者之中,传统的纯文学市场日渐萎缩影响力大不如前,比如纯文学刊物用户锐减,作品失去轰动效应,作家化身为体制内公务人员,创作的作品离大众越来越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常用“滑坡”“疲软”来形容传统文学的处境,即使是“茅奖”“鲁奖”作品,人们的关注度也不是太高,变成了“圈子文学”,甚至是“贵族文学”。图书市场文学走的是商业化路子,但时下的文学图书在市场上并不景气,在文学畅销书中,最受市场欢迎的仍然是下载出版的网络文学作品,主要是在网上爆款的网络类型小说。三者之中,唯有网络文学实现了“三分天下,一家独大”,风景这边独好,为疲惫的中国文坛带来一股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新活力,不仅在数量上碾压传统文学,在影响力上也远超前者,成为最受关注的新兴文学。可以说,网络文学重新打造了中国文学版图,让古老的文学在今天重新洗牌,成就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时代。

    贡献二:网络文学改写了传统的文学惯例,创新了文学体制。

    比如,文学的存在方式由物质化纸质媒介转变成虚拟化的数字媒介;
    文学的表意体制从传统的纯文字表意,改变为可以运用视频、音频与文字相融合的表意;
    在知识谱系上,增添了大量的技术概念和新型术语如“火星文”等;
    还有,更大的变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向普遍主义文艺观念亮起了叛逆的锋刀。这在理论上有几个突出的表现:其一,从“大写”走向“小写”,从“整一”发展为“多样”,是互联网带给这次理论转向的“后理论”风标。数字媒介以其巨大的创生潜能在传统的文艺理论板块上开辟孵化新媒体知识生产的“豁口”,用网络文学实践拓进“理论化的实践”进程,它们正以边缘“小理论”姿态而成为伊格尔顿所说的“理论之后”的一道知识景观。因而,“大理论”消退与“后理论”转向的同时并存,是网络文学变局切入并改写文艺理论大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其二,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边界模糊、视域叠加,是媒介革命改写文艺学理论变局的另一结果。无论是文艺学研究的越界、扩容或转型,还是文化研究对包括文艺学在内的各种理论的渗透,技术传媒和信息生产都是始作俑者。媒介革命所引发的“文学性”的扩散、审美泛化和艺术品的商品化,事实上已经消弭了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网络媒介之于理论的革命意义不仅在于给拓宽了的文艺学版图插上一面“文化”的旗帜,还赋予了理论变革以实践的沃土和时代精神的基因。其三,媒介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是文艺学科衍生出网络文艺学观念的重要深层机理。从价值律成的意义上看,网络时代文艺学理论格局的改变是“媒介因”和“观念因”相互制衡又互相依存的意识形态现象,是观念形态的价值理性和人文规制的技术目标在现代传媒场域的一次意识形态建构,这从麦克卢汉、曼纽尔·卡斯特等人的理论中能得到佐证。面对新媒体的革命性影响,不但要有媒介认知和效益省察,还需要人文价值理性的意义阐释,破除工具理性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遮蔽,让传媒技术的文化命意创生与人的精神向度同构的意义隐喻,达成高技术与高人文的协调与统一。

    贡献三:网络文学展现了更具活力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方式。

    首先,互联网让文学话语权下移,大大解放了文学生产力。在历史上,从事文学创作是一种权力,创作者不仅要读书识字有文化,还要有经济基础,买得起笔墨纸砚,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去吟诗作赋写小说,更重要的是还有发表门槛——文学发表的阵地是稀缺资源,被少数人所控制,你必须写得足够好,符合那个“文学”的标准,才有可能发表出来让大家分享,要让自己“拙作”付印得经过层层把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想当作家的人如过江之鲫,能当上作家的如凤毛麟角,所以过去的“作家”头衔是一份荣誉,意味着你迈过了文学发表的高门槛。如今则一切都改变了,互联网拆卸了几乎所有的作品发表门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创作和发表作品,“人人都能当作家”由梦想变成了现实。网络的技术设置是一个平行性架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发表信息,这就把文学的话语权下移至每个人的手中,给了每一个上网的人文学创作的自由,让每一个怀揣文学梦想的人都可以在这里一圆自己的文学梦。文学话语权的下移,让有文学才华的人找到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大大解放了文学生产力,现在上网写作的人达1900万,这正是网络创作给大家提供的文学机缘,这在传统的文学生产方式中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文学媒介由“硬载体”转向“软载体”。自从进入文字书写时代,人类的文学(包括艺术)都是以硬载体(甲骨、钟鼎、木牍、竹简、布帛、纸张等)文本形态出现的,它们以特定的物质形态构成一种广延性(具有体积和重量)存在。而今天的网络文学、数码艺术、手机小说等数字媒介作品则是以电子符号的软载体形式存在于数码工具中,传输在网络媒介上。如马克·波斯特说的“与笔、打字机或印刷机相比,电脑使其书写痕迹失去物质性”。软载体文本不借助相关电子设备,它们看不见,摸不着;
    而一旦人机交互进入网络世界,它们则五光十色、风光无限。网上世界信息如烟,作品资源无限存储又瞬间更新,整个网络世界就是一个超大型的电子图书馆。网络文本用“信息”替代了“物质”,用“空中的文字”替代了“手中的书本”,其结果,一方面“颠覆了笛卡尔式的主体对客体的期待观念,即世界由广延物体组成,它们是与精神完全不同的存在”;
    另一方面则加剧了语言等物质媒介的边缘化,压缩了物理书写和欣赏的生存空间。多媒体的介入使得文学对于语言媒介的依赖性急剧减少,网上的文学由单媒介向多媒介延伸已经是大势所趋。

    再者,文学传播实现实时传播、互动交流和“拉欣赏”。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和触角延伸把没有重量的“比特”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把数字化文本“撒播”到无数网民手中,用网络传输破除了几乎所有的传播壁垒,实现了艺术信息的无障碍沟通。美国传播学家梅洛维茨提出,传播情境的改变将形成新的信息系统,“电子传播媒介打破了物质场所/自然场所/社会场所之间的联结,造成了彼此间的分离。这正是电子传播与口语传播和印刷传播的区别。”数字媒介传播既从“物质、时间、空间”三位一体上打破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方式,又从“迟延、在场、踪迹”的逐项延伸中消解传统的单线传播模式,实现了艺术传播方式的根本革命。并且,网络文学传播不仅更便于互动交流,还实现了由“推传播”向“拉传播”的范式转换。尼葛洛庞帝说:“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传统文学传播与接受是施动(推)与受动的关系,接受者欣赏什么取决于一次单线“施—受”过程。数字媒介传播与接受是能动(拉)性施动关系,读者只需操作数码工具便可实现“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在客观上消解了作品施动者的中心地位,让被动接受变成了能动选择。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快”,其载体“比特”没有体积、没有重量,完成传输只需由数码芯片自动完成数字信息的压缩(compress)和解压(decompress)、编码(encode)与解码(decode),传播内容即可跨时空,乃至跨越地域、国家、民族和语言的界限,进入世界共享的网络空间。尼葛洛庞帝就曾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比特作为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正成为“信息的DNA”而取代原子,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艺术存在方式、创作模式和传播形态的改变,从媒介、手段和途径等方面带来了数字媒介下的文学转型,动摇了传统的文学体制,消解了已有的文学惯例,让我们在体认网络文学特征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既有的文学观念。

    贡献四:网络文学为大众泛娱乐文化提供了内容支撑。

    文学属于内容产业,它能为中下游的影视游戏、动漫、出版、舞台演艺,以及广播剧、听书行业、周边产品等等,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比如就影视行业来说,我们中国的电影生产不缺好演员、好导演,也不缺资金,缺的是好剧本、好故事、好编剧。电影就是讲故事,编剧就是编故事,哪里才有好故事呢?如今的网络小说就是故事的海洋。我国现在储藏的网络小说有2800多万部,那里的故事丰富多彩,无奇不有,这就是内容,可以通过版权交易后对其进行改编。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杜拉拉升职记》,从《山楂树之恋》到《亮剑》《致青春》,从《后宫甄嬛传》《伪装者》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量有影响力的泛娱乐作品都是来自网络小说,它们带火了大众娱乐市场,也让网络文学作品得到了二次、三次、N次传播,大大拓展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2015年后,网络文学IP的概念大行其道。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指能被改编的智力成果权内容。网络文学IP,即主要指网络小说,特别是网络类型小说。2015年,由于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一路飘红,如《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伪装者》《左耳》《九层妖塔》等大批网络类型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被大卖,因而2015年被称为“IP元年”。网络文学因为泛娱乐文化的IP热而关注度骤升,而影视娱乐业也因为网文IP的开发而票房飙升、收视飘红。例如根据南派三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盗墓笔记》,虽然诟病多多,但是很多人一边骂一边看,作品不但收回投资,还赚得瓢满钵满。根据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改编的电影《九层妖塔》的票房是6.8亿,据说成本只有9000万。后来,不断有热门IP被热炒大卖,如《微微一笑很倾城》《老九门》《极品家丁》《人生若如初相见》《凤霸九天》《熹妃传》等,都成为超级IP而走俏市场,被称作“玛丽苏神话”。热播剧《芈月传》,开播后即以4.15的单台最高收视率而成为IP剧的佼佼者,平均收视率2.867,收视份额7.36,最高的2016年1月4日这一天收视率达9.77。被称之为“又污又雷又火爆”的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改编自鲜橙的同名网络小说,结果以单日两亿、总点击24亿的超高播放量横扫网剧市场,登顶2015第一网剧。在电影方面,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玛丽苏式的故事也有不俗表现,如《何以笙箫默》(3.53亿),《九层妖塔》(6.8亿),《致青春》(7.19亿),《寻龙诀》(16.79亿),《小时代》系列(17.93亿)。

    由网络小说IP改编的影视为什么这么火呢?一是粉丝经济的功劳,网络小说的粉丝所形成的“黏性效应”带动了影视粉丝;
    二是全版权经营,多业态开发,产生了“一鸡多吃”的“长尾效应”;
    三是全屏输出,渠道共享,放大了小说及其改编作品的影响力,延伸了传播半径;
    最后还有资本的推波助澜作用,IP内容的创富神话,刺痛了逐利资本的敏感神经,风险投资人、内容生产者时时都在寻找可以价值最大化的超级IP。互联网的产业链可以整合内容资源(IP)、生产过程、跨媒体播放平台等,将它们无缝对接,而互联网大数据又可以帮助投资人有效分析IP粉丝团基础,预估IP的商业回报,降低投资的市场风险。

    贡献五:网络文学“以读者为中心”的亲民意识,充分体现了文学的大众服务功能。

    网络文学体现出的底层意识、读者中心、人间烟火和民间立场,是对文学服务功能的一次大开拓,也是这一文学对社会大众的一个很大的贡献。我们过去一直说文学要解决大众化问题,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网络文学天然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它通俗易懂,故事好看,最适合大众休闲阅读。那些作品里面所蕴含的人文信息,为民的情怀,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在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中,人民就是网络作家的衣食父母,如果你的作品没人读,作品就死掉了,写手也玩不下去,没人订阅就没有收入,创作者和文学网站就没法生存,这鼓励作家必须要写出读者喜爱的作品。这样一种创作态度传承了中华文化当中自孟子以来的“民本”思想,以民为本,亲民特色,让读者获得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网络文学的贡献。我们现在统计的文学网民有4.65亿人,4个多亿人在网上读文学,能够从这里得到快乐,过得开心,这个贡献还不大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了不起的贡献。

    第三个问题:网络文学成长的烦恼,发展的局限。

    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声威日隆,却与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有自己的烦恼和局限。有人形容说,网络文学形成了“人气堆”,写的时候天马行空,读起来酣畅淋漓,创作者辛苦地赚钱,但盗版可以让它一招毙命,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今天所说的“冷”思考,就是要冷静地思考网络文学的局限,找到它的不足,以便对症下药,让它健康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虚胖”。

    综合来看,今日的网络文学存在三个较大、较明显的局限。

    第一个局限:网络文学有两个“不匹配”。

    网络文学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文化新力量,呈现出“时代现象级”的新气象,但也客观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野蛮生长、良莠并存”等问题,存在两个明显的不匹配。

    一是数量与质量不匹配。网络文学数量十分庞大,截至2020年底,各网站储藏原创作品2800余万种,年新增签约小说200余万部,文学网站每年新增原创作品超500亿汉字,日更新总字数超1.5亿汉字,但作品质量如何呢?总体质量不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即所谓“星星多月亮少”“量大质不优”“星多月不明”。网络文学中已有许多好的作品,如《悟空传》《诛仙》《孺子帝》《诡秘之主》,现实题材的《网络英雄传》系列、《浩荡》《匹夫的逆袭》等等,但由于网络小说数量特别多,好作品所占的比例不大,有“高原”缺“高峰”,精品力作稀缺仍然明显存在,数量与质量不匹配已经是整个行业的“品质焦虑”。有人形容网络创作是“乱贴大字报”,网络就是“马路边的木板”谁都能上去信手涂鸦,从而出现“经典不敌偶像,传统不敌时尚”;
    “韩寒排名在韩愈之前,郭沫若排在郭敬明之后”等奇异现象。

    二是技术强势与艺术优势不匹配。数字化技术可谓无奇不有、无所不能,互联网让“文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加快了创作的速度,降低了储藏的成本,形成了传播的便捷,还让作品本体媒介除昔日的文字外,添加了视频和音频的功能,即可以增加昔日文学本体结构中不可能有的“超文本”和“多媒体”功能——把文字与图像、图片、视频剪辑、音响、音乐、配音等融合起来,其表情达意将更为丰富、更为立体。实际情况是,我国的网络文学并没有像西方的网络文学那样走多媒体、超文本(他们叫“数字文学”“遍历文学”“超文本文学”“赛博文本”等)发展之路,而是依然用纯文字的表达方式,把本可以通过纸介出版的文学作品,整体挪移到了网络空间,这就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化网络的技术优势,或者说,没有把本该有的技术优势变成网络文学的艺术优势,造成了技术与艺术的不匹配,这是令人遗憾的事。究其原因,多媒体、超文本的制作难度较大、速度较慢,技术要求更高,不容易实现商业化,而文字表达简单快捷,容易形成长篇巨制,便于作者“续更”和读者“粘更”,为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局限二:过度商业化,导致效益追求与人文审美出现明显落差。

    在传统文学眼中,文学创作是有为而作的崇高事业,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或“社会良知的代言人”,作品往往具有宏大叙事和深沉主题,是“国民精神所发出的火光”和“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而在网络文学眼中,创作大多只为赚钱,有的甚至沦为金钱的奴隶,文学创作是一种悦心快意、自娱娱人的轻松游戏,网络作者不过是网上灌水的“闪客”和“撒欢的顽童”,其作品也就成为用过即扔的文化快餐。

    网络文学创作应该在“艺术正向”与“市场焦虑”之间寻求平衡。从生存机制上看,网络文学的生存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艺术与商业磨合与接轨的过程,是文化资本携带“文学行囊”追寻文化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因而,网文行业需要在“市场化”与“艺术化”、“效益追求”与“文学追求”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以解决好“艺术正向”与“市场焦虑”的矛盾。前些年出现了“网络作家富豪榜”评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文舆论的功利化导向。比如,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血红、我吃西红柿、梦入神机、辰东、骷髅精灵、打眼、柳下挥、跳舞在2013年的“网络作家富豪榜”中排名前十,他们的年收入都在数百万至数千万不等,2018年第十二届“网络作家富豪榜”时,一直排名第一的唐家三少以1.3亿元的年收入再次排名榜首,天蚕土豆以1.05亿元排名第二,让许多人觉得网络文学创作是一个可以发大财的行业,而忽略了它作为精神生产的人文艺术属性和社会责任承担,这是十分有害的。实际上,网络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然后才是文创产业;
    既然是文学,就不能忽视其艺术审美的价值属性,不能把网络文学弄成了非文学或准文学,那样就完全走偏了方向。并且,在以千万计的网络写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大钱”的,大多数写手靠网络写作难以养家糊口,那些富豪榜上的大神,只是“金字塔尖”上耀眼的几位,绝大多数“塔基”的写作者有的靠网站“低保”过活,有的沦为“扑街写手”。

    文学网站平台追求经济效益,网络作家用劳动赢得自己的收入,这并没有错,但网络文学也是“文学”,文学就需要以人文价值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表现为终极目标,没有正确价值观的表达,所谓的“效益”就不是文学的了。网文界、特别是早期的一些网文作品,以及时下某些非正规文学站点(如自媒体免费阅读平台、公众号、客户端)发布的作品,有的会出现情色、低俗、三观不端正等问题,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一个作家包括网络作家,如果只为金钱写作而没有更高的艺术追求,这样的作家是没有艺术生命力、没有文学前途的。网络文学行业出现的过度商业化倾向值得警惕,并需要调适和矫正。

    局限三:网络写手的创作困境。

    网络创作这个职业有自己的乐趣,有自己的利益,也有自己的难处甚至困境。这主要变现为:

    第一,作品发表易,作家成名难,日日“催更”成倒逼,是网络写手的职业常态。网络创作天天要有作品“续更”,不得“断更”,粉丝的“催更”犹如催命,“粉丝群”就是上帝,整日伏案还被追着骂,你说这日子好受么?

    第二,工作强度大,身体透支与所得报酬不匹配,网络写手成“压力山大”群体。2012年25岁的网络女写手“青鋆”溘然病逝,她去世前整夜写稿,没晒过几天太阳。2013年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十年落雪”因过劳猝死,令许多网友心有戚戚,甚至有网友感叹:“如果有来生,不愿做写手!”网络作家“格子里的夜晚”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整天伏案写作,2019年8月23日因心脏病去世,十天之后才被发现……大多数网络作家都是在赤贫和压力下生活,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风光。

    第三,网络盗版猖獗,侵犯知识产权,给写手和网站造成的严重伤害已成为行业之痛。网络文学市场的线上收入2020年也就200多亿元,盗版的利润是多少呢?有人估计是正版收入的数倍以上。如果说,网文写手是码字的“工蚁”,盗版者就是那“食蚁兽”,“工蚁”是敌不过“食蚁兽”的,前些年就曾出现50位作家联名起诉百度的文学维权事件。

    第四个问题:网络文学走向未来的三个拐点。

    拐点一:从“野蛮生长”走向政府规制。

    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圈内到圈外、从网上到网下,都给予网络文学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已然感觉到,从“技术丛林”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是“赤脚奔跑的孩子”,而是体制内的大众创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一部分。蔚为壮观的网络文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络”问题或“文学”问题,而是关涉到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当代文化建设,关涉到大众文化消费和青少年成长,关涉到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它与我们时代的文学品相、文化引领、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直接相关,而这些也正是党和政府前所未有地重视网络文学的根本原因。我们的网络作品,好作品不少,但也确有一些创作存在媚俗、低俗、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等问题,存在“高原”不高、“高峰”缺失的现象。此时,网络文学得到国家政策法规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管理和规制,就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国家网信办2019年12月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网络信息内容为主要治理对象,要求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为目标,突出了“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网络生态治理的主观能动性,重点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以及网络行业组织在网络生态治理中的权利与义务。2020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文学出版单位严格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网络文学内容审核机制,强化内容把关职责,支持优质创新内容;
    严格规范登载发布行为,实行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制度,在平台上明示登载规则和服务约定,对创作者登载发布行为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对作品排行榜、互动评论等作品相关发布信息的动态管理,正确引导用户阅读。通知还提出了对网络文学出版单位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加强评奖推选活动管理,对内容导向出现偏差的作品和单位进行综合处置等要求。

    在政府、网站、作者与读者逐渐形成的共识中,网站文学正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2020年12月24日,在上海有136位知名网络作家发出《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向全国网络作家发出六条倡议: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塑造新时代的新人物;
    勇挑时代重担,传承中华文脉;
    强化创新精神,反对跟风写作;
    不以点击量论英雄,倡导“降速、减量、提质”,推动精品化创作;
    推进网文出海,讲好中国故事等等,在网络文学界引发强烈反响,这正是网络文学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征兆,也是网络作家自觉意识的具体表现。

    拐点二: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至上。

    尽管网络原创作品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论作品存量还是新作的增量,都不会是网络文学关注的重点,因为我们的存量和增量都已经很大了,而提高作品质量、突破自我阈限、创造精品力作才是未来网络文学整个行业所要追求的目标,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至上”将是网络文学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些年的网络文坛已经出现了一些慢工细活的“工匠之作”,有的作品已经有了“经典相”“名著范儿”。如:愤怒的香蕉《赘婿》,冰临神下《孺子帝》,刘波、郭羽《网络英雄传》系列,今何在《悟空传》,李枭《无缝地带》,骁骑校《橙红年代》《匹夫的逆袭》《好人平安》,丛林狼的《最强特种兵》,爱潜水的乌贼的《诡秘之主》,卖报小郎君《大奉打更人》,跳舞的《稳住别浪》……但总体来看,网络文学作品的品质提升仍然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现在你还在说你写得快,写得多,那是没有竞争力的,关键是写得好,写出精品力作,那才是本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网络文学进入门槛较低,与传统文学相比,缺少编辑审核把关后出版的机制;
    与传统文学品位性的阅读相比,网络文学的阅读带有更多消遣的特点;
    资本对平台的影响,使网络文学的市场属性被进一步放大,等等。这些特点助推了网文作品数量的膨胀,而理论评论引导的严重滞后,推介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的逐利倾向,使精品难以脱颖而出。中国作协高度重视网络文学工作,于2017年底成立网络文学中心,致力于提升网络作家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以扶持精品创作为核心,努力推动网络文学从有没有、多不多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每年组织重点作品扶持和当代网络文学创作工程,共扶持200多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有效发挥了导向作用。

    推进网络文学品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以排行榜的方式助推创作精品化和主流化。从2015年开始,政府、文学社团、高校乃至民间组织陆续对网络作品做排行榜推介,以便为网络文学提供创作标杆,有利于网络文学提升品质。较大影响的榜单有:(1)中国作协从2015年开始评选的“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2)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榜,上榜小说是:《间客》(猫腻)、《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痞子蔡)、《悟空传》(今何在)、《诛仙》(萧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辛夷坞)、《斗罗大陆》(唐家三少)、《飘邈之旅》(萧潜)《步步惊心》(桐华)、《家园》(酒徒)、《繁花》(金宇澄)、《回到明朝当王爷》(月关)、《鬼吹灯》(天下霸唱)、《大江东去》(阿耐)、《复兴之路》(wanglong)、《斗破苍穹》(天蚕土豆)、《巫神纪》(血红)、《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盘龙》(我吃西红柿)、《全职高手》(蝴蝶蓝)、《神墓》(辰东)等。(3)浙江省作协的“无论文学双年奖”;
    (4)江苏省作协的网络文学“金键盘”奖、成都网络文化协会举办的网络文学“金熊猫”奖等。其他奖项还有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网络文学研究团队连续几年发布的网络文学男频榜、女频榜(各10部),以及“网络文学典文集”、“网络文学好文集”。还有“橙瓜网”发布的网络文学榜单、速途研究院每年发布的网络文学作家影响力榜单(男女网络作家各50名)等等。这些榜单的出现,对于提升网络文学的创作质量,加速网络文学的主流化和精品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拐点三:从市场导向转为价值导向。

    网络文学是市场化的产物,但文学作为精神产品不能完全受市场支配,更不能被市场绑架,而应该有超越市场评价的精神追求和人文价值承载。我们知道,网络文学具有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二重性,不能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能以赚钱为导向,不得把“文学”变成纯粹的“生意”,而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内容健康为导向,在这个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果“重市场、轻导向”,唯利是图,就会出现价值导向错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文化娱乐行业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问题,采取了清查和处理措施。清查对象包括:色情低俗、侮辱谩骂、造谣传言、垃圾广告、侵犯版权、内容引人不适、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等7类违规的客户端账号和内容。内涵段子和奇葩大会被下架。那些涉黄的、宣扬血腥暴力、同性恋题材的漫画及图文短视频内容,如表现“腐、基、耽美、本子”等,以及含有暴力的违法游戏(如:侠盗飞车、黑手党、雇佣兵)及相关的动图短视频内容,均在清查之列。这些都是为了让网络文学坚守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单纯追求市场效益而走偏方向。人民网发文说:“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追逐利益都必须以不损害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不得以任何理由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开脱,并且应当以引导社会向善向上风气为己任。”这一切都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学作品应注重内容健康,导向正确,那些不顾社会效果而只管赚钱的作家和企业是走不远的,从业者应该认清形势,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自觉完成从市场导向到内容导向的转型。

    最后,我想列出当下网络文学研究面临的十大热点问题,它们是:

    (1)“网络文学现象”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2)文学网站的商业模式对网络文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掣肘;

    (3)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建设;

    (4)网络文学“IP热”与泛娱乐产品的精品化;

    (5)文化资本市场对网络文学发展的贡献和局限;

    (6)“付费”“免费”之争与中小文学网站的困境问题

    (7)网络作家职业困顿及其扶持与引导;

    (8)打击盗版、净化网络与网络文学生态优化;

    (9)疫情和国际环境变化与“网文出海”的未来走向;

    (10)“剑网”“净网”行动和版权保护对网络文学的影响。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这些内容,不对的地方请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网络文学 思考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