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魂牵梦绕系书园] 魂牵梦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53:18 点击:

      我很高兴将多年的读书笔记整理付梓。直接的原因,是觉得它们还有一些内容:有些抄录了不少名言、警句或颇有思想性和启迪意义的思想、观点、论述,这作为借花献佛,也许于人还有一阅――浏览以消遣吧。有些――应该说还不少,是我读书时随手写下的感想、思索、体会和“发挥”,这可为讨论材料,供人参阅。所有这些,就是我预想中的一点价值了。对于我自己来说,则有两方面的意义。这些笔记所记内容,于我还有用处,为了参阅,为了查找方便,印成书,用起来十分便利,比翻查分散的笔记本容易多了,方便多了。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纪念意义,则是这些笔记不仅记录了我的阅读经历,而且反映了我的研究历程以至精神进展的轨迹和生存状态。
      这里收集的远不是我的读书笔记的全部。现在手头保存的最早的读书笔记,是起用于一九五O年六月的《学习手册》,那是我刚从北京到沈阳不几天就使用的,从那时到今天,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五十三年来,除了在农场劳动改造的短时期内,虽然也写日记、札记之类,但未能写专门的读书笔记外,我从未间断过这件“工作”,包括多次生病住院和插队时期在农村,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从春到冬四季干活的两三年里,都是这样。这么长的时间积累,笔记本有好几十册之多。其总字数,粗略估计当在百万以上,这要整理起来,其工程是非常浩大的;但主要是没有那个价值。这些笔记,包括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所作的美学笔记,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为了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忠王传》而写的大量太平天国历史笔记,其中包括制成图表的太平天国大事年表(记得这种自己设计、油印的年表,还是那时在一起工作的范敬宜同志,嫌我原来刻的蜡版不好,主动为我用他那特有的漂亮小楷刻写油印的),在“文革”风暴中和插队时丢失了;太平天国历史笔记,除了纪念意义外,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但那些美学笔记则是我十分珍爱的,丢失非常可惜,我现在仍时常想起它们来。迄今仍然保存完好的,有五十年代、 “反右”以前的文学笔记,五六十年代所作的大量理论学习笔记,有插队时期在旗农业局工作时所作的读《资本论》的笔记 ,读马克思们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笔记,还有那时杂览各类报刊所写的笔记,等等。还有一些新时期所作的专业化的笔记,如接受美学笔记,为修订《创作心理学》和继续创作心理研究而作的系统笔记,为撰写《文化选择学》而作的专题笔记,关于中国话本的札记,关于“心境”一一儒家心性之学的笔记,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笔记等等。这些,或以其失去现实价值,或以其专业性太强,都未加以整理;而只是将这类笔记中比较短小和不那么特别专业者录入。
      手抚这些新旧笔记,翻读其中的内容、记事,真是感慨系之。这并不反映或说明我是多么用功读书,作了这么多笔记――如果真要这么看,那倒是证明了另一方面的问题:事倍功半!我所做的“耕耘”和所得到的收获差距是多么大!但我所想的主要是,这些笔记本所记录的就是我的一种生存状态、存在方式,这也是我的精神历程和记录。半个多世纪中,我就是这样生活的,就是依凭这些书籍来营养自己的精神,充实那物质匮乏、精神苦闷的艰难生存,来拯救不安的魂灵并驱去精神危机。如果说这里真有什么意义的话,那么,就是它证明了,人的精神是可以在任何艰困的条件下,都不倒下去的,但必须有足以支撑他的精神支柱。而在历史长河中。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上,那些凝聚在著述与创作中的,先哲大师们的思想、理论、学说、崇高精神与人格魅力,便是最坚强的精神支柱。而且它不仅仅是支撑你,同时还启迪你,教导你,鼓舞你,激励你:不要只是黏滞、执著于一己的哀伤痛苦,且抬起头来,挺起胸,睁开眼,看远处,看深处,看大局、整体、全面,看历史和未来,然后在这种精神的支撑、激励下,存在,生存,奋斗,前行,奉献。现在回顾起来。数十年中,大部分时间在风雨飘摇中艰苦生存,至今依旧记得,在艰难困苦生活中,在政治高压下,在度日维艰中,在干各种类型的累活、劳动与批斗交叉进行中,在病中,在医院,在旅途,在各种状况下的读书情景,时光洗不去记忆,往事历历如在目前,而其中的乐趣:思想的乐趣,思考的乐趣,获取知识的乐趣,接近真理的乐趣,探讨理论的乐趣,真是精神生活的畅快与享受。这种乐趣,是深沉的,经久弥新经久弥坚的,并且是生成性的,生发性的,扩散性和连锁性的。啊,那些难忘的岁月!完全不是什么“苦读”,而是“乐读”,是“苦中作乐”的阅读!所幸这些笔记本偶然地保存下来了,留下了“蛞蝓行踪”的痕迹,让我有所依凭地循迹追索那些过往的艰难岁月,那时的苦辛与艰困,那时的欣慰与乐趣――也因此,我决意整理一部分笔记问世,以留作自己的纪念,以供同好的赏玩,以期他人的会心。只是,由于前述原因,未将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笔记收入。至于读书的景况,后来的许多年是完全改变了,条件大大改善,生活也很安定。不过,这是“外在”的、 “物质”的改变,而那种读书的“心之乐”与精神享受,同过去依旧是一样的――只能说其深度与广度,更比以前发展了。
      回顾几十年来的读书生活,有几个段落,真正是既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慨,又有往事堪重数的欣慰。少年时代的艰困求学不算,最早的困苦中读书,就是一九五七年反右之后在机关劳动时的“阅读经历”。那时,白天整天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则在灯下读书。那时,最苦的应该说还不是体力上的从未有过的劳累,而是心境的苦楚和对前途茫茫的忧虑,要说“苦读”,其“苦”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的。那时,读的是马列理论书籍,太平天国历史和美学论著。马克思的C1848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几本美学著作、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等,都是这时候读的。大量的美学笔记也是这时候写的。这些笔记,我有幸在抄家、挨批斗中保存下来,但是,却不幸在插队期间,因房舍倒塌,被雨水损害,那时又无心加意保护,就丢失了。以后,在一九五九年,生了一场大病,剖腹探察,几次住院,缱绻病榻,四五个月里卧床不起,正是靠了读书,才得以减少苦痛忧伤,度过难关。那时,在医院里,读了新出版的文学作品《青春之歌》、 《红旗谱》、 《林海雪原》等。购读的方式也特殊。当时每月只发生活费三十六元,又加上治病花费,生活艰难,无钱买书,只好买一本书,看后卖了补几毛钱再买一本来读。新出的北大中文系学生撰写的,当时称为《红皮本(中国文学史>》,也是这时候读的。还记得在大跃进年月产生的“简易病房”里,在十几个人共住的大病房里,在简陋和嘈杂中,卧床读书的情景。那景况是糟糕而可怜的:但正是读书,消解了物质的艰困、内心的苦痛和精神的危机。那时,“共产主义就在眼前”的社会盛景与气氛,陪衬着我这身心交困的苦况,正合了当时流行引用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种环境与心境中,要想摆脱“向隅而泣”的可怜虫委琐惶恐心理,真就只有书籍了,只有靠那些先哲大师的思想睿智、精神诱导和人格魅力来拯救堕落的魂灵了。正是那时节,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这本语录汇编,读了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读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确,正是读这些书,使我的精神生活得以充实, “理论思索”成为一种困顿生活中的乐趣:但更主要的是我因此了解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创始人那里的始初的意义了,了解了它们在理论上的真义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说来有趣也有意思的是, “文革”期间,有一段时间,每天打扫编辑部办公楼的几个厕所、走廊,余下时间则是写检查和交代材料。我已被逐出办公室,只好在没有人到的、封闭了的从三楼通向二楼的缓步平台上,用废报纸堆起了一个“书桌”,用破木桩做凳子,就这样地读书甚至记笔记。这自然不是用功,而是借此移情怡志,忘记现实,沉浸于“阅读的‘麻醉’”中。然而这里倒成了一个避免与外人和外界接触的孤独空间,使我可以凭借书籍来“休养生息”。这样的 “读书生活”,只有在中国才有――这里,也许可以透露一点时代的气息。一九六九年以后,是十年插队的生活。那时,是另一种生存状态中的读书生活、另一种读书况味。我们全家四口曾经住在一个只有几乎米的孤立小山坡上的旧马架子里。塞外狂风暴雪的日子里,座下热炕,身旁羊粪沤火的火盆,窗外风雪迷漫,万径人踪灭,万籁俱戚寂,那种在“现实的、当今的中国特殊时代特殊生活”中的,读“‘鲁迅视野――视角――眼力’剖析的中国历史一一社会和中国人”,那种领会与体察――感受,自信绝不同于在书斋里、在课堂上、在文学欣赏中以至在批判的阅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和所得。还有一个时期,我在一个边陲之地的农村大队的大队部里居住,每晚,大队部的“跑信的”老头,回家吃饭,很晚才归,我得以短暂孤居独处,在寒冬之夜,炕暖屋子冷,我拥被而卧,头戴大狗皮帽,手捧《鲁迅全集》,在这种状况下,鲁迅杂文世界里的“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那批判的思想――观念――理性――情感――理论与知人论世,那批判中蕴涵的人类理想――人文精神――文化精灵,以及人格的潜存与升华,给予一个被彻底边缘化而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知识者”,那种感动――感角卜―感受,也是一般读书生活所难比拟的。后来落实政策,改行分配在旗农业局工作,白天是接电话、发通知,写写高产苞米制种、杂交高梁种植经验等材料,晚上和星期天、节假日,则是“属于我”的,可以泛读靠“走后门”从旗文化馆图书室借来的“封、资、修”书籍。有趣的是,那时租住一间矮小的泥土屋,人称“鸡窝”,屋子里除了一铺炕,不能放下任何东西,而盘腿久坐,非我所能,所以只好站着读书。金鸡独立,两脚轮换,能够站立较长时间。 《资本论》的笔记就是那时这样地读、写的。这种时候,其实是过的双重生活:物质的、外在的、工作的、求生的生活,和精神的、内在的、学习的、 “养生”的生活。无论是躺着读,还是站着读,都是一种生存的状态,靠读书“文化地”化解了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苦闷。记得少年时代喜爱这个诗句:“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按我当时的状况,倒可将此诗句改为:“读书之乐乐无穷,精神乐趣济困穷。”
      这些“可纪念的读书历程”,至今回念,犹历历在目。它时常督促我珍惜今天的读书条件和读书心境,以至今天的“读书时代”。
      整理这些笔记出版,自然也为了纪念自己的这种读书经历。只可惜由于时间与精力的不允许,也为了我感觉这些旧时的笔记,虽然足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时代的面目,但究竟只是一般的摘抄多,“理论的印迹”已经失去“今日的价值”,权作为“过渡的中间物”则可,以之问世则不妥。
      最后需要说明:对这些笔记的所谓整理,其实只是选择与删汰,没有任何修改和增添,一切保留原样旧貌。
      此书在整理、输入电脑过程中,断断续续、打打停停,时而积极,时而放弃,因此迁延时日,达两三年之久。但近半年来,则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整理经营,终于能够付梓问世了。此时,思绪倒纷繁起来,感受也复杂化了,但却不欲也无须在此述及。只是我忽然想起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中所引的陆机的诗句: “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凄伤!”我想将之改为“览旧册以慷慨,献兹文而凄惶”,以符自己的情况和情态。所谓“慷慨”,不是局限于现代释义的“大方;不吝啬”,而用其习用的古义,即感慨、激动之意,而谓之“凄惶”,则确有几分凄伤与愧赧、惶恐。忽忆当年读书事,多少往事来心头,不免感时光之虚度,叹生命之空耗。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将届而立之年到知天命之年),尽付批判、斗争、劳动、下乡、检讨、认罪等等之中。颠沛流离,风雨飘摇,何曾真正安稳、平静、心净地读过书!科学研究是需要集中精力、激励思想、开发智力、发挥创造性的高层次脑力劳动;而进入研究阶段之前,又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广博的图书资料和师长的直接间接启迪指导,以及同好的切磋琢磨,――但这一切,在我五十岁以前,在蓬首垢面碌碌道途掏粪运垃圾时,在插队农村从春到冬作业田间时,在隐名写文章、低头受批判时,怎有可能呢?因此我不能不为自己的“阅读受益”和“科研成果”感到凄唏彷徨。而回视当今,条件应谓优越了,但是,邀约频频,奔走处处,开会发言、讲演报告,时光流泻,读书不多,不免心为之凄惶。我多么希望能够静坐日日,阅读思考,更多地接触国内国际的学术文化信息,获得新的知识与思想,随着新的时期、新的世纪的前进脚步,而跟进前行!虽不惧老之已至,却常恐思想之落伍向隅。 “览旧册而慷慨”,真想坐下来、静下来认真读书,写笔记,默然驰骋于思想――文化――学术的天际,在自己营造的文化后院里,学习以育思,歇憩以养生。不当空头文学家,也不做虚空的学者。时乎时乎不再来,岂可再等待!

    推荐访问:魂牵梦绕 系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