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论《罪与罚》中的“宽恕”主题 罪与罚的主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58:21 点击:

      摘 要:《罪与罚》描述了俄国农奴制衰落时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通过精细独到的人物刻画及深刻的人性剖析,展示了作家对疯狂复仇的批判,并提倡用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感化那些被扭曲的心灵。
      关键词:《罪与罚》 宽恕 人道主义
      《罪与罚》呈现了俄国农奴制逐步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时期人们的曲折命运,深刻地表达了“宽恕”的主题。小说中的宽恕主要表现为索尼雅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宽容和解。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穷困落魄的大学生,代表的是有教养的知识分子阶层,但俄国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使其脱离了“人民的根基”,而迷茫地寻找出路。他为了改变所处的逆境,证明自己有能力改变社会现存的秩序以及自己是“不平凡的人”,其激进的思想促使他杀死了放高利贷的阿廖娜.伊凡诺夫娜,同时也无奈地杀了善良的丽扎韦塔,却最终认识到自己犯下的过错并在索尼雅的感召下得到救赎。彰显了以索尼雅为代表的基督教式的宽恕。
      一、宽恕的主体和对象
      1.宽恕的主体
      作为妓女的索尼雅,首先失去了作为女人的贞洁,其次家庭情况困窘,因而她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更别说爱与关心。但她并没有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走上犯罪的道路,相反,她成功劝说已犯下大错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去自首。田全金说:“只有自己承受了罪孽,才被赋予赦免别人的罪孽的力量”[1]索尼雅是误落风尘但仍保持了灵魂纯洁的女人,她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耻辱,她是圣母神女似的女人。她有爱,有救赎的力量,不仅是自我救赎,还救赎他人。索尼雅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关怀和引导,使他放弃了自己的理论而复活。她不是以自己本身的力量,而是凭借神所赋予的救赎力量来拯救堕落者。
      索尼雅虽不健全,却拥有毁灭的力量,毁灭拉斯科尔尼科夫心中一度坚守的“信仰”,粉碎拉斯科尔尼科夫一度为自己的行为所做的诡辩。
      2.宽恕的对象
      拉斯科尔尼科夫被看成是一个靠着妹妹的屈辱和牺牲而活的寄生虫。她母亲想让他以基督教价值的名义接受妹妹为他做出的牺牲。但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允许自己有半点虚伪,并把基督教义称为阴谋家的诡辩。在母亲无意置于的肮脏语境中,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事情背后的实质,他决不能如同母亲和妹妹希望的那么做,即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他牺牲。生活中的种种困窘让他焦头烂额,为了摆脱困境、拯救家庭,他几经犹豫最终走上了杀人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又是出自于他要明确自己身份的一种冲动,为了证明自己是超人这种“不平凡的人”。“在这个阶段,他已经受到一个有英雄气概的政治领袖的自我形象的驱使。”[2]
      因为想摆脱自己的困境、拯救家庭或杀富济贫而杀人,以及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是超人而走向犯罪,这种“罪恶”的起源是社会和个人的不幸以及个人心智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健全。“人与人、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对应关系本是一种神性的和谐,一旦这种和谐遭到破坏,恶便产生。”[3]拉斯科尔尼科夫是感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才走上了“恶”的道路的。他逐渐意识到他要杀人的同时却又对杀人是厌恶并胆怯的,在谋划过程中,含糊地用“那件事”来代替“杀人”,甚至杀人之后,“为杀人做辩护的理论也说得不清不楚”。
      二、宽恕的出发点
      从社会背景来看,小说写作于动乱的19世纪,此时正是俄国农奴制逐渐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时期,整个社会都处在混乱与矛盾的景象中,是一个可怕的看不到任何出路的时代。拉斯科尔尼科夫和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不幸是整个不幸社会的缩影。所以,批评家皮萨列夫认为,“对社会的失望和绝望是导致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原因之一”,[4]但作为人类苦难化身的索尼雅施以的基督教式的宽恕,用她的爱拯救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灵魂,不仅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神秘的核心,也反应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精神体系,那便是东正教神人不可侵犯不会陷落的信仰。
      小说都提到了一句基督教箴言,“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5]可见对宗教的信仰,抑或对爱与善的坚守是主体做出宽恕行为而客体“复活”的出发点也是根本要求,这里也体现了小说作者的宗教观念。
      三、宽恕的结果
      索尼雅从宗教角度宽恕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行,让对方接受她的信仰,最终感化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放弃以往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拉斯科尔尼科夫跪在索尼雅面前,就是对苦难的躬身顺从和对罪孽的俯首帖耳,是对曾经持有的通过暴力化解困惑与苦难的否定,他想通过个体弃绝自身而更接近于上帝,得到上帝的宽恕。而索尼雅正是作家特意的安排,也意在表明上帝的慈悲和仁爱以及人格的高度。从这里来说,索尼雅的宽恕是作为“苦难的象征”的耶稣的本能,是“爱人人”的表现。
      索尼雅对拉斯科尔尼科夫施以的宗教式的“恕”最终带领他走向了光明,走出了个人中心主义的沦陷,这也可以看作是作家精神体验的胜利。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做法都不足取,因为人们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正是这一点使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和“不平凡的人”的想法崩溃,从而甘愿接受索尼雅的援助以及忍受身心所受的责罚。
      总的来说,作者在整部小说中成功地表现了宽恕的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了人道主义的宽恕精神比复仇主义所代表的恨更是推向社会走向美好的正确选择。
      注释:
      [1]田全金.《言与思的越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1 第297页
      [2][美]马尔科姆·琼斯.《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赵亚莉,陈红薇,魏玉杰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 第101页
      [3]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第79页
      [4]郑体代.《俄罗斯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第112页
      [5][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第281页
      [6][英]狄更斯.《双城记》.张玲,张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第340页、第341页、第405页

    推荐访问:宽恕 主题 罪与罚 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