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论“素人之书”与文字设计:小红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7 04:48:35 点击:

      在中国的视觉设计领域,文字设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文字设计既承担着通过文字传递信息的功能,又要通过文字符号的视觉化创造一种审美形式,由此可见其在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态,因此汉字设计具有多样性、复杂化的特点。汉字的设计类型主要包括电脑字库字体和手写字体两类,而对于手写字体设计理念与实践的探讨,已逐渐成为当今设计界一个热点话题。在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中,手工书写一直是文字创造和创作的基础,由此演化出“书法”这一特有的视觉艺术形态,并且成为汉字字体设计的源泉。在书法艺术创作中,自古便有“正统”与“民间”的区分,二者关系的争议与探讨也从未停息。当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白谦慎先生在《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一书中,借用“素人之书”来界定非职业书写者的文字创造,并深入论述了“素人之书”与书法艺术实践的关系。“素人”一词源于日语,有平民、外行、业余等含义,对于“素人之书”,白谦慎先生做了明确的限定:“强调的是书写者的书写身份背景,它指的不是社会身份背景,而是书写者有无书法训练的背景。” [1]“素人之书” 的现象不仅在书法领域有所体现,在文字设计中也有类似的创作技法与模式,然而一直以来,国内对于“素人之书”对文字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便尝试对这一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素人之书”的特征
      “素人之书”可以用来概括当今所有区别于经典、正统标准的文字,其创作来源往往是工匠、儿童、未经训练的书写者或是未受经典影响的书写者,其主要特征如下。
      1.自在天成的造型
      “素人之书”的创作者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书法或美术字训练,无视任何条条框框,也没有既定的模仿对象,更没有创作压力,所以在用笔、构图上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形式上的解放,这种脱离规范束缚的书写状态,反而容易出现令人惊奇的偶然性的质朴意趣。工匠的拙气、儿童的纯真、常人的豪放与随意,都是“素人之书”特色价值的体现。正如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傅山,见到“猛参将”的书写,认为“奇奥不可言”, 又看到“学童初写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出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思议”。[2]都印证了“素人之书”因自由、稚拙而呈现的特有的韵味。并且,由于“素人之书”的创作者往往文化程度不高,书写经常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经过笔画损益而产生的异体字,也使文字的书写充满陌生的新鲜感。这种自由的书写风格,自古便有,如今仍然以鲜活的生命力存在,体现了“素人之书” 自在天成的特色,也为当今的文字设计提供了灵感。
      2.形式多样的表现媒介和创作材料
      “素人之书”基本不考虑创作媒介的优劣,创作工具和材料往往也因陋就简,但也因此充满智慧和想象力。常见的媒介有墙壁、电线杆、隔离板、车体等,形式有涂写、喷绘、电焊、拼贴、镂空、堆叠等,书写的材料也五花八门。例如修车摊常见的用车胎、铁皮拼焊成的“车”字,各种材质拼贴于建筑物表面的临时性文字等。另外,由于此类文字通常出现在户外,历经风吹日晒雨淋,会造成字迹的漫漶不清、翻卷破损、锈迹斑驳等自然效果,给“素人之书”带来随时间流逝的沧桑形态。在文字设计中,利用这些特殊的质感转化成为设计语言,可以产生某些特殊的视觉效果。
      3.日常化和实用性的传播效果
      在很多公共空间中,“素人之书”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例如路边小店铺手写的售卖信息,快递员在铁皮车箱写下的公司名称,墙面上涂刷的宣传标语,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将这种手书文字充分融入大众传播环境,积极介入日常生活。随着电脑字体的普及,这种手书文字在公共空间中的数量反而相对稀少,因其日常化和实用性的特征而呈现出的亲和力,是值得文字设计所借鉴的。
      二、“素人之书”在当代文字设计中的应用
      在邻国日本的视觉设计领域,“素人之书”的应用起步较早,港台地区的相关设计实践也比较广泛。而在内地,目前对于“素人之书”在文字设计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在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在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将“素人之书”在当代汉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类,以期归纳总结出一些设计的规律。
      1.对“素人之书”的直接借用
      采用已有的“素人之书”作为设计元素,通过打散、整合等方法进行再设计,是设计师利用“素人之书”的主要方式。
      例如深圳设计师韩家英创作的一组海报,借鉴了刻字痕迹组合拼贴成“月”、“山”、“风”、“竹”的局部笔画,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东方意趣。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刻在砖墙、树木上的字迹,就是一种常见的“素人之书”,这些刻字彰显了刻字者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究其内容,除了“到此一游”之外,最多的就是对爱情的书写。普通大众创造的这些对于存在感和情感叙述的文字,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图1)
      再如香港设计师黄炳培的海报《无处不在曾灶财 / 无处不在红白蓝》,就借用了香港家喻户晓的民间涂鸦创作者曾灶财的文字,曾灶财号称“九龙皇帝”,他在香港街头的涂鸦书法豪横淋漓、气势撼人,成为香港的城市符号和公共记忆。曾灶财生前曾送给黄炳培八板文字,黄炳培将这些文字重组,置于设计师经典的红白蓝尼龙袋画面之上,转化成为渗透着设计师个人意念的设计作品,创造出一种浓厚的香港本土设计风格。
      2.以“素人之书”的形式法则进行设计
      “素人之书”遵循自由的形式法则,以异于传统和常规的笔法、间架结构组字。这种方式应用于文字设计,会使受众对于原本熟悉的文字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感受,以此激发受众的新鲜感和注意力。
      台湾设计师聂永真在为导演林奕华的话剧《水浒传》设计字体时,为了把文字设计得具有现代感,能够更吸引人,便将现成的电脑字库字体的笔画做了拆解,重新构架了文字的结构,并产生一种新的平衡感,形成了一种近似学童书写的有趣形态,令人印象深刻。(图2)
      3.借鉴“素人之书”的创作媒介进行设计
      “素人之书”往往具有极强的行业特点,经常就地取材,用常见的材料组字,比如灯具店用霓虹灯管盘字,建筑队用即时贴拼字等。选择创作媒介的开放性带给这些“素人之书”别样的形态,材料本身也承担起信息传达的功能,通过组字使用的介质和材料,甚至可以窥见创作者的行业特性。将这种创意设计思路应用到文字设计中,也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   例如深圳设计师黑一烊为某设计展所做的视觉形象推广,以灯管作为创意元素,拼出展览主题及参展设计师等文字信息,不仅使文字具有了光的视觉效果,而且将字体设计从平面延展到立体、开放的空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这一设计,突破了传统文字设计中材料的局限,给受众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图3)
      4.以“素人”的身份直接介入创作
      视觉设计是商业社会中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创造活动,因此,真正的设计应该介入生活,其创作主体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设计师群体,每一个充满生活热情和具有创造力的人,都可以成为设计的践行者,对于文字设计而言更是如此。
      日本人佐藤修悦便身体力行地验证了“素人”成为设计师的可能性。佐藤是东京新宿车站的一名警卫,他在十年前开始用胶带制作提示文字,以帮助行人分辨道路,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于是他坚持做了下去,为车站增添了一道独特的视觉景观。后来,佐藤受到艺术界和设计界的关注,他所创作的文字也被命名为“修悦体”。(图4)
      随着设计实践和设计文化的不断成熟,中国设计界对民间设计力量也越来越关注。2011年,方正字库通过网络发现了街头卖艺的山东残疾农民崔显仁,并与其合作设计开发出“方正显仁简体”,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字体设计领域的重大新闻,对于唤起中国设计界对民间创意、“素人之书”的重视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图5)
      三、“素人之书” 对文字设计的启示
      如果说“素人之书”的概念源于书法艺术创作,那么以此种说法来描述文字设计也十分贴切——“素人之书”一词中的“素人”扩展了设计主体的范畴;“之书”则将文字的各种书写形式都包含在内。在视觉设计日趋多元化、开放化、专业化、大众化的背景下,“素人之书”的创作理念无疑会对文字设计实践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
      首先从宏观分析,视觉设计不是设计师的沙龙游戏,而要遵循服务受众的原则,广泛地参与大众的社会生活,为更新、改善视觉环境而工作。只有源于生活,设计才有活力;只有影响生活,设计才有意义。“素人之书”的创作概念来自日常生活、创作手法来自世俗经验、创作环境就是广阔的公共空间,这些特性都会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因此,文字设计应充分向民间汲取资源,走出艺术象牙塔,回归大众,体现本土文化。
      其次从文字设计的具体形态与功能来看,“素人之书”不落印刷体文字设计的窠臼,具有不可模仿的随意性,能够以独特的个性在规整的印刷字体中脱颖而出。带有手工温情的“素人之书”风格,可以实现传情达意的个性化,用不事雕琢的方式直击心灵,更好地实现信息传达。
      当然,“素人之书”在视觉设计与文字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现实中,“素人之书”也有优劣之分,辨识能力是运用这一设计技法的前提。优秀的“素人之书”往往具备无法复制的天然美感,对其借鉴与应用的目的是通过更新再造,实现更大的视觉传达价值,因此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控制力。并且,利用“素人之书”还可能会涉及到版权问题,作为知识产权的受益者,设计师也应该尊重“素人之书”原创者的劳动。
      * 本文得到北京市教委社科项目(SM201010009006)和北京高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PHR201008196)资助
      注释:
      [1]白谦慎:《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2] 傅山:《霜红龛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9页。
      尹小龙: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易平

    推荐访问:之书 素人 文字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