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请假条 > 正文

    父权制压迫下的女性主体建构:解读《华女阿五》|主体建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0 04:40:19 点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HB12WX021)。  1950年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Fifth Chinese Daughter)出版,《华女阿五》主要描述了一位华裔女性在美国出生、长大、学习、工作并成功的经历。一经面世,即在美国白人以及少数族裔尤其是亚洲读者中引起巨大轰动。这部小说的作者黄玉雪被汤亭亭称为“华裔文学之母”[1]。小说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华裔美国文学的第一部作品,1976年美国两百年国庆时,美国国务院下令广泛宣传这部小说。美国270个教育频道都转播了半小时的电视专题片《华女阿五》。1977年美国纽约举办的电影节授予《华女阿五》学校图书馆电影最高奖。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专家黄秀玲教授给予这部作品很高评价,认为其在白人读者中获得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1882年美国颁布排华法案到1943年解除排华法案的60多年中,华裔在美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使他们失去了主体身份,成为边缘人。尤其是华裔女性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下,在美国就业、生活都非常困难。她们不仅要面对种族主义歧视,在华人内部也要和男权制作斗争。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华女阿五却能成功摆脱父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控制,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学习和事业的成功,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建构了自己的主体身份。
      一、父权制的压迫
      父权制的字面意思就是父亲处于统治地位(rule of fathers),他们对妇女、儿童和财产有支配权,女人处于从属和服从的地位。
      男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是君主,是上帝,代表真理和权威。子女要无条件服从,反之,就是不忠不孝。在黄家,玉雪和姐妹们对父亲要绝对服从,否则,父亲就会鞭打她们。大姐玉燕组织唐人街的居民为抗日战争前线卷绷带,请玉雪和玉宝去帮忙。和父亲商量好九点半回家,但当两个女孩飞快地跑回家时,已是九点三十七分。父亲大发雷霆,用鞭杖打她们的大腿,而且两个孩子不能吭声。
      西方女权主义的永恒主题是男女平等。反抗父权制在玉雪的家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中国生活大半辈子的黄父、黄母奉行的是男尊女卑的观念。父亲重男轻女,小说中有一章专门写她的小弟天恕满月时,父亲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全家大肆庆祝。 两个姐姐谈论“这种喜庆场面只有生儿子时才有。十五年中, 从天福到天恕, 中间生了三个女儿。在天恕之前是玉宝, 可是玉宝出生时全家静悄悄的, 根本没有这种场面。”[2]25玉雪意识到自己也是女孩,在家里的地位和小妹玉宝是一样的,她们不可能和小弟相提并论。男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优于女性,女性处于弱势地位,是“他者”,是没有主体地位和身份的边缘人。
      在父权制统治下的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不平等也体现在受教育方面。许多华人都不会允许家里的女孩读书,因为女孩迟早要嫁人,为别人家花钱培养女儿不值得。由于黄父接受了基督教,他的思想稍微进步了一些,她允许玉雪读书。可是他的理论却是:在一个家庭里,儿子作为顶立门户的人,他的教育至关重要,教育儿子的重任需要由一个聪明的母亲来承担;假如大家都不允许女孩读书,岂不是找不到聪明的母亲来教育儿子。追根究底,还是摆脱不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玉雪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他也希望玉雪在美国接受教育,但在他的眼里,玉雪将来做一个好母亲就足够了,上大学对于玉雪来说是没必要的。而且父亲也告诫玉雪,她现在得到的教育机会在中国是不可能有的,她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玉雪一向成绩优秀,上大学是她的理想。可是当她向父亲提出要上大学并要求经济上的援助时,父亲的态度非常明确:女儿将来毕竟要嫁人,嫁人就是为外姓生儿育女。黄家会把有限的经济实力用在儿子的身上,让儿子光宗耀祖。[2]89对生活在中国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思想直到现在还在一些地区盛行,所以贫苦地区女童辍学严重。可对于生活在美国的黄玉雪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她努力逃避家庭的矛盾,自己打工赚钱,支持自己的各种开销。小说中父亲把儿子的教育放在首位: 哥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甚至连卖掉缝纫机或者必要时借钱供他学习父亲都在所不惜。儿子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黄玉雪要求的除了是一个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重要的是她在努力争取一个和男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父权制的家庭制度规定儿子是顶立门户、延续家族香火的人,女儿则不具有这一权利。女儿注定为外姓人,因为嫁人后,姓要改为夫姓。为外姓人生养女儿是不划算的,赔钱的。妇女从出嫁那天开始就成了婆家的人,婆家增添了人口就意味着她失去了父母家庭成员的身份。父权制的规则要求女人嫁人后从夫,也包括她的身份。
      在女儿的婚恋问题上,父母也要求玉雪绝对服从。父亲认为女孩子不能随便和男孩子交往,那样会败坏名声;母亲更甚,担心玉雪没有结婚就失去贞操。在父权制下的伦理关系中女性的贞操尤为重要,因为她的贞操不属于她自己,她无权拥有自己的身体。玉雪反抗:“妈!这里是美国,不是中国。您认为我没有主见吗?”“你们希望我在美国这个社会中找老板、找工作时不能掉以轻心,凡事都要多想想。那么,为什么我不能自己找男朋友呢?”[2]129在第16章中,作者叙述了四姐的婚礼由双方的父亲操办,场面热闹,颇具中西合璧的特点,但是作为主角的新娘,没有人向她祝福,她只是婚庆中一个不吃、不喝、不说话的装饰品。虽然母亲身为女人,但她却极力支持包办婚姻,为玉雪安排相亲,成为父权制的代言人。
      二、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玉雪是女儿,她不能接续黄家的香火,所以不能享有儿子才能享有的权利,如果想上大学就要自己筹得学费。身为一个华裔女孩,这一天然的性别是不能改变的。她的内心世界里女性的主题意识开始觉醒:“生为女孩并不是我想要的;作为女人,我不想仅仅为养儿育女而结婚!也许我的权利不仅仅如此!我是女性,也是一个独立的人!难道中国人认为女人就没有感情和思想么?”[2]99作为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裔,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她愿意服从父母的决定,但在美国这个自由的世界里,她不希望这些传统成为她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不愿意只是成为别人生儿育女的工具,她要实现自己的价值,突破社会为她制定的角色,冲出家庭,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独立的人格。她一直努力争取进入美国的主流文化的机会,并且要争得一席之地,而作为受种族歧视的少数族裔女性,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实现个人主体价值是难上加难。但是中国传统的女性身份没有阻碍玉雪成功的步伐,玉雪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赢得了她想要的东西。玉雪没有选择妥协是她的可贵之处,她要同男权制作斗争:父亲拒绝为她支付大学学费后,她选择了打工挣钱。在白人家里做保姆,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工作是繁重的,但她坚持下来了,并且学习成绩优秀。   使玉雪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是她就读的专科学校社会学老师的授课内容:孩子应该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权利,无需对父母百依百顺。玉雪第一次意识到她一直服从的父母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她开始重新审视父母的价值观念。当父亲仍然以封建家长的态度禁止正值豆蔻年华的玉雪与心仪的男孩出去约会时,玉雪自长大以来第一次与父母发生了争吵,她情绪激动地告诉父母:她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能继续要求她无条件地服从他们的意志,并且要求父母应该理解自己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美国的父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来自中国大陆的父母其实一直以中国文化教育子女,要求子女顺从父母。玉雪第一次在这个严肃又平常的问题上宣告了自己的态度。
      1940年,玉雪大专毕业,学校邀请她在毕业典礼上讲话。这是她向父母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机会,也是回答那些骂她中国佬的白人的机会。玉雪的发言不仅赢得了台上台下热烈的掌声,而且更重要的是黄父、黄母邀请老师们共进晚餐,表明父母肯定了她,接受了她,并对她所作的努力和获得的成功感到欣慰。她的发言也显示出她作为一名华裔女性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和进步。玉雪的发言是华裔女性对世界的独立宣言,玉雪能够摆脱一切束缚她的思想,成长为一个个性独立、意志坚强的女性。她勇敢地参加矿工问题征文比赛并且获奖赢得白人。华裔在大型比赛中获奖在那个年代本身就是令人吃惊的事情,况且获奖者还是一名女性。这件事当时引起巨大轰动。黄玉雪受邀在电台发表讲话,并且向国外广播。各大报纸也竞相采访,她的照片被印在报纸上,所有的华裔都为她感到自豪。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已是首屈一指,但制陶业还很落后。华裔美国人认为是黄玉雪开创了美国的制陶业。陶瓷是中国文化的代表,黄玉雪把中国宋瓷的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她设计制作的陶器件件都是艺术精品,在美国不仅销售良好,而且成为许多博物馆的典藏品,黄玉雪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黄玉雪勇敢地冲出父权制的牢笼,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 与种族偏见抗争,挣脱几千年来束缚女人发展的家长制权力,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了独立的女性主体。但是对美国华裔女性而言,他们除了要与父权制作斗争,消除性别歧视外,更加任重道远的是面临种族歧视、文化冲突,他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构建自己的身份。
      [参考文献]
      [1] 吴冰,王立礼.华裔美国作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82.
      [2] 黄玉雪. 华女阿五[M].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 Jade Snow Wong.Fifth Chinese Daughter[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杨东英 (1972—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张淑梅(1972— ),女,河北乐亭人,硕士,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

    推荐访问:父权制 建构 压迫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