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请假条 > 正文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试论韵书的正统地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2 04:29:22 点击:

      在中国韵书发展史上,从魏李登《声类》算起,粗略统计大概不下百种韵书,真可谓丰富多彩,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韵书在中国韵书史上占有的地位却是不相同的。从共时平面来看,在一个时期内,有的韵书居于正统地位,处于主流,世人严格恪守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居于非正统地位,处于支流,但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从历时平面来看,居于正统地位的韵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也经历了多次的更迭。本文就是从历时的角度对韵书正统地位嬗变的动态过程进行考察,进而分析影响韵书正统地位的因素以及韵书正统地位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影响,从而使我们能够对这些韵书在韵书史上的地位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区别韵书正统与非正统的意义
      
      在考察韵书正统地位嬗变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区别韵书正统与非正统地位的意义。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韵书的正统与非正统,可以使我们认清当时音系发展的主流与非主流
      分清正统与非正统,明确了这个时期韵书的主流方向,也就抓住了这个时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特征。如,在元代汉语中,《蒙古字韵》音系是官方制定的语音系统,居于主流地位,而《中原音韵》则是根据当时的口语编制的,与官方制定的标准音相比,《中原音韵》音系不占有主流地位,它们代表了两套语音系统,一套是元代的官话音,一套是元代的口语音。官方制定的《蒙古字韵》,由于政治的力量,其音系必定对元代汉语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明确了元代汉语的正统标准音,可以使我们对元代汉语能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二)明确了韵书的正统与非正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当时语音的规范化
      确立正统也就是要规范语音,从而形成一种统一的标准语音。元代《蒙古字韵》、明代《洪武正韵》等韵书都是基于这种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圣朝宇宙广大,方言不通,虽知字而不知声,犹不能言也。《蒙古字韵》字与声合,真语音之枢机,韵学之纲领也。”{1}这些韵书正统的确立对当时的语音起到了强制规范的作用,对后来的语音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非正统的客观存在,构成了韵书史发展的内部动因之一
      正统和非正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套语音系统,由于非正统韵书的存在,必然会对正统韵书的地位产生冲击,韵书史正是在这种正统和非正统的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从而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唐宋时期,《切韵》系韵书居于正统地位,其代表的语音系统也是官方认可的标准语音。但是,到了辽金元时期,语音发生了变化,《切韵》系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已经与实际语音相差很大,社会上需要对传统的正统韵书进行改革,金韩道昭《五音集韵》担当了这项工作。韩道昭《五音集韵》在传统韵书框架的基础上,适当地照顾了当时的实际语音,掀起了改革正统韵书的序幕。但是,《五音集韵》在当时是非主流的,是处于非正统的地位。正是由于非正统韵书的存在,推动了韵书的改革,《蒙古字韵》、《古今韵会举要》等韵书应运而生。可见,非正统韵书的存在是韵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四)正统与非正统韵书的共存,丰富了韵书史的发展
      在以正统韵书为主流的条件下,非正统韵书依然存在,两者共存,共同发展,从而构成了韵书史上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韵书史的内容。
      因此,确定韵书正统与非正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对于我们认清各个韵书在韵书史上的地位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韵书正统地位的嬗变过程
      
      韵书正统地位的确定代表了这个时期韵书发展的方向,或者说是主流。但是居于正统地位的韵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呼唤着不同正统的韵书,对处于正统的韵书有不同的要求。韵书正统的不同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不同,它可能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可见,韵书的正统是一个历时的问题,其地位的嬗变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韵书的无正统观时期
      韵书产生之初,并没有正统与非正统的区别,这是由韵书产生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文学创作的发展是韵书产生的主要原因。韵文创作追求声律和形式的美,客观上需要出现一种满足此要求的规范,编撰这类按韵编排的韵书是最好的选择。同时,韵书的产生还有两个客观的因素:一是反切的发明,标志着人们对汉语音节认识的进步,使方块汉字的标音有了一定的规范;二是四声的发现,这也是由于文学创作的声音和谐而发现的。反切和四声是韵书产生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韵书的产生已成为大势所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之后有晋吕静《韵集》。六朝时期,由于文学创作的兴起,出现了“音韵锋出”的状况,产生了大量的韵书。据近人钩稽史籍,直到《切韵》产生之前,作韵书的有数十家之多,其中吕静《韵集》、李概《音谱》、阳休之《韵略》、夏侯该《韵略》、周思言《音韵》、杜台卿《韵略》在陆法言的《切韵序》中提到过。可惜这些韵书都已亡佚,我们已经不能见其原貌,现只能从后人征引和辑佚上窥豹一斑了。但从这些韵书产生的条件和基础看,都是为了满足当时文学创作的需要,不存在正统与非正统的观念,这些韵书都是平行发展的。但是由于各家的取舍不同,产生了诸多差异,所以,颜之推讥讽这些韵书“各以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喻,未知孰是”。陆法言批评这些韵书“各有乖互”。可见,这个时期韵书的正统观还没有建立起来,韵书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
      
      (二)韵书正统观的确立
      隋代陆法言《切韵》的产生是韵书正统观确立的标志。其产生有深刻的学术条件和社会历史背景:(1)隋朝政治上的统一,也要求文化走向统一,六朝时期的“音韵锋出”已不能满足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要求出现一部能在全国范围内起语音规范作用的韵书;(2)科举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应试的客观标准;(3)六朝时期韵书不断发展,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得到了加强,积累了编撰韵书的丰富经验,已经具备了诞生一部比较完善韵书的条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切韵》应运而生。同时,由于参加“长安论韵”的八个人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著名学者,由他们所制定的语音标准容易被世人所接受,所以《切韵》产生之后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不仅满足了文人文学创作的需要,也满足了社会追求语音规范――“正音”的需要。《切韵》的产生标志着韵书正统观的确立。在韵书发展史上,《切韵》第一次担当了正统韵书的角色。由于正统韵书的确立,六朝时期的各家韵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故相继亡佚。唐朝,《切韵》仍是当时的标准韵书。“朝廷规定在科举考试中把它作为标准韵书,更加提高了它的地位,产生极大的影响力。”{2}直到宋初,仍是以《切韵》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奉旨编订《广韵》,才取代了《切韵》的正统地位。之后,正统韵书进入了官修韵书的时代。
      
      (三)正统韵书的官修时期
      与前一时期正统韵书相比,这个时期最大的特色是正统的韵书都是由官方修订的,通过政治上的影响来确立其正统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朝廷对韵书正统地位的高度重视。这个时期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从宋代直到清代都属于这一时期。
      宋代初年,朝廷仍是以《切韵》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切韵》仍居于正统韵书的地位。但是其语音系统已经与当时实际语音有较大差距,世人对此多有评价,“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苦字少,复阕字义”。宋太宗、真宗时期,国家开始以官方的名义对韵书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出现了官颁韵书。公元1008年,皇帝命陈彭年、丘雍等人对前代韵书重新修订,定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这是第一部官修韵书,是法定的国家韵书,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为了满足科举考试的需要,又编订了一部《韵略》,实际上就是《广韵》的一个简本。《广韵》和《韵略》在当时政治影响的推动下,占据了韵书的正统地位,取代了《切韵》。之后,《集韵》、《礼部韵略》、《蒙古字韵》、《洪武正韵》、《音韵阐微》也都是由官方修订,通过政治影响达到正统地位,成为官方认同的标准语音。这些官颁的韵书,政府对其正统地位是非常重视的,自颁布之后,不得随意修改。“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有建议要修订、增补、删削者,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变动,都要经过国子监再三审查,然后奏请皇帝批准,才能附刊在韵末。”{3}可见,这些韵书的正统地位是不容侵犯的。
      
       三、影响韵书正统地位的因素
      
      上面我们简单梳理了历代正统韵书的嬗变过程,由此可见,韵书正统地位的确定,也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正是操纵正统韵书的幕后之手。
      政治的正统决定了韵书的正统。历代王朝的更迭,代表了政治正统的改变,新的统治者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必须废弃原来居于正统地位的韵书,重新确立正统,从而标榜自己为正统的代表。如《广韵》、《蒙古字韵》、《洪武正韵》和《音韵阐微》正统地位的确立,都是受到政治正统因素的影响。在历代正统韵书的嬗变过程中,政治正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语言的变异也导致了韵书正统地位的嬗变。语言的变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言内部自身的演变。由于时代的推移,语言本身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另一种是语言的接触,即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和渗透。如宋辽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语言的影响。当然,语言的变异是很缓慢的,不易觉察的。但是它对语音的正统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时的文人,甚至是官方,也不能忽视这种语言的变异,如果要编订一部符合时代的正统韵书,就必须正视这种语言的演变。因此,语言的变异也是影响韵书正统地位的重要因素。
      政治斗争也影响了韵书的正统地位。比如《集韵》取代《广韵》成为宋代的正统韵书,如果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将会得到很好的解答。《广韵》和《集韵》同为宋代官修韵书,与政治正统没有关系。而且,两者之间仅隔三十一年,在语音系统上也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朝廷要重新编订韵书呢?平田昌司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着眼,指出:“景佑改革是针对真宗、章献时代的风气和制度发起的。既然指责陈彭年的‘奸谄’,不便把《广韵》当官韵使用。礼部不得不编一部没有‘五鬼’遗臭的新韵书。”{4}宁忌浮《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也对此现象作出了分析:“宋代相权很大,党争激烈,一朝宰相一朝臣。一派宰相上台,定要排除异己,人要清洗,有些书大概也要禁毁。《韵略》是国家的考试用书,无论是士子,也不论是考官,人所必备,关系重大,岂可长期沿用前朝旧书!两部《韵略》的编纂人是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的写作班子,后者怎能在前者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呢?”{5}
      除此之外,文化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韵书主要有两种功用:一是确立正音的标准;二是文人诗赋用韵的准则。因此,文化因素也对韵书正统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兴起,诗赋韵文的发展,对这些视为正统的韵书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隋唐时期,《切韵》虽奉为正统,但唐朝许敬宗等就曾奏请,因为其韵窄,不利用诗赋用韵的需要,所以提出“合而用之”的主张。因此,正统韵书也必须满足文学创作的需求,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见,正统韵书地位的确立受到了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也正是这些因素促进了韵书的不断发展,促成了韵书史上正统韵书的嬗变。
      
       四、韵书的正统地位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影响
      
      正统代表了一种主流,一种发展趋势,主流和趋势的演变必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韵书的正统也不例外,它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韵书正统地位的确立,加强了语音的规范化。居于正统地位的韵书,其语音代表了正音,同时也是当时应试诗文的准绳,在读书人中间存在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制约着当时的读书音,对语音起到规范化的作用。韵书正统地位的嬗变标志着正音的转移、语音规范化的变化,正音意识影响了汉语共同语的发展,正音的转移影响了共同语的发展轨迹,对今天汉语普通话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韵书的正统地位,限制了韵书发展的多元化。韵书的正统代表了主流,居于主流的总是要限制非主流的发展,从而显示其正统权威的一面。当非主流压倒主流成为新的主流时,它同样会限制其他非主流的发展。因此,正统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限制了韵书的多元化发展。
      (三)韵书正统与非正统的竞争,促进了语言学史的发展,是语言学史发展的内部动因之一。正统的韵书总是排斥非正统韵书的发展,而非正统的存在往往代表了一种新生的力量,代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一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总是力争压倒正统,成为新的正统。正是在这种冲击和竞争的作用下,语言学史才得以不断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在韵书的发展史上,总是存在着正统与非正统的论争。韵书正统地位的确立受到了政治、文化、社会历史以及语言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促进了韵书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居于正统地位的韵书作为一种主流和趋势,也对中国语言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蒙古字韵・朱宗文序》,《续修四库全书》二五九经部小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耿振生《音韵通讲》9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赵诚《中国古代韵书》62页,中华书局,1979
      {4}平田昌司 《〈广韵〉与〈集韵〉――科举制度与汉语史第五》,《语文、情性、义理――中国文学的多层面探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
      {5}宁忌浮《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76页,中华书局,1997
      (通讯地址:130012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4级博士生)

    推荐访问:正统 试论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