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请假条 > 正文

    建国初期扫盲运动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兴起原因探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6 04:45:39 点击: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村受其落后的经济影响,文化教育发展迟缓,与新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不相适应。同时,解放了身心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没有文化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中央政府在借鉴以往经验、师承前苏联的基础上,拉开了农村扫盲教育的序幕。
      【关 键 词】建国初期 农村扫盲教育 兴起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原有政府的黑暗统治,封建军阀、地主豪绅、大资本家对群众的严重盘剥以及自然灾害的频频侵袭,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已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广大农民长期过着“糠菜半年粮半年”的生活,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受其落后的经济影响,广大农村文化教育发展迟缓,正如一些群众所说:“不论是军阀统治时期,或日本侵略者统治时期,或国民党统治时期,关外同关里一样,只有少数大城市设有寥寥可数的民教馆、图书馆和民众学校,作为装饰品,并进行一些反动宣传,除此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群众教育的组织机构。”[1](P17)截止到1949年,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总数达2.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而广大农村的文盲率又高达95%以上,这与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不相适应。基于文化建设与经济基础、上层建设的互动关系,就使得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识字率成为当时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开展,是当时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也是借鉴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经验和师承前苏联扫盲教育的结果。
      一、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要求有新的文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经济是国家建设的基础,经济不发展,文化就没有发展的可能与前提。而发展文化对发展经济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相应地,文化落后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教育建设计划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密切配合的,如果教育计划不能准确地完成,必将大大影响国家经济建设”[2](P352)。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的农业,农民没有文化是不行的,“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大量文盲的基础之上的”[3](P29)。国家要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扫除文盲,使广大农民能够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来从事农业生产。这在中国实现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比较复杂的劳动组织和制度,它首先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干部来记工记账、制定计划、登记农具以开展工作。而在当时,比较缺乏这样的文化干部,工作困难颇多。就拿记账来说,有些社、组的干部不识字,不得不用很原始的方法来操作。如合肥郊区有的互助组,是用铜钱记账,浙江绍兴新铁乡鲁东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财物保管员钟阿寿和河南睢县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李清云都是用画图来代替文字。就是有会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有因为会计识字少不会算术,因而把账记得一塌糊涂的情形。如山西昔阳1952年全县共有五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发展到131个社,其中有36个社的会计不能胜任,严重阻碍了农村工作地顺利开展。更有甚者,可使少数破坏分子利用群众的无知,恶意破坏农业生产合作社。如山西平顺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会计郭玉思,仅在1952年至1953年,贪污二十多次共计584元,还采取降低肥料作价等级等恶毒办法造成社员不满,阴谋搞垮农业生产合作社。[4](P32)以上事例均说明了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只有广大农民掌握了文化知识,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政治建设的需要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既然工农联盟是国家的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上提高工农是巩固与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手段。“由此可知,开展工农教育乃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其中“农民教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因为它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同时又是对于巩固联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由分散落后的中国经济变为集体化,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5](P13)
      对于经济上已经翻身的农民,如果不使之在政治上、阶级觉悟上翻身,他们经济的翻身是难以巩固的,甚至会落空。同时,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局势正处于东西方冷战的紧张时期,然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力量和国防部队、工业战线主要后备军的农民的文化水平非常低。要使他们充分理解党的政策,响应政府在处理国内外问题上的具体做法,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这对于当时加强现代化国防力量和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农民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工作,必须当作政治任务看待,必须当作群众工作看待,必须当作教育建设的重要任务看待”[1](P22),这一工作也正如毛泽东所指示的:“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6](P984)
      三、广大群众和干部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使广大群众深感不识字无科学文化知识的痛苦,“在旧社会里,劳动人民受着地主、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长期处于愚昧和没有文化状态。今天,解放了的劳动人民,深深地感到不识字会怎样地影响自己政治上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因此他们渴望摆脱没有文化的状态。”[7](P193)伴随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合作化,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基于政治上主人翁的觉悟以及基于国家欣欣向荣的建设和美好生活前景的鼓舞,农民对文化学习的需要日益增长,强烈要求接受教育。
      如果说随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需要学习文化的话,那么乡村干部对于文化的学习则更为迫切。干部是建设国家的重要骨干,但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他们很少有学习文化的机会,以致建国后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还是文盲。“他们为人民服务有无限热情,但因缺乏文化,对当前日渐复杂的工作,感到困难,十分痛苦,迫切要求识字学文化,掌握学习工具。”[8](P26)再者,干部是群众的行动指南,许多群众看干部的样。如果干部不学习,群众就会说:“人家当干部都不学习,我们学它干什么?”,“你看,人家没文化还不是一样当干部”[9],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建设事业和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就必须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   四、借鉴以往经验和学习前苏联的结果
      开展工农教育,教育要“向工农开门”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内早已有之。党的二大宣言已经指出要“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努力争取对现行教育作有利于劳动大众的改革;土地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继续新的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广泛开展以政治教育、识字学习为中心、以夜校和识字班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教育;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继承了苏区的教育传统,根据工农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经济条件和接受能力,积极地开展群众的业余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一方面领导人民从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一方面继承以往的农民业余教育经验,开展农村扫盲教育。总而言之,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遗留的教育经验直接影响了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开展,也正如钱俊瑞所指出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国的新教育,正和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一样,开始于二十多年前的老解放区(即当时的土地革命根据地),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多解放战争,在毛主席的文教政策领导下,有了重要的发展,并积蓄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民众教育……”,“在全国范围的建设任务面前,我们的教育必须根据共同纲领,以原有的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10](P86-87)
      除了借鉴根据地的办学经验,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开展还是学习前苏联的直接结果。对于一个教育上的后发展国家而言,当它试图选择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时,教育先进国家已有发展模式必然会引起强大的示范效应。新中国也不例外。它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政策,提出全面向苏联学习,其社会教育的轨迹也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所遵循、模仿。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针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动人民不识字的严峻情况,1919年列宁签署扫除文盲的法令,动员国内的识字男女为扫除文盲而奋斗。接着1920年组织以加里宁为主席的全俄扫除文盲委员会后,扫除文盲运动就像狂风一样席卷苏维埃大地。当时它们的学习内容包括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识字教育、政治教育、技能教育,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并设立农村阅览室、图书馆、俱乐部加以推动扫盲教育的开展。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领导机构虽几易变动:农村扫盲工作司(1952年)、教育部(1954年)、扫盲协会(1956年)、扫盲办公室(1959年),但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同时,农村扫盲的教育内容也是与群众紧密相连,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弹性学习机制,与前苏联的扫盲行为极其相似,清楚地呈现出两者间的“师承”关系。
      总之,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迫切要求扫除国内的文盲。然而,在无法实施正规化民众教育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吸收了革命根据地和前苏联开展扫盲教育的经验,充分结合国家实际,在农村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因此,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政权建设、借鉴学习以及正规教育难以实现的因素的催发,建国初期农村的扫盲教育得以勃发。
      参考文献:
      [1]董纯才.东北区工农业余教育工作初步总结报告[J].东北教育,1950(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大中小学教育和扫盲运动等问题的报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董纯才.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教育会议的总结报告[J].人民教育,1955(9).
      [4]本刊资料组.适应农业合作化需要,大力开展农村扫盲工作[J].人民教育,1956(1).
      [5]温克敏.于农民业余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通讯,1951年六卷一期.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7]皇甫瑾.学习文化,提高生产[J].新华月报,1954(11).
      [8]李曙森.今年冬学怎样办[J].湖南教师,1951(1).
      [9]南峰.一个村的扫除文盲工作调查[N].人民日报,1955-11-2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推荐访问:探析 扫盲 兴起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