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请假条 > 正文

    抹不去的记忆500字 [抹不去的记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0:32 点击:

      摘要弗罗斯特一向被认为是政治上的保守派,尽管他的诗作对种族冲突多有涉及,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他的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研究。西方学者对弗氏的这类诗歌虽偶有涉及,但往往轻描淡写。本文就弗罗斯特早期创作的《消失的红色》和后期的《有仇报仇》进行分析,说明尽管两首诗风格大不相同,其中体现出来的诗人对印第安人的深切同情及其对人性的思考却是一致的,白人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罪行对弗罗斯特来说是抹不去的记忆。
      关键词:弗罗斯特 印第安人 同情 记忆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美国的“民族诗人”。弗罗斯特对于当代英美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希尼和美国“新叙事诗”的代表戴那・乔亚都视其为自己的艺术宗师。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也是弗罗斯特的崇拜者。
      弗罗斯特一向被认为是政治上的保守派,尽管他的诗作对种族冲突多有涉及,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研究。西方学者对弗氏的这类诗歌虽偶有涉及,也往往轻描淡写。对于弗罗斯特早期创作的《消失的红色》的研究,目前大致有两种观点:以波特(James L. Potter)和法甘(Robert Faggen为代表的研究者强调弗罗斯特的种族歧视和自然选择的必然性,以基尔卡普(Karen L. Kilcup)和韦斯托弗(Jeff Westover)为代表的研究者则正视弗罗斯特对印第安人的同情。国内对于弗氏这一主题的研究还比较贫乏。方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了弗氏的《有仇报仇》(《The Vindictives》),并将其收入进《一条未走的路:弗罗斯特诗歌欣赏》中。90年代以来,国内对弗氏的研究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然而以笔者寡闻,涉及弗氏有关印第安人的主题的研究却比较罕见。
      弗罗斯特对印第安人的关注始于中学时代。他16岁时发表的第一首诗《悲惨之夜》就以印第安人与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斗争为主题。之后弗氏又写了五首有关印第安人的诗,包括《消失的红色》、《有仇报仇》、《林间小屋》、《乌云酋长》和《家史》。本文试就其中的两首诗《消失的红色》和《有仇报仇》进行分析,探讨弗氏对印第安人的深切同情及其对人性的思考。
      一 超然的笔调,深切的同情――《消失的红色》
      《消失的红色》发表于1916年,是弗罗斯特第三部诗集《山间低地》中的作品。这首诗讲述了一个白人磨坊主谋杀印第安人的故事:一个名叫约翰的红种人在磨坊里闲逛,无意中发现了“咯咯转动的巨大磨盘”,不禁发出惊叹。不料这声惊叹招致白人磨坊主的反感,他借口要带约翰参观轮槽,在轮坑里将他害死。
      据说约翰是阿克顿镇的最后一个
      红种人。据说那磨坊主一直在笑―
      如果你想把那种声音叫做笑声的话。
      但他却不给别人的笑声发许可证,
      ……
      你没法回到当时像他那样目睹此事。
      这话说来太长,现在已没法说清。
      除非你一直在那儿并经历了一切。
      然后你也许就不会只把它看成是
      两个种族间哪个先动手的问题。
      诗的第二节告诉读者事情的起因:约翰发出的声音引起了磨坊主的反感。在磨坊主的眼里,印第安人只能是沉默无知的,是没有讲话的权利的,一声惊叹也不允许。这一节写得简洁凝练,貌似客观的叙述却反映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压制。屠杀的起因只占了一行:“因为声音来自无权大声呼叫的人”,磨坊主的险恶用心用一句很平常的话掩盖住了:“想看看轮槽吗?”
      当时那红种人正在磨坊里闲逛,
      俯身于那个咯咯转动的巨大磨盘,
      他粗声大气地发出惊讶的叫喊,
      惊叫声使磨坊主生理上产生反感,
      因为声音来自无权大声呼叫的人。
      “喂,约翰,”他说:“想看看轮槽吗?”
      最后一节,磨坊主借口带约翰参观轮槽,结束了阿克顿镇最后一个印第安人的生命,回答了第一节提出的两个种族间哪个先动手的问题。
      他领他来到轮坑里的一根横梁下,
      从地板上的检修孔让他看轮槽,
      引水槽里湍急的水像发疯的鱼,
      像一尾尾甩动尾巴的鲑鱼和鲟鱼。
      后来他关上了系有铃铛的活板门,
      铃铛的响声甚至压过了所有声音,
      然后他独自上来――并开始那样笑,
      还对一个来磨面的人说了些什么,
      那个人没能听明白……后来呢?
      哦,对啦,他的确让约翰见识了轮槽。
      费根认为鲑鱼和鲟鱼分别为红色(象征印第安人)和白色(象征白人),前者短命而后者长寿,代表着印第安人和白人面临自然选择的不同命运。用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来解释种族屠杀是对弗氏的误读。然而,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早期,美国白人一直自视优越于土著印第安人。1887年的《道斯法案》规定只有那些有能力适应“文明生活习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美国公民。诗中磨坊主对约翰的反感代表了当时白人的普遍态度。这起谋杀案的最恐怖之处在于它的隐蔽。最后一句用轻描淡写的口吻强调磨坊主只是“让约翰见识了轮槽”,显示了白人群体,而不仅仅是磨坊主试图掩盖或忘却此类事件的态度。
      波特认为这首诗并没有对磨坊主的行为表示赞同,但弗罗斯特本人有时也心存种族偏见,第9―13行就暗示我们对磨坊主不应一味指责,因为我们不能获悉当时的真实情况。本人认为波特的解释不太合适。尽管诗人声称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从而也无法理解磨坊主的举动;但是从声音意象到动词的运用都体现了诗人对印第安人的同情。
      1 声音意象。《消失的红色》一诗用了弗氏惯用的无韵体,加上从第一行的“据说”到最后一行的“哦,对啦”,从韵律到用词都体现了明显的口语性,好像在聊家常。用这样平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令人发指的惨案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体现了弗罗斯特创作盛期的特点:克制冷淡的语气;客观讲述的叙事诗体。第二节第三行中用来修饰“磨盘”的“great”“big”“thumping”三个重读音节的并置,显示了代表工业文明的磨盘的威力,衬托出只能发出原始的惊叹声的红种人的弱小。磨坊主关门撞击铃铛的刺耳的响声(jangle)掩盖了所有的噪音(noise),其中有机器的轰鸣,或许还有印第安人的惨叫。然而,除了红种人喉间发出的惊叹,我们没有听到他的声音。读者脑海中萦绕的是磨坊主的笑声――“如果你想把那种声音叫做笑声的话”。这是扭曲变形的笑声,伴随着一个种族对另一种族的屠杀,令人不寒而栗,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2 诗中动词的运用也体现了弗氏对印第安人的同情。表示动作的词除了“发声”和“闲逛”的主语是红种人约翰之外,其它动词的施动者都是磨坊主:“板起面孔”、“领”、“让他看(show)”、“关(门)”、“上来”和“说”。对磨坊主行为的戏剧性描写,暗示了他在这一事件中的残忍及红种人的无辜无助。
      二 辛辣的讽刺,无情的鞭挞――《有仇报仇》
      《有仇报仇》取材于普雷斯科特的《秘鲁征服史》和《墨西哥征服史》,主要描写被征服了的南美印第安人的复仇。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一改《消失的红色》中的客观节制的语气,以酣畅淋漓的笔墨讲述了以皮萨罗为头领的西班牙殖民者掠夺黄金、绞死印加帝国末代君王,最后遭到报复的故事。第一节介绍了事情的起因,无情揭露了殖民者的贪婪。印加君王阿塔瓦尔帕被皮萨罗囚禁,想用黄金赎回自己的自由,“可满满一屋子赎金居然还不够。”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征服者却宣布那国王犯有死罪,/罪名是他曾发动过一场战争,/结果一根绞索要了国王的性命。”被征服者的反抗被命名为“发动战争”,这是怎样的讽刺!失去国王的印加人开始了报复。既然殖民者最想要的是黄金,印加人民便“像玩游戏似地开始把金子掩藏。”他们把金子埋到地下,藏到山罅崖缝里:“许多曾有过记载的宝藏/都在那时候消失于冥冥黑暗”。
      后来一个印加王公利用殖民者对黄金的贪欲,骗诱他们潜入湖底最终把他们淹死。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金太阳,西班牙人一直找到巴西:“可垂涎三尺的强盗却难遂心愿,/白白从秘鲁一直寻找到巴西。”
      第六节是故事的结局:被征服者至死都没有吐露藏金秘密,他们谁都知道敌人最想要的无价之宝“埋在厚厚的柴灰和木炭下面,/在人类和野兽破碎的骨骸下面,/在一次次盛宴留下的垃圾下面…”,“总之,灿烂的黄金在粪土里埋,/既不会锈蚀,也不会腐烂”。这一节的最后一行叙述者以印加人的口吻诅咒殖民者:“那帮强盗,但愿他们永远倒霉吧!”
      诗的最后一节是叙述者的总结,也是对殖民者虚荣贪婪的猛烈抨击:
      最好亦最狠的复仇方式
      就是发现仇敌想要什么东西,
      然后不管那东西有多么宝贵
      都让它从地面上永远消失。
      让仇敌的贪婪永远得不到满足,
      让仇敌永远难遂炫耀的欲望,
      让仇敌永远登不上想登的高位,
      没法优雅,没法清白,没法风光。
      这一节连用三个排比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印加人的愤怒和仇恨。对于印第安人来说,金子只是普通的装饰品,只具有文化价值,而西班牙殖民者却把金子看作权力和荣耀的象征,甚至为了金子不惜发动战争。这实际上也是对人性中贪婪的欲望和虚荣的有力批判。
      《有仇报仇》是弗罗斯特的第七部诗集《山外有山》(1936年)中的作品,尽管是叙事诗却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结尾处,诗人的声音与复仇者的声音融为一体。尽管诗中对印加人疯狂的复仇心理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不快,然而如果我们追寻这种心理的原因,仍能发现这是殖民者的罪恶所致。西班牙殖民者初到印加时受到印加国王和土著居民的礼遇,但他们却忘恩负义,贪婪残暴,印加人的愤怒因而也在情理之中。
      三 结语
      在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弗氏对印第安人的同情犹为难能可贵。可以说,弗罗斯特对印第安人的关注贯穿一生。1936年,在《我们喜欢的书》中,弗氏将《最后的莫希干人》与《奥德赛》和《瓦尔登湖》等其它9本书并列为自己最喜欢的10本书,指出这本书会永远为我们提供回想印第安人的途径。在《有文化的农夫和金星》(1942)一诗中,弗氏借助叙述人之口谈到印第安人被迫害、被歧视的现实。1958年在回答《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提问时,弗罗斯特说一生中对他最有意义的书有5本,其中包括约翰・L・史蒂文斯的《尤卡坦之旅纪事》。尤卡坦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是玛雅文明所在地。《尤卡坦之旅纪事》描写了探险家史蒂文斯在玛雅遗址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玛雅古文明的尊重。
      弗罗斯特曾经对Cox说过自己少年时代就对美国印第安人充满同情。他在《家史》中讲述了祖先残酷地屠杀印第安人并遭到报复的故事,最后一句写道:“……我想他可以解释/我为何一直都喜欢印第安人的原因”。“喜欢”一词是弗氏典型的反讽语气,其中包含了多少罪恶感,无人知晓。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杀戮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不断拷问着包括弗罗斯特在内的白人的良心。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普瓦里耶、马克・理查森,曹明伦译:《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Faggen,Robert.Robert Frost and the Challenge of Darwin.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p.121-122.
       [3] Michaels,Walter Benn.“The Vanishing American”in American Literature,American Culture.Ed.Gordon Hunt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560.
       [4] Potter,James L.Robert Frost Handbook.University Park and London:The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0. p119.
       [5] 弗罗斯特,方平译:《一条未走的路――弗罗斯特诗歌欣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刘瑞英,女,1975―,河南安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200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诗歌,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推荐访问:不去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