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农村工作 > 正文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11:50:23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并没有及时跟进,农民文化素质总体仍然偏低,农村传统乡规民约和伦理习俗逐渐边缘化,农民精神生活相对缺乏,泛娱乐化、荒漠化趋势明显,部分地区农村信教人数增加、封建迷信抬头。基层农村公共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既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有关,也有农村公共空间萎缩、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客观原因,还有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投入力度不够、“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蔓延等主观原因。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机制,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培养农村公共人物,重构农村公共生活场域和空间。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9-0083-05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对我国农村传统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强烈冲击,基层农村处于急剧的转型和变迁之中。然而,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规范解构的同时,并没有产生一种新型的文化和规范来适应日益变革的农村社会,不少农民物质财富增加了,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文化素质和思想状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并没有实质性改善,反而陷入了一些困境和问题。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水平,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分析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困境的具体表现,探寻其历史和现实的各方面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村民生事业有了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三留守”人员不断增加,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养老、环境、文化等差距持续拉大。虽然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仍旧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落后,农民精神空虚、信仰迷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着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同步奔小康的步伐。

    1.农民文化素养总体仍然偏低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近5亿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历结构方面,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34874万农业从业人员中,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只占0.2%。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在农村教育资源的分布方面,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的村庄占87.6%,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的村占69.4%,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占30.2%,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占13.4%,有业余文化团体的村占15.1%。①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农村文化、教育资源仍然较为缺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仍然低下,文化素养总体仍然偏低,专业技能缺乏,实用型技术人才、知识型管理人才尤为欠缺。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2.农村传统伦理风俗和价值规范逐步边缘化

    传统农村是一种由家族血缘、伦理习俗、乡规民约和宗族文化等非制度性规范所规约的“熟人社会”。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农村传统的熟人社会正逐渐向“半熟人社会”②甚至是陌生人社会转变,在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农村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规范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伦理风俗和行为规范,例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孝悌”和宗亲和睦、邻里互助等“惯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农村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然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给农村带来新观念、新思潮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价值规范和伦理风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生存竞争、等价交换、利益原则逐步深入,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日益盛行。“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了家庭的私人化,这种家庭文化下的新型个人在最大限度追求个人权利的同时,却忽视他们对社会或他人的道德责任。”③原子化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了乡村宗亲伦理、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原有乡村共同体内部的互助、合作、信任关系逐渐瓦解,熟人社会的伦理规范、公共规则逐渐边缘化,传统农村的公序良俗和行为规范日益模糊和失序。

    3.农民精神生活空虚、无助,荒漠化、泛娱乐化趋势明显

    传统农村“差序格局”中,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信息能够充分交流,农民能够认识自己的生活价值和意义,满足不同层面的精神需求。然而,现在的农民,子女常年在外上学受教育,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又普遍到城市打工,一年难得回去几次,家庭和家族已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满足着农民的精神生活,农村的留守人员这样,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同样如此。不少农民腰包鼓了,家人却不能团聚,日常精神生活变得无聊、无助、无所适从,虚无主义蔓延,出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倾向。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填补了农民精神生活的空白,城市娱乐型文化逐渐蔓延至乡镇和农村,农闲季节和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不少农村打牌、玩麻将盛行,甚至演变成聚众赌博现象;传统庙会等文艺活动和商业庆典也开始夹杂一些刺激性、低俗性、虚拟性的元素,色情表演、拜金抽奖、封建迷信等活动吸引不少群众驻足、参与。精神生活的荒漠化带来了农民的信仰危机,也使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

    4.部分农民陷入信仰危机

    信仰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个人、群体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社会转型期,传统价值符号解释力不足,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部分群体价值信仰迷失,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文化基础相对落后的传统农村地区。当前,部分农民的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般农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对较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不多,意识形态化的话语体系不能够完全被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农村面临挑战。例如,现在不少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趋向老化,甚至有的地方“七个党员八颗牙”,老龄化现象突出,老一辈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无法得到有效传承。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宣传、理解和认同程度不够,经院化、学理化味道太浓,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说教居多,宣传方式不合农民口味,就像毛泽东同志曾批评过的那样:“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第三,短视主义、功利主义不同程度的存在。短视主义看重短期投入产出比,忽视某一价值和行为带来的长期收益;功利主义是指更喜欢用有形的物质而不是无形的价值去衡量,两者都可能导致农民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冷漠、对传统乡规民约产生反叛、对精神文化生活容易忽略,这反过来又加剧了部分农民的信仰危机。

    5.农村信教人数增加,封建迷信活动抬头

    近年来,部分农村信教问题呈抬头之势,信教人数增加,信教原因多样,信仰层次参差不齐,不规范宗教活动屡见不鲜,一些非法宗教和邪教乘虚而入,甚至还有个别党员干部参与其中。不少村子房屋破败不堪,庙宇、教堂却建得十分漂亮;少数农民群众特别是妇女和中老年群体,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宗教缺乏正确认识,逢庙必烧香,遇神佛必叩拜,打针吃药舍不得花钱,拜佛烧纸一分不能少,弥补心灵空虚的同时也在其中越陷越深。迷信自古愚昧,在与现代科学的较量中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但封建迷信活动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由于多种原因,变换着各种外衣卷土重来,甚至借着传统文化的招牌不断复苏。有的地方已经消失多年的“巫婆”“神汉”又在农村活跃起来,打着“救死扶伤”“避邪佉害”的旗号不择手段地骗取钱财。迷信活动沉渣泛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危害和影响不可低估。

    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面临困境的原因

    1.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

    传统农村是“彼此相识,互帮互助,形成的是熟人社会而不是陌生人社会”④。熟人社会是一种紧密联系的乡村共同体,不仅体现在农耕劳作上,而且表现在日常的各种仪式等文化生活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过渡促使了农村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这一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和解构了以血缘、亲情、乡情为纽带的农村文化和伦理关系,带来了双重的结果:一方面,农民可以自由流动,按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增加了农村的活力,并使农民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规范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的自由个体,农民的主体意识开始增强;另一方面,农民失去了以往的家族和乡村归属感,在情感、价值和意义方面开始迷茫、彷徨、不知所措。农村从传统、静止和封闭的熟人社会走向现代、开放和流动的半熟人社会过程中,由于经济竞争加剧、社会流动加快,传统秩序受到冲击,新秩序和规则尚未建立,传统联系紧密的乡村共同体逐渐走向原子化的个人主义,公共性日益流失。原子化个人主义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张个体权利与能力的同时,容易走向极端,即个体容易失去共同感和归属感,失去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正如托克维尔所观察到的那样,个人主义“使每个人遇事总是只想到自己,而最后完全陷入内心的孤寂”⑤。此外,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也使农民变得理性化、功利化,以信任关系为核心的乡村社会资本被摧毁,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滋生。

    2.公共空间的萎缩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就业人口的转移。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和新生代农民工大批量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空间。“三留守人员”不仅造成了农民家庭成员的分离,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农村的“空心化”,曾经的乡村共同体逐渐演变成了农民工去城镇打工来往“候鸟式迁徙”的短暂停留空间。此外,传统农村的公共空间例如祠堂、集市、戏台、庙会、村头等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合村并城”的趋势下也逐渐消失,村民集会、红白喜事、乡村文艺演出等公共活动也因为青壮年精英的流失而变得日益冷清。年轻人的流失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和生产生活方式,不但使家庭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逐步弱化,而且使自发性的群众集体文化活动无法组织展开,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缺乏主要力量参与,从而加剧了农村公共文化的衰落。

    3.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后

    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匮乏,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息息相关。据调查,目前很多农村的公共设施还是集体公社时期所修建的,为数不多且普遍陷入衰败状态。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统计发现,全国34756个乡镇和637011个乡村中,有公园的占11.7%,有体育健身场所的占10.7%,有图书馆、文化站的占13.4%,有农民业余文化团体的占15.1%。⑥这表明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没有公园、图书馆等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更没有公共文化资源信息的共享,农闲时节和茶余饭后的农民业余生活基本上停留在打麻将和跳广场舞的层次。由于部分农村地处偏远,没有路灯照明,很多地方夜生活缺乏,夜晚漆黑一片,安静沉寂得出奇。加之交通、邮政和通信不便,连接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的成本较高,书刊报纸的订阅量很少,接入互联网络和有线电视的比例更是非常有限。尽管近年来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开始不断完善,但是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还比较缺乏,很多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由于规划和管理的问题,处于闲置状态而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以“农家书屋”为例,由于书籍缺少吸引力,更新速度缓慢,加上疏于管理,损坏严重,很多地方的农家书屋十分冷清甚至长期不开放,成了装点门面的摆设、应付检查的道具,而不能为村民汲取知识营养、丰富文化生活提供有益的服务。

    4.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蓬勃发展需要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支持,尽管民间自发组织的公共活动是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但是它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尤其是政府的扶持和配套之上的。由于受错误政绩导向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对新区建设、招商引资等经济效益、短期效应明显的经济活动较为重视,对于文化、民生事业特别是基层乡镇和农村地区的重视程度不足,仅有的少数公共项目还是见效快、周期短的政绩和形象工程,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例如,乡镇文化站本是基层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联络场所,然而很多地方的文化站现在都已年久失修,或者被出租出去办成了饭店和培训学校,很少向周边群众提供相关文化活动和公益服务。一些乡镇艺术团人去楼空,即便是冠以“文艺院团”的组织构架,也多是一个空架子,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更别谈开展有效的文化活动,组织几场“文化下乡”。在经济主导一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既没有投资文化建设的热情,也没有组织群众进行文艺创作和表演的心思,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的文化产品更是少之又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匮乏,也给了低俗、无聊的色情、迷信活动生存空间。

    5.农村教育发展滞后

    教育是文化的基石。乡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标志,是提升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希望。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财政紧张,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环境相当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危房还在改造,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从软件来看,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较低,生活条件差,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主要的骨干教师又想尽量往城里调,教师大量流失,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和健康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深了城乡之间的隔阂。此外,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状况整体不乐观的背景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顺利就业,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得不到回报,学到的知识在农村又基本没什么用处,因此,农村学生辍学较多,“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而这些也给未来新一代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埋下了隐患,从根本上和长远上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

    现有财政体制和经济状况下,基层乡镇和农村很难有财力进行公益性的文化项目投资,因此图书室、球场、文体娱乐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必须依靠政府。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把农村社会文化体系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十三五”规划,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上重要日程。首要举措就是增加投入,特别是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各级政府要拨付专项资金,确保基础设施财力、物力的投入,通过财政补贴、市场运作、社会捐助、群团组织帮扶等多种方式,积极整合资金资源,努力破解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多措并举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2.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提供形式

    第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送戏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配建农村标准化小型休闲广场,增加农家书屋图书数量和类别,实施宽带下乡和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定期给农民举办健康、理财、法律宣传等公共文化知识讲座,积极开展“道德讲堂”“三级联创”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第二,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转变单一的政府包揽方式,探索委托经营、建设—经营—转让(BOT)或政府购买服务(PPP)等形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运营维护市场化,动员营利性文化公司、公益性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满足农村的多元文化需求。第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真正接上农村的“地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润物无声的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借用日常语言和民间文化,通过漫画、展览、秧歌、小品等形式,努力使其通俗、易懂、易学、易会,逐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思想觉悟,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

    3.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不是依靠公共财政,而是依靠农民自己,由此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并导致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改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要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方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一,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加快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中职教育免费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教育事业。第二,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实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强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健康教育、采供血等基本医疗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第三,推进养老院、卫生院等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免征或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盈利性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为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公立机构改革创造条件。

    4.培育农村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流失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内生性的持续动力,重构农民社会资本对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农村社会资本培育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惯习”,尤其是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乡规民约是经过几百年互动流传下来的民间社会规范,传统乡土文化里的诚信体系虽无法律之威严,但因约定俗成,有着被人们遵守和敬畏而产生的旺盛生命力,成为维系传统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对于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要注重挖掘和保护,创造条件让其获得新生,并立足于传统文化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第三,传承发扬历史沿袭下来的家族仪式、家谱族谱、村庄历史传说和村风村规等,修缮规划一些村庄历史建筑和公共设施,建设一批村庄发展沿革纪念馆,做好村史村志、民间传说、名人典故等乡土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等,从而挽救农村日益断裂的历史记忆,重构农村社区的价值认同。⑦

    5.培养农村公共人物

    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迫切需要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第一,发挥农村乡贤和精英人物在调解邻里关系、带领群众致富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和经济影响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发展经济、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第二,挖掘培养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人才。从乡镇和农村走出去,目前在外工作或者返乡创业的能人,包括私营企业主、大学生、行业带头人、退伍军人等,对镇村情况较为熟悉,有为老家办事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帮扶能力,要积极从他们当中吸纳基层党组织成员和镇村后备干部,鼓励其捐资修建学校、祠堂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并通过他们的建言献策和结对帮扶,帮助解决村庄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种难题。第三,重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和文艺队伍,选配一批热爱文体事业的专、兼职人员,开展好“送文化下乡”等各种演出活动。挖掘并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艺骨干,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文艺队建设,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注释

    ①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tjsj/tjgb/nypcgb/,2008年2月25日。

    ②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参见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39页。

    ④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8—89页。

    ⑤[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30页。

    ⑦参见王春娟:《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中州学刊》2015年第4期。

    责任编辑:闻道

    推荐访问:文化生活 出路 困境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