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农村工作 > 正文

    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家校共育”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04:35:06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作为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在“家校共育”方面明显滞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象达中学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其中“家校共育”的德育品牌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家、校在明确主体责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良性的配合与沟通,共同培育孩子已形成共识;家校最佳育人效果的一种育人体系和机制基本建立,“象达教育”已经驶向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关键词】农村中学;家校共育;合作共赢

    一、“象达教育”家校共建项目研究的背景

    1.“家校共建”项目实施的背景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政策非常重视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家风是家庭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实社会条件之基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青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父母家教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积极参加家校共育活动。

    (2)家校共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文件反复强调明确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近两年,教育部再次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的通知》及《番禺区文化德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都要建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校共育活动,切实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

    (3)象达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约45%是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家长中35%是农民及自由职业者、20%是居民,家长群体的文化及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的观念、方法、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及不足,家庭教育重视程度及水平未能较好的满足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整体需要,制约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家校共育是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和教育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

    2.“家校共建”项目实施的意义

    (1)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人格的需要

    我校在探索学校文化的育人作用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家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是社会文化的積淀之地,是学生成长的源发地,中华传统文化很多时蕴含在家庭文化之中。因此,学校文化德育工作,需要挖掘家庭文化资源。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们要让学生从家庭的角度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家庭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继而培养文化自信,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所以开展家校共育对于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是改变学校家校合作现状,优化与创新家校共育模式的需要

    为了充分发挥家校的育人合力,学校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家长委员会建设,倡导“三边互动”的沟通理念,即老师和学生、父母与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该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和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的交流和互动中进行有效渗透。因此打造区域家校合作品牌,可以进一步优化与创新家校共育的途径,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让学生在家校互动人文环境中浸润灵魂、在家校文化共建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达到增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家庭认同感的目的,对培养通达事理的今之达者的意义重大。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

    将沙湾古镇优秀的耕读文化贯穿到家校合作的全过程中,将家庭文化、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结合形成具有象达特色的家校文化育人模式,为后续文化德育的研究提供参考范例。

    二、“象达教育”家校共建项目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1.完善家校合作共建机制,打造“象达教育”成长共同体

    制定《象达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策略》及《象达中学文化德育三年规划实施方案》,确定“象达教育”以“植根尚学文风,化育通达人格”为办学理念,以“达者兼善天下”为校训,以“培养既通晓事理,又有所特长的今之达者”为育人目标,实现“象达教育”的办学愿景,传承沙湾“诗书继世”之文风。以古之贤达为楷模,完善家校共建机制;以现代人才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弘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创设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成就今之达者。

    (1)在校级家委会的主导下,制定《象达中学家委会章程》,健全完善了《象达中学家委组织架构》《象达中学家委申报条件》《象达中学校家委成员分工明细》《象达中学各级家委会例会制度》等,让家校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定期组织每一届初一新家长学习《广东省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广东省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以及国家教育部、省、市、区教育部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聘请市、区家教专家蒋亚辉、许化利、李进成等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家庭教育、文化育人理念、家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德育建设等,藉此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为家校共育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围绕《象达中学文化德育三年规划实施方案》,修订象达中学《家长手册》。让家长明白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教育孩子,仅有爱,远远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明白教育好孩子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成功的家庭教育指标,才会发现孩子独特的禀赋,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找到孩子成长的方向。

    (4)学校“家校共育”师资队伍坚持贯彻“全员化、全程性、全面性”的原则。初步形成了专职队伍、骨干队伍、自我管理队伍和辅助队伍相结合的德育师资队伍。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员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分工,各司其职,这样的德育师资结构,既能有效补充和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师资力量,又能让全员自由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互相借鉴与分享各自的德育经验,真正打造合作共赢的“象达教育”成长共同体。

    2.课题引领,优化课程,建设合作共赢的家校文化

    合作共赢的家校文化是“象达教育”的坚强后盾,学校对家校共育的发展和构想提出了三个希望:即希望为孩子的发展多思考新的途径;希望为学校发展多提建议;希望为家长自身发展办好家长学校。为了实现此愿景,学校以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象达中学家校共育实践研究》和番禺区文化德育立项课题《基于达人德育的家庭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为抓手,锤炼达者教师与家长,将教育科研与家校共育结合起来,通过打造家庭教育优质课程作为家长学校切入点来优化家校共育的途径,提升象达教育效率。

    (1)围绕学校德育在研课题,针对我校家长的实际情况,建构“象达中学家长学校课程”。依据本校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学习及行为特点,根据家长的育儿需求,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家庭教育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沙湾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教育理念、科学育人知识等作为重要内容,使家长学校课程更科学,更可操作,更有实效。

    (2)落实家长学校课程。邀请家长、教师或校外教育专家进行授课,并根据授课的内容结合座谈会、讲座、体验式培训等方式,对家长进行科学家庭教育的宣传,分享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提升家教理念,指导家教行为,引导家长培养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尽量多的学生感受其乐融融的亲情氛围,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3)拓展家长学校课程

    ①德育手册课程化实施。我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家长的育儿需求,以学生和家长为主要对象,开发了《象达中学学生手册》与《象达中学家长手册》两本校本读本,并以相关主题为题材,进行课程化实施。比如,利用班会课,早、午读课渗透学生手册的有关内容;邀请家长将手册中的《如何让中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13—15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等9个主题的内容录制成小视频,将其作为家长培训的辅助课程。两本德育手册的课程化实施,补充了学校家长课程的不足,提高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的效益。

    ②积极推动家长委员会建设,学校家委会宣传部负责发动家长积极提供家校共育材料,努力探索家校合作最佳的育人模式,构建和谐、通达的家庭精神文化。家委宣传部主导出版《象达家长报》,协助出版《墨馨阁》校报、《阳光心语》心理健康报;学校家委会文体部,每周周五定时组织家长、教师进行文体活动,积极创设健康、向上的家校行為文化,营造和谐的家校协同育人环境,

    ③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拓展教育卓有成效。学校与家委会、广州纺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象达环保教育基地”。每年3月三方共同举办“小手牵大手”活动,使垃圾分类理念进校园、进家庭,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2017年学校代表番禺区教育界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大会上作“三方合作,绿色环保”为主旨的经验介绍。“家校企”共建绿色象达的经验在全区推广,此成果于2018年11月推荐代表番禺区参加广州市垃圾分类成果展;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活动,引入家长导师制,聘请有特长的家长到校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比赛和展示活动。其中黄雨欣同学在具有演讲特长的黄桂春家长指导下,获广州市“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特等奖;油画社团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废旧水瓶建成的象达最美彩虹墙,均是家校共育的代表作。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家庭文化-学校文化协同育人模式。以象达中学“以文化人以德塑达”的文化德育理念为引领,以班级文化与家庭文化为主体,家校共同探索科学的、系统的、多元化、多向度的“尚达”家校文化育人互动模式。现阶段,学校合作共赢的家校文化氛围基本形成。

    3.丰富家校共育的活动途径,共同培养通达少年

    学校家委会协同学校德育处积极探索家校共育的活动途径,其中又以家委义工部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扩大家长义工队伍,2018学年初,学校家长义工队在册人数达636人,占学生家长总人数的37.4%,学生义工在册人数达101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9.5%。

    为进一步加强家长、学生义工队的影响力,扩大义工队员参与学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2016学年校义工部成立了各级家委的“安全护卫组、阅读分享组、社团活动组、学习协助组、礼仪服务组、宣传设计组”等六个组,并建立定时活动机制,充分发挥义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家长适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让家校共育渗透于家校共建的各个环节中,真正落实学校文化德育“以文化人”的初衷。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好各级家委义工部的六大小组工作。学校家委会义工部对小组工作及时跟踪,总结。试行三年多来,效果良好。

    (1)各级“安全护卫组”成员按班轮流参与每天下午放学时段的“我为孩子站一天岗”活动,给孩子们每天上一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同时每天下午家长、学生义工的“护安”活动场景已成为象达门口最亮丽的风景;家长义工们都能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或直接参与项目表演、或负责活动的后勤保障等工作,尽量以自身的优秀去影响学生。

    (2)“阅读分享组”每月定期举办家长、学生读书沙龙,让家长、孩子同阅一本书,共同分享读书心得,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阅读中共同成长;协助学校学校教导处、团支部、语文科组开展“悦阅读”活动,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阅读的气氛,“崇尚阅读,喜爱经典”已经成为象达师生、家长生活的一部分。近年学校朗诵队参加区级以上的比赛屡获殊荣,家长积极主动参与至关重要。

    (3)“社团活动组”积极配合家委文体部的工作,每周五晚定期组织家长、师生在校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增强家长们主人翁意识,融洽家校情感,增进家校友谊;发动有特长的家长积极参加学校每周的学生社团活动,既做教练又做社员,令学校社团建设卓有成效;以学生为纽带开展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文体活动或德育体验式活动等,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学会感恩。

    (4)“学习协助组”协助沙湾镇家综社工及学校德育处做好对弱势家庭群体的帮扶工作,协助老师做好家访工作,营造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调动家长的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并协助学校组织学生“游学”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5)“礼仪小组”协助学校团支部做好每届新生的“做文明有礼的象达人”的培训工作;协助培训各级学生礼仪队;协助学校重大节日、大型活动开展礼仪迎宾工作,以实际行动熏陶学生的文明行为。

    (6)“宣传设计组”协助校家委宣传部,加强与校外媒体机构的沟通,做好家长学校宣传工作,协助学校防止新闻舆情危机的发生;协助出版《象达家长报》《墨馨阁》校报、《阳光心语》心理健康报,为提高全校家长的育儿知识建言献策。

    几年来,通过优化家长义工队的各项工作内容,家长参与学校各類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家长与学校心连心,共命运,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高,象达学子们不仅通晓事理,而且个性特长得以全面健康发展,通达少年不断涌现,2015学年至今,全校师生、家长共有163人次获镇级以上涉“家校共育”相关专题奖项,助推了“象达教育”更上一层楼。

    4.拓宽家校共育互通渠道,拉近家校间“心灵距离”

    信息对称与畅通是家校间有针对性共育的前提与保障,创新拓宽家校互通渠道,确保共育效果。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番禺电视台、《墨馨阁》校刊、《象达家长报》《番禺日报》等媒介,加大对家校共育的宣传,让社会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学校及班级分别建立固定QQ群、微信群”等,加强家校互动、拉近家校间“心灵距离”。

    为实现家校间真正的和谐共育,学校坚持与政府、公安、交通、司法、社区等多部门协同配合,积极营造良性、健康的家校共育环境。如2017年家委、学校与番禺区交警七中队共建沙湾第一间“警家校示范校”,让家校共育更上一层楼。

    三、“象达教育”家校共建项目的实施效果

    1.促进象达中学办学水平整体提高。通过探索多途径、多手段的家校共育模式,全面提高全体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本校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及影响力,促进学校可持续、优质发展。

    2015年以来,学校办学绩效、毕业班评奖屡创佳绩,办学成效得到政府、社会、家长的充分肯定。象达家校共育模式也多次被番禺电视台、番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沙湾镇2017年年终总结向全镇各学校推荐象达中学“家校共育”的成功经验,社会反响热烈。

    2.提供中小学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可借鉴的经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开发构建满足本校家长需求的系统性、梯度性强的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系,以解决家校共育育什么怎么育的问题;通过对家长、老师的培训,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育人队伍,解决了谁来育的问题;总结出一套促进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评价制度;形成了本校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特色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象达中学自从探索家校合作育人模式,营造和谐的家校协同育人环境以来,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其它社会团体的一致认同。现在的象达,家长们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感大大加强,家庭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在校学生品质和人格更为健康。“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已成为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座右铭,浓厚的“尚学”之风已成为学校的整体风貌。

    参考文献:

    [1]周运清.中国家庭教育99问[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广州市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家庭教育名家课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5.

    [3]李希贵.学校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肖川.教育的方向与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推荐访问:城乡 策略 农村 实施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