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农村工作 > 正文

    个人代购今后何去何从【个人计算何去何从】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49:30 点击:

      人们都看到苹果智能手机iPhone的辉煌,却很少有人知道20年前苹果曾经在手持设备上惨遭滑铁卢;今天,人们大都看到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的发布,却很少有人记得10年前微软曾试图通过Tablet PC平板电脑把以台式机为主的个人计算推向移动。
      今天的成功源自过去的尝试和挫折,要想把握个人计算的发展脉络,同样可以从历史中找到规律。
      在创新经济学看来,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200多年历史进程,可以简洁地概括为由水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和信息技术这5种主导技术所驱动。这些主导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性和对市场乃至产业格局的颠覆,新的主导技术经由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从而增大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主导技术的颠覆力度并非取决于技术性能,而是取决于新技术的扩散范围和扩散速度。纵观计算市场的发展,主流计算设备的形态经历了从主机、小型机到PC机,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过程。如果仅从性能上看,的确一拨不如一拨,但产品形态的每一次变化都促成了计算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扩散。
      回到个人计算这个主题。个人计算的历史发端于英特尔4004微处理器。1969年,日本计算机器公司找到当时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存储器的英特尔公司,希望英特尔为其新一代计算器Busicom 141-FP设计12块芯片。最终,英特尔在1971年仅用4块芯片就解决了问题,即4004微处理器+用于程序存储的只读存储器(ROM)+用于数据缓存的动态随机存储器(RAM)+用于I/O控制的移位寄存器。
      这一解决方案的意义在于通过微处理器不仅大大简化了硬件,同时也通过嵌入不同的软件增强了硬件平台的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全球首款微处理器,4004微处理器让整个IT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天地,而不仅仅是个人计算。
      到了1972年,位于硅谷的施乐PARC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台个人电脑Alto。汇集了鼠标、图形用户界面、网络、所见即所得技术、面向对象语言等诸多原创技术的Alto电脑对后来的苹果乃至PC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形之下,1981年IBM推出的PC,其最有价值的原始创新已非技术,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即基于开放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这种水平划分的商业模式不仅成就了PC产业的辉煌,而且成全了微软、英特尔以及众多零部件和整机厂商。
      从用户角度看,PC是第一个通用的个人计算平台。通用计算平台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支持足够多的应用,二是售价尽可能低。PC因为具备这两个特点而迅速普及,而苹果电脑则始终属于非主流。
      1982年,康柏发布了首款便携式电脑PortableⅠ。重达12.7千克的PortableⅠ笨拙地把个人计算带入移动领域。
      此后,一些厂商相继在个人移动计算领域进行了探索,较为有名的有:苹果于1993年发布了名为“牛顿”的全球首款手持计算设备,国家半导体公司2001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平板电脑WebPAD,微软于2002年分别发布智能手机系统平台Windows Mobile 2002 for Smartphone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Tablet PC。
      正是因为这些探索,才让很多人在对苹果的iPhone和iPad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抱有敬意的同时,对其技术的原创性不屑一顾。退一步说,即便是这些探索具备了iPhone或iPad所有的产品特点,依旧不会成功,因为那时还没有宽带移动通信。
      苹果的创新更多体现在整合上,它将多项技术、3G、云计算、应用商店整合成一个生态系统,将市场竞争由产品竞争提升到生态系统的竞争。从用户角度看,乔布斯对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及iPhone和iPad硬件的垂直整合,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一般而论,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知识复杂度的过程。为了有助于理解个人计算系统从PC的水平划分走向移动时代的垂直划分,笔者曾于去年在《马氏定律》一文中谈到:企业发展之道在于不断地将复杂性封装在其产品或服务中,并且通过接口的开放与外部互联互通,前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后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洞察个人计算未来的发展,只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量:在用户需求上,将从移动计算上升到无处不在的计算,即普适计算;那时,作为主导技术的信息技术扩散范围已经最大化,接下来只是在计算密度上即计算设备的多样化上作文章;二是个人计算技术的复杂性将会完全屏蔽在产品和服务中而不会打扰用户,这就是普适计算的最高阶段平静计算,也是个人计算的终极。
      横看市场竞争
      现如今,移动计算市场上各种计算设备层出不穷,但究竟谁能成为主流设备呢?还是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IBM在1981年推出PC之前,Apple Ⅱ、天狼星等多种个人计算设备早已在市场上先入为主,但PC最终成为个人计算的主流,在于其具备通用计算平台的特质。继而,笔记本电脑又取而代之。事实上,笔记本电脑解决的是用户在移动之后而非移动过程中的计算需求,严格意义上说,笔记本电脑只是便携的通用计算平台。
      随着用户对移动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通用移动计算平台势必会取代笔记本电脑成为个人计算的主流。
      无论是从发布历史的“悠久”和产品类型的多寡看,还是从市场的出货量和销售收入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远超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甚至连微软首席战略官去年3月在澳大利亚也对媒体表示,智能手机将成最个性化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将成为便携式桌面,他不认为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平板电脑的生存空间。
      为此,笔者在《通用计算:平板电脑威力所在》一文中表示,智能手机凭借用户可以自行装载多种应用而击败功能手机,但智能手机由于屏幕尺寸所限,难以满足用户对视频和图像方面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智能手机只能成为移动计算的准通用平台。从移动计算通用平台的标准看,唯有平板电脑才能胜任。平板电脑向下侵占智能手机的领地,向上掠夺笔记本电脑的市场。
      平板电脑要想取代笔记本电脑成为个人计算的主流,还必须强化其通用计算的潜在优势。如今,无论是苹果还是谷歌在平板电脑的市场营销上,都在刻意强化平板电脑的消费市场应用,诸如无论三四岁的孩子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拿过平板电脑就会用。
      原本平板电脑市场已经被苹果iOS和谷歌的Android两大生态系统挤得满满的,但由于苹果和谷歌这种囿于消费应用的产品战略破坏了平板电脑的通用性,也为微软进入移动计算敞开了大门。
      近日,Windows 8发布时强化了融合的概念,还原了平板电脑在消费和商用领域“一剑走天下”的通用特质,也为微软挤入平板电脑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一基础是否牢固,有待于苹果和谷歌是否能知错就改。这对于谷歌来说并非难事,但乔布斯的偏执融入其文化中的苹果会认错吗?
      如果说苹果的iPod和iPhone分别颠覆了唱片和移动通信的产业格局,那么,Windows 8的问世,应该是PC产业格局和硬件企业商业模式遭遇颠覆的开始。

    推荐访问:何去何从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