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农村工作 > 正文

    【岱峻: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8 04:49:09 点击:

      岱峻的博客序言是这样一句诗:太阳底下无新事,故纸堆中有真知。他整整十余年埋头于故纸堆中,甘于寂寞,慢工出细活。以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的李庄为切入点,岱峻先后出版了《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等民国学术史著作。近期出版的《民国衣冠》,以抗战开始后“中研院”撤至四川李庄时期的历史为重点,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与家庭生活,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
      学者风度
      10月20日下午,窄巷子白夜酒吧,《民国衣冠》读书会。岱峻在这里和书友谈他写作此书的心路历程。演讲开始前二十分钟,岱峻就已经来到会场一隅,和洁尘等嘉宾轻声交谈。他身材高大,面容清俊,头发微卷,穿着红色T恤外套背心,兴奋中略带倦容,语调平缓从容。摄影记者给他拍照时,闪光灯下的他稍显紧张,肢体甚至有些僵硬,显然他更习惯于和书本和人物面对而非聚光灯。
      读书会伊始,主持人介绍岱峻和嘉宾。当介绍到坐在一隅的他夫人冯志时,一位优雅的蓝衣中年女士微笑挥手向大家致意旋即坐下,并不多言语,不经意间注意到岱峻深情的一瞥并带头率先鼓掌。岱峻和冯志是一对琴瑟和弦,志趣相投的恩爱夫妻,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相识相知进而相伴多年。谈到他的人生定位,岱峻说:“我受父母影响,一直想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在‘文革’中上到初中二年级后就失学了,后来当过知青和卷烟工,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考取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几经波折最终还是从事了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所谓波折,指岱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给某领导做秘书,这在当时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但对岱峻而言却不是,他最终放弃旁人眼中的大好前程,做了一名编辑。
      聚光灯下的岱峻不说话时略显疲惫,常年埋头故纸堆,加上无数次的亲历采访,耗去他太多的精力。而聚光灯下的他又非常兴奋,渴望把自己十余年来潜心民国学术史的心得与读者分享。与嘉宾和主持人对话时,他时常打断对方的节奏,重复或强调某一话题。历史本身的厚重,书里书外,他有太多的话想对读者说。
      一个人“拯救”了李庄
      因为读者和嘉宾几次提到李庄,岱峻谈到了他和李庄的缘分:“我这份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编辑的机会进行几十年大量的阅读,90年代我意外地读到一些与那个叫李庄的小村庄有关的人和事。如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的扛鼎之作——1984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和1998年国内出版的《中国建筑史》,都是1943年成于李庄。李霖灿先生写的《神秘的东巴王国》也是在李庄。太平天国研究权威罗尔纲多篇文章都郑重地写上某某年写于李庄。”李庄,就这样一次一次地撞击岱峻的心扉,变成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0年“五一”大假,岱峻第一次去少有人知的李庄,当地除了他没有一个游客。当地人把他当成收旧门窗的,年轻人对当地在民国文化史上的辉煌一页一无所知。谈到此,岱峻说:“收旧门窗的是收集历史的硬件,我收集的是历史的软件,收集软件比硬件难得多。”岱峻还谈到和李庄有关的一个花絮,成都到处可见的李庄白肉属川南菜系,本不放糖,但为何现在有甜味,是因为在抗战时期,2000多人的李庄小镇涌进了8000多“下江人”(泛指抗战时期从日寇沦陷区逃到大后方的人),他们在改变当地人文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从此我们才能吃到这麻辣香甜兼而有之的“李庄白肉”。
      此后若干年,岱峻的足迹踏遍李庄小镇,经过他的“抢救式发掘”,李庄在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得以显示,岱峻也被称为“一个人拯救了李庄”。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最初到李庄,李庄是南溪县的李庄,经过逐步宣传,到宜宾的李庄,进而到四川李庄,现在则还原成为‘中国李庄’”(抗战时期因李庄大量学术机构与国外有联系,国外邮件直书‘中国李庄’即可收到)。
      读书会上的气氛达到高潮时,主持人搀扶出一位气度不俗的老太太,她是40年代李庄著名乡绅罗南陔先生的孙女,当年罗老先生不仅举倾家之力,帮助了逃难到李庄的众多学子,而且还应允了包括他小女儿在内的诸多李庄姑娘嫁给中研院的单身研究者。这些李庄的女儿在抗战胜利后随夫顺江而下,很多人一辈子再没有回过李庄。坐在岱峻身边的罗老太太不无哽咽地说起家族的历史和文革时期的遭遇,一再向身边的给罗家正名的“岱峻作家”表达感激之情。
      走出李庄,返回华西坝
      当岱峻的眼光集中到李庄和昆明西南联大的时候,他的研究重点却变成了成都的华西坝,抗战时期的又一个文化重镇。内迁的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云集于此,加上1910年建立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华西坝成为有名的“五大学”聚集之地。“这就是我的新书《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始末》的缘起。”岱峻一字一句地给自己的新书“做着广告”。在讲述当时几所大学的流风遗韵时,岱峻说起2006年他亲临的一次金陵女子大学成都校友会,77岁的陈流求(陈寅恪先生女儿)一大早为大家准备了漂亮的紫色康乃馨胸花,恭恭敬敬地戴在每位老姊妹校友的胸前,大家齐唱《We are from Jin-ling》,声音洪亮,音色年轻。服务员在一旁惊讶万分,没料到这些白发苍苍,腿脚不灵的老奶奶唱得如此动听。岱峻不无动容地说:“这就是华西坝的魅力。”岱峻还谈到了昔日陈寅恪、钱穆等大师亲临授课的“广益学舍”,现在已成为川大华西校区幼儿园,询问其员工,都不知这段历史。
      读书会最后,与听众交流环节,有读者问到民国文化的问题,岱峻说:“民国既有新文化派,又有学衡派,他们之间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文化才是一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倡导的,就是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岱峻最后以苏格拉底的名言为自己的话结尾:“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问他
      有时间,多读闲书
      Q=《成都女报》 A=岱峻
      Q:如能穿越时空,您最想采访的是哪位学者?原因何在?
      A:傅斯年先生。原因有三,其一,他独断、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引起很多争议,但是却成就非凡;其二,帮助和提携了很多学者,自己却两袖清风,死前还为买棉裤缺钱而赶写文章挣稿费;其三,崇尚独立人格,敢于跟权贵叫板,敢翘着二郎腿、抽着烟斗,坐在蒋介石与麦克阿瑟旁边照相。
      Q:您被称为“玩儿出来的学者”,凭着兴趣研究、著作,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请问在这方面您对读者有何建议?
      A:爱好使然。虽然是无心插柳,但发现李庄也是建立在大量相关阅读的基础上,非一日之偶然所得。我对读者的建议是:第一,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大家应该从容一点。不那么急功近利,想一想自己的潜力在哪方面,读一些闲书,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充实;第二,人的年龄和精力是有限的。兴趣爱好不能完全信马由缰,要集中,深入一点。
      Q:您研究民国学术史多年,其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A:章太炎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可以自学,有不懂的问老师,要问彻底,学问必须要和人生相勾连。研究民国学术史。我也是在亲近那批温良恭俭让的知识人,痛惜我们曾经拥有的风华。我在追随这批先生的时候,也在风范、语言、行为方面深受他们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Q:《风过华西坝》的出版是否意味着您的李庄学术研究暂告一段落,此后的研究重心将转移到战时成都,抑或是其他地方?
      A:作为独立写作者。我没有政府支持和企业资助。但在研究上也不受约束。李庄会被我一直关注的,但目前我的关注点在华西坝。华西坝五大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其实一点不逊于昆明西南联大,成都人应该熟悉这段历史。

    推荐访问:我一 所知 岱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