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选择题(40题)(可下载)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7-28 07:10:12 点击:

     2020——2021 学年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

     必杀 04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0 题)

     一、2011 年课标:(七上第 4 单元核心知识点)

     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4.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编 二、紧扣核心知识点精编 40 题 题

     (基础)1.(2020 年山西)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如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时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属于政权分裂,西晋是短暂的统一时期,后来的东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都属于政权并立的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政权分立的内容,选项 B 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人类社 (基础)2.(2020 年黔南州)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因此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相吻合的是 B,B 项符合题意;A 项 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排除;C 项翻车是三国曹魏马钧发明,排除;D 项公元 280 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排除。故选 B。

     (易错)3.(2020·江苏工业园区·初三一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混战,终成三国。如反映“三国鼎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208 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220 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在我国北方;221 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在西南地区;222 年,孙权称吴王,229 年,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在东南地区。可知,D 示意图正确;综上所述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基础)4.(2020·安徽芜湖·初三三模)下图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战役

     A.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B.形成了东晋与前秦的对峙局面 C.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状态 【答案】A 【解析】根据地图,可知与官渡之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 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选项 A 符合题意;383 年淝水之战后,形成了东晋与前秦的对峙局面,B 排除;208 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 排除;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状态,D 排除。故选 A。

     (易错)5.(2020·广东揭西·初一期末)《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唐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叙史”部分:“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②。……魏蜀吴,争汉鼎。③,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赣,都金黢。北元魏,分东西……”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A.①汉业建 ②号三国 ③嬴秦氏

      B.①号三国 ②汉业建 ③嬴秦氏 C.①嬴秦氏 ②号三国 ③汉业建

      D.①嬴秦氏 ②汉业建 ③号三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了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二世时期,发生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建立西汉。东汉后期,诸侯混战,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可知①是嬴秦氏,②是汉业建 ③是号三国。故 D 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项。故选 D。

     (易错)6.(2020 年湖南长沙)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行历史研究是最为可信的材料是原始材料,其中三国的吴简是由当时人写成的,具有可信性,A 正确;《三国演义》属于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艺术加工性,可信性不足,B 错误;《资治通鉴》虽然属于史书,但是也有作者本身的价值取舍,C 错误;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是东汉末年的战争,不属于三国时期,D 错误。综上故选 A。

     7.(2020 年山东济南莱芜区)关于如图所示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东汉后期

      B.发生在三国时期

      C.北方政权取得胜利

      D.完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A 【解答】发生在东汉后期的是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后期。

     (提升)8.(2020·山东历下·初一期末)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主题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鼎立反映了当时政权的分立;东晋和前秦的并存反映了政权的分立;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综上所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符合四幅图片的主题。故 D 符合题意;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指的是远古居民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故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提升)9.(2020 年湖南永州)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片可知,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它主要控制北方地区;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它主要控制西南地区。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主要控制东南地区。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都城洛阳。280 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所以示意图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 符合题意;ABC 项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的相关史实。

     (易错)10.(2020·广西陆川·初一期末)下列哪些内容不能体现出西晋的历史状况的是 A.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B.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D.短期统一 【答案】B 【解析】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消耗国力,再加上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导致西晋的灭亡,西晋不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B符合题意;266 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属于魏变晋,是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排除 A;西晋统治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排除 C;西晋是 266 年建立,317 年灭亡,属于短期统一,排除 D。故选 B。

     (基础)11.(2020·山东泗水·初一期末)根据下图,找出两个结束国家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

     A.秦和东汉

      B.秦和西汉

      C.东汉和西晋

      D.秦和西晋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280 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因此结束国家分裂、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秦和西晋,故正确答案为 D。西汉和东汉都是统一的王朝,但他们并没有结束国家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的统一,ABC 均不合题意,故选 D。

     (易错)12.(2020 年吉林长春)“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 A.重要原因

      B.主要表现

     C.基本特点

     D.积极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题干中所述的内容与之相符,A 项符合题意;BCD 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基础)13.(2020·四川米易·初一期末)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 16年(291—306 年)之久的战乱。下列对有关“八王之乱”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晋分封制的实行埋下了祸端

      B.目的是争夺中央政权 C.主要是在长安一带展开

      D.造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主要在洛阳展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故 C 不符合题意;ABD 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 C。

     (易错)14.下图为现存于洛阳博物馆的一枚金印,印面呈正方形,阴刻“晋归义胡王”五个字,印钮是一头跪卧的骆驼。从印文看,是晋朝降服了胡王的意思。专家研究认为,印文中的“胡”应当是指晋武帝司马炎所封的匈奴首领。此印可以用来研究 A.西晋统一全国

      B.晋武帝分封同姓王 C.西晋“八王之乱”

      D.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晋归义胡王金印,据推测是由西晋武帝司马炎颁赐给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它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印章文化的重要实物,还是当时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的证物,所以此印可以用来研究北方游牧民族内迁,D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晋归义胡王”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 D。

     (基础)15.(2020·山东邹平·初一期末)如图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江南地区开发

      B.民族政权并立

      C.民族交融

      D.大一统政权 【答案】C 【解析】根据图 1“制作蒸馍和烙饼”、图 2“食用烧烤食品”结合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往,他们与汉族逐渐汇聚。图中反映当时汉人胡食生活习俗的砖画可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C 正确;材料看不出江南地区开发,排除 A;图示所体现的是饮食文化,不能反映民族政权并立,排除 B;题干没有体现大一统政权的内容, D。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和表现。

     (易错)16.(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表明 A.汉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胡人

      B.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 C.苻坚文化修养很高

      D.“王与马,共天下” 【答案】B 【解析】根据“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B 符合题意;ACD 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 B。

     (基础)17.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B.王与马共天下﹣﹣反应了东周初期的政治格局 C.八王之乱﹣﹣标志着西晋由盛转衰 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和“马”分别指王导和司马睿。317 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

     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子弟都作了高官,当时流传到“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所以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B,B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 三项推论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

     (基础)18.(2020·河南太康·初一期末)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春秋、秦、西晋、东汉、南北朝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D.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可知选项 D 符合题意;选项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基础)19.(2020·湖南雨花·)420~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统称“南朝”。这四个王朝应该是 A.宋齐梁陈

      B.秦汉唐宋

      C.梁唐晋汉

      D.宋元明清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 420 年东晋灭亡,刘宋取代东晋,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史称“南朝”, 都以建康为都城,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易错)20.(2020·河南邓州·初一期末)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形势图》①②处依次应该填

     A.前秦、宋

      B.吴、南朝

      C.吴、南魏

      D.前秦、宋 【答案】B 【解析】三国指魏、蜀、吴,故①填吴。西晋灭亡后,北方陷于分裂出现了十六国,而南方建立了以建康为首都的王朝,历史上叫南朝。故排除 ACD,B 符合题意。故选 B。

     (基础)21.(2020 年山东东营)《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江南...

    推荐访问:选择题 单元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