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辩证法在《弗兰肯斯坦》中的体现]辩证法在科学中的体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52:21 点击: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人性 理性 辩证法 科学技术   摘 要:《弗兰肯斯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主义观点,在小说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疯狂与理智,善与恶,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具体与抽象,生与死等等。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把这些对立物看作是绝对的、不可协调的,或是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世界,那都是危险的。
      《弗兰肯斯坦》是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写的一部哥特式的小说。该派小说以神秘、恐怖著称,作品常以中世纪的哥特式城堡为背景,充满了超自然的力量和阴郁气氛。但玛丽・雪莱在神秘恐怖特色的基础上,抛弃了传统的哥特小说以哥特城堡为背景,以鬼怪故事为中心的做法,将科学幻想引入小说。因此,《弗兰肯斯坦》又被后世推为第一部科幻小说。
      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在北极探险的船长沃顿从浮冰中救起了一个快要死的人,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瑞士人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弗兰肯斯坦对沃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维克多青少年时期具有狂热的求知欲,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并如饥似渴地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出于战胜死亡、造福人类的目的,他用死人的肢体组成一个庞大的人体,并用电击法赋予其生命,然而他的造物容貌丑陋可怕,使他恐惧厌恶,即弃之而去。在随后的两三年中,这个造物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人类的感觉、智力、情感,并学会了运用语言和文字。但所到之处,总遭到人类仇视和攻击,于是他渐渐由想融入人类而变得仇视人类并决意报复。他首先报复的是创造他又遗弃他的弗兰肯斯坦。在他要求弗兰肯斯坦给他造一位女伴的愿望破灭后,他的报复变本加厉。弗兰肯斯坦的弟弟、朋友和新婚妻子都死在他的手中。弗兰肯斯坦决心将其毁灭,历经酷暑严寒,他追踪至北极冰川上,最终积劳成疾,含恨而死。 弗兰肯斯坦死后,一直像鬼影一样折磨着他的怪物也万念俱灰,并最终以火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
      
      《弗兰肯斯坦》自问世后的近二百年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对该小说加以阐释,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等,使得该小说的研究视野更广,分析更为深入。在此,本文作者将从辩证的角度对人性的善恶,科学的两面性等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更为现实的意义,使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
      辩证法告诉我们,对任何人和事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无法克服的矛盾,任何矛盾都互相依赖,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对立面,在特定的条件下向反面转化。很显然,在《弗兰肯斯坦》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疯狂与理智,善与恶,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具体与抽象,生与死等等。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把这些对立物看作是绝对的、不可协调的,那是危险的;而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世界,如果不是神志不清,至少也是荒谬可笑的。
      探讨《弗兰肯斯坦》的辩证观点时,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怪物的行为视为疯狂或罪恶的表现,把怪物当作可怕的复仇主义的极端分子来进行谴责时,我们是否也犯了我们指责怪物的同样的错误,即把事物绝对化而忽视了其相对性? 怪物歇斯底里地进行复仇的行动以及弗兰肯斯坦不顾一切的创造人的行动,尽管以灾难性结局告终,难道不也同样体现了某些宝贵的、得以丰富人类精神宝库的东西吗? 我们都不希望把《弗兰肯斯坦》绝对化。在这部小说中,没有绝对的人性,也没有绝对的非人性。任何智慧都包含愚笨,任何抽象真理都体现在转瞬即逝的具体事物中。善与恶,人性与非人性,有限与无限,已知与未知,都是不可分割、不可单独存在的,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弗兰肯斯坦》里,每对对立物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这种关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物、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展现出来。
      
      二
      
      弗兰肯斯坦出生在日内瓦的名门望族,祖宗几代人都是共和国的功臣,父亲“几乎把自己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国家的繁琐事务”,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明显继承了父辈的事业心,自幼就有“远大的抱负,向往着伟大崇高的事业”。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境殷实,父亲慈爱,温柔漂亮的未婚妻与他情投意合;他本人又如愿以偿,在他喜欢的大学攻读他喜欢的专业,摆在他眼前的是一条光明的坦途。但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学习劲头,而且还有那种不问好歹、凡事都要涉猎的盲目劲头,把他一步步引入悲剧的深渊。他“以探索世界本源为乐”,对自然科学有着超乎寻常的 “好奇心”和 “求知欲”;一本神秘学家的书更使他对所谓的 “科学”走火入魔,他一度沉溺其中并产生了日后导致他 “毁灭的冲动” 。为追求知识,并为“在外面的大世界里争取自己的位置”,心高气傲的他背井离乡,独自踏上去异乡求学之路,从此也开始了他孤立自我的精神漫游。求学期间,他将一切置之度外,发愤图强,以响应他 “灵魂的大声呼喊”――“我一定要取得更大的、远远超过前人的成绩,我一定要独辟蹊径,探索未知的神力,向世人揭开造化最深邃的奥秘。”在掌握了一套高深的科技知识后,弗兰肯斯坦立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于是他怀着 “惊愕”和 “狂喜的激情”,开始了一项惊世伟业――创造新的人类物种。就这样,他毫无警惕性地被 “飓风般”的激情一步步地卷入毁灭的深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只是从一般的、抽象的角度关心人类的命运。但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的日常生活却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而且也不屑与其他人交流,完全把自己隔绝在深奥的冥思苦想中,唯一想的就是造人。尽管朋友、未婚妻和奄奄一息的父亲的一再劝说,他仍然执迷不悟不肯放弃。弗兰肯斯坦那种着迷于一般的、抽象的问题而置具体的、特定的人道行为而不顾的做法,在小说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从弗兰肯斯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既体现了科学先驱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同时又体现了人性的局限性。在精神上,他把自己放在为人类谋福利的崇高位置上,视自己所做的一切均由全人类利益出发,是无私和伟大的。但实际上, 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尽管他不顾一切地探索科学,想战胜死亡,造福人类,并自己亲手创造了一个巨人,但从其内心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想通过这一成功获得荣耀。他说: “一个新的物种将尊我为他们的创造者;没有哪一个父亲能像我这样值得子孙如此感恩戴德了。”他醉心于做别人从未做过的事,并不惜代价地追求自己的选择。在疯狂地追求个人成功和荣耀的非理性心理驱动下,他丧失了作为一个科学家应有的理性头脑和科学精神,陷入到了一种无法控制的狂热的激情当中,并最终把他推入毁灭的深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善与恶没有决然的界限。人性与非人性,理性与非理性是互不分隔的。弗兰肯斯坦的人性来自于他的非人性。天生高尚、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受过先进的教育,并不能保证不会出错。疏忽、缺乏远见和责任感也会招致灭顶之灾。孤独、疏离和敌意能使本性善良的人变成恶魔。尽管弗兰肯斯坦想通过让人起死回生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人性的、为民造福的念头。但是,弗兰肯斯坦看似充满人情味的行为及其对人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只能在他自己的思维意识中维持下去, 而实际上他却以一种非理智的、疯狂的行动,来证明了他的另一面――非人性的一面。他作践活的生灵,在坟场墓穴收集枯骨,从解剖室和屠宰场搞来原材料,干起“亵渎神灵”的勾当。所有这些做法与他那堂皇的“造福人类”的初衷,形成巨大的反差。弗兰肯斯坦亲手创造了怪物, 却抛弃了怪物,并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亲人和朋友以及温柔体贴的伊莉莎白,一个个被他的怪物所残杀。特别是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怪物是他自己非理性的外化,真正的凶手正是他自己的时候,他心里备受痛苦折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旦非理性得以膨胀,它最终会吞食人性中的其他部分,消灭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把人类带向毁灭,带向地狱。而一个人,一旦为自己人性中恶的一面所左右,终将受到命运的惩罚。
      无疑,《弗兰肯斯坦》不是在否定存在着具体的、特定的真理这一现实,而是在否定对生活、对永远变化着的有机世界所做的臆断的、不成熟的改造。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探求真理的锲而不舍的劲头,而不是一心只想探究其终极真理,不计后果的行为。有限包含着无限,因为无限是由无数有限的物体构成的;永恒是在一系列无穷尽的短暂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虽然每一单独的物体不能等于整体,但它却是整体的一部分。任何单独的个人都不能等于人类,但,如果我们否定了每一个单独的人的重要性,我们也就否定了全人类。那些任何要对复杂的宇宙作出系统的、理智的、最终的解释的企图,都冒有过分简单化的危险。
      在经历了血和泪的惨痛教训之后,极度疲惫的弗兰肯斯坦又回到了事物的表面上来,强调坚持已有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必要性;潜入“未知”的科学海洋中作了一番探索后,弗兰肯斯坦回过头来强调“已知”的重要性。但这绝不是一个机械的重复或无益的循环。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弗兰肯斯坦把我们已知的东西当做表面现象而摒弃了,一头扎进深奥莫测的海洋里去寻找真理与幸福,寻找能解救世间万物的终极真理;但通过造人计划的破灭,他又把人类对最高真理的迷恋视为荒唐的、自杀性的行为而摒弃了,以对人类处境的更深的理解回到了事物现象的更高的层面上,但还是没有让自己的内心得以平静。在沃尔顿作返航决定之时,生命垂危的弗兰肯斯坦却对他们是否继续探索下去的选择问题上,举棋不定,莫衷一是。奄奄一息的弗兰肯斯坦说出了最后一番话:“要在平静安宁中寻求幸福,切不可抱负过高。即使是想在科学发现中出类拔萃这样看似清白的念头都要打消。但是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我本人从这样的理想中得到的只是诅咒,换一个人很可能会成功。”
      类似的辩证方法在《弗兰肯斯坦》中处处可寻。很明显,对怪物的人物塑造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玛丽・雪莱赋予了怪物以人性的欲求,所以这个怪物的人性是分裂的,他既有先天的人性又有后天的无人性,而怪物的非人性正是来自他的人性,他是人与非人――怪物的集合。正如约瑟夫・康拉德曾说过的那样:“使人类悲惨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是自然的受害者,而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的受害者。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奴役,他们就痛苦,就愤怒,就反抗……于是,悲剧就开始了。”
      怪物原本无辜,他的丑,是造人者造成的,他的孤独也是造人者的错。怪物情感丰富,闪耀着 “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光芒”。尽管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怪物仍坚定地寻找人类的爱和理解,并以实际行动试图换取社会承认。他经常帮助村民们收集柴火取暖,并摒弃了偷村民食物的坏习惯,而以野果、树根充饥;他在去日内瓦的路上救起了一溺水女孩,他不仅渴望得到亲情友情,还想像正常人一样获得爱情,所以即使在他对社会绝望的时候,还恳求主人能够满足他唯一的愿望,制造一个跟他一样丑陋的女性同类,可以跟她远走高飞,快快乐乐地享受爱情的滋润和家庭的幸福。对情感的需求始终缠绕着他,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不想在没有爱的孤独中终其一生,所以他才会奋力抗争,争取应得的爱和自由。但造人者不但剥夺了他应该拥有的人性和人道的生存环境,而且还排斥他。他热爱人性的生活,为他所得不到的人性生活悲痛欲绝,正是爱的极度匮乏,以及对这个充斥了罪恶、冷漠与残酷的世界的极度敏感,才造成了怪物――这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的巨大的精神打击,以及他无法超越和解脱的痛苦。对正常人性生活的爱,导致了他绝不饶恕的非理性的极端――疯狂杀戮。并使他最终把美与丑、善与恶绝对地分离开来。可见人类之间的情感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怪物从先前的争取到后来的报复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观点; 而对人类的报复,就成了怪物生存的理由。正如怪物自己所说,“要是就只知道饥饱冷暖就好了”。他深知这种痛苦的威力,遂把它当武器,不去直接了结弗氏本人的生命,却一个个杀死弗氏身边最爱的亲人和好友,让其主人也尝到了这种地狱般的滋味。怪物因爱生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所以,当怪物发现弗兰肯斯坦已经悲惨地死去,他的报复获得成功时,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他自动放弃了生存,自杀前的长篇独白是激情洋溢的,他向沃尔顿坦白说:“我将欢迎烈火所带来的痛苦,因为它会帮我忘记内心的痛苦,我已经比弗兰肯斯坦忍受了更多的痛苦,在烈火熄灭之时,我也会安宁了。”所以说片面地把怪物当做绝对的“邪恶”来处理,实际上就是犯了怪物的同样的错误:如果这个世界不是善意的,那就是恶意的;如果人的心不是美的,那就是丑的。在集人性与非人性的每一个个体中,一旦有了催化他非人性的土壤,便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人性的弱点,尽量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三
      
      早在上个世纪初,人们就开始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发展所存在的潜在的危险。技术上的每次努力都旨在提供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同时也暗藏着反噬自己的种子:核物理学家希望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带来一场能源革命,创造一个人间天堂,谁知其成果却首先制造了广岛和长崎这样的人间地狱。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人,在享受机器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极大的程度上为机器所奴役,沦为机器的附庸。而今天的克隆技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限制而任其泛滥,很难设想将导致怎样的悲剧!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根据墨菲法则,凡有可能出错的东西终会出错。我们将之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的。
      当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几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这不能不使人想起弗兰肯斯坦,那个由发明者创造、最终却毁灭了发明者的怪物。弗兰肯斯坦,一个科学奇才,一个自以为人类无所不能,相信人类可以主宰一切的科学奇才, 因激情疯狂追求科学,到头来却反被科学所累和所害这一具有浓重反讽意味的悲剧故事,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它表达了作者对科技潜在危害的清醒认识。并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如何正确对待科学这一问题。科学是什么?玛丽・雪莱告诉我们,科学及其应用对于人类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为人类造福的工具。但如果这个工具的产物有了自己的意识和主张,有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试图寻求平等时,我们将会怎么办呢?我们会不会认为他们将成为人类的竞争对手?会不会与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空间和资源呢?会不会我们反过来成为他们的工具呢?这里,作者借弗兰肯斯坦的经历,揭示出了现代人所处的进退两难的境地,并对知识和科技的作用提出了质疑、担心与恐惧。并警示人类对科技这把双刃剑要保持足够的防范意识:一切为达目的――不管是宏大的诸如“全人类的福祉”,还是具体个人的所谓自我实现――无所顾忌、不择手段地追求和使用科技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对于那些早就认同了“知识就是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人而言,这无疑具有很大的提醒作用:它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技的利与弊,不要一味地陶醉于其有利的一面,迷信科技万能的神话。
      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是有其两面性的,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危害了我们一旦被损害就很难再进行修补生存的环境。几乎每一个让人欣喜的科学进步,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忧虑。而科技是否会危害人类取决于人类对它的态度: 人类若固守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就必然会排斥它,否定它,就会有小说中所描述的结果;若能把它当做朋友,尊重它的感受和需要,就会进入两种智能系统共生共荣、快速进化的新阶段。这就是《弗兰肯斯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克隆时代不可忽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张枫,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河北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与语言教学研究;郑霁鹏,河北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SHELLEY Mary. 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M]. NewYork: PenguinBooks, 1994.
      [2] 本文中《弗兰肯斯坦》的引文参考直接出自丁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下小说引文页码均随文直接标注.
      [3]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 陈嘉.英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0.
      [6]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itish Romanticism, ed. Stuart Curr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7] Jon Turny,Frankenstein’s Footstep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8] Diane Johnson“Introduction”, Frankenstein,Bantam Books, 1991,p.x.

    推荐访问:斯坦 辩证法 弗兰 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