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彼得.巴菲特:打造快乐的自己 彼得巴菲特做你自己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6 04:22:10 点击:

      53岁的彼得・巴菲特穿着西服优雅地端坐钢琴前,微卷的半长发妥帖后梳,颇有艺术范儿。但这位美国知名的音乐人有个更引人瞩目的身份――“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小儿子。用我们的话说,这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
      但他说,“也许我符合富二代的条件,但我不是,我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自食其力。”作为一名音乐家,彼得笑言:“你可能会觉得很讽刺,尽管我管理着这么庞大的资金(一个资金达10亿的基金会),但它一定是要捐赠出去的。”
      
      找对方向,目标一直就在那里
      
       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一栋建于20世纪初的普通独栋小屋,没有围墙,彼得在这座小房子里成长。小时候,父亲沃伦・巴菲特还不太出名,也不算富有。父亲总在家工作,长时间待在书房里,“虽然他的‘手稿’中写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绩效分类等内容,但他却可以轻松达到类似犹太祭司研究卡巴拉圣典或佛教僧人沉思禅经那样的境界。他常常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破旧的毛衣从书房里走出来,身上带着一种几近圣洁的平静。”这种工作态度让彼得着迷。
      彼得发现,即使家里变得越来越富有,父母依然没有什么改变。“父亲至今还生活在那栋小屋里,80岁,每天高兴地开着用了20年的车去上班。他说自己幸运,不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财富,而是开心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如果你现在某天晚上去我父亲家,可能跟我8岁时看到的场景是一样的:父亲穿着普通的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里,吃三明治和炸土豆片,享受生活。”
      彼得问过自己:要选择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吗?父亲应该会帮助他的。他确实考虑过15分钟,然后否决了。
      17岁时,彼得被推荐进入了名校斯坦福大学。选主修课时,彼得犹豫了。“我到底要什么呢?我一直在寻找的是什么呢?”
      彼得从6岁开始学习弹钢琴。即使一直与音乐相伴,彼得也并没确定音乐是自己的方向。“直到大学二年级的一个晚上,朋友邀请我到他的宿舍去听一个吉他手的演奏,这改变了我之前对音乐的看法和我的余生。我以前认为,我必须技法足够优秀,才可以从事音乐,但这场演奏虽技法简单却如此美妙动人。我当时就想:音乐就该如此,我完全可以做到。”
      彼得不记得自己如何离开宿舍,只记得回到公寓就开始在一种狂热的状态下创作乐曲,那晚彻夜难眠。第二天早上,彼得坐朋友的车去海滩,带上了那盘新录制的磁带在路上听,经历了一生中最奇妙、最震撼的感觉。“我打开车门,发现自己无法离开,简直无法移动。我被一种由责任和狂喜混合而成的引力,钉在了座位上。通过土褐色的二手本田扬声器,我听到了自己的未来。”
      彼得决定了,要尝试自己去做音乐。他从斯坦福大学退学,放弃名校的学历。这在巴菲特家并不稀罕,沃伦・巴菲特的3个孩子,全都从大学中途退学。彼得的哥哥霍华德成为了农场主兼摄影师,致力于对抗全球饥饿。姐姐苏茜在奥马哈市做家庭主妇。
      
      从没有奢望的开始到艾美奖
      
      退学,不仅意味着没学历,也意味着父亲不再给彼得生活费。离开大学就得自食其力,这是传统。一切将靠19岁的男孩自己解决。
      幸运的是,这时候彼得继承了来自祖父的家庭财产,父亲把它转换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当时价值9万美元,并非巨额。如果这些股票一直躺在账户里,那么现在应该价值7200万美元。
      彼得把它们投进了自己的音乐梦里――搬到旧金山租下小公寓,添置录音设备,建成一个小小的录音室。
      彼得在报纸上刊登分类广告,为人们提供录音服务,每小时35美元,每次会录几个小时,赚得一两百美元。
      两年的时间,为作曲梦想而退学的彼得没有卖出过一首曲子,只能免费赠送,他却仍是乐呵呵。“一开始我没有奢望要多成功,多出名,我只是想以做录音室谋生而已,能赚钱养活自己就挺好了。所以我不会失望,每天有点儿进步,就觉得很开心了。”
      机会似乎来得漫不经心。彼得得到了一个工作机会――为一个新成立的有线电视频道设计10秒钟的超短“插播广告”,报酬上千美元。“我在心里欢呼,耶!我终于做到了!但也有点失望。10秒钟?除了一串叮当声,10秒还能做什么呢?”
      那时的有线电视还是边缘媒体,但很快,这个频道大火,被称为MTV,成了当时最热门的事物,甚至是20世纪80年代文化现象的代名词之一。这10秒钟大获成功。其它公司找上门来,邀请彼得为他们作同样类型的音乐,这次是30秒,一万美元。“这感觉太棒了!我意识到,我可以依靠作曲为生了。”
      然后是4分钟的曲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与狼共舞》精华的一幕“火舞”配乐,为讲述美国印第安原住民的剧集《500部落》创作8小时的音乐。他策划、编写、制作音乐舞蹈剧《魂》,并在华盛顿国家广场盛大演出。他出了数张专辑,获得了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
      
      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凡事皆有定期,天下万物皆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除有时……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在彼得的书《做你自己》中,彼得把“舍弃”解释为“回馈”。
      2006年,沃伦・巴菲特宣布把大部分财产约370亿美元捐给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此前彼得已经知道了父亲的想法,他的第一反应是打电话过去,告诉父亲:我真为你骄傲。
      30岁那年,彼得想要换房子,向父亲开口借钱,却被拒绝了。“金钱会破坏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父亲说,你应该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去贷款买房,然后凭自己的能力将贷款还上。彼得当时有些生气,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向父亲借钱,也是最后一次。但他明白,“这是父亲爱我们的方式,他相信和尊重我们,我们可以靠自己成功。”
      得到父亲给的10亿美元基金会后,彼得没想到,基金会的工作竟拓宽了他的音乐视野。2009年,他和曾获“格莱美奖”提名的歌手阿肯一起为非洲孩子写了歌曲《血入金》,讽刺贩卖非洲儿童的人用孩子的血为自己赚取金子,呼吁制止人口贩卖。这成为联合国大会的特殊表演节目。
      “年岁渐长,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无法只关注于自己的小世界。我们需要学会理解我们之外的世界和人群,就像非洲的人口贩卖并非只关乎非洲的孩子。”
      父亲巴菲特在给彼得的书写序言时这样说:“彼得的人生全凭他自己打造。他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个人财富或荣耀,而是对广阔世界所做的贡献。彼得和我持相同观点,即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于你,而你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我为彼得感到骄傲。”
      (莫言荐自《南方人物周刊》)

    推荐访问:彼得 巴菲特 打造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