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啃老族”牵动千家万户的忧思|千家万户护工平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41:55 点击:

      走近“啃老族”  “啃老族”,一个在现有汉语工具书上根本找不到的语汇,不知何时开始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给不少家庭的生活蒙上一层隐忧。何谓啃老族?说白了就是,到了该自己挣饭吃的岁数却还要吃父母的人。走近如此啃老族,细究起来情况又各有不同,下面是一组来自生活的真实镜头。
      镜头一:啃老族中的典型——全职啃老。
      大学毕业后的李平,进了一家公司,却感觉越来越觉得没意思。工作不到一年就不顾父母的反对而辞职。李平觉得,工作这一年真的很辛苦。自己是一个习惯晚睡晚起的人,单是每天早上早起上班就让人觉得非常吃力了。既然辞职了也就不必急着开始工作,要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调整到自己适合工作的时候再去工作
      这一调整好不厉害,李平好像重新回到了孩提时代。他每天睡到中午起床,吃过饭就去附近的学校,和一帮小朋友打篮球,然后回家。晚上看看电视,上上网、要么就写点东西。李平跟一起打篮球的小朋友说自己是大一的学生。他并不是存心要骗别人,而是在自己内心真的还觉得自己是个学生,还没有毕业,不需要工作,而需要别人来照顾。转眼调整一年了,李平还没有找到状态,似乎自己的状态就适合在家里,适合工作的日子遥遥无期。
      这样悠闲的日子里,唯一困扰李平的问题就是钱。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李平根本就没有攒钱。好在他辞职后吃住在家里,所需的花费也不多。父母怕儿子手头亏着,怕儿子心理有压力,怕儿子不好意思张嘴,于是,除了让儿子每天白吃饭,还要每个星期给儿子100元的生活费。说到花父母的钱,李平也有压力。他说:这么大了还要花父母的钱,其买我自己也觉得不好受,接过钱的时候会很难过。想想和自己一样大的同学都已经有了的工作,自己还躺在家里吃闲饭靠父母养活
      这种自已不去工作完全靠父毋养活的情况,我们不妨叫做“全职啃老”,这是啃老族中的典刑情况。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子女在这样“全职啃老”。他们大多是己经成人的独生代。全职啃老族没有工作的原因很多。有的毕业后本来可以就业,但由于过于挑剔而放弃工作。有的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有的幻想干一番事业,但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给人打工。有的反复跳槽,跳来跳去,最后跳到家里无事可做。有的文化低,技能差,难以胜任复杂工作,作简单工作又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有的是下岗后用过去的轻松与如今的紧张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去工作。
      镜头二:啃老族中的主力——半职啃老。
      2000年大学毕业后,刘玉文在一家机关工作,每月的收入在满足日常开销之外还有节余。与女朋友交往一年后开始谈婚论嫁,而房子让两人都很为难。他和女朋友全部的钱凑在一起,也只有3万元。而两人看中的一所位置、户型都不错的房子却要价20多万元。刘玉文的父母就这一个儿子,而且又急着抱孙子,二话没说拿出了10万元的积蓄,钥匙到手了,接着便是新房装修。这时刘玉文已两手空空,父母又一次慷慨解囊出了4万多元。
      婚后一年左右,刘玉文小两口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小夫妻俩都没时间照顾,父母又没有退休,只好每个月花400元钱雇了小保姆。父母刚听儿子一说,就觉得自己不能照顾孙女好像对不起儿子和媳妇。于是,没等儿子直接开口,就把雇保姆的工钱承担了下来。为了工作方便,刘玉文又贷款买了车,首付需要3万多。儿子买车,父母是“露脸”的事儿,于是,父母又拿了1万多元。这一天,刘玉文和父母说起贷款的事儿,面露愁色。父母心想,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还要等儿子直接开口吗?于是,为减轻儿子还贷的“负担”,父母虽然已经很是为难,还是咬咬牙又奉献了自己的最后的积蓄5万元……
      类似这样没有全靠父母养活,自己有工作有收入却也在啃老的情况,我们不妨叫做“半职啃老”。他们一般年龄稍大,己经成为“独生父母”,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或许还要高过父母,可是他们购房还要父母首付,买车父母出钱,孩子父母代养,频频向年迈的父母伸手。目前,“半职啃老族”是啃老族中的主力军。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这种啃老现像。事实上的情况比这还要严重。说起这种“啃老”,要吃要喝,白吃白喝,连吃带拿,已经是过时的“初级”阶段,现在,正在逐步“升级”为靠“啃老”来购置高档消费品了。
      镜头三:啃老族中的另类——兼职啃老
      25岁的徐彦是某大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期间就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做不足一个月。她不是认为工作的地点不好,就是嫌待遇不好,几次找工作失意后,她得出结论:本科生的工资太低了,要再深造才能有前途。于是,徐彦毕业没有回家,在北京一所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考研生活。孩子要考研,做父母的还能反对?于是,不仅马上寄来了补习班的报名费和学费。每月房租加生活费大概在1200元左右,这些钱自然都是父母每月按时寄到。徐彦觉得自己不能出去工作或兼职,认为那样会影响自己考研。
      经过几个月复习,徐彦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考试。可随着成绩的公布,她的心情也低落到了极点,考研的失败使徐彦成了一名“失业者”。此后,她也试着去一些公司应聘,看上眼的公司,人家嫌她学历低又没有工作经验,而愿意要她的公司,她又觉得待遇低看不上眼。徐彦就这样一个人在北京徘徊着。最现买的难题是,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无奈的她只好继续向父母开口。徐彦自我安慰、我这是计划明年继续考研、不是吃闲饭。可她心里也清楚,就算自己考上了研究生,还要靠父母养活,身在农村的父母不容易,眼下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工作,可这是她最不愿面对的
      这样的年轻人表面看来是“考研族”,实质上却兼有“啃老族”的角色,我们不妨把这种另类啃老叫做“兼职啃老”。“兼职啃老族”大学毕业后盲目考研,从深层心理角度说,是一种逃避心理。他们不愿去面对校园外的现实生活,逃避目前困难,逃避社会责任。逃避到哪里去呢?逃避到校园里也许是最好自我安慰的了。于是,继续考研当学生,也就成了他们不去就业的最好“理由”,既能理直气壮跟父母要钱,又可免于承担“啃老”的心理压力。   透析“啃老族”
      虽然“啃老”现象井非中国独有,可确实在我们的国度里这个问题更突出/或者说是我们的特殊国情的特殊产物。这是为什么?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是如果从社会心理角度透过现象看实质,不论哪一种啃老,一个共同的深层心理渊源,在于我们所特有的家庭亲子观,在于我们特有的“亲子一体化心理”。
      首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亲子一体化心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养儿防老”的亲子观,在强化亲情的同时,也让亲子之间的“心理脐带”难以消退,让亲子两代人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于是,亲子之间彼此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几乎消失了,因此,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于是,一面是父母认为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子女,一面是子女以为接受父母的一切也是理所当然。于是,一面是子女心安理得地啃老,一面是父母心甘情愿地被啃。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且,在亲子一体化心理中,与其说是子女缺乏独立意识,不如说是父母更缺乏独立意识,或者说,是父母对子女的强烈的依赖意识,“培养”了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意识。
      其次是独生代现象强化了亲子一体化心理。现在的啃老族绝大部分是最初的独生代。他们从小生活在被呵护宠爱的环境中,渐渐形成了依赖性,缺乏独立性和生活自主的能力。因此,他们长大成人为人父母后,还要依赖父母。调查显示,“独生子女”的啃老程度明显比“非独生子女”严重。由于就是一个子女,过度的“爱”导致父母对子女产生“反向依赖心理”,如果子女不依赖他们,他们就觉得失落。因此不帮子女操办婚礼,不给子女出钱买房,不给子女带孩子,就心里不舒服。从前面的案例也可看出,大凡家有啃老族,都是父母愿意让子女啃。这种独生代现象,加重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亲子一体化心理,亲子之间有了更大的依赖性,更缺乏彼此独立的意识。也许正是因此,天津的郝麦收先生与儿子的亲子独立协议,才显得那样弥足珍贵。
      应对“啃老族”
      啃老是对生活的逃避,逃避生活的最终结果,是让人成为一个废人。问题的严重性决非到此为止,如此“啃老族”,对父辈,他们缺乏赡养能力:对子女,他们无力承担教养责任。如此下去,这就不仅是可怕的家庭问题,而且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面对啃老族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关键的心理对策就是切断连接亲子两代人的“心理脐带”,父母和子女一同学会独立。
      一方面是父母狠下心来切断与子女相连的心理脐带。
      第一步是认识到位。父母要从根本上转变亲子观念,教子女及时“心理断乳”,及时切断亲子之间的心理脐带,彻底破除亲子一体化心理。父母要深刻认识到,即使亲情再浓,两代人也是彼此独立的人。随着子女的长大成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调整角色定位,不要总是扮演强者的形象。父母主动的示弱,会加速子女的心灵成长,促使子女成为强者
      第二步是付诸行动。父母观念转变了,角色调整了,接下来就要拿出行动狠狠心给子女生活上“断炊”,不管怎样子女成人之后必须让他们自食其力。如果子女还要强行啃老,父母就要学会说“不”。这样狠狠心才能U:子女学会自立。要想让子女独立,父母首先要学会独立。父母不要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应该学会独立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如同郝麦收先生那样,做好充分的独立养老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父母真正有了自己的独立的生活,就会促进子女的独立和自立。
      一方面是子女挑战自我主动挣脱与父母相连的心理脐带。
      第一步是认知调整。作为已经成年的子女应该拿出勇气面对生活,主动在心理上断乳,让自己的心灵早日长大,让自已独立地适应生活,担当责任。还要改变就业观念。要深刻认识到,人生之路,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发展,不要就业期望过高,刚刚开始人生,最大的光荣是自己养活自己,最大的成功是自食其力。啃老意味着寄生,作为一个年轻人,寄生生活绝不会找到心灵的安宁。所以,要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勇于挑战自我,从而激发独立意识,激发自强精神,激发尝试的勇气,进而激发自立的潜能。
      第二步是勇于行动。经过上面的心理调整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地拿出行动了。人们常常会有一种心理定势,行动之前习惯把事情想象得很困难。但是,一旦行动起来,会发现事情比想象的要容易得多。为了减少行动中的困难,最好在行动上采取小步子的策略,步子越小越容易成功。以全职啃老族为例,第一步是开始承担家务,第二步是勇敢走出家门,第三步尝试容易适应的短期工作,第四步从事比较长期的工作,第五步再谋求比较理想的工作。每一步的成功都是一次自我强化,这样逐步推动自己不当啃老族,勇敢地走自己的人生。

    推荐访问:忧思 千家万户 牵动 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