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对高考英语“一年两考”的反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24 18:25:06 点击: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高考英语等科目实行“一年多考”的方案。2017年,上海首次实行英语科目“一年两考”,一次在1月进行,另一次在6月进行。北京也对英语“一年两考”的方案进行了探索。可以说,“一年两考”正在从一种理论设想变为现实。

    一、“一年两考”值得欢呼吗?


      “一年两考”要做什么?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一年两考”做成了什么?好像也只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一考定终身”背后更深层次的“应试主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虽然多了一次考试机会,但英语教学并未因此就从片面应试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满堂灌输、死记硬背、套用模板、钻研技巧等,纵然不能说更甚以往,但至少是没有太大的改观,依然“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在学术出版界,既有研究致力于“管窥高考英语(上海卷)的翻译命题趋势”,也有出版社推出了对新高考英语各种题型进行应试训练的教辅教程,至于高考房、高考套餐、状元宴等“高考经济”更是持续上演……可以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虽然被打破,但“应试主义”中的种种怪相依然故我。甚至于,一线师生对英语高考的焦虑和依赖也丝毫没有减轻。从理论上说,在春季英语高考中成绩理想的学生可以不再參加夏季英语高考,但据2017年6月9日的《青年报》报道,那些在“春考”当中英语成绩出色的学生并未在6月心安理得地“弃考”,而是绝大部分都选择了在“夏考”当中“继续拼拼看”。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的压力并未随着“一年一考”变为“一年两考”而有所缓解。

    二、假如不存在片面应试现象


      如果不考虑片面应试的问题,或者我们假设基础教育当中根本就不存在片面应试的现象,各中小学搞的都是科学的、人性化的“素质教育”,那么“一年两考”的意义何在?
      对一个既定事实进行“假如”看似无理,但在逻辑上却有存在必要。假如不存在片面应试现象,学生们在学校当中收获的就不是英语应试技巧,不是死记硬背而来的知识和单词,而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一考”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总会有个别学生因为身体、心理或者其他突发状况而在高考当中发挥失常或者根本就无法参加高考,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一年一考”的成绩无疑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英语水平。因此改为“一年两考”,便为所有学生都多提供了一次机会,从而提高了高考的公平性,也保障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如果抛开这一“假如”,回归事实,我们发现,在片面应试的大环境当中,满堂灌输语法知识、死记硬背英语单词、进行题海战术训练等才是最突出的问题,“哑巴英语”现象也长期困扰着中小学英语教学。在这些问题的掩盖下,到底英语一年应该考几次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理由其实很简单:“一年一考”导致学生片面应试,改为“一年两考”之后,难道他们就不应试了吗?不但不会,反而还可能让学生们片面应试的时间提前,比重加大。因而“一年两考”只不过是把“一考定终身”变成了“每考定终身”而已。

    三、相比于“考几次”,“怎么考”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考定终身”的关键不在于“一考”而在于“定终身”,这就使得高考具有高利害性。为了让自己“终身”有望,学生在应试准备方面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加班加点、死记硬背的学生随处可见;教师自然也倾力配合,这也使满堂灌输、题海战术成为常态。因此,相比于“考几次”来说,“怎么考”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高考在命题理念、测试技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能够真正考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满堂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片面应试的措施便纷纷失去了效用。高考依然能够“定终身”,但备战高考的方式不再是进行无休无止的应试技巧的训练和在频繁考试当中“摸爬滚打”,而是着力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类似于所谓“素质教育”所看重的那些东西。这个时候,“不存在片面应试现象”就不再是一种“假如”,而是成为了事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两考”的价值才能真正显露出来。
      就目前的英语高考试卷来说,无论是命题理念还是测试技术,都还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考试技术落后于应试技术,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怎么考”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讨论到底应该“考几次”,就显得太过于超前,找错了重点。因此就当前的情况而言,“一年两考”在形式上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实质上却未必能够取得多大成效。
      (作者单位:1.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推荐访问:反思 高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