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北京文学2014年4期【和《北京文学》相爱30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46:18 点击:

       我陋室的书柜里,整齐地码放着自1981年以来或购买或订阅的122册《北京文学》杂志,这是我近30年来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间隙灵魂的维系,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上个世纪的1981年,经过拨乱反正,锐意改革创新的共和国春意盎然,作为引领时尚的文学百花盛开,各种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那时几角钱的《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小说选刊》《十月》等文学刊物在村里、学校、一些有知识的农家都很容易找到。那会儿电视还没普及,闲暇阅读文学刊物很流行的,青年人坐到一起说起话来就是哪份杂志好,哪篇小说好,且好在哪儿的话。
       那年8月,我15岁,正上初中,暑假随父亲进城卖甜瓜。瓜卖到一多半时,父亲掏给我一块钱,让我到附近走走串串,随便买些什么吃。我在集会的人流中转来转去,便转到了那时叫邮电局的大门口。门口有一个草绿色的小亭子,里面摆放、夹挂着许多邮发报刊,周围站着一些青少年,有的瞩目瞅看,有的在购买。我挤到跟前,看看里面各类报刊色彩纷呈的封面,使我两眼放光不知看哪样好。那里面纯文学刊物较多,级别高的《人民文学》,还有省市级的《延河》《希望》《洛神》等。凝视了许久,我便让售货员姑娘拿过来一册1981年7月的《北京文学》。翻开目录,简要地看了看内容,售货员姑娘便说:“不要的话不能长时间翻看。”犹豫了稍许,我便说:“我买。”随之递过去了手里皱巴巴的一元钱。我用三角三分钱买下了这册《北京文学》。想不到从此便和这份刊物结下不解之缘。
       这期《北京文学》上乔典运的《笑语满场》,林斤澜的《头像》,何士光的《年》等七个短篇小说,和张志民献给建党60周年的诗歌《远征,从这里起步》,徐刚的《祖国抒情诗》等篇章使我反复几遍阅读,深受启发,并由此产生了爱好文学的思想萌芽。
       之后,我便在上学期间省吃俭用,不定期地到县城购买《北京文学》,拿回家如饥似渴地阅读。198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及至结婚建立起家庭,在家抚弄稼穑的间隙,我还痴恋着《北京文学》,从购买到订阅,一边熟读,一边学习写作,每一册刊物读后我便加以编号收存。进入90年代后,社会上掀起了进城打工的浪潮,为了生活,我便也和村里的同龄人一道离乡进城务工。
       此后的20年来,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辗转飘萍,一头系着家庭责任田,一头沉在谋生打工的建筑工地。岁月悠悠,由青年步入不惑渐渐人到中年。在城市打工期间,我遇到《北京文学》就买。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报刊零售大多销售热门的女性时尚杂志,很少见纯文学刊物。有时进入一个新的城市,我跑遍全城也找寻不到《北京文学》。买不到新的,遇到旧书摊上有卖《北京文学》,不论哪年哪月,看到就买。2007年冬季,我在洛阳一个旧书摊上一下子买了2005年1~10期的《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在建筑工地繁忙劳累一天后的夜晚,半躺在工棚地铺上,电灯炽灼,别人出去逛夜市,我则利用这份难得的时光拿出包里装的《北京文学》来翻看。看累了,拿起笔在收集来的纸烟盒或挂面包装纸上学写乡村及建筑工地上的轶闻趣事。看看写写,有时自我感觉满意的文章便借雨天歇工时誊写在方格稿纸上,或直投,或让别人电脑打印后投寄我心爱的《北京文学》。一篇又一篇,尽管杳无音信,还遭受别人的奚落讽刺挖苦,但我心依然,无怨无悔。
       我和《北京文学》相识相爱相亲30年了,从这份精美的刊物身上我读到了许多优秀上乘的文学佳作,亦使我对中国文学30年来的发展趋向和文学多元结构的纵深创新有所感悟和启蒙,并为时代进步迸发的文学声音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虽然我的文学梦难圆,但我热爱《北京文学》的心却是温煦的,书柜里多种版式的《北京文学》仍在增添着,它们犹似我精神上的一片净土,使我为此眷恋和守候。
      
      471700 河南省洛宁县马店乡小街村 王星超
      
      责任编辑 王秀云
      

    推荐访问:北京 相爱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