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天之所生 地之所养_生养之恩大于天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6 04:46:12 点击:

      “目前传统文化消逝的速度很快,就在我们谈话的这一秒钟,有可能有一个身怀绝技的老人过世了,而他却没有传人;每一分钟,就有一个清代园林、一个明代牌坊被铲平了。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传统文化在消失,原生态民歌也在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经这样说。
      中国原生态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是怎样的?它的存在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来保护和传承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主任李松。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及相关人员在二十五年来收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料,包括文字、曲谱、舞谱、图片和录音录像资料等,编纂了“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原生态民歌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原生态这三个字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民歌被误解了。”
      “原生态”原来是一个植物学名词,借的是在自然状态下成长、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这么个意思。这个词儿并不那么重要,没必要把它绕成一个学术概念。这里面还有一个时间概念,现在的流行歌曲过个几百年被称为原生态民歌也不是没可能。原生态这个词儿本来不是冠给名歌的。不过现在大家都愿意用。如果要剖析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呢,第一,是指生活状态的,以生活为本原的。比如我劳动唱号子,谈恋爱对山歌。第二,没有专业的干涉和介入,是根据当地的方言、音乐和文化的遗存这么自然地产生和传承下来的。第三,集体创作,没有指明是哪一个人作的,是集体的,是民族的,是口传心授的自然表达,有相当长的一个传承时间。你说那《走西口》唱了多少年了?不知道。这中间也能出职业艺人,不过没有现代商业包装,这是很重要的一条。
      在民歌前加上“原生态”这三个字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民歌被误解了,被认识得很不全面。很多人以为民歌就是彭丽媛、宋祖英唱的那种。就是中央电视台歌唱比赛民族唱法唱的那种。但这些不是民歌的全部。你说不会有人认为中国民歌是以藏族民歌为代表的,也不会有人承认中国民歌是以内蒙长调为代表的,可是恰恰就有人承认中国民歌是以宋祖英为代表的。因此才有了个原生态,似乎是对立于学院派而提出的。
      [相关链接]我12岁就考大同市艺术学校,初试复试都是第一名。那时艺校创办没几年,特抢手,我能考第一名,特高兴。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没有音信,两个月过去了,没有音信,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音信。我父亲急了,跑到艺术学校一问,人家早开学了!我的名额叫人顶替了!我气得哭了一个星期。后来,我又考市青少年宫,人家不要。考市歌舞团,人家不要。都说我发声不科学。说唱歌不是那么唱的。不是这么唱该怎么唱?只要好听就成!我就搞不明白,我哪里不科学了。有的说,你是唱得好,可我们不要唱民歌的。你这种唱法的民歌,没人听。我说。咋没人听,我一唱,全村人都拢来了,全村的羊都拢来听呢!他们说,那你给你村里人听吧,给你的羊听吧,我们不听。听了他们的话,我伤心欲绝。四处碰壁的我,不知该去何方,该怎么办。我父母都是种田的,他们除了给我往田里指路,也不知道往哪里指了。
      ――摘自《民族文学》2005年第1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主人翁阿宝的讲述
      “这么长时间来我们搜集了近三十万首民歌,感觉它们非常地丰富、非常地优秀。百花齐放,和我们在工业化社会里通常所理解的民歌差距是太大了。”
      文化部在做的一个工作是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或者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这个保护范围就很宽了,包括语言文字,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各种民族文学、宗教、信仰,等等,几乎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我们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是文化部直属的一个科研事业单位。对此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做了十部文艺集成,统共有不下十万的人参加,包括很多内容。在这里面,民间音乐(包括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等)当中有一部分是民间歌曲。全国的文化战线,包括中央的和基层的,为此都加入进来,做了二十五年了。
      这二十五年都不为人所知,媒体也未必就关注它。而我们中心作为这项工作的一个日常的管理机构,大量地接触这些。我们做的就是搜集、整理、抢救这些民间文化和艺术。这么长时间来我们搜集了近三十万首民歌,精选了三万多首编纂进集子里,感觉它们非常地丰富、非常地优秀,百花齐放。这些民歌和我们在工业化社会里通常所理解的民歌差距是太大了。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和整个世界所理解的中国民歌,都被统一成一种唱法、一种样式,那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专家们都有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民歌都找出来,让它见诸社会。
      这还是秉承了一项五四以来的传统――采风。其实从孔子那儿就有。想想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有多少歌是用民歌填的?在红军苏区、在抗日根据地都一样。一个陕北的小调最后不是唱成《东方红》了?
      [相关链接]新文化运动以来,大批知识分子对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文化开展了规模很大的采集、记录、整理运动。其中,最大的活动共有四次:1、1918―1924年间,北京大学刘半农、沈坚士、周作人等教授发起“歌谣”收集活动,数年之间,共得全国各地(以汉族聚居地区为主)歌谣万余首。2、1937―1947年间,聚集于延安及陕、甘、宁诸省区的音乐、文学工作者,对储藏于黄土高原的民歌等丰富的民间音乐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实地采集、记录。当时为旧民歌曲调填入新词的许多作品,至今还在社会上流传。3、1950―1958年间,新中国政府实施“抢救、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的方针。全国各省、区的音乐工作者开展了以省为单位的民歌普查工作,并陆续出版了二十余种分省、区或按体裁、品种编纂的民歌选集。4、自1979年7月起至今,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历时最长,收获也最丰富的一次民歌收集整理活动。它的成果是以省、区为单位的《中国民歌集成》,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民歌文献。
      “如果一个上海人说我最爱唱的民歌是《走进新时代》,一个新疆人也说我最爱唱的民歌是《走进新时代》,那么这个上海人和这个新疆人碰到一块儿,什么新想法都不会有。”
      其实,你要是从某一个地方来的,比如你从藏族的地区,从蒙古族的地区来,大约血液里都会有一些这个地域的音乐元素。不过如果你是从发达地区来的,可能这种元素已经不太有了。由于近几十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些音乐元素都被大量地丢掉了、冲淡了。
      这是在中国范围内,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元素被冲淡了。那么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呢?也一样,丢失得很多。所以国家才提出要保护。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有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有文化的交融。能碰撞出火花来。但在媒体里,文化就是经常性地被统一了的。如果一个上海人说我最爱 唱的民歌是《走进新时代》,一个新疆人也说我最爱唱的民歌是《走进新时代》,那么这个上海人和这个新疆人碰到一块儿,什么新想法都不会有。你有你的特点,我有我的特点,我们才能互相促进,激发创作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人类创作的源泉,就这个道理。这是一种文化符号,大量存在于你听什么戏,哼什么小调,你奶奶当年唱什么歌来哄你睡觉,你拿什么故事来教育孩子。比如一个上海人,通常就会哼几句叫卖小调,就会听越剧、听评弹比较入耳。但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上海的当代大学生,可能他身上的这种气息就很少了,他会跟你争论是麦当娜好还是后街男孩好,周杰伦还是张惠妹好。不会跟你讨论你是喜欢京剧还是昆曲。这样的人,连同他的下一代。作为一个上海人的文化符号,大而言之,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在哪里?
      在现代社会里,你不懂时尚会难以跟人沟通,会不被接纳,但传统的东西你可以全不懂。从长远来看,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事情。这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样的道理,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保护。这种觉醒跟当初觉醒不能跟自然较劲是一样的。全世界不能只有一种文化,都吃麦当劳、喝可乐,都过圣诞节。但是如今在中国引领时尚的是这些文化,在大城市圣诞节几乎都比春节热闹,就差国家再给假期了。民歌是一个现象,是一个出发点,从民歌关注整个中国大的文化,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做民歌的大目标。否则作为中华民族丢的是不是太多了?等到下一代想找的时候连余音也没了。
      “在艺术上不能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判断,不能用优胜劣汰来判断。”
      民歌源于生活,它也是一种艺术,是为了打动人心的,不是光为了刺激感官的。这个地方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种族,这样的方言,因此它出来呢是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曲调,这样的唱法,这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空间所决定的。当然外来的流变到它这里的文化也会使它发生变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民间艺术都是这样的。当然民歌它比较直接,因为比起很多其他的样式它跟方言,跟生活方式和习俗更密切,是更容易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
      中国在农耕文化的积淀下产生的这么多艺术作品,你把它一下就定义为落后的,它是粗糙的,它是不科学的,这个太武断了。你说胜呢,美国快餐最胜,麦当劳往那儿一戳,一百米以内没人敢开饭馆,但全世界谁也不会承认麦当劳是一个优秀的食品,代表一种优秀的饮食文化。
      现在社会的价值判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东西的价值直接和资本、和货币划上等号。在这个取向下,一个民族自己应该保存的东西,是不是被忽视了?一个歌手说我最有市场我就是好的,这就错了。如果你唱的歌能被中国人唱上几十年甚至更久,你当然是好的。如果你只是昙花一现,那不说是垃圾,至少也是过眼烟云。
      [相关链接]中国民间音乐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它们具有地域性风格差异,这差异源自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源自中国复杂丰富的地理环境,源自中国数千年超稳定的经济结构,更直接源自以上几点原因导致的方言文化。
      中国的方言文化有着三大特点:其一是它的差别大。其二是它的丰富性。其三是它的性格化。植根于方言文化的民间音乐显然借助音乐的艺术形式,强化了地域性格。民歌这种民间最基础的声乐形式所反映的地域性格至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现:旋律进行、节拍节奏、唱词咬字、发声方法等等。
      ――摘自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钱茸《全患的中国民歌》
      “虽然那些生活条件和传承条件都不具备了,但是留下来这些文化基因还是必要的。就像大熊猫对现在人类的生存未必有什么作用。但人们一定要保护和拯救它们。”
      民歌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农耕文化决定的。现在的很多人未必经历过这种传承方式,但是还会留有一些影子。
      在现代的社会,口传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以前有些少数民族举行大型歌会是为了男女青年的求偶,唱劳动号子是为了劳动。车水是车水号子,插秧是插秧号子。现在都是抽水机啊、拖拉机啊的了,你跟着它唱也不对啊。虽然那些生活条件和传承条件都不具备了,会挤掉很多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空间那是肯定的,但是留下来这些文化基因还是必要的。就像大熊猫对现在人类的生存未必有什么作用,但人们一定要保护和拯救它们。把这些文化基因、文化物种留给下一代断然有用。就近打个比方吧,比如你要创作一个关于上海历史的电视剧,你不知道怎么用到上海民歌,用到江浙的小调,就知道一个《茉莉花》――其实《茉莉花》有几十种,只不过普契尼就知道了那么一种,全世界就认为中国的歌就是《茉莉花》,那不是玩笑吗?最后变成全中国就一个音乐符号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确定要保护,要传承,要留给下一代之后,那么保护的手段就多种多样了。我们中心在搜集民歌的时候,也不仅仅是进行书面记录,还要录下它是怎么唱的。除此以外,比如学校教育,我们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是不是应该一定要特别熟练地掌握几首当地民歌,然后你爱学什么学什么?你不能一上来光会唱《我的太阳》,光会用意大利文唱歌不会用自己的方言唱歌。那你不觉得可悲吗?比如我们的母亲哄孩子,是不是哼点民歌,问题是这个母亲可能不会,教这个母亲的老师可能也不会。这就涉及到一个大的文化传承体系。
      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大大超过以往。如果传统是一种张力把你拽住的话,你急速发展的时候,急行军的时候,把传统拽断了很多。你身上的文化符号一点一点都剥光了,你就不是这个地方的人了。所以从理想状态来设想这种保护方式的话,那我们整个的宣传、教育都应该给一点空间,让它能够活态地保存。
      [相关链接]现在各地还有旺盛生命力的民歌,主要以口头的音乐和文学形式存在。词与曲的关系还保持着和谐统一的状态:有词就有曲,或词在曲中生。与词相比,曲的自由度较大,在相对固定的曲调框架中,词的结构有相对固定的要求。有时在相同的曲调框架中,词可以不断地反复,不断地增加内容,以致大型的“史诗”作品,也都是在简短而相对固定的曲调中完成的。因而在仍有民俗活动的民歌流传地。一般都存在人人会唱民歌的现象。有的不是人人都会唱的民歌曲牌,至少也是人人都一听便知的曲调。
      在以口头艺术为主的音乐实践中,曲随词唱的创编技能越强,乐谱的产生条件就越弱。因此,民歌的演唱,歌词要么歌唱者自己创作,要么唱别人的创作。自己创作,多在演唱中即兴完成;唱别人的创作,口传心授是一种方式,需要有文字的记录是另一种方式。无论是即兴创作。还是演唱既有的歌词,曲随词唱多少都有“歌咏言”的含义:用歌来咏唱歌词的内涵。曲随词唱的曲调,大多是歌者娴熟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曲调或曲牌,再按词的音节创曲。这是民歌演唱的基本特点之一。
      ――摘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宪《笔谈: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杨玉梅

    推荐访问:天之 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