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反思内战祈祷和平】中国以后会有内战吗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8 04:32:51 点击:

      摘要:《夏伊洛安魂曲》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赫尔曼,麦尔维尔以内战为题材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诗歌借助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写作手法,体现了诗人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强烈愿望,蕴含了爱国主义、人本主义等深邃思想。
      关键词:赫尔曼・麦尔维尔 《夏伊洛安魂曲》 内战 和平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以《白鲸》等一系列长篇小说闻名。学界对他的小说多有研究,但对他诗歌的研究相对薄弱。事实上,他晚年转而写诗并自费出版诗集,如《南北战争诗集》(有学者译为《战事集》,1866,Battle Pieces:Civif War poems),《约翰・玛尔和其他水手》(1888,John Marr and Other Sailors)和《梯摩里昂》(1891,Timoleon)。非凡的想象力,超群的才智,宽广的同情心为他赢得了诗歌界的重要地位,由此,他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排名仅在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和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之后的诗人。本文以《夏伊洛安魂曲》为例来分析蕴涵其中的深邃思想和精妙的写作手法。《夏伊洛安魂曲》是以夏伊洛战役为背景创作的。该诗为《南北战争诗集》中的一首,描绘了夏伊洛战役结束后,南北双方士兵们的死伤场景。诗人没有描写他们对死亡的畏惧,而是把重心引到了战役结束时他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总结,尤其是对战争的深思,从而流露出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
      轻盈地掠过,静静地盘旋,
      燕子在低低地飞过。
      乌云密布的田野,
      夏伊洛的林区――
      在田野上空四月的细雨,
      安抚着痛苦中绞死的焦尸。
      经过一夜短暂的间歇――
      在夏伊洛教堂的四周,
      就在礼拜日又是一场恶战。
      木建筑的教堂显得孤零零,
      奄奄一息的呻吟,
      混合着行将死亡的敌人,
      发自内心的祈祷。
      在那里久久地回荡,
      清晨还是敌人,晚上就变成了朋友――
      英名的流芳,国家的利益,他们不屑一顾。
      (因为弹丸可从不逢场作戏!)
      然而他们却倒下了。
      燕子从尸体堆上飞过,
      此时。夏伊洛一片死寂。
      ――麦尔维尔:《夏伊洛安魂曲》,杨荀译
      
      一、诗中的基督教意蕴
      
      麦尔维尔1862年4月的《夏伊洛安魂曲》从形式到思想,浸透着浓郁的基督教文化气息。
      
      1 名称与场景安排上的宗教意蕴
      “安魂曲”是基督教的著名乐曲,又被称作“追思曲”、“慰灵曲”,为一种特殊的弥撒曲――安魂弥撒曲(requiem mass),是用于基督教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由于美国是一个基督教文化为主的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所以诗人运用基督教的思维模式。这样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从而引起共鸣。该诗从头至尾浸透着基督教文化意蕴,这与作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的文化环境、基督教传统观念以及他个人的生活遭遇有密切的关系。麦尔维尔的父亲是基督徒。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跟随母亲加入了基督教会,和母亲同属一个长老会。
      诗歌的基督教意蕴除了诗歌名称外,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诗人以教堂为背景,且把战役的时间从星期五改为周日,烘托了这场战役的宗教氛围;其次“细雨安抚死者”的“慰灵”理念,来自于基督教洗礼的宗教仪式。以此来凭吊在夏伊洛战役中死难的同胞,其目的显然是在凸显和平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同时也在强化战争对和平的亵渎意味。
      
      2 基督教生死观的体现
      通览全诗,可以看出,诗中浸透着基督教的生死观,体现了诗人反对战争、祈盼和平的救赎意识。生死问题是宗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督教文化积淀下的西方传统的死亡观离不开“原罪~赎罪―死亡一再生”这些基本概念。救赎是基督教的主要教义之一,是对基督教观念的诠释。麦尔维尔通过《夏伊洛安魂曲》以不同形式展现了这个世界和人类灵魂深处的罪恶,表现了人类寻求救赎方面的不懈努力,从而使他的作品提升到人类生存本质的形而上的高度。
      该诗所属诗集《南北战争诗集》明确表明麦尔维尔的基督教战争观“在南北战争中上帝不会表态支持其中任何一方”。读完该诗,读者也不禁要问,美国北方和南方都是基督教的信徒,阅读的是同一本《圣经》,为什么上帝要让自己的子民相互厮杀?战前,战争的双方都在教堂祈祷,希望上帝眷恋他们,在战争中取胜。而残酷的现实是,战争无情,幻想破灭,两败俱伤。此时,濒临死亡的伤兵,不禁对基督教宣扬的生死观、人生观产生怀疑。原来,人在上帝面前如此渺小。没有丝毫的自主权,这与《圣经》宣扬的人是世界的中心,是万物之灵的人本主义思想格格不入。是上帝欺骗了他们,还是当局欺骗了他们?战争造成的后果和罪责应由谁来承担?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上帝永远是正确的,是正义的化身。那么发动战争,造成这么多人伤亡的罪责当然应该由人来承担,由发动南北战争的当权者来承担。在南北方矛盾发展的过程中,南方是庄园经济,希望保留奴隶制;而北方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工人,需要解放奴隶。难道这种矛盾非要通过战争来解决吗?如果不是这样,难道同样信仰上帝的人们不能坐下来谈判吗?这些问题反映了伤兵们对死亡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引发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人反对战争,体现他对人的生命的高度珍视。诗人的生命观显然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因为基督教强调生命的神圣。《圣经》对此有多处描述,如,“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虽然人因为犯原罪形象被污损,但上帝是爱世人的,甚至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拯救人类。尊重生命的最明显的表述是“活着的狗比死去的狮子强”,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基督教的生死观。这与中国的谚语“好死不如赖活着”、“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样,都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在这首诗里,诗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尊重生命的字眼,但诗歌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珍爱生命的情感。诗中描写的受伤士兵,不论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在弥留时刻,都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混合着行将死亡的敌人,发自内心的祈祷,在那里久久地回荡。”他们(经过激烈战斗后行将死亡的人们)与他们的敌人在祈祷什么?无疑是在祈祷和平,祈祷来世不要打仗,同时为活着的人们祈祷,祈祷活着的人不要再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冲突,祈祷不要有更多的人因战争失去宝贵的生命。
      
      3 基督教“仁爱”思想的流露
      “仁爱”是基督教的重要思想,反对战争、祈求和平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从西方宗教的发展轨迹看,耶稣的出现以及以《新约》为代表的福音书取得经典地位,是上帝信仰脱开了犹太人的“专利”而变为西方各民族“共享”的宗教历史的完成。《新约》的出现,标志着《圣经》由犹太民族的宗教经典转变为世界性的宗教经典。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与犹太教上帝耶和华有着本质 的不同:一是耶稣显示神迹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耶和华目的是威慑众人;二是耶稣善于对人进行平等的教诲,传道不分对象,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一视同仁。而耶和华只眷顾犹太人,对异族进行排斥。正是这种差异,体现出了民族宗教犹太教与世界宗教基督教之间的本质性不同。耶稣思想的核心是“爱”,在以“爱”为核心内容的戒律中,耶稣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崇敬,对弱者的冷漠就是对神的损害。
      透过诗歌中士兵们的反思,可以看出,他们在生命即将结束的一刻,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他们深深地体会了基督教的“仁爱”的意义:无论是多么尖锐的矛盾,在死亡面前都变得那么微不足道;再对立的敌人,最终都将成为死亡路上的伴侣。诗中这样写道:“清晨还是敌人,晚上就变成了朋友――英名的流芳,国家的利益,他们不屑一顾。”所以他们“发自内心的祈祷”,反思战前的行为。显然他们为战前的冲动而忏悔,为自己的杀戮行为而赎罪: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领会了基督教的仁爱精神。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以战斗结束时的场面为切入点,这样更能引起人们对这场战役,对南北内战,对人生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1 写作场景的选择独具匠心
      该诗对场景的描写显然经过了精心策划。诗人没有展示战前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说,也没有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选择了战役结束时的一个场景。透过这个场景的描写,可以达到一斑窥豹的最佳效果。因为,在战前士兵们热血澎湃,不可能冷静地思考,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无暇思考,而只有到了战役结束之后,他们遍体鳞伤,躺在战场上,等待死神到来的时刻,才可能静下心来思考这场战争的得失,思考人生的价值。这种场景的选择不仅展示了士兵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祈盼,同时也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读者可以想象战役的宏大场面,激烈程度,继而会思考战争的血腥,也会深思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
      从整体来看,诗人是借助燕子的视角来俯瞰,以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战役结束时的悲惨场面。尤其独到的是,诗歌的开篇与结尾形成圆形结构,即从英语句子结构来讲,诗歌开篇的“轻盈地掠过,静静地盘旋,燕子在低低地飞过”与结尾的“燕子从尸体堆上飞过”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了圆形结构。这种圆形结构使诗歌渲染的悲伤的氛围得到了升华。
      具体来看,该诗歌开篇营造了一种燕子低飞,细雨蒙蒙,乌云密布的凄凉气氛,但是并没有马上交代营造这种气氛的目的,而是进一步交代了具体地点,把读者视线引向孤零零的教堂和遍地的伤兵。诗人继而借助听觉,描述了回荡在此处的痛苦的呻吟声,与混杂在一起的祈祷声。最后又回到了燕子低飞的意境。这样的布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起读者对战争的无限遐想与思考。
      
      2 反衬与对比写作手法的妙用
      为了突出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期盼,诗人用了反衬与对比的写作手法。首先是季节上的对比与反衬。诗歌写作的时间正值四月,这本是春暖花开,燕子归来的美好季节,但现实却是乌云密布,细雨蒙蒙,给人一种倒春寒的感觉,这样的意境影射出南北战争的残酷与腥风血雨,反衬出战后的凄凉与悲哀。其次是场景的对比与反衬。诗歌在描写战后伤兵遍野的同时,从伤兵的视角出发,不断回溯战前的场景。战前,夏伊洛教堂人头传动,来这里祈祷的人们络绎不绝;战后,教堂空荡荡的,显得寂寞、凄凉。这种回溯,反衬冉战后士兵内心的失落和对现实的无奈。再次是生与死的对比与反衬。战前的士兵,个个生龙活虎,充满爱国主义,他们怀抱着“为了国家利益”、“留英名于世”的雄图大志,决心为祖国为理想征战沙场。战后残酷的现实却是,横厂荒野,没有死去的士兵已经奄奄一息,挣扎在死亡线上。处于弥留之际的人们,似乎才看清了世事的炎凉。生与死的转化如此突然,这种生与死的对比反衬出士兵们对生与死的深度思考,也流露出他们对和平的期待和对生的渴望。通过这些对比和反衬,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通过这种写作技巧,巧妙地把艺术性、哲理性、思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渲染气氛,以物托情,寓情于景,突出主题的目的。
      
      3 浪漫与现实主义手法的交替运用
      麦尔维尔虽然被文学界归于浪漫主义流派,但在这首诗的写作上他不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而且还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场景描写。这种两种手法的巧妙结合是该诗的一个显著特色。
      首先作者从一个春天回归的燕子的视角描写夏伊洛的场景。诗中写道:“轻盈地掠过,静静地盘旋,燕子在低低地飞过。”给人一种浪漫主义的氛围。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就进入了现实主义的场景描写:“乌云密布的田野,夏伊洛的林区――,在田野上空四月的细雨,安抚着痛苦中绞死的焦尸。”这两种手法的交替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作者就进入了现实的场景描写:“经过一夜短暂的间歇――,在夏伊洛教堂的四周,就在礼拜日又是一场恶战。”“(因为弹丸可从不逢场作戏!)然而他们却倒下了。”“弹丸可从不逢场作戏!”其中的现实主义意味明显。可以说,只有此时这些士兵才幡然醒悟(被迫从过去对战争的浪漫的憧憬中清醒过来)。诗人在描述了这种残酷悲伤的气氛之后,又回到了浪漫主义的氛围上:“燕子从尸体堆上飞过,此时,夏伊洛一片死寂。”可以说这是一种血色浪漫。春天的气息荡然无存。教堂本该是祈祷的地方,此时从教堂传出的不是祈祷声,而是那些濒临死亡伤兵的呻吟声。空中飞过的燕子,似乎在安抚着死者的灵魂和慰藉着活着的伤兵的心灵。
      诗中的浪漫主义还体现在作者对战前动员的回溯。在战前,士兵们充满了幻想、理想和慷慨激昂的陈词。他们可能幻想着成为民族英雄,流芳百世。这种对战前简短的回溯体现出现浓郁的浪漫主义的气息;然而战役结束后的场景却完全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这些军人,躺在夏伊洛教堂的伤兵,带着遗憾,即将辞世。当醒悟的时候,他们却倒下了。人生只有一次,时光不会倒流。
      
      三、深邃的思想内涵
      
      《夏伊洛安魂曲》,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文字简练,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1 反战求和思想
      反对战争可谓麦尔维尔的一贯立场。诚如丹・马寇(Dan McCall)所言:“对于梅尔维尔来讲,战争的后果似乎证实了他关于用一种错误来取消另一种错误的恐惧。”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诗人对和平的祈盼。通过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诗歌中出现的人物都与死亡有关:有已经死去的已经变成了尸体,并且有细雨在给他们进行洗礼;还有濒临死亡的人们,他们还有意识,能分出敌人和战友。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把死亡前士兵的情形和心理活动描写得真实感人,细致入微:这些士兵,虽生命垂危,但意识尚存。他们躺在地上,环视四 周,视线所及,触目惊心:一些士兵,已经变成了“焦尸”;一些士兵,伤痕累累,在痛苦地呻吟。此时他们彼此不同的身份已经失去了意义。相同的是,大家面临着相同的命运――死亡。此时,他们畏惧吗?对此诗人没有进行描写,而是把重心转移到了他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总结,尤其是对战争的深思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全是因为战争!战争!可恶的战争!即诗中所说的“恶战”。战争使教堂变得孤零零,战争使人类相互残杀,战争使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幡然醒悟,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可怖与可恨。诗人似乎身临其境,俨然已成为士兵中的一员,把士兵内心的反战情绪描写得淋漓尽致,流露出诗人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情感。
      该诗作者麦尔维尔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否定南方奴隶制。约翰・斯托弗(John Stauffer,1888―1959)曾明确指出,“麦尔维尔憎恨奴隶制,但他不赞成立刻废除奴隶制”,从诗中他对待南北方士兵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诗人主张黑人白人平等。他认为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士兵都是美国同胞,是上帝的选民,因此,不应该采用暴力和战争手段,而应该从仁爱思想出发,采用道德感化,用“爱”来唤醒人们的良知。这种思想尽管有理想主义成分,却是他反对战争的良苦用心。
      
      2 爱国主义思想
      在南北战争爆发战争之前,美国已经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虽然北方工业迅速发展,而南方还停留在奴隶制阶段。不管怎么说,这种体制上的矛盾是美国内部矛盾。当然,一些知识精英和政治家也清楚地看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美国南北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爆发了南北战争。麦尔维尔的视角和上述的政治家们不同。他同样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他害怕混乱,害怕流血,希望逐渐地、和平地结束奴隶制”,获得和平。因为他清楚地看到战争是残酷的,是人为的大屠杀。既然南北双方都是美国人,是骨肉同胞,那么这种矛盾就是国家内部矛盾。对于内部矛盾不能用战争这样的手段来解决。而且在战前,北方还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如果战争的结果导致南方获胜或着南北分裂,那么这种结局是任何一个爱国主义人士都不愿看到的情况。亚伯拉罕・林肯承认,发动战争是形势所迫。这通过他在1865年3月4日发表的“包扎好国家的创伤”演说可以得到了印证。他说道:“四年前我就任总统时,同胞们的思想都焦急地集中在日益迫近的内战上。大家都害怕内战,都想避免内战。当我在这个地方发表就职演说时,竭尽全力想不经过战争来拯救联邦。”这充分说明利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美国内部问题,这种思想也是美国领导人的选择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麦尔维尔是在基督教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作家,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基督教的价值观、生死观。麦尔维尔的爱国主义、人本主义、追求民主的思想都通过这首诗得到了含蓄的表达。虽然最终北方在战争中获胜,美国由此统一,但是诗人却不认同这种获得统一的方式,因为他深知这场战争的灾难性和破坏性。虽然他的反战求和思想在当时是不现实的,有理想主义成分,但其价值是永恒的,是人类未来努力的方向。

    推荐访问:内战 反思 祈祷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