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迁徙,,,迁徙] 迁徙的读音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8 04:50:19 点击:

      一  在滇西北广袤的横断山脉,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众多河流奔流其间。  万水千山中,血管一样的羊肠小道上艰难跋涉着各类人群和各种队伍,马帮、牛队、羊帮。千百年来,天灾、人祸使大批人的生存面临严峻考验,甚至无家可归,迁徙成了必然。为了摆脱灾祸,寻找一块适宜生存的水草肥美之地,人们从甘青高原上迈开脚步,越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原和坝子,一路向南,向南,义无反顾地向着那未知的远方走去。一直以来,横断山脉的道路都是由那些寻找幸福的双脚一步一步踏出来的。脚下,大地犹如一块伤痕累累的肌肤,镌刻着人们一代又一代不断迁徙跋涉的梦想与艰辛,无数次的迁徙与寻找,造就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人们从这些脚步中获得了延续生命的奥秘。密密麻麻的山路上,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人类最广阔的迁徙史,无疑,这是世界上最为惊心动魄的长旅 。
      西南民族祖先迁徙的路线大致是自北向南沿着高山、绕着长水行进的。山脉,延绵不朽,大多是一种地老天荒的姿态。辽阔的高原,自北向南,矗立着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山脉和河流。当初他们义无反顾踏上寻找之旅的时候,心中可曾有深深的迷茫或是淡淡的惆怅?
      但他们还是坚定地上路了。
      在那些水草肥美的地方,他们顺应自然,辛勤耕耘,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战栗的山脉,就是他们的生息之地。他们相信,这片大地由于吸收了日月的精华,生命力必然旺盛。因此,那些大山褶皱里的人家,大都平静而安详,蘑菇一样的房屋在雄奇的山脉里显得无助而又顽强。
      二
      2012年初春,我自南向北走进了这片曾经走过的浩瀚山脉。滇藏道是高原上最为惊心动魄的道路。这条古道从西藏沿着澜沧江进入中甸,再到丽江、大理。年轮在上面演绎了无数诡异无边的故事,每条道路都意味着对幸福的寻找。
      从昆明到达中甸的时候,已是第二天落日时分。太阳的余晖中,那些高大的藏式土舂墙黄得像赭石,有点忧伤。
      中甸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处横断山脉西南腹地,县城平均海拔三千多米。我的脚步之所以从这里开始,是因为亘古的高原不仅与西南所有的民族息息相关,也是他们心灵深处永恒的灵魂故地。山势森严得让人吃惊,万丈云朵滚滚而来,铁皮色的大山充满血性,壮阔而辽远。人在山间行走,仿佛是在大海中漂流。
      顺着河谷地带往上走,可以看到青稞、鸡脚稗。雪山草地之间,放牧着牦牛,一片片茂密的杜鹃林不时扑面而来。越过五千多米的白马雪山垭口,便很快进入了雪杉、铁杉、红杉、冷杉、香樟等组成的多植物杂交林。
      路上,经常与采雪茶和药材的山民相遇。这里出产黄连、贝母、天麻、野三七等珍贵药材,是人们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再往前走,山脉依然延绵,它们让人相信,即使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也依然无处不在。大山,使这里与外界隔离得相当遥远,也是贫困的根源性因素,这和勤劳善良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迁徙者而言,时间不过是冬春相接的日子,无数的生命纷纷扬扬,来来去去 ,灵魂一次又一次地相遇,交替轮回,转眼即是千年。期间,无数的村落城池灰飞烟灭,喧嚣与伤痕都已经成为过去,热切疲惫的脚步最终也变成了尘埃,只留下千千万万的马蹄在这条古道上踏出的无数深达几十厘米的蹄印。
      三
      格尼村在一个小山窝里,全村只有九户人家。村口横着一道山箐,村里人只好在山箐的两边搭上两根木头,上面铺一些木板,造了一座简易的木桥。
      每逢下雨的时候,箐里的水都要暴涨起来,谁也没法儿过去。桑吉的阿妈就是去年给冲走的。那天她背着一口袋荞麦去赶集换大米,刚走到桥上就下来一股洪水,转眼她就被冲得没了影。山洪大的时候,木桥也会被冲走,几乎每年都要重新搭建。
      才旺普杰一家共有六口人,阿爸阿妈、才旺普杰和妻子,还有两个孩子(十三岁的女儿旺姆和十岁的儿子仁仁)。才旺普杰和妻子都没有读过书。十亩山地,只能种荞麦,每亩能产二百来斤,好的时候能够达到三百来斤。如果要吃大米,只能卖了荞麦去买米。由于差价巨大很不划算,每年只敢卖一小部分荞麦,逢年过节买点大米让老人和孩子解个馋。
      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两头小牦牛,是攒了好几年钱才买下的。它们都披着同样黄白黄白的皮毛,身子胖胖的,四只又粗又大的脚非常有力,才八个月大,但顶得上别人家一岁的牛。一家人都非常喜欢它们,只要一有时间就给它们梳毛。才旺的阿妈经常生病,好几次都昏迷过去了,才旺和妻子只能上山找些草药给阿妈治病。
      由于早晚温差极大,这里一般都是吃了早饭,等太阳升到屋顶以后才开始到地里干活。才旺家屋子离种的地很远,要翻一座山,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夫妻俩每天去那里干上两三个小时活儿又得往回赶,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效率很低。平时,不要说到县里,就是到乡里也得转两次车,花两天的时间。
      那一晚,全家谁都睡不着,才旺的女儿旺姆接到了乡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才旺的阿妈和妻子不停地忙碌,似乎为孩子出远门作准备。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全部的家当除了两头小牦牛,就剩火塘边这些锅碗瓢盆了,连被子都只有两条。可全家还是高兴得都不知该干什么了,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又摸摸那儿,毕竟旺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家。
      第二天,老阿爸执意要才旺去邻村的小集市买回了一块肉。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火塘“噼噼啪啪”地炸了起来,大块的肉在锅里翻滚着。那特殊的香味弥漫了整间小屋,引得小黑狗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火塘。
      火烤得人脸上痒痒的,全家人谁也不说话,只默默地给旺姆碗里夹肉。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十三年的火塘,旺姆的眼泪无声地滴进了火里。
      凌晨五点左右,才旺举着电筒送旺姆出山去赶车。黑暗里,我看不清人们的脸,但我知道老阿妈和才旺的妻子都在流泪。很快地,才旺和女儿就消失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在这条峡谷里,劳动犹如一种惩罚。人的一生大抵都是这样慢慢老去。
      四
      翻过横断山脉继续往南,迁徙的人们注定要与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相遇。
      澜沧江源头扎曲,被当地藏族人称为“众水之母”。遍布的沼泽,丰沛的径流,加上冰川融水,为澜沧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白唇鹿、雪豹、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狼、熊、黄羊等珍稀动物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黑颈鹤、胡兀鹫、藏雪鸡、野鸭等,仅各种鸟类就多达三十余种。   这里还是众多水族的天堂,清澈的水底游弋着红色的、黑色的,甚至是白色的鱼类。扎曲流过的第一座城池杂多,藏语的意思是“扎曲河的上游”。这里生活着三万多悍勇的藏族,古为羌地,隶属苏毗女国。平均海拔大都在四千米以上,大片无人区的昼夜温差有的竟达三十度以上。
      一直辗转迁徙在中国西南高原的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古至今都以农业和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沿着河流行进是他们的生存智慧,既可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淡水和食物,也不至于在高山密林中迷失方向。河流不仅孕育了生命,更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五
      昌都,在藏语里表示两水交汇的地方,自古就是青藏高原贯通云南、四川的交通枢纽。这里不仅是藏东历史文化的重镇,也是西南民族迁徙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从杂多浩荡而来的扎曲和昂曲在这里融合,共同开始了奔向大海的伟大历程。从此,它们拥有了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澜沧江,会同从青藏高原向南奔流的金沙江和怒江,以破竹之势打开了三条暖湿气流的通道。南方的暖湿气流顺势北进,与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藏南谷地融会贯通形成了温和的气候,使这片广袤的地区成了整个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农牧业区,迁徙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可以得到最重要的给养。
      如果把目光放得再远一点,可以看到,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片地区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并形成了初级村落。直到隋朝,这里都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女国所在地。《南蛮西南蛮传》记载,这里“俗重妇人而轻丈夫”。研究了大半生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法国藏学泰斗石泰安先生则认为,这片广阔的大地不仅是古代吐蕃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格萨尔》史诗的起源和故事中岭国的所在地。
      六
      澜沧江大峡谷,除了兀鹰之外,极目所至,一片荒凉。山、水、日、月、风,高原上的一切都是凶猛的。风暴突然而快速地到来,瞬间,天地一片混沌。
      脚步开始发抖。
      雷霆挟裹着暴雨在大地上肆虐,火塘被一次次浇灭。所有的眼泪、煎熬、诀别,都以一种冷静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当初迁徙的人们走出峡谷的时候,一定坐在澜沧江边望着滚滚的江水沉思过:通往幸福的道路究竟在哪里?
      此后,迁徙中的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一部分人依然继续走向远方。无际的大山,走过的路充满了变数和未知,但黑暗中也充盈着期盼。
      个子矮小的云南马有着惊人的耐力,没有人能够说得出它们驮着沉重的驮子在山中行走了多少年,也没有人见过它们最困倦、最痛苦的集体表情。
      它们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是无法穿越齐天的大山、无边的大地的。寻找的路上,十几里、几十里,甚至几百里也看不到村庄和人烟。有时候,暴雨倾盆,霹雳在头顶翻滚,闪电照亮了人和马雕塑般的身影。高原上虽然也有鸟语花香,但更多的却是荒凉,这就注定了人们的迁徙和寻找之路必然寂寥与艰难。太多的人,脚步下面是难以穿越的黑暗。
      七
      在辗转不息的迁徙与寻找中,许多民族都保留了完整的古歌,这些古歌大都从自己的栖息地追溯到了祖先的出生地——包括甘青高原、横断山脉在内的广袤地区。通过这些古歌,他们一直与祖先和故土保持着血肉相关的联系。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部落战争、饥饿、疾病,不得不扶老携幼开始漫长而又悲壮的大迁徙。迁徙、战争、生存、挣扎、寻找、幸福、力量、智慧……人类全部的历史悉数经历。
      长期的高山峡谷生活,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酷烈的生存并没有使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单调的生活中同样可以发现美好,同样繁衍出生命的欢歌。
      山谷原本静静的,偶尔传来几声鸟的叫声。忽然伴随着一阵喧嚣的锣鼓之声,一群色彩斑斓的舞者直逼眼前,那种突然间的撕裂、那种率真无比的抖擞,摄魂夺魄。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自身的肢体语言即是最诗性的语境空间。
      毋庸置疑,这种舞蹈本身就具有箭镞的效果——瞬间穿透你的心灵。
      黏稠的色彩飞快地流过四肢,回荡在空濛的天地之间。一种舞蹈,只有自由奔放到本真的程度,才有可能永远抛掷在视界的深处。
      八
      翻越一座又一座山脉,走过一片又一片草原,迁徙队伍中的一支来到了美丽的泸沽湖畔。
      这里湖水清澈,天空湛蓝,白云飘荡,人们不必结婚,共同生活在母亲的大家庭里。男人们晚上悄悄到自己喜欢的女人那里过夜,天亮前再悄悄回到家里;而女人们晚上就在自己的闺房里等待情郎的到来。公元1276年,马可·波罗在游历泸沽湖地区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客居其家有时亘三四日,与其妻女姐妹或其他所爱之妇女交。客未去时,悬其帽或其他可见之标识于门,俾家主人知客在室未去,不入家。此风俗全州流行。”可见,在泸沽湖宽阔的怀抱里,母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她们是每一个家庭的灵魂。
      与泸沽湖的宁静相比,相邻的丽江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丽江不仅是云南西部的咽喉,也是西藏进入西南地区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有“自内地入藏,必以丽江为正路”的说法。在漫长的迁徙中,丽江聚集了大批渴望贸易的人们。仿佛得到某种神示,人们翻越座座高山,赶着马队驮着物资在这里集聚,期待着命运的变化。
      清冽的水,从圣洁的玉龙雪山上流下,冲刷着这座始于宋代的城池。古老的纳西古乐弥漫在那些至今依然繁荣的客栈。
      物质的丰富和消费使丽江充分显示了作为茶马古道上最繁华城池的华美和高贵,呈现出长久不衰的繁荣景象,直到今天。
      九
      到了哀牢山地区,高原已经远去。所有的景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雪峰完全被覆盖着绿色的大山所取代,生命之泉从这些山中喷涌而出。群山深刻的皱褶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迹。
      与叛逆的横断山脉相比,哀牢山脉神秘而多姿。这里的梯级气候更为明显,众灵的生活也随着阶梯魔法般转换。在山的高处,哈尼人在云海里筑起了梦幻般的梯田。顺着云的阶梯走下,湿润的河谷热流扑面而来。
      异龙湖、红河,河流蜿蜒,村庄无数。河流两岸作物的种类变得纷繁起来,农人们的心灵也随着温暖的气候湿润起来。
      山脉与河流犹如伟大的神,一直引领着他们的脚步。人类的不断迁徙,生息繁衍,使大地充满了诗意。至此,时间的帷幔被掀了起来,生与死,惊恐和喜悦,纷纷向着未来走去。
      寻找幸福的人对大地充满了敬和爱。
      远处有炊烟袅袅,天空有白云飘飘,山上的花开了,其间流淌出哈达一样的清泉。大地万物生发,开始了真正的春天。在寻找者的心里,春天永远有着足够的温暖和灿烂,生命得以纵情绽放。
      夏天,大地结实饱满,欣欣向荣。所有的农人都在热切的期盼中等待,等待收获季节的来临。田里,稻子正在抽穗灌浆,饱满的绿色在阳光里闪闪发光——一种令人心生喜悦的光芒。
      伴随着万物生长,哈尼山寨不期然进入了收割的季节。
      火塘边,有人在唱着辽远的歌。歌声中有饱满的灵魂和宁静的心灵。劳动的人们,在他们栖息的大地上,跳着古老的众神之舞。
      这种快乐,源自内心。当然,人们歌唱并不仅仅是因为欢乐和需要表达,很多的时候,为的是赞美大地。
      十
      横断山脉南部的余脉,山势沉入大地,逐渐平缓,成就了滇西南植物繁茂、物种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当澜沧江引领着迁徙与寻找的人们一路向南奔腾而去的时候,神秘的热带雨林不期而至。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兼优的热带雨林气候。夏季炎热而漫长。热带雨林像硕大的帐篷一样笼罩着大地。它们是这个蓝色星球的肺,是所有生命活着的必须。
      热带是斑斓的。在澜沧江畔神秘的原始森林里,缠绕着铺天盖地的植物。这里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最为丰富繁茂的地区之一。
      绿叶、花朵、藤蔓、果实、苔藓,在这片神奇的密林里,我们可以邂逅无以计数的植物。绿色成了主宰大地的华盖,遮天蔽日、郁郁苍苍,树木在阳光下拥挤着。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令人眼花缭乱。
      由于有了热带雨林的湿润和滋养,澜沧江下游奇迹般诞生了六大茶山和辽阔的茶园。青藏高原和热带雨林,由于有了伟大的澜沧江,它们注定了彼此的相遇 。酥油和茶叶也开始了生生世世的相伴,并从此改变了彼此的命运。
      在热带雨林最为炙热的大地上,迁徙至此的人们开始了生命旅途中与青藏高原完全不同的一段旅程。

    推荐访问: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