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将细节做到极致,让结果达到最佳 把细节做到极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30 04:53:58 点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陶艺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陶艺逐步列入了美术教学课程。陶艺学习在锻炼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我国的陶艺教学才刚刚起步,在陶艺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培养良好的制陶习惯,掌握基本技能,对夯实学生的成长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陶艺课?教学?培养习惯
      美术课中陶泥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但因为美术课时间较短,美术工具袋中的陶泥也比较少,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容易犯以下错误:不会保管陶泥、没有一些好的做陶泥的习惯;缺乏一定的技巧导致作品缺乏细节。我把自己带陶艺社团的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美术组同事,同事们在课堂上实践运用后说挺实用的,今天就在这里总结一下这些经验。
      一、陶艺学习的育人功能
      学生爱陶、乐陶,与泥巴打交道是孩子们的天性,玩陶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1、通过对泥的抓握,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揉搓,摔打泥团使儿童的体力及身体机能得到训练。2、通过与陶泥的接触,培养孩子对物的喜爱及亲和力,改变孩子的性情。3、通过做陶,尤其是孩子要全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对孩子的体力及耐力都是一个考验。经过这一过程使其树立自信心,成就感,锻炼其魄力及对事物的控制力。4、通过玩陶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5、通过陶艺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爱动手,爱劳动的品德。
      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习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陶艺对孩子的发展有较明显的育人功能。
      二、陶艺学习的习惯培养
      (1)学会保管陶泥,做好课前准备
      上陶泥课,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上课时发现有部分同学的陶泥由于保管不善,干干的,有的甚至硬得像石头,美术用品学具袋是按人数订购的,一般也没有多余的,这部分同学上课质量就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个情况,我是这样解决的:在上陶艺课的前一天晚上,把陶泥包在湿毛巾中,用塑料袋套好,放在书包里,经过一个晚上的时间,陶泥充分吸收好水分,到上课时陶泥水分充足,软硬适中,非常方便学生塑造。由于小学课堂时间短,有时一节课不够,作品没有做完,需要下节课继续制作,也用相同的方法保管自己的作品,用湿毛巾包好,用塑料袋套好,下节课来继续做,陶泥也能保持较好的软硬度,较好的解决了两节课之间材料的衔接。有了好的材料,孩子们做起来非常轻松。
      (2)养成练泥、分泥的好习惯。
      陶泥中一般会有杂质、气泡,练泥通过对泥的摔打,让泥中的水分和结构均匀、致密、无气孔,可塑性提高,干燥强度提高,减少成型制品的变形。分泥是做之前,孩子先统筹安排大概要把泥分成几部分,避免还只做好作品的一部分,陶泥却不够了,导致作品深入不下去。练泥、分泥是做陶泥之前要养成的好习惯,但孩子们性子比较急,拿起来就做,由于泥没有练好,泥的强韧度不够,做好的作品容易变形,例如《泥塑大象》这一课,有的孩子的象腿做好了,却由于泥的强韧度不够,承受不了身体的重量变形、倒塌。有的孩子刚做好身体,泥却不够了,最后只好做四条细细的腿,也很难支撑大象的身体。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们失败后认识到练泥、分泥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上,学生都会先花一分钟时间做好练泥、分泥的准备,因为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功。”
      (3)养成随时收拾陶泥的好习惯。
      上课过程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做作品时,会产生一些细小的泥屑和小泥块,这些泥屑小泥块有的被孩子们散落在桌子上,有的被孩子弄到地上,踩的扁扁的粘在地板上,打扫卫生时扫不掉也拖不干净,这既浪费了陶泥,又为打扫卫生制造了麻烦,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孩子们想想办法如何解决,孩子们有的说用盒子装,有的说放在纸上。我拿起一块大一些的陶泥,只听见“啪!啪!啪!”几声,桌上的小泥块全不见了,原来被我大块头的陶泥粘住了。这个方法操作起来简单、轻松,听着“啪啪”的声音,孩子们也觉得很有趣,边做边收拾,下课时地面没有难看的泥块了,桌面也干净了许多。给后面的卫生打扫省去了很多麻烦。
      (4)养成巧擦桌子的卫生好习惯。
      每次上好陶泥课,打扫卫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孩子们不愿意擦桌子,因为陶泥粘在桌子上,比较难擦干净,一般最少要擦两遍才能擦干净,因此,孩子们嫌麻烦,我从洗车行的工人身上学了一门技术,并将它推广到我的课堂上,我还美其名曰“懒人擦桌法”,我教孩子把毛巾对折,正面擦一遍,反面擦一遍,翻过来,正面擦一遍,反面擦一遍,一块毛巾可以把桌面擦了四遍,自己面前桌子这么一小块面积擦3-4次,当然擦得非常干净了。抹布也由原来的清洗两次减少为一次,做完还评比一下最清洁桌子。把一件枯燥的任务变得有趣,孩子们很乐意做。
      三、加强陶艺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陶艺一般有四种成型方法: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拉坯成型,而美术课常用前三种成型方法,我觉得这几样技能很重要:①在学习捏塑成型的时候,教会孩子掏空的方法。比如在学习第九册第7课《生动的泥塑人物》这一课时, 孩子们一般搓个圆球表示头,圆球是实心的比较重,常把身体压弯或直接掉下来,我教孩子们把圆球掏空,开口处用水糊平整,外表看来和泥球没什么不同,但重量减轻很多,而掏出来的泥正好可以用来塑造五官。(图1)学会这个技能之后,在学习《泥塑大象》、《金鱼》时,孩子们就能把这一技能灵活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中了,孩子们把大象的身体也掏空了,大象身体重量减轻后,作品稳固性大大提高。而且掏空后对后期烧制也是很有利的,避泥作品爆裂。
      ②学习粘接的方法。因为陶泥有一定的粘性,孩子们喜欢把各个部分直接粘贴,但作品在干燥的过程中,常由于没有粘牢而脱落。我让孩子们带来废旧牙刷,用废旧牙刷蘸水,将要粘接的部位刷毛,用水粘接,这样能让作品粘的更牢固,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图2)在掌握了这个技能后,孩子们的作品保存得非常完整,在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我把它们烧制出来,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开心。
      ③学习正确的泥片擀的方法。在学习孩子们在用擀面杖擀泥片的时候,常常直接在桌子上擀,泥片粘在桌子上拿不下来,失败一次后有的孩子在下面垫张纸,可纸也容易被粘在陶泥上,颜色难看,孩子们就有问题问来了,我让他们把包陶泥的废旧毛巾铺在桌子上,试一试在毛巾上擀泥片,孩子们发现擀好拿下来很方便,(图3)在上第5册第15课《自制棋子》时,孩子们用这种方法擀好泥片为棋子上的士兵做出了各种衣服,由于毛巾花纹不同,还形成了各种有特色的肌理效果呢。
      做完作品,我给他们烧制出来,孩子们小心翼翼拿着自己已经烧制好的作品,脸上露出兴奋、喜悦的神情,我心里很安慰,我一直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把陶艺课上到位,落到实处,孩子们对泥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厚,我们的后代有了良好的欣赏陶艺眼光,也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更有利于陶瓷艺术的发展,对我们这个以陶瓷命名的国家“China”的陶艺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秦锡麟?《陶艺创作技法与欣赏》?2010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浙江杭州)

    推荐访问:极致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