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买卖合同 > 正文

    诗性智慧的意思【论维柯的诗性儿童教育观】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6 04:54:27 点击:

      摘要:维柯从发生学的视角研究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人类学的视角论证了人类的童年类似于个体的童年,从这些研究中我们抽离出他的诗性儿童教育思想。维柯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以对真理的创造统一为基础,从儿童的诗性本能的发展、自我认识教育、身心和谐成长走向整体全人的发展终极目标,各部分浑然天成,交相辉映。维柯的诗性儿童教育观对当代中国的儿童教育的启示是:加强母语教学,开发儿童本能;扩大儿童活动领域,刺激儿童感官;容忍儿童知识模糊,开阔儿童思维,加强儿童的艺、体、心的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维柯;诗性教育观;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4-0130-07
      收稿日期:2011-10-23
      作者简介:宫盛花(1973-),女,湖南长沙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王洪礼(1953-),男,湖北襄樊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前言
      伽穆巴蒂斯达·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是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法学家、美学家和教育学家等,其思想在世界近代史上影响巨大。二战之后,西方掀起了研究维柯的热潮,但只有很少的研究者研究维柯的教育思想。通过网络检索发现,国外有《维柯的教育学理论》、《维柯和“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批判笛卡尔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维柯的教育学思想及对当今的启示》三篇文章,对维柯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另外,《维柯的知识论:一种批评》和《“真理一创造”和维柯早期著作中的实践智慧》两篇文章,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维柯的教育思想的。在国内,研究维柯教育思想的文献集中出现在近10年内,其数量也极其有限。主要有吴靖国的专著《诗性智慧与非理性哲学——对维柯的教育学探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张小勇的文章《维柯的教育哲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舒志定的文章《维柯人文教育观的前提与主旨》(《高教探索》,2008年第2期)等文献,这些文献主要从维柯的诗性智慧、哲学思想和课堂教学等方面来阐述维柯的教育思想。到目前为止,笔者未曾检索到一篇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维柯诗性儿童教育观的文章。尽管维柯的代表作《新科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并建立人类历史真理的问题,但我们仍可以从《新科学》所论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抽离出维柯的教育思想。在《新科学》中,维柯认为人类发展的童年类似于个体的童年;维柯的儿童教育观是建立在其著名的“真理一创造”的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实践智慧。
      维柯依据《圣经》的记载,把野蛮人的自然本能,如恐惧、夸大、猜测、想象、迷信、好奇等心理反应描述出来,他认为人类的这些自然本能也即人类心灵的诗性特质,这些心理特质恰恰就是儿童的特质。在《新科学》里,维柯反复地将原始人与儿童进行比较,如“各异教民族的原始祖先都是些发展中的人类的儿童”。维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原始人和儿童在许多天性、本能上具有相似性,这些本能表现在他们的诗性的想象力、模仿力、记忆力等方面,如“原始人强壮无知,完全凭肉体方面的感知进行想象,创造事物”,儿童也在“无知中就把他自己当做权衡世间一切事物的标准”。“世界在它的幼年时期是由一些诗性的或能诗的民族组成,因为诗不过是人的模仿行为;儿童们也都擅长模仿,模仿他们所能认识到的事物来取乐”。“各族人民具有生动的感觉,他们用强烈的想象力去领会事物,儿童的想象力也特别生动”。“作为民族的婴儿,他们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而儿童的记忆力也最强”。由此可见,儿童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平行的,原始人所具有的特征和儿童所具有的特征具有相似性。
      一、维柯诗性儿童教育观形成的基础
      在我们展开论述维柯的诗性儿童教育思想之前,需先挖掘其教育思想赖以存在的基础。维柯是一个跨世纪的人物,其前半生经历了17世纪欧洲哲学史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其后半生则直接卷入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论争主要围绕着认识论问题而展开的;启蒙运动则致力于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它们共同涉及了真理问题,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笛卡尔创立的真理观。“在各种准则中,首当其冲的是要接受真理,即在判断之际,需避免鲁莽和偏见,我只能接受那些使我毫不怀疑的清楚明白的东西”。他强调,思考问题的目的,在于形成清晰的观念。所以,科学所要研究的只是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只有在研究这些问题中人们才能获得可靠的、确切的知识。针对笛卡尔清楚明白的真理标准,维柯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实践认识论,他说:“人在创造事物的时候认识事物。”这一石破天惊的真理观,来源于维柯对语言学和历史学的考证。一方面,维柯是一位语言学家,他非常重视语言尤其是古代语言的研究。他认为,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寻找出大量的确凿的历史凭据,寻找出古代人的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哲学理论。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语言学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拉丁文词汇“verum”和“factum”含义相同,“对拉丁人来说,‘真理’与‘创造’是相呼应的,或者用经院派的俗语来说,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它们都表示‘通晓’、‘彻底的理解’和‘明白的知晓’之意”。由于词是概念的符号,而概念则是事物的象征和符号,据此维柯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哲学推论:真理就是创造,或者说创造就是真理。另一方面,维柯相信,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研究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就是可能的,这种历史就是一种客观存在。“民族世界由人类创造,因而就只能在人类心灵的种种变化中寻找民族世界发展变化之脉络。谁创造了历史,谁就应叙述历史,这种历史最为真实。好似几何学,当它在用它的元素构成量的世界之时,或者它在思量此世界时,它则为自己创造了此世界,我们的新科学亦然。我们的新科学为自己创造了各民族世界,它要比几何学更真实,因为它涉及处理人类事物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与起点、线、面和体相比更真实。认识和创造就是一回事”。人们在真实的世界中生活着、创造着,同时也就认识着。创造者创造了什么也就认识了什么,某物被创造出来,它就是真理的标准,就是一种清楚明白的存在。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就安排了一切,进而也就认识了一切。因此,第一真理属于上帝。同理,人类的真理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因而就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当人去认识人类社会时,也就是在创造人类社会。离开创造便没有真理,离开创造也就不能认识真理,创造与真理是同一的。换句话说,人通过创造认识真理;谁创造了真理,谁就能认识真理;谁创造了什么,就由谁去认识什么,人类社会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也就应该由人去认识社会。这就是维柯的“真理一事实”原理。   正是依据这一哲学原理,我们知道,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制高点。因为,好奇是一切学问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意义追问的动力;好奇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认识所特有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的儿童时期就开始发展了。发现是创造力的活动成果,想象力就是创造力的眼睛,正如判断力就是理智的眼睛那样。而无知则是惊奇之母,因而,知识越少越容易产生好奇心,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好奇心;愈好奇就愈易发现,愈发现就愈易创造。所以,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即创造事物的时候,其认识来自于实践,也就是儿童在做中学。这就是维柯诗性儿童教育观的基础,也是他的教育实践智慧的体现。
      二、维柯的诗性儿童教育观
      维柯生活于科学逐渐萌芽、人性逐渐彰显的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所倡导的张扬人的个性自由、以人为本的儿童教育思想就是顺应时代的需求而提出的。
      (一)诗性本能发展观
      贯穿《新科学》的一条主要原则是:“世间万物不会离开它们的自然本性而能安定或长存下去。”万事万物必须因循本性,方可长久存在,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儿童教育当然也不能脱离这一真理。维柯认为,人类在创建世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创建活动都不是深思熟虑的谋划,而是“诗人”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是诗的本质,即想象、激情和感觉而不是理智。既然人类的初民与儿童相比毫无二致,那么,培养儿童的各种感官能力则是不言而喻的。
      1.想象力和感受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以“Logic”(“逻辑”)为代表的思想和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以想象为本质的诗却不名一文。在柏拉图看来,想象不过是感性的、直观的摹本;亚里士多德更是把人看做理性的动物;到了近代,笛卡尔将理性推崇到极致。可以说,在“Logic”的统领下,想象一直处于理性的“女婢”地位,以想象为核心的所有人类活动都被排挤在科学王国之外。维柯则与他们分庭抗礼,他认为,人的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的“诗性智慧”,它是原始人的本性所具有的一种“强旺感觉力”和“想象力”而生就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一切科学和一切哲学的根源和前提。因为,这些异教民族的创建者们的“身体的发育或成长就是想象,想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不过是记忆的复现,聪明或发明也不过在所记忆住的事物上加工”。除去想象力,原始人创造的动力还来自感觉,所有的心灵活动都是感觉,因为,心灵做什么或产生什么,都无非是物体的接触。因此,维柯说:“儿童处于成长为人的阶段,从感觉、想象到理性的过程中,感觉和想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既然儿童的想象力旺盛,他们的这种潜能就不应该被遏抑,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引导、发掘和培育,以保证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合理的教育顺序应该是:“常识教育先于理论教育,感性能力教育先于理性能力教育,艺术教育先于科学教育,范例教育先于逻辑教育。”
      2.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从语言开始。维柯从词源学和诗性语言的角度论证了语言的重要性。首先,维柯对“logic”和“mythos”(“寓言故事”)的语源进行分析,指出“logic”来源于“语言”,证明了语言优先的重要性。“‘logic’这个词来源于‘logos’,它的最初的本义是‘寓言故事’(‘fabula’),派生出意大利文‘favella’,即说唱文。在希腊文里寓言故事也叫做‘mythos’,即神话故事,从这个词派生出拉丁文‘mutus,mute’(‘缄默’),因为语言产生之初,是缄默的”。由此可见,现代的逻辑学是从寓言故事发展而来的。因此,教育就应当且只能从语言开始对儿童实施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其次,维柯从语言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出发,指出原始的语言就是诗,而诗具有本能性、情感性和真实性,这一切都与儿童的天性不谋而合。“异教世界中原始人既然简单得就像儿童一样,忠实于自然本性,最初的寓言故事就不能是伪造……都是些‘忠实的叙述’”。“原始人类凭本能生活,接触外界事物全靠感官印象,所以想象特别丰富、强烈,他们生而就有感受和想象力,故诗乃是他们生而就有的一种能力”。原初各民族都是用诗性文字来思想的,用寓言故事来说话,用象形文字来书写,可见,语言是建立和稳定人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因此,学习就应该从语言开始,语言的学习主要依靠记忆力,儿童的记忆力特别旺盛,所以,通过对儿童实施语言训练来培养孩子们各种感官能力是顺应其天性的表现。
      (二)认识自我教育观
      在《新科学》中,维柯证明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本能向非理性最后走向理性转变的过程。“人首先是感觉,其次是感触,然后用一颗躁动而激动的心灵去思考,最后才用一颗清晰的心灵来反思”。这种反思就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所以,“古人在希腊德尔斐的太阳神庙用镶金字母刻了两个字: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要求“认识你自己”,这是要告诫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战胜精神的骄傲,打倒人的自高自大,避免时尚、肤浅的博学。西塞罗强调:“那广为人知的‘认识你自己’不仅仅是为了压制人的狂妄,它也意味着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天赋。”维柯认为,人在儿童时期具有认识自己的天赋,具有最强的学习能力,是最富有天赋的、最强壮的人。所以,要让儿童做到“认识你自己”,那么,学校教育就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要让他们丧失勇气,不要让他们轻言放弃。“因为人类的神圣创造力往往被过分的谦卑所打击,受到不自信的压抑,并消磨于对伟大事物的绝望之中”。随着知识的增长,学校要防止学生出现“有学识的无知”现象。一方面,应使学生在学业上生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防止高傲自大,成为“空心皮囊”。维柯肯定柏拉图的观点,即肯定柏拉图的人通过“自制”能够将自己导向“善”的制高点的观点,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要达到至高的善,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都离不开自我认识。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儿童的幼小的心灵还未受到恶俗的浸染之时,就要训练他们“自我认识”的能力。   (三)身心和谐成长观
      原始初民能够从野蛮发展到文明状态,凭借的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他们对神恐惧而膜拜,按照天神旨意节制自己为所欲为的本能欲望,逐步建立了人类民政制度;另一条腿是从野蛮的健壮的巨人身体发育成正常人的身体,这体现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是齐头并进的。维柯还从词源学的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历史的进步是对人进行精神教育和身体训练而形成合力的结果。“Educere(教育)指精神教育,是由自然哲学家们通过一种学术性的譬喻,转用于从内容中抽绎出形式。Educare(训练)用于身体训练,指英雄时代的教育开始以某种方式,使原先不匀称的巨人身躯进化到正常人的身材”。可见,精神教育与身体训练在人类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始终相伴而行。另外,维柯还从原始人的习俗中考证过身体与精神的密不可分,“原始人把精神的外部功能归结为身体的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听、视、触、嗅和尝。“他们把精神的全部内在功能纳入身体的三个部分:头、胸和心。把一切认识功能都分配给头,因为凡是认识功能都要涉及想象,他们就把记忆摆在头里,把胸脯看成一切情欲的寄居所。他们把心脏看做是一切计谋的产生地”。英雄时期的教育野蛮残忍,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是比较艰苦和危险的,像摔跤、赛跑、竞技和狩猎等运动就是如此。就是在这种野蛮的体育训练中,人的坚忍不拔之意志、吃苦耐劳之精神随之铸就。但“现代人对孩子们溺爱,铸成其柔弱的个性”。由此可见,精神的外部和内部功能;与肌体的器官相辅相成,身体训练与精神成长浑然一体,这一思想恰是维柯的身心一元论的体现。所以,在教育中,要促进儿童的精神发展,我们势必要结合身体训练进行教育,通过体育训练培养儿童的意志,促进儿童的智力、德行的共同发展,二者不可偏废。
      (四)整体全人统筹观
      玄学诗人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走到现代人类的高度发达的心智状态,人们凭借着恐惧、无知、想象和表达的需要本能,创建了宗教、婚姻和埋葬制度。由这三种原初制度衍生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制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文明所需要的知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精神、德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尽在其中,语言则贯穿于这个过程的全部。由此来看,教育就不能不考虑培养全人的问题。在希腊语中,“paideia”(“教化”)意味着人的全面教育,这种全面性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学生必须经历研习的全过程,完成学习文化的全部课程。维柯认为,“语言的不足、心灵的意见、灵魂的激情”是人堕落的根源,所以,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公民都要利用人类的所有智慧,全面培养自己的语言、知识和精神等各种能力,即用整体的智慧培养整体的人,学习的内容包括雄辩、知识和审慎(精神)。他批评教育时说:“尽管学生将来可能在某一些方面博学,但是对学生的教育被歪曲且被滥用致使他们学得的文化(此处的整体是指智慧之花)是不连贯的。”人类在诗性智慧的引导下,创造出了人类的各种知识,人类关照自己的心灵,审视自己的精神,逐步由野蛮走向了文明,这就体现出“全人教育”的重要性。维柯的教育目标显然是培养理性、判断和情感合一的全人。其二,维柯主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该保持平衡,教育既要重视人的感性活动,又要重视人的理性培养。维柯所生活的时代,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使人的身心相分裂,人文与科学相割裂。他洞察到了这种分裂会使人分崩离析,于是他又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了感性与理性、身与心、人文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他呼吁:“学校的任务,是通过打破人文和科学的文化二元论,调节理性与想象的冲突、认知与情感的冲突和真理与可能的冲突。”在维柯的眼里,“全人”是一个融智力、知觉和激情为一体的“复杂的真实存在”。“全人”的概念是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当教育过程中极端地彰显人的“理性”特质,尤其是让“理性”成为一种窄化人之思维和认知的工具与规则之时,教育学者心中的“全人”图像应当被凸显得更为鲜明。所以,儿童教育,作为人生的起点教育,需要做到培养儿童的想象、情感等方面的诗性能力,以避免他们成为一个身心相分裂的人。
      三、维柯诗性儿童教育观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启示
      上教教“道”,中教教“心”,下教教“技”。上教必须教“道”,教以存在,宇宙万物流动演化,生生不息,但它必须建立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上,即承认人的根本天性,顺势而为,然后达到最高的境界“善”;中教教心,我们的教育不应当只教给人知识,还应当培养人具有崇高的品格和尊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获得自由的能力;下教教技,道下为技,技艺相同,在教给人技能的时候要讲具体的方法。从维柯的诗性儿童教育思想中,我们吸取其精华,以改造教育现状。
      (一)加强母语教学,开发儿童本能
      语言是人的本能,在孩提时代,是理性极不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记忆力极其强盛。“小孩刚满三岁,就已经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词汇和一切表达方式,足以满足生活的必需,连巨型词典也很难将它们囊括在内。没有任何其他学问像言语那样,它较少地依赖理性,而主要依靠记忆力……”智力活动完全是精神的和内在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语言得到外化,并为感官所知觉。智力活动与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加强儿童的语言教育(尤其母语)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是综合性的语言教学,这对于语言感知能力强盛的孩子来说,这种课程设置,不能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如果能分门别类地讲授口语课、书写课、阅读课和写作课,那么,会为儿童的各种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另外,英语教学,必须建立在较扎实的本国母语基础之上。但是,现在的老师、家长已经患上了“恐后症”,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母语还未入门或刚刚入门,老师和家长就强行让孩子们学习外语。有些孩子的母语还混沌未开,就要同时学习另一门语言,难免会出现邯郸学步的可怜状况。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语言是人的本能,给孩子创造充分发挥本能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地成长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二)扩大活动领域,刺激儿童感官
      人的感觉包括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判断、决定和意愿,既然我们所有的心灵活动都来自感觉,那么,对儿童进行感官能力的训练毋庸置疑。但是“我们文明人的心智已不受各种感官的限制了,就连凡俗人也如此。我们之所以出现心智脱离感官的现象,是由我们的近代语言中那些抽象词所具有的丰富的抽象思想造成的。这些抽象词还从写作艺术中受到洗练,数字的运用也仿佛使抽象词得到精神化了,就连凡俗人也知道怎样计算……人们现在用唇舌来造语句,但是心中却‘空空如也’,因为心中所有的只是些毫无实指的虚假观念,以至近代人再也想象不出巨大的虚幻的形象了。我们也同样没有能力去体会那些原始人的巨大想象力,原始人心里还丝毫没有抽象、洗练或精神化的痕迹,因为他们的心智还完全沉浸在感觉里,受情欲折磨着,埋葬在躯体里”。维柯对现代教育重视人的抽象的玄奥的理智训练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他反对儿童过早地学习数学,反对过早地对儿童进行理性教育,“若是让孩子学习那些难以理解的严密的判断逻辑,将使他们远离凡俗的共同感受,而致使年轻气盛的心智天赋因而变得枯萎”。这种方法会使儿童本性中一些最旺盛的因素僵化,它会弄昏他们的想象力,削弱他们的记忆力,钝化他们的理解力。然而,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和理解力这几种能力对培养儿童们的文化素养都是必要的,所以,对儿童进行教育,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种感官的训练,这些训练,除了在家庭中要受到足够的重视外,学校势必也应该加大实践课程的开发力度,儿童活动领域应从教室走向校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从而挖掘儿童内在的潜能。但是,可悲可叹的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延伸到了幼儿园,那些感觉、知觉能力极强的幼儿被抽象的逻辑训练所困扰。他们被迫学习数字,进行数的分解、进行加减运算,枯燥乏味、不能容忍,他们旺盛的想象力、天真的童稚被消磨殆尽。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不得不沉浸在题海和频繁的考试之中,这些未来的花朵因此丧失了天性而早早枯萎。   (三)容忍知识模糊,开阔儿童思维
      自16世纪以来,从哥白尼发表日心说到哈维确立血液循环说,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牛顿的力学定律,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这些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的生活深深地打上了“科学”的烙印。维柯独辟蹊径,探究人类社会科学,发起了对自然科学的冲击。人类社会科学依赖的学科背景是语言学、历史学、哲学和法学等,它们是修辞的、感性的,在笛卡尔眼中,它们是虚幻的、模糊的和非真实的。但是维柯认为,像历史、法学、政治学、人类行为学、艺术和文学等学科实际上都应该被看做是知识,它们和数学、逻辑一样都是真理,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者创造的真理”。科学技术发展到20世纪初,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为标志,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科学革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突破还原论为使命的非线性科学(Nonlinear)和其复杂的理论的出现,再次打破了人们对确凿无疑的科学的崇拜,证实了科学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也证明了维柯认识论的正确性。而想象力的不确定性、语言的不确定性、思维的不确定性等世间万物的模糊性,要求我们不可能再用那种机械还原论的观点看待问题。在教育中,我们不要采用简单的思维方法来判断儿童的鲜活的创造力。比如,当孩子初次见到“W”和“M”,把它们看成是同一个东西的时候,请老师千万不要用僵化的思维对儿童进行训斥,骂其是“笨蛋”,更不要用所谓的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判定孩子左半脑发育不全。承认知识具有模糊性,允许孩子出错,宽容地对待孩子,是为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只有这样,这只没有受到束缚的小鸟才会飞得更高。
      (四)加强艺、体、心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
      人类创造了历史,他们是历史的主人,创造历史的过程即是教育的过程,整个人类的教育充满着体格和精神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当然也离不开这一教育原则。“儿童们擅长想象,绝不可以以任何方式堵塞他们这种想象能力,这种想象能力总是未来天才的标志。有些艺术或重想象力,或重记忆力,或两者兼重,例如绘画、诗歌、修辞、法学等,服务于这些艺术的各种心智能力,任何一个也都不应该被削弱”。一切真实、单纯、真诚的事物是最符合人之天性的,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使人的意志达到自由。然而,现代唯理性教育像瘟疫一样蔓延滋长,人的身心被割裂,掌握知识的多少变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脱离了对“人”的关注,那么,它还有什么意义和内涵呢?儿童时期,是人生快乐、自由的黄金时期,但太多的孩子却要被迫参加各种培训班,接受额外的家教,接受理性的训练,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自由。同时,教育中的青蛙效应正日益蔓延: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生活,缺乏必备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中小学出现了体育课、艺术课随时为文化课让路的情况;近视、肥胖等各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当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理性进行深度审视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现代社会的现状?
      结语
      维柯的诗性儿童教育观根植于他的历史观之中,包含在言说的力量、创造的力量、想象的力量和整合的力量等相互联系之中,除非我们重新召回这些思想,否则,再多的文本意义理论、结构理论、后现代理论和解释学分析等,都不能为现代儿童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霍尔的“复演论”提出个体的发展是人类种族进化的复演过程的观点。我们则从早于他两个世纪的维柯的人类进化史中抽离出他的诗性儿童教育思想。后世的教育家像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绿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都可以在维柯的身上寻找到影子。我们应当牢记维柯的这些“金科玉律”,反思目前我国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维柯教育思想的发现或再发现,无疑是一柄铁锤,砸向冰冷的理性社会,让麻木刻板的心灵返归人的世界。
      (责任编辑 焦薇缜)

    推荐访问:儿童教育 的诗 论维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