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电影 > 正文

    跨越千年 悲剧女性跨越千年小说长诗相映生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40:10 点击:

      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性都是依赖作者所创造的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塑造了勤劳善良却又愚昧无知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典型形象――祥林嫂,汉末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塑造了聪明美丽又倔强果断的封建叛逆者形象――刘兰芝。这两个同为封建礼教无情吞噬的女性,虽然从悲剧性命运这个角度来看是相似的,但因作者写作意图有所不同,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从人物形象比较分析的角度来鉴赏《祝福》与《孔雀东南飞》这两部文学作品,希望能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作品。
      
      一、与《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比较分析
      
      《祝福》中的女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被压迫被损害的具有善良灵魂的乡下女人。祥林嫂干活十分勤快,但她的遭遇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她在新寡之后逃到鲁镇帮佣,不久便被婆婆劫回,采用人身买卖的方式将她强嫁到山坳里,她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乐趣,第二个丈夫又不幸死于伤寒,接着儿子被狼衔去。当她带着丧夫失子的悲痛再次来到鲁家做工的时候,镇上的人嘲笑她;卫道的鲁四老爷把她看作伤风败俗的人,一切祭器供品都不许她沾手;笃信鬼神的柳妈又以阴间的惩罚来吓唬她。劝她到土地庙捐一条给“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当作替身替自己赎罪。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祥林嫂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了一个门槛,满以为脱除了罪孽,可以重新做人,但封建制度仍然不肯原谅她,鲁四老爷仍然不准她动一下祭祖的杯筷。精神上的迫害压倒了这个农村妇女:她从此失魂落魄。惴惴然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最后被鲁家辞退,沦为乞丐。当人们除夕之夜欢欣“祝福”的时候,她却怀着对地狱的恐惧和疑惑。像“尘芥”一样被扫出了这个世界。
      《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聪明、美丽、善良、贤惠,与焦仲卿婚后感情融洽,善待婆母,终日操劳,却遭到婆母的刁难。她敏锐的觉察到自己在婆家难以立足,便当机立断要求遣归。回到娘家,刘兄逼她改嫁,她又清醒地认识到难容于娘家,于是她便外示顺从,内怀死志,与焦仲卿约定,双双以死殉情,终于在改嫁的当天夜里投池而死,焦仲卿也自缢身亡。长诗就这样多方面铺垫、层层递进、婉转曲折而又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刘兰芝的性格和命运。
      刘兰芝和祥林嫂这两个悲剧女性身上都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质朴。一个是“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一个是“日子很快地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而且她“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勤劳善良的女性,却难容于当时社会,并最终被残酷的封建礼教所吞噬。
      除了这些共同特征之外,由于作者创作意图的不同,两个人物的性格呈现出更多的不同之处。《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在刻画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的品格的同时,自始至终更加着力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低头的倔强性格,而且随着长诗情节的展开,这种性格愈发凸显。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刁难下,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焦家已然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便毅然起来斗争:“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够主动要求“遣归”需要何等的勇气!当她被遣回家,阿兄以封建家长的身份逼她改嫁时,虽已走投无路,但她亦表现得从容不追,她内怀死志,外示顺从,表面一口答应“登即相许和,便可做婚姻”,从而摆脱家人的提防。得以和焦仲卿密定死计,并最后达到誓死反抗的目的。从长诗整个情节发展来看,正是这种反抗的性格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使刘兰芝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在《祝福》中,鲁迅先生也刻画出了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但相比之下,祥林嫂的反抗远不像刘兰芝那样明朗、激烈。虽然面对封建礼教强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不间断地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出卖、被迫再嫁时,她挣扎;面对种种讥讽、侮辱及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于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更是拼命的抗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反抗近乎是原始的、出于本能的反抗:她对于自己的抗争,缺乏明确地认识,甚至她的反抗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重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迷信色彩。例如:为了反抗婆家的捆卖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而誓死反抗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贞节”――在她的意识中,改嫁也是可耻的事情。据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在祥林嫂的性格当中,愚昧甚至麻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同样生活在封建社会,同样遭受着封建礼教的压迫,人物性格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大的差异呢?我认为,除了个体性格不同之外,首先是时代差异在她们身上折射出了不同的特点。长诗《孔雀东南飞》创作于封建社会前期,汉代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封建礼教的压迫才日益显现,但那时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毒害也较轻。到了宋朝,随着礼学、道学的盛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被抬到极高的程度。到祥林嫂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封建势力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但封建思想观念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根置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极为严重,毒害也更深。这样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祥林嫂的性格中愚昧、麻木占了那么大的比重。其次,作者创作意图的不同也影响着两个人物性格的塑造。长诗作者要创造一个封建叛逆者的理想形象,以此来歌颂青年男女对婚姻爱情自由的追求,而鲁迅则是要通过祥林嫂这一被损害的的典型女性来批判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再次是创作方法的影响。《孔雀东南飞》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出了刘兰芝这一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毫无疑问,刘兰芝的性格是打上了作者理想的印迹的,是作者的理想化的形象。而批判大师鲁迅先生则更关注现实,祥林嫂就是鲁迅对封建社会末期农村劳动妇女生活困境进行深刻思考后用现实主义手法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是旧中国被残酷的封建礼教所摧残的妇女命运的概括反映,相比之下,她的性格更具有真实性,因而更具有感人的力量。
      
      二、《祝福>与《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形象塑造方法的比较分析
      
      对祥林嫂和刘兰芝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长诗和小说都综合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我们在这里主要围绕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进行比较分析。
      1、肖像描写的比较分析
      《祝福》和《孔雀东南飞》的作者都使用了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不同的是,《孔雀东南飞》对人物的描写非常集中,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对刘兰芝的肖像进行详尽刻画。长诗的肖像描写集中在刘兰芝“严妆”一段。原文是这样的:“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事世无双。”可见作 者对刘兰芝的肖像描写是极尽铺排之能事,这不仅突出了刘兰芝的“精妙美丽”,更主要的是,通过“严妆”这段肖像描写,有力地突出了刘兰芝那种坚忍刚毅、从容不迫的性格,是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却是分散开来,也就是所谓的动态肖像描写。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面颊却还是红的”、“只是顺着眼”,虽然死了丈夫,但此时的祥林嫂身心还是健康的。第二次来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面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的精神了。”这是她在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改嫁,丧夫失子)、身心遭到极大摧残的外在表现。最后“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她已是“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表明她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的悲哀,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小说就这样围绕人物性格的发展细腻描绘了祥林嫂的肖像变化,鲜明的展示了封建礼教对祥林嫂从肉体到精神上的迫害是何等惨烈,从而揭示了主题。
      《祝福》和《孔雀东南飞》的肖像描写各具妙处。鲁迅先生不可能像长诗作者那样,对样林嫂的肖像做集中描写,那样就揭示不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迫害程度。长诗也不可能把刘兰芝的肖像分散开来写,那样也就突出不了刘兰芝那镇定、坚强的性格和对婆婆的无声抗议。
      2、语言描写的比较分析
      《祝福》和《孔雀东南飞》也都运用了语言描写。不同的是,长诗善长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通读全诗,刘兰芝勤劳、善良、知书识礼、果断、有主见、倔强的个性特征都是通过大段的对话来表现的。从长诗中“十三能织素”到“会不相从许”这一段对话来看,刘兰芝之所以被遣,主要是她触犯了“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大戴礼记・本命篇》)的封建条规,也就是长诗中借焦母的口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在封建社会,被遣是最不体面的事情,但面对封建家长制对婚姻自由的残酷扼杀,刘兰芝则表现得那么镇定从容,“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兰芝却没掉一滴泪,没有流露出一点可怜相。此外,刘兰芝答复其兄的那段话也十分精彩:“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正如张玉谷《古诗赏析》中分析的那样“此时兰芝竟不与兄一辨,具有深心。盖末仰头答时,其俯首沉思已久。太守上官,属吏势难与抗;阿兄戾性,大义更难与争。胸中判定一死,索性坦然顺之,不露圭角,为后得以偷出,再会府吏地也。兰芝机警正赖此神到之笔达之。于此不能索解,负兰芝,并负作者矣”。兰芝清醒、有主见、机警的性格由此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如果说《孔雀东南飞》的对话描写突出地表现了人物刘兰芝的性格,那么,《祝福》的语言描写则鲜明地揭示了主题,鲁迅先生正是紧扣主题来描写人物语言的。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语言描写不像《孔雀东南飞》那样丰富集中,而是随着小说情节的逐步展开,作者对祥林嫂的语言描写也在逐步变化。当她第一次来鲁镇时,是一个从不开一句口的人。但她第二次来的时候,却变得多嘴了。一天到晚,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或“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但是,等她发觉别人对她并没有真正的同情,她又转成了沉默。但她这时的沉默,和原来的不说话,却有了本质的不同。由此,封建礼教对人的侮辱、迫害通过人物的语言变化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从人物的思想深度上来看,长诗《孔雀东南飞》虽然也通过刘兰芝的悲剧揭示出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生命的迫害,但其批判生活的力度显然远远不及创作于封建社会末期的《祝福》。
      纵然如此,作为中国文学画廊中两个不朽的女性形象,祥林嫂与刘兰芝同样值得我们伫足凝望。篇幅所限,本文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未能做到全面细致,要真正感受祥林嫂与刘兰芝这两个人物身上绽放出的独特魅力,尚需要我们从更多的视角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鉴赏。

    推荐访问:长诗 相映 生辉 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