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电影 > 正文

    慢性前列腺炎自愈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和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42:25 点击: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前列腺炎(CP)细菌和支原体的培养及耐药状况。 方法 对门诊CP患者3 171份前列腺按摩液(EPS)进行细菌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715份细菌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率为53.5%,共检出各种细菌13种,G+菌占92.6%,前4位均为葡萄球菌。1420份支原体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率为19.7%,解脲支原体(UU)占85.9%。前4位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他啶及复方磺胺的耐药性在80%~90%。3/4的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超过50%。金黄色萄葡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57%,其中5例对12种抗生素全部耐药。UU的耐药性多在5%~10%,最高为克林霉素,最低为加替沙星。 结论 CP患者EPS中的细菌以G+葡萄球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前两位。常见的4种葡萄球菌耐药性都很高,尤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问题更应警惕。规范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控制细菌耐药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前列腺炎;微生物学;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446.5;R69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09—03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CP的细菌种类及分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包括支原体在内,耐药性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控制细菌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为了探讨当前临床上CP的细菌种类(包括支原体)及其耐药情况,我们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间男性病科和不孕不育科门诊送检的CP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EPS)3 171份标本,分别做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1 751份)、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1 420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标本3 171份,均系本院男性病科和不孕不育科对诊断为CP或CP并发急性感染患者的EPS(EPS中WBC计数>10/HP)。其中细菌培养1 715份,支原体培养1 420份。
      1.2 方法
      按摩前列腺,无菌操作收集EPS,用一次性拭子采集EPS标本,将其接种于5%脱纤维绵羊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35℃培养24~48 h,若无细菌生长,则视为细菌培养阴性,对培养阳性结果者作药敏试验。细菌药敏试剂盒由惠州市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将无菌法收集的EPS按常规方法接种入支原体培养管内,摇匀后置37℃培养,UU培养24 h,MH培养48 h,对其阳性结果者,做药敏试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2结果
      见表1、2。支原体培养共1 420份标本,皆行UU和MH培养,共检出支原体280份,阳性率为19.7%。其中UU阳性280份,占19.7%,MH阳性46份,占3.2%。见表2。凡MH阳性者皆是与UU阳性者同时出现,呈现双菌株。细菌药敏试验显示,常见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等4种对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他啶及复方磺胺的耐药性均超过50%以上,大多数在80%~90%,最高达93.5%。表皮、金黄色、溶血等3种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达到57%。常见的这4种葡萄球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均低于50%(溶血性葡萄球菌为52.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见表3。UU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最高为克林霉素(21.0%),最低为加替沙星(1.8%),多为5%~10%。见表4。
      3讨论
      CP是男性青壮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按照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前列腺炎的分类法,CP包括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两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EPS细菌培养的结果。尽管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的器官之一,但临床上Ⅰ、Ⅱ型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并不高,仅占5%~10%。而Ⅲ型前列腺炎竟占90%~95%[1]。EPS细菌培养由于受到取材、培养诸多条件以及地区时差的影响,各家报道并不完全一致。细菌培养呈阳性的诸多菌株,其种类及药敏试验也各不同,尤其是细菌耐药性的明显增加,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担忧。
      郭应禄等[2]认为,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常见的尿路致病菌所引起的,包括大肠杆菌及肠杆菌科的其他成员。梁朝朝[3]则具体指出,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培养液中,最常发现埃希氏菌。邓春华等[4]2004年就更具体地指出,引起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大肠杆菌,而慢前列腺炎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中以革兰阳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为第1位。尽管对于作为前列腺炎的病原菌还存在争议,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前列腺炎的病因的确比较复杂。在近几年来文献中不断报告G+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熊承良等[1]在2007年就认为在Ⅱ型前列炎中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胡小朋等[5]曾对132例CP患者进行了EPS的细菌培养,结果发现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达到56.1%,以G+菌多见,占66.2%。陈洁晶等[6]发现在EPS分离中以G+菌多见,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刘聘等[7]对274例CP患者EPS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率虽然只有39.1%,但G+菌占了92.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2.24%。
      本组1751份EPS标本中,共检出952株细菌,G+菌占54.4%。检出13种细菌,居于前4位的全是葡萄球菌,G+细菌占92.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表皮葡萄球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它常普遍存在于正常的皮肤黏膜,主要存在于正常男性的前尿道,一般认为它们是共生细菌,而非致病菌。许多学者认为,除了肠球菌以外的革兰阳性细菌很少引起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而处于第2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则普遍认为是一种外源性感染的致病菌,有人报道其占G+菌的第1位[6,7],多是经直接接触,并经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最为常见,当然也可以通过血行扩散至前列腺形成内源性感染。一些研究者认为,G+菌在反复发作的CP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认为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是G+菌引起的CP的一个显著特点[4],所以更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本组CP患者的EPS中常见的4种G+球菌的耐药问题是十分明显的。表皮、金黄色、腐生和溶血等4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他啶及复方磺胺的耐药性均超过了50%,大多数在80%~90%,最高的达到93.1%。表皮、金黄色、溶血3种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也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曾一度被作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MRSA)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万古霉素,在本组中耐药性竟高达57%,同时本组中发现有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2种抗生素全部耐药。
      从细菌的耐药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一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会有一批耐药的菌株出现。有人研究认为一种新的抗生素研制开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株的产生只要两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研究还认为,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抗生素使用率呈正相关。由此分析,在CP的诊治过程中,不正规使用抗生素无疑是细菌产生耐药性高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治疗最多见的Ⅲ型前列腺炎,一般是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就是对待Ⅱ型前列腺炎,由于前列腺腺管管壁的屏障作用,限制了许多对细菌敏感的药物进入前列腺的管腔,所以有人研究后认为,临床上EPS细菌培养对临床应用抗生素的价值不大,并要求在CP的治疗中,必须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除了前列腺急性感染,应避免静脉使用抗生素,避免使用高级抗生素[8]。
      在CP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9],但由于支原体常与其他病原菌合并感染,所以对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常被掩盖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组支原体检出阳性率23%,是比较高的,其中UU的感染率远高于MH,说明UU在CP感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UU的耐药性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是保证疗效和减少耐药性产生的正确措施。
      [参考文献]
      [1] 熊承良,刘继红,廖爱华. 生殖疾病学[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
      [2] 郭应禄,胡礼泉. 男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0.
      [3] 梁朝朝. 慢性前列腺炎诊治的若干问题[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4):1.
      [4] 邓春华,辛钟成,李宏军. 男科病诊治学[M]. 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4:439,396.
      [5] 胡小朋,白文俊,朱积川,等. 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29.
      [6] 陈洁晶,黎莉,刘丽新. 前列腺炎常规和病原体培养结果分析[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05):206.
      [7] 刘聘,梁朝朝,郝宗耀,等.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4):21.
      [8] 李佳怡,黄翼然.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与临床治疗经验[J]. 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24(11):57.
      [9] 李进,刘紫,钟小军.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5):53.
      (收稿日期:2012—06—19)

    推荐访问:耐药性 支原体 细菌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