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电影 > 正文

    黄金分割原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黄金分割比例是几比几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46:30 点击: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这个分割在数学上与美学上代表一种最佳的比例关系。笔者认为,黄金分割原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追求教与学的用时的科学分配,更是指追求以时间为衡量标志的语文课堂的各种关系的和谐。
      一、时间分配:黄金分割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显性指标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为:(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据此,“黄金分割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是指在课堂教学时间上的最佳分配。其一,将一节课45分钟按黄金分割分成两部分:45×0.618=27.81≈28(分钟)和45×(1-0.618)=17.19≈17(分钟)两部分。学生主体的回答、思考、朗读、探究、练习等活动不少于28分钟。教师主体的引导、启发、提问、讲解、归纳、总结等活动时间不超过17分钟。其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是否达到了以最小的耗费值创造了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获得的最大值的目标。也就是说,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对学生的收益如果并非最大值,就不能算是达到了课堂用时的“黄金分割”。
      二、效率品位:黄金分割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隐性目标
      黄金分割,核心是美和和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课堂的高效率和高品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的用时设计是否合宜,这一教学用时安排怎样的教学活动才是合宜的。获得这样的隐性目标,要在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尽善尽美的工作。据此,笔者认为,在高二年级教学本课,在文本的内容理解对学生而言不是一个难题的情形之下,本课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宽度上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也就是说,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学生的收益并非获得最大值,即在课堂用时上,没有安排最合宜的教学活动,算不上是“黄金分割”。在此,就“预设”的一部分工作作浅陋的述说。若要使各个教学环节的课堂用时达到“黄金分割”,应先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入手,做到以下三点。
      1.教学目标应凸显教学文本的表达个性
      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体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要体现引导学生领悟鉴赏文本的独特之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先生在居里夫人发现镭100周年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时刻写作的一篇“名人”散文。本文被编入苏教版高二“语文读本”,也编入高中华师大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生命体验”专题,入编这一专题的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周国平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因此,我们应思考梁衡的这篇“名人”散文,要向我们诉说的是什么样的关于生命的思考?梁衡主张写大事、大情、大理,作品中随处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据此,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为:1.体味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质,理解题目中“美丽”的内涵。2.领悟本文作为人物传记的谋篇布局特点。3.品味本文语言的抒情性、思辨性和哲理性。4.评析本文在凸显居里夫人的“美丽”时采用的多种表现手法。这一目标的设定,兼及文本的内容、题材、体裁、艺术手法多个方面。
      2.教学重点应体现引发学生的思维深度
      本课教学的重点有两项:1.类比、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2.体味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质,理解题目中“美丽”的内涵。第一项属于写作艺术手法方面,第二项属于文本内涵方面。
      课堂教学的深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重点决定的。教者的第一项教学重点,触及了文本的语言特点,也触及了文本展示人物个性的手法,但从教学实践看,教者仅仅停留于艺术手法的辨析和指认,而没有将这些手法运用背后的深层内涵揭示出来,这就影响了教学深度的挖掘。
      教者的第二项重点,涉及的是对文本核心内容的理解,但教者的最终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发现作者展示了居里夫人“外表美”和“心灵美”两个方面。这类“寻找”和“归纳”的教学活动,对高二的学生而言,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因为教者所提出的问题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话题”: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具体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很模糊的“话题”,文本无一处不在展示居里夫人的美丽,这样的语句在文中比比皆是,学生的“寻找”缺乏具体明确的目标。因此在实施这一教学环节时,学生的回答难于达到教者的“预设”,更导致了教学深度的欠缺。笔者认为,不妨将教学的重点修正为:1.品味本文语言的抒情性、思辨性和哲理性。2.评析本文在凸显居里夫人的“美丽”时采用的多种表现手法。
      3.教学难点应显示引领学生的思维宽度
      本课教学难点为:感悟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理性光辉,领悟文章的哲理美。这一难点设定,指向对文本的人文内核的探求与鉴赏。
      阅读教学的宽度来自何处?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宽度来自立足于文本又不囿于文本的教学视野和由此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宽度更来自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厚度,尤其是教师在专业领域中的丰富积累,更应是学生求知思考探索的源头活水。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浮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其浮大翼也无力。”就本课例而言,教者应在课前阅读一定量的梁衡散文,如《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等经典篇目,对梁衡散文的特点有所感知和把握。同时,《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带有评传性的“名人”散文,教者应对文本中的“评”的部分,亦即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情感态度作深入理性的思考,以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思想深度,领悟作者在对居里夫人的描写评述中表露出的“生命观”。据此,笔者认为,文本的教学难点应修正为:鉴赏文本中的评述性语言,领悟作者的“生命观”。这一难点,深入文本的内核,是以语言为本位的阅读、鉴赏,是一项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活动。而教者所确定的教学难点,是纯粹的“人文性”教学活动。在课堂实践中由于游离于文本,难免有空洞和说教之嫌,再加上“道德力量”“理性光辉”“哲理美”这些抽象概念的连续抛出,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导致了课堂“互动”的制约,最终陷入了教师的独角戏境地。   三、动态辩证:黄金分割原理在教学中运用的理想境界
      客观世界在本质上展示黄金分割的魅力的同时,也容纳表现形式上的各种变化。它体现了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黄金分割永远无法达到0.618那样精妙与准确,即便达到了0.618时间上的精准,各个环节用时高效的精准也是永远无法达到的。“预设”仅仅是黄金分割的预想假设,离“生成”的现实的黄金分割还有不可预知的距离,这或许是课堂这幅画面永远的遗憾,也是促使我们不断追求的永远的黄金魅力。
      课堂教学中“教”与“不教”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学情、文本的类型、文本难易程度、学生的语文积累等等。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理解教师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确立合宜的教学目标、更精准地去把握这个黄金尺度。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运用黄金分割原理时,更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1.“黄金分割原理”应用上的动态性:“黄金分割原理”中的比例关系是一种静态的数字关系,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时间的优化控制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总的原则是,在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以及同一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应该做到时间分配上的“黄金分割”,亦即做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应多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时间,体现出一种动态性的灵活和变化。
      2.“黄金分割原理”应用中的辩证性:“黄金分割原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是对一堂课的时间或对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作机械的分割,而在于对课堂时间实行科学的管理,最终的目的是达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的习惯,培养鉴赏探究的能力,以时间为显性标杆,完成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3.“黄金分割原理”应用中的优化性:“教学过程优化控制”就是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管理好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思维密度和课堂效率。因此,黄金分割原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其精髓是以合宜的时间安排合宜的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有效有品。
      总之,笔者认为“黄金分割原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须采取辩证的思想来理解,它追求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环节控制上的显性指标是对时间的合理分配,最终当教师能够形成从时间的维度考虑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和品质问题时,表面上是否严格按照“黄金分割原理”来规划课堂教学时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在教师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隐性的“黄金分割原理”,就是使教学设计和一切教学活动都做到恰到好处。
      (汤丽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215500)

    推荐访问:黄金分割 语文 课堂教学中 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