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励志电影 > 正文

    [陈赓和他的朋友们] 陈赓大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31 11:31:19 点击:

      陈赓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许多故事令人惊奇、令人神往,令人钦佩、令人捧腹……而他在人际交往中,更富戏剧性。他挺直如松、洁白如雪、豪爽开朗、豁达乐观的鲜明性格,更为他周围的人所熟悉、所喜爱、所崇敬。与他打过交道的上级喜欢他;与他有过交往的朋友亲近他;与他有过较量的对手折服他。
      
      毛泽东的“俏皮老乡”
      
      1944年陈赓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一天,毛泽东应邀到学校作报告。陈赓听得十分认真。那天,他正患感冒,突然觉得头晕、发烧、口渴。会场里只见主席台上有杯茶。他在中间休息时走到主席台前,向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报告主席,学员陈赓借点水喝!”还没等毛泽东反应过来,他端着茶杯大口大口地喝起来,然后又毕恭毕敬地行了一个军礼:“谢谢主席!”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他。毛泽东笑嘻嘻地说:“他是我的俏皮老乡。”
      陈赓老家和韶山相隔只有10多华里,和毛泽东是真正的老乡。他们最早相识在1922年上半年。当时毛泽东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在长沙领导革命活动。陈赓自1921年离开湘军后在长沙铁路局当办事员。他一面工作,一面自学,并参加了长沙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经常到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听课。一次,听毛泽东讲“工人阶级要和农民联合起来”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深深吸引着陈赓。休息中,陈赓主动找毛泽东攀谈。从谈话中,陈赓知道毛泽东早他5年也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过书。陈赓高兴地说:“毛先生,我们还是校友呢!”
      “那你不应该叫我先生,叫毛泽东同学吧!”毛泽东谦虚地说。
      “你知识那样渊博,永远是我的先生。”陈赓认真地回答。
      从这时起,陈赓和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郭亮、姜梦周等湖南中共早期领导人有了密切接触。在他们的帮助和引导下,1922年12月,陈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
      1927年,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到了湘乡。1月8日晚在陈赓家所在的湘西乡城前铺召开地下党员座谈会。地下党员汇报湘西乡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农民协会深受群众欢迎,一些开明绅士也支持农会,如羊吉安的陈绍纯先生还卖掉田土给农会作经费……毛泽东连忙插问:“陈绍纯是不是有个儿子叫陈赓?”地下党支部书记答:“正是。”从此,陈赓在毛泽东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对陈赓考入黄埔,参加北伐,以及在中央特科,在中央苏区工作等,都十分关注。红军长征以后,陈赓率领的红军干部团,一直跟着毛泽东的中央机关前进。陈赓一直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战斗。他们直接相处在一起最长的一段要算1947年7月21日开始的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期间。
      6月下旬,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接到中央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的通知,马上带领随从人员向陕北进发,7月19日到达党中央当时的驻地靖边县小河村。
      听说陈赓到了,毛泽东走出院子上前迎接。陈赓恭敬地向毛泽东行礼致敬,毛泽东上前紧紧握住了陈赓的手。
      陈赓关切地说:“主席,你可经过不少艰险呢!你带的警卫部队太少了,武器又不好,我们实在担心,旅长们都要求过黄河来保护呢!”
      听了陈赓的话,毛泽东笑了笑说:“这次就是叫你们过黄河来的呀!不过,不是来保护我,而是来保护陕甘宁边区的人民。”
      陈赓心里真高兴,急切地说:“同志们都等待着此任务呢!”
      望着陈赓兴奋的样子,毛泽东亲切地说:“你们在晋南打得很好,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把蒋介石吓坏了。现在要你们再吓吓蒋介石,这一次要把他吓疯。”
      陈赓一边听着毛泽东的话,一边随着毛泽东走进院子。
      这次会议从7月21日开始,一连开了七八天。会议期间,陈赓与毛泽东、周恩来同住在一个院子里。
      经过热烈讨论,会议对中原战场作了新的部署: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江淮河汉地区作战;陈(毅)、粟(裕)大军进入鲁西南、豫东地区;陈赓兵团不来陕北,南渡黄河挺进豫西。
      会后,毛泽东对陈赓挺进豫西的行动作了具体指示:“刘邓率领我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一定搞得敌人手忙脚乱,到处调兵去堵。胡宗南被牵在陕北,陷入绝境。豫西敌军不多,是个空子。师出豫西是有战略意义的。进去以后应当放手发展,东向配合刘、邓,陈、粟,西向配合陕北,东西机动作战,大量歼灭敌人,开辟豫陕鄂根据地。”
      毛泽东鼓励陈赓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出去。他还讲了破釜沉舟的故事。他说:“‘破釜沉舟’的故事你知道吧?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以后就把锅砸了,把船沉了,激励战士不打胜仗不生还!说来很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
      陈赓马上表态:“主席,那我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
      “只是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毛泽东开起了玩笑,在这种轻松气氛中向陈赓下达任务。
      1952年6月,中共中央急切地从朝鲜前线召回陈赓。
      当时中共中央决定,筹建一所军事工程学院,以培养人民解放军的高级科技人才。
      早在3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过:要办好一所学校,第一件事就是选好校长。所以他亲自过问了解放军第一所高等技术学府校长的选择。
      陈赓就是毛泽东经过反复比较,最后确定下来的人选。当时党中央管的干部一般是由分管组织工作的常委谈话,但这次非同寻常,毛泽东亲自找陈赓谈话,宣布中央的任命决定。
      “主席,别开玩笑,我是丘八出身,又不懂技术,怎么能当大学校长?!”陈赓惊奇地说。
      “我是非常认真的。你首先看办这所院校需要不需要?”毛泽东严肃地说。
      “当然非常需要!”
      “既然需要,就得有人去做。我认为你最合适,如果你比我高明,你就给我推荐一个!”毛泽东半开玩笑地说。
      就这样,陈赓毅然挑起了创建军事工程学院的重担。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的这个选择是高明的。
      
      周恩来的得意门生
      
      在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中,与陈赓相处时间最长,共事最多,交往最密切的是周恩来。陈赓一生都把周恩来当作良师益友。
      他们最早相识是在黄埔军校。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是学校第一任中共支部的负责人之一。周恩来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作为中共广东区委成员又领导这个支部。陈赓在学校十分活跃,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陈赓和学员中一些共产党员组织了一个血花剧社,经常自编自演一些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话剧,并和国民党右派组织的“白花剧社”唱对台戏。出现冲突时,周恩来总是暗中支持和帮助血花剧社,每次血花剧社演出,热热闹闹,白花剧社演出,冷冷清清。于是“血花”与“白花”成了两种势力的象征。
      1924年11月陈赓从黄埔第一期毕业后,留任第二期入伍生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1925年10月,广东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陈赓在第四团当连长,都直接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8月8日,邓颖超来广州和周恩来结婚,周恩来因公务繁忙,委派陈赓代为去港口接船。陈赓与邓颖超从未见过面,手里拿着邓颖超的相片,到码头下船的人群中去辨认。尽管陈赓机灵,也无法在拥挤的人群中辨认一个从未谋面的人。直到旅客全部散去,陈赓也没见到邓颖超的影子。陈赓垂头丧气,急忙回到周恩来住处报告:“周主任,邓姐未到。”周恩来连忙从里屋叫出邓颖超,“你看她是谁?”陈赓满脸通红,连连鞠躬:“谢罪,谢罪,陈赓无能。”周恩来笑了笑说:“这叫里手防大意,强中更有强中手。”原来邓颖超见多识广,处世经验丰富,她知道广州斗争复杂,为避免麻烦,下船时将一块大头巾把整个头部遮了个严严实实,上码头就跳进了一辆黄包车,直奔周恩来住所。陈赓觉得没完成任务,有一种负疚感。此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右派暗杀,陈赓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积极捉拿凶手。次年3月,陈赓任黄埔第四期步科七连连长,参与领导左派学生组成的“青年军人联合会”,跟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制造“中山舰事件”,他在周恩来领导下,同蒋介石面对面地进行斗争,9月,被党中央派到苏联学习。
      1927年2月,陈赓从苏联回国,3月前往武汉,出任北伐军第二方面军特务营营长,承担着保卫由上海迁武汉的党中央机关的任务。他又和周恩来会面了。
      陈赓也是出席党的五大的代表之一。在这次大会上,他遇见了曾有一面之缘的王根英。两年前,陈赓在上海,白天在上海大学旁听,晚上则到工人夜校讲课,王根英是他的学生。王根英是上海女工运动领导者之一,这一年21岁。她聪慧好学,泼辣能干,曾给陈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爱慕之情早已萌生。陈赓决定利用这次大会的机会,向王根英发起爱的攻势。
      一天,陈赓瞅准时机,坐在王根英的附近,掏出钢笔,端端正正地写了一行字:“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郑重向你求婚,希望你嫁给我!”写完将纸条折成纸燕,递给王根英。王根英打开纸条看了一遍,迅速向这边瞥了一眼,陈赓高高挺起了胸脯,脸上展开颇为得意的微笑。
      没想到,王根英对这种求爱方式不仅没有好感,反而嗤之以鼻。她噘起嘴,向纸条背面轻轻吐了一点口水,反身扬起胳膊,把纸条贴在墙上。
      正巧会议休息,会场内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纸条上墙之事,此刻围上一堆人来看热闹。大家读着陈赓的纸条,都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有人打趣道:“王根英,你这样处理情书,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陈赓站在围外挺得意地接口说:“我看总不是反对,她是希望大家知道,我陈赓正向她求婚呢!”
      “你别太自信!”王根英绷着脸反问:“我为什么要嫁给你?!”
      “为什么要嫁我,这个问题好回答嘛。”陈赓笑嘻嘻地说:“因为我爱你嘛!再说,我们志同道合。大家说对吗?”
      大伙不甘寂寞,七嘴八舌参战了,倾向性几乎一致:
      “我看你俩的确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陈营长打仗勇敢,算得上英俊武生!”
      “我说王根英,你这工人领袖,不嫁给北伐军勇士嫁给谁嘛?”
      这时,周恩来、邓颖超过来了,点着陈赓的鼻子笑,骂他不懂求婚艺术。周恩来说:“谈恋爱不是打仗,强攻不行。”陈赓说:“革命者光明磊落,谈恋爱也不应该鬼鬼祟祟,她贴我情书我不怕,她再贴,我再写。”
      周恩来说:“欲速则不达。女孩子,需要温柔,教你个办法,先向她道歉,态度要诚恳。一次不行,道歉两次,再次不行就三次,在道歉中加深了解,建立感情,比拼命写情书要可行多了。”
      “那我试试。”陈赓对周恩来的话历来言听计从。
      果然,没几天,周恩来看见这对小恋人亲密地走在一起了。
      党的五大以后,陈赓和周恩来都去了南昌,1927年8月1日参加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武装起义。次年,他们都到了上海,陈赓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又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隐蔽斗争,长达4年之久。以后,在中央苏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漫长岁月里,他俩在工作上都有密切联系。
      陈赓与周恩来交往,是无拘无束的。1952年创建军工学院,拟从全国各地调一批知名专家教授。陈赓拿着名单,找过贺龙、陈毅副总理,以及习仲勋、安子文、杨秀峰等领导同志商量。名单中有些人员必须请周恩来总理批示。周总理日理万机,连陈赓这样精明而熟悉周总理的人,都无法追踪他的行迹。上班时间找不到,他就在总理上班前到家里去“堵”。邓颖超告诉他总理刚走。他又一直追到国务院,总理要在这儿接见民主人士。他探头一看,客厅里坐满了人,总理谈兴正浓。他急中生智,卡在总理的必经之路――厕所旁。总理上厕所,他就跟进去。总理好生奇怪,问道:“陈赓,你来干什么?”
      陈赓把纸和笔递上去:“有几个教授名单,请批一下。”
      周总理说:“你等一下不行吗?”
      “等一下,你就走了。”
      “你真是急性子。”总理在名单后面签上一行字。这就是陈赓办事的方式和效率。
      
      胡志明的亲密战友
      
      1950年,越南抗法战争正处在相持阶段的最艰苦岁月。1月,胡志明专程到北京,与刘少奇、周恩来会谈后,又前往苏联,与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会晤,要求中国派高级指挥员具体帮助。毛泽东问:“你看派谁去最合适?”胡志明不假思索:“当然最好是陈赓!”当时陈赓担负着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四兵团和云南军区司令员等要职,可以说是独当一面,重任在身。但毛泽东考虑到越南战局危机,还是下决心同意了胡志明的请求。
      7月7日,陈赓率领的由政治、军事和后勤干部10余人组成的工作组,走了20天,于7月27日到达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府和越共中央所在地太原省,受到胡志明等越共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胡志明激动地拥抱陈赓。他们是老战友,早在中国大革命时代,就在广州结下了亲密的革命友谊。当时,胡志明化名李瑞,在广州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并在孙中山的苏联顾问鲍罗廷处任翻译。而今,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遭到了法国殖民军践踏,身经百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指挥员陈赓来到越北前线,两位老战友久别重逢,真是喜出望外。吃饭的时候,胡志明高兴地吟诵两句诗:“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里英雄来。”表达了他和老战友久别重逢的愉快心情。
      陈赓在太原省住了5天,胡志明对陈赓非常关怀和信任,每天都在一起,研究边界战役的打法。有人提出:乘敌不备,先攻占第4号公路最北端的敌军重要据点高平。胡志明征求陈赓的意见。陈赓认为,战役的指导方针,主要应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改变越北战场敌强我弱的形势,争取完全主动。现在越南人民军还缺乏攻坚经验,最好先打高平、谅山之间的小据点东溪,拦腰切断第4号公路,把敌人打痛,然后南下围攻七溪,迫使高平、谅山守敌出援,在运动中消灭他们。这样,拿下高平就不成问题了。胡志明十分赞赏陈赓的见解,提到越共中央常委会上讨论。大家一致同意陈赓的方案。
      7月31日,陈赓一行离开太原省,前往高平附近的广渊,同越军总部及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一起制定了战役作战计划。9月16日,越军按预定计划,向东溪法军发动进攻。东溪虽然是一个只有300多名守敌的据点,因为工作组初来帮助兄弟国家打仗,对于越军和法军的情况都不熟悉;同时了解到越军还缺乏攻坚作战经验,所以陈赓对这一仗兢兢业业,全神贯注,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一直同前线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协助指挥战斗。18日上午,边界首次战斗告捷,越军全歼东溪守敌,活捉敌军指挥官。这天陈赓正在考虑下一仗如何打,胡志明来了,非常高兴地题赠陈赓一首中文诗:“携仗登高观阵地,万里山拥万里云。义兵壮气吞牛斗,誓灭豺狼侵略军。”
      东溪战斗的胜利,引起敌军的惊慌。驻高平的法军指挥官沙东上校率部弃城南逃,七溪指挥官勒巴上校带领2000多人北上接应。陈赓和胡志明研究商定,在东溪附近布置袋形伏击圈,先吃勒巴兵团,再歼沙东兵团,越军连续战斗九昼夜,紧紧咬住敌人,不让他们会合,又于10月8日发动猛攻,全歼勒巴兵团。勒巴和他的参谋部人员全体被俘。第二天,沙东兵团遭到同样的命运。这是越军一次空前胜利,全歼敌军3000余人,俘虏了法国3个上校和许多中下级军官。
      这次边界战役,越军总部原来计划歼敌5个营,结果歼敌9个营共8000余人,其个5个营是机动部队,占敌人在印度支那北部机动部队的二分之一;原计划主要解放高平,结果解放了5座城市,13个市镇。战役结束后,胡志明在一次干部集会上说:“边界战役的结果,远远超出我们原定计划,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胜利。”越军战役指挥部在总结报告中说:这一仗,彻底粉碎了法国殖民者封锁边境,孤立越南的战略意图,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产生极大影响,这是越南“抗战史上一次最大的胜利”,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适合我国的环境和武装斗争”。这个时候,胡志明派人给陈赓送来几瓶缴获的法国香槟酒和一封信,信里是一首祝贺胜利的中文诗:“香槟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敌兵休放一个回。”
      10月27日到30日,在工作组离开越南前夕,陈赓应越军总部的请求,给营以上干部200多人作了4天的战役总结报告,赢得越军干部发自内心的敬佩。
      陈赓越南之行为我党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国际主义任务,在中越两党、两军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0年11月1日,陈赓从越南高平启程回国,11月29日抵达北京,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汇报了在越南的工作以后,又马不停蹄,于当年年底离开北京,经沈阳前往举世瞩目的朝鲜战场。他在一篇日记中写到:“遇越南访华代表团于沈阳……劳动党中央及胡志明主席仍盼我再度赴越。”
      胡志明多次说过,越中关系是“同志加兄弟”。他和陈赓从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到越北战场上的推心置腹,密切合作,互相关怀,正是这种关系的生动体现。
      
      鲁迅采访过的红军将领
      
      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势力进行疯狂“围剿”期间,陈赓将军和大文豪鲁迅有两次亲切会晤,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1932年夏,陈赓在鄂豫皖苏区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时,率部在胡山寨与敌激战3日,右腿负了重伤。10月到上海治病。这时,中共党组织在上海的力量已遭到极大的损失,临时中央政治局已濒临无立足之地的境况,但文化界的组织却是个例外。面对疯狂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由于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确地把握文艺的政治方向,把一切革命作家团结在宣传新思想、揭露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统治的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和要求的轨道。大批革命文学作品和刊物,正以生机勃勃的姿态不断崛起。陈赓这期间常可以从许多报刊上看到反映无产阶级思想的电影批评和文艺评论。这种状况,使他无比振奋,丝毫不顾病痛在身,立即去找过去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熟人,向他们讲述红军的英勇事迹。他那些充满激情、有血有肉的精彩描述,顿使听众为之倾倒。当时在场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宣传部长朱镜我,还作了详细记录。他们提议,如果有一个作家能把它写成作品,一定能在政治上发挥很大的宣传作用。
      大家很自然地想到鲁迅了,而且认为以这样的素材,通过鲁迅的文学修养和那支犀利的笔锋,一定会产生出超过苏联共(布)中央誉为“经典名著”的绥拉菲摩维奇所撰的《铁流》。
      朱镜我很快把材料油印出来交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冯雪峰,请他去同鲁迅谈。冯雪峰对这个材料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于是,他很快拜访了鲁迅,向他提出了这个请求。
      鲁迅把这件事看作一个任务,虽然当时只表示看了材料再说,但实际已产生了创作愿望。几天之后,鲁迅就发出要冯雪峰、朱镜我陪同陈赓到他住处一叙的邀请。
      这使陈赓喜出望外。他十分崇拜鲁迅,曾阅读过鲁迅的许多著作。他说过,就是鲁迅先生那些早期作品,也都表现出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都曾给予他很强烈的感动。由于他的影响,尽管是在战火弥漫的鄂豫皖苏区,鲁迅的一些作品仍经常在他的部属手中流传。
      第一次会谈,鲁迅深受感染,直到夜阑人静陈赓等才依依惜别。
      这年秋天,鲁迅又约陈赓面谈。这天,陈赓身着灰色线呢单袍,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楼适夷陪同下,再次来到四川北路北川公寓鲁迅的住所。两人一见如故,迅速落座。鲁迅亲自斟上茶后谈话就开始了。尽管因天阴室内光线较暗,但鲁迅的眼前似乎闪现着一个放射着绚丽异彩的光环。他时而高兴点头,时而爆发舒心的大笑,时而插进一两句话,还特别请陈赓为他绘制了一张鄂豫皖军事形势的草图。
      谈话在双方极度兴奋中持续到傍晚,许广平前来邀请用饭。席间,鲁迅特意打开一瓶久藏的三星斧头牌白兰地酒共饮,他从心底里已经深深地喜欢上这位既有知识分子博学善谈、诙谐幽默的气质,更不失无产阶级军事将领那种赤诚爽朗、精明强悍风貌的青年。
      陈赓的两次谈话,使鲁迅立即沉浸在写一部像《铁流》那样具有战争气氛的中篇的构想中。他曾几次向冯雪峰表明这种心迹,并把那些素材郑重地藏来藏去。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鲁迅的这个愿望并没有成为现实。
      
      彭德怀的牵线媒人
      
      1938年,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总部驻在太行山麓。陈赓是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9月,他们一同到延安参加中央的一个会议。
      这时,彭德怀已是40岁的人了,还孑然一身,终日忙于打仗和政务,身边连个照顾他生活的人也没有,但他却绝口不提婚姻之事。许多人都为他的婚事着急,有的热心人尝试着为他介绍对象,但都以失败告终。周恩来找来陈赓半开玩笑地说:“陈赓你如能帮彭总找个对象,算你本事大。”陈赓笑笑说:“坚决执行命令!试试看!”
      陈赓天生好成人之美,他曾经生拉硬扯地撮合了很多夫妻。他也决心解决彭德怀的老大难问题。但他怕彭德怀,因为彭德怀不苟言笑,整天满脸的严肃,在他面前生性活泼的陈赓也不敢嘻嘻哈哈。因此,聪明的陈赓为了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便采用了迂回的方法。
      一天,他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场女子排球赛,赛前,他去请彭老总看排球赛:“彭总,今天下午咱们机关举行有史以来的第一场女子排球赛,你是不是去看看?”
       彭德怀连头也不抬:“我没空。”
      “关心群众生活嘛,不去,人家会说你架子大。”
      “我有什么架子,看就看吧。”
      比赛中,陈赓注意观察彭德怀,但让他大失所望,彭德怀的目光并没有专盯住哪一个打排球的女孩子,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像是都看,又像是谁也不看。这可怎么办?陈赓机灵一动,球赛结束后,他请彭总接见女运动员。就在握手之间,他有重大发现,彭老总同一个细高个子戴眼镜的姑娘握手时间稍稍长一些。他连忙趁热打铁介绍说:“她叫浦安修,原是北师大学生,党员,来延安后在陕北公学教书,人品、学问样样都好……”
      彭德怀嗔怪道:“谁让你介绍这些了?”
      陈赓笑着说:“我当个介绍人嘛!”
      彭德怀惊讶地注视着浦安修白皙秀美的面庞,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赞赏的笑容。
      后来,在李富春进一步撮合下,彭德怀与浦安修正式谈起了恋爱,这年10月10日结了婚。婚后没几天,他们一起去了太行山麓。
      (选自《湘潮》2003年第1期/王炜 荐)

    推荐访问:朋友们 陈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