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金融类工 > 正文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意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0 05:00:38 点击:

      于亭教授自中学时代起便沉醉于中国古典文献。加之古今中外广综博览,思维活泼跳荡,一旦发为文章,自然不同凡响。其《玄应(一切经音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研究》)30万字,可谓“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书中胜义缤纷,览之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作者不惮辛劳,从几十种《玄应音义》的藏本中爬梳整理,将其版本源流,做成了一部“家谱”。这一“家谱”首先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宋开宝藏,南支为宋福州崇宁万寿藏,作者将其称为北本系列、南本系列。自此,散漫无纪的诸多《玄应音义》藏本,成为源源本本,井然有序,令人一目了然的南北两个谱系——高丽藏本一赵城金藏本系统和碛砂藏本一永乐南藏本系统。
      作者认为,《玄应音义》的功能,应该分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个层面是玄应的创作意图;另一个层面,是《玄应音义》在社会中流通所担负的实际功能。一方面,作为当时知识精英色彩浓厚的学问僧,其所撰作的这部《音义》“征覈本据,务存实录……随字删定,随音征引,并显唐梵方言,翻度雅郑,推十代之纰紊,定一期之法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学书习字,略知音义,‘得于要约’、‘救弊开信’,是民间使用经音义类小学书的主要目的和诉求。实用和适用的要求毕竟压过了‘文非词费,务在纲正’的理想。”职是之故,成于民间多人之手的各个版本的《玄应音义》,才呈现出纷繁歧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因此,以往的指责,如说《玄应音义》“详略不均”“失于参照”云云,未免流于枘圆凿方,扦格难通了。
      《玄应音义》所引,几乎涵盖了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小学著作;其所征引,尤重字书,如《说文》《方言》《尔雅》《通俗文》《声类》《字林》等,多者至千余条,少者亦数十条,独于后世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字书《玉篇》熟视无睹,不著一字,岂不怪哉?作者以日本古写本《玉篇》残卷等原本《玉篇》与《玄应音义》对勘,不但为太田斋所言《玄应音义》与《玉篇》存在“释文的一致”和“反切的一致”提供了许多“相似程度更高的例子”,而且进一步得出结论说:
      通过分析原本《玉篇》残卷内容的分布状况,我们推测,《玄应音义》中所引用的部分小学书和儒家经典注释,可能是直接从《玉篇》中转引的,而非玄应一一翻阅爬梳数以百计的外学经典和注释而得。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玄应音义》中引说前代小学书,有的引证繁多,而魏晋以来的一些小学书却只有数十见甚而一二见的现象。(《研究》第215—216页。)除了以上随处可见的缤纷胜义,此书最值得称道的有两大创建。
      “音义体”作为古代典籍传注的一种体裁,从南北朝以至隋、唐,产生过《经典释文》《玄应音义》《慧琳音义》等多部学术巨著,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尽管如此,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音义”学研究却还相对薄弱。作者不但对《玄应音义》的结构和体例等穷源竟委条分缕析,还探讨了它与《经典释文》的异同,全方位多角度着重辨析了两书的差异。异于陈垣先生称《玄应音义》为《经典释文》体,异于赵振铎先生所言“唐代佛典的音义也都规摹《经典释文》”,作者蹊径独辟而一针见血:“根据我们的考察,并无明显痕迹可以看出《玄应音义》直接引用或借鉴了《经典释文》中的材料。毋宁说,这两本一儒一释,前后踵出的音义书。都是汉魏六朝音义书体式顺理成章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夸综博、求赅备、网罗权衡前代、精英色彩浓厚的知识倾向的体现。”(《研究》第250~251页)但是。“《玄应音义》受到了前代字书一系的小学书,尤其是顾野王《玉篇》的强烈影响,因此具有字书的性质。不妨说,抛开音义体式所赋予它们的相似性,从内在的气质来说,《经典释文》秉承了两汉魏晋以来儒家经学师法的传统,是‘训诂的’,《玄应音义》则是‘字书的’,他们各自表达了音义体的两种不同的内在风格。”(《研究》第251页)
      作者总结为八个字:“形式则同,旨趣各异。”具体地说,两者面对的转述对象不同、秉承的传统不同、写作思想不同、训释方法不同,等等。诚如宗福邦先生在《序言》中所说,这是“音义研究新的突破”(《研究》第2页)。
      两大创建中的另一个,是我们的重点。《玄应音义》的藏本系统——高丽藏本一赵城金藏本系统与碛砂藏本一永乐南藏本系统——之间的文字上有着巨大差异。具体说来,有版式、用字、文本、被释经目、被释辞目五大差异,每大差异之下又可分为若干小类。
      对此种种反差极大的、随处可见的差异,该如何解释?作者借鉴深受“年鉴学派”影响的当代西方书籍史研究的成果,又依据敦煌所出有关《玄应音义》的残卷——诸如英藏、法藏、德藏、俄藏、日藏的各种残卷与高丽藏本、碛砂藏本相比较·发现各藏本正所谓千人千面,各逞风姿,“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由此胸有成竹地说:“我们看到,敦煌吐鲁番所出中古写本、日本遗存的中古写本《玄应音义》,文本面貌有各种变异。这些变异现象,除了共同保持《玄应音义》文本的主干特征以外,总的来说,体现出离散的倾向。诸多不同的《玄应音义》,或者全抄,或者节录,因时地的不同。出于需求的不同,抄写者经常使文本处于变化之中;而变化之流中,承受自父本的内容,和自行增删改定的内容,逐渐混杂在一起。而它们各自所根据的父本,也很可能是由混杂的文本变异的过程形成的。我们可以想见,这些混杂的越来越不能分清性质和层次的文本,将进一步传递到随后新生成的写本之中,并流传下去。”(《研究》第94页)
      自此,作者得出了以下结论:“我们囿于宋代以来印刷时代背景下知识生产和著作产权的印象,完全以书籍‘作者,的现代含义为隐含的预设,去从事古代典籍的文本和版本的考察研究,一概而论地把古书的异同看作是版本递刻中产生讹误的线性过程,徒劳地梦想追溯其实已经漫灭不存的所谓‘祖本’。殊不知曾经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写本时期。‘作者,并不号称他拥有全然的‘著作权’,而书籍文本总是在读者/抄写者手中不断地改变形貌,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本时代的读者/抄写者都是他所读所抄之书的‘作者,之一。事实上,从先秦到唐五代,书本的抄写使用者和书籍的初始‘作者’一起,在巨大的时空中,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文本的样貌,而文本定型的过程和书籍真正‘复制’意义上的生产,要到宋代才彻底实现。”(《研究》第97~98页)

    推荐访问:万象 在旁 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