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金融类工 > 正文

    色彩、线条与语言的变奏:石膏线条顶造型效果图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8 04:42:54 点击: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虽然面对的是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世界,但是他却要用细腻的笔墨,或写意,或工笔,或抒情,或哲理地展现出充满生命精神的现实。用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绘画是把瞬间变成永恒。文学是用文字的绘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而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的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①。
      也许正是如此,好的文学作品会不断地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情思,会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色彩和线条,使作品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内蕴得以直观地显现。
      我所读到的《阿Q正传》的插图或连环画的感受正是这样。鲁迅在《赠画师》中说:“愿乞画家新意匠”,这“新意匠”,对于原创性的作品是需要的;对于插图与连环画这样的作品来说,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色彩(这里我把黑白也视为色彩)、线条与语言的变奏中,会造成新颖的艺术交响。
      在诸多的《阿Q 正传》的文本解读中,引人瞩目的画面,首先是一种整体性的艺术概括。这种画面,常常是凝重的提炼,用符号化的艺术语言,来直观表现阿Q的神髓。在我看到的画稿中,大抵如此。例如,较早出现的瞿秋白由Q字组成的阿Q形象便可以纳入到这一类。与之相近的有安今生作的《阿Q论稿》一书的封面构图。我们权且把二者称为A、B相关意象:因为两幅构图显然都是整体性的艺术直觉的抽象,或者不妨说都是从鲁迅的命意出发,给作品以符号化的解读。这些画面已经不再是鲁迅作品的简单演化,而是一种再创造。就A来说, 它以Q为点睛之笔,重新组合,造成一个既抽象又写意的意象。这个Q字象征着什么呢?鲁迅在作品中,已经为它设定了内蕴,例如说,这个既不合于列传、自传,又无外传与内传,乃至姓氏、连名字都渺茫的小人物,只好用Q来指代了,但是在它的模糊性中,仍然给读者留下了多向索解的空间。例如那个Q字的意象,是否可以和阿Q的被人经常揪住的黄辫子,乃至他的“并非平常的癞头疮”联系起来呢?显然是不能排除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重重组合的 Q字造型中,还有一个大的阿字下一个红色的圆迹,这可以视为Q的扩大,也可以使人不期然地想到阿Q血泪斑斑的足迹。而一句“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龙虎斗》的唱词,则将解读者带进了绍兴地方戏的境域中,它的乡土风情和地域特征,便自然地点染出来。一切都是这样的简洁、抽象,一切又显示出超常的厚重和意味化。这幅构图的起点,自然来自于鲁迅的文本,但是它以超越的隐形却又与文本相生相照,互补而异趣共生。真是无独有偶,在相隔半个世纪后,我们又看到了B的图像。
      这幅构图是用黑、白和红简单的三色构成的。这时候Q字的红色造型中,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半身人形张臂而出,黑重的线条,强劲有力,这似乎在叙说着阿Q这个小人物不幸的命运和他不屈的灵魂;同时也给解读者一种联想,这个不朽的典型,在新的历史时期(1986年版),是否可以打开已经形成的圆(Q)的束缚得到新的诠释。这A、B图式的同一性在于它们的符号化,在于超越具像以“完形”、隐形和艺术变形而呈现出的艺术结构。这里的符号化是以极为简洁的构图所形成的“召唤”意蕴。在简洁中,把表层的有转化成无;这里的无,不是无有,而是隐形的空白与沉默,即从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的艺术隐形状态。正是如此,才会构成深层索解的可能。同时,这种结构,已经离开了生活、形象实体的表层而变形。这种变形,不是一般典型化的集中和超越,而是突兀性的显现。按照鲁迅的说法,这是“变化施为,皆极奇恣”的大写意。这种符号化的过程在鲁迅的作品中,常常表现为“在场”的,它时时通过叙述人的“我”构成作品的导引的存在;而在不同艺术形式的转化中,则呈现为隐形的不在场,这不在场,自然不是作者的不存在,而是形式深层的隐形转化。这时候,色彩与线条都演化为极节省的艺术变形话语,因而也极具形式意味性,它是开放性的,以不完全的“叙述”供解读者造成种种联想。
      
      2
      
      但是,在《阿Q正传》的插图和连环画的艺术传媒中,显然也存在着另一种艺术取向。这便是它的写实性和生活化的倾向。这种艺术表现,既有自律,又要遵循他律的准则。所谓自律,就是艺术家自我设定的写实准则,而他律则是既要贴近生活,又要贴近作品的二重准则。对于第一点,鲁迅是十分看重的,有些时候对艺术家的一个细节,他也会提出很恳切的意见来。例如,他在给刘岘的信中,便明显地反映这种特点。刘岘是我国很有影响的版画家。他在三十年代初,便投身于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组织未名木刻社。1934年赴日本东京帝国艺术学院学习,“七七事变”后归国。1939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开国后,曾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等职务。作品集有《孔乙己画集》、《阿Q正传画集》等多部。作品上颇注重冷静客观的描写,在精细中凝结着深沉。《阿Q正传》的插图集,是他三十年代的作品。鲁迅在给他的信中,除肯定他的创作外,也不断地就艺术的细节问题提出意见。
      鲁迅说:
      《孔乙己》的图,我看是好的尤其是许多颜面的表情,刻得不坏,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问题,不过这孔乙己是北方的孔乙己,例如骡车,我们那里就没有,但也只能如此,而且使我知道假如孔乙己生在北方,也该是这样的一个环境。
      阿Q的像,在我的心目中,流氓气还要少一点,在我们那里有这么凶相的人物,就可以吃闲饭,不必给人家做工了,赵太爷可如此。
      看得出来,从《孔乙己》到《阿Q正传》的插图中,鲁迅对于细节、风土习俗在作品的整体中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视的。在他看来,细节是作品真实的基础,如果弄得不好,甚至可以使阿Q和赵太爷错位,可见逼真和贴切地表现生活该多么重要!
      与自律相连结的是他律的准则。这是因为《阿Q正传》的艺术创作是以作品的插图为目的的,因此它就自然地要受到作品的约束。可以说,插图与作品之间既是互补、互相依存的互文现象,又是相对独立的艺术生命的实体。就依存的关系来说,作品为插图已经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某些参照,艺术家只能在这必要的范围中发挥才智。这一点,刘岘的体会是很有价值的。他说:“我认为文学作品的插图,不比随意创作一幅容易,因为这首先要受着作品描写的情节、人物所制约,作品所描写的事物,通过画笔形象地跃于纸上,实际也就是通过再创造,准确而具体地展现出原来文学作品的人物和思想。”②就此说来,艺术家的插图,要悉心地体会作品的原意这是不容忽视的,但同时又是二度地创造,这种创造常常会给插图以独特的艺术生命。试看下面这两幅插图:这里的A图是蒋兆和的作品,他所运用的这种黄色在中华民族的习俗中,会使人想到苦菜花和黄连的颜色。在画幅中,通过实实虚虚的线条构勒出的阿Q在呆板、木讷地运思着。他低垂着头颅,左手握在右手上,在想什么呢?是生计问题、儿子打老子……,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总之处于“妈妈的”状态。B图中的阿Q,是克绍天为葛中天的《〈阿Q正传〉研究史稿》所作的封面,这里的阿Q的辫子和头部癞疮疤比较突出,也是左右手交合在一起,有些无可奈何的样子,身后的衬景,有风云浮动的印迹。这两幅画都注意了形象的实感,使之更具有生活气息。这是作品基调的一种延伸,但并不过分超越和抽象。
      不过,在大多数的插图中,画面并不作整体性的概括,而是就某个细节或情节的一个侧面,进行描绘的。用茅盾的话说,这是“故事发展中的阿Q,而不是阿Q的画像”③。这些插图可以和作品更紧密地连结起来,文字是它的说明,画面是作品的艺术直观,因此好的插图会珠连璧合,相映成辉。例如赵延年的木刻连环画《阿Q正传》便是成功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开手于1978年,完成于1980年,全篇共60幅。看得出在揣摩原作中,艺术家首先关注的是人,是要把鲁迅所说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现于笔端。但是,由于是故事中的阿Q,因此只能依据作品的情节加以生发、创造。例如这第7幅的构图,便很具特色:
      可以看出,这里主要突现的是阿Q的怒目主义的神态。你看他愚狂地走着,仰面朝天,一切都不在话下的样子。画面的提示是:谁知道阿 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地说:“哈,亮起来了!”阿Q说:“你还不配”。这时又仿佛在他头上是一种高尚、光荣的癞头疮。在刀法上,从黑白大块的表现中,特别把阿Q的脸部突现出来,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时,作为衬景的黑色与阿Q的白色(光)形成反差与对照。整体的刀法似乎是粗放的,但阿Q的手势、步态,却充满了运动感和应有的力度。记得赵延年在《木刻艺术》中曾说:“我们研究木刻艺术,就是讲究刀锋过处所产生的那一点特有的强悍、锋利,富有力度的阳刚之美;而每一刀的强弱、虚实,又都 能恰到好处塑造 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意境深邃、动人心弦的画面”④。赵延年的木刻艺术正是向着这方向延伸的。他的阿Q的插图,充满了强悍的力度,在近似粗犷的锋利中散发着刀味。
      可是,程十发所提供的《阿Q正传》的插图,便有些不同了,试看这个画面:未庄光复了,阿Q昂着头,唱着《龙虎斗》,得意地走过赵太爷的门前。这时候,自然地引来了一派惊诧的目光。这一切和作品的情节都是相互映照的。看到画面便自然地和文体搭配起来。只是在程十发的笔下,更显现出中国艺术的风范。在圆熟、细致的线条中透出几分飘逸的气质。而阿Q虽然构画只占据着作品的一角,却凝集着整体视点的中心。一些果树、鸡雏类的点染,也强化着生活的气息。
      
      3
      
      插图艺术是以文本为描写对象的。鲁迅作品的深文隐蔚,包蕴宏富,自然会使艺术的表现,姿色万端;而艺术家的个人体性,风格的差异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风格在艺术创作中是成熟的艺术家比较稳定的风范。因此,即使是同一对象,在不同艺术家的笔下也会现出各自的风姿。从《阿Q正传》的艺术转化中,便可以看到这种不同的个性特征。
      试以赵延年与丰子恺的插图为例:
      这里的阿Q为什么得意非凡呢?原来他发现了比自己不如的弱者――小尼姑,“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是他忘乎所以的语言。
      相比之下,弱者的小尼姑,则避之惟恐不及的样子。为了充实作品的内容,在背景上,构图又容纳了未庄的看客,这就更加使作品丰富起来。整个的造型的过分夸张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就木刻的艺术形式来说,在大块黑白对立的表现中,也把衣着的阴刻与面部的阳露,构成明显的反差。整体的风格是粗犷的,平刀的运作使阿Q癞疤疮的质感更充满了刀味。
      可是,丰子恺的插图却有些不同了,这两篇作品来自于同一个情节,但在后者的画笔下,却平实地显现出来。这里的阿Q自然也有几分得意的样子,因为他刚刚扭过的小尼姑带哭的声音“这断子绝孙的阿Q!”,仿佛仍在耳边,酒店人们的大笑也使阿Q的“勋业”得到赏识,但这一切仍然是生活化的,并没有过分的夸饰。同时,熟悉江浙地域风情的丰子恺,对小酒店的描绘,也是恰到好处的,在这幅画里,画家以传统的笔墨和漫画家的功底,寓圆熟于稚拙之中,以不完的点染给画面留下许多空白。这就使得他的人物,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
      再以范曾的插图为例,这里又别是一番景观。阿Q被表现在显赫的位置上,他俯瞰院内的景象,可是赵太爷和赵白眼却惴惴地跟在后面,他们很想和昔日不齿为伍的阿Q搭话,那目的似乎能探得一点革命党 的口气,实际上,这里的阿Q也在“妈妈的”的混沌状态中。做为衬景的云片,似乎是不经意的点染,但它的时代的变奏力度却并不因之而弱化。可以看出,虽然是一幅插图,范曾也不会放过表现自己画风的机会,他以线描的功力把画表现得相当充实。仿佛每一个树的枝条和叶片都不想放过;院落一角的墙壁,也在精细的笔墨中,现出它的纹理来,一切都似乎是在有条不紊地展示出来。细密的构图,灵动的神思和线条的互补间,显示出画家的一个自我来。
      这就不难看出,赵延年的粗犷和厚重的刀味;丰子恺的平实,在寓圆熟于稚拙中运作笔墨和范曾的细密构思灵动的线条,是各自风韵独现的。注:
      ①转引自赵玫:《艺术天空的闪电》,光明日报,1993年5月25日。
      ②刘岘:《我为文学作品的木刻插图》,新文学史料,1982年1期。
      ③茅盾:《读丁聪的〈阿Q正传〉故事画》,《茅盾全集》第2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页。
      ④转引自《画语类编》,吉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推荐访问:变奏 线条 色彩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