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金融类工 > 正文

    [《白毛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白毛女芭蕾舞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2 04:26:43 点击:

      一、《白毛女》在日本传播的途径和过程      1、《白毛女》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到日本。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当时东西方矛盾日益突出,朝鲜战争爆发的形势下,日本政府追随美国,于1952年与台湾当局缔结了《日华和平条约》。与新中国相对立,使日本和中国一度处于一种几乎完全隔绝的状态。但日本广大民众对于侵华战争的历史深感内疚和反省,希望与中国实现由来已久的两国传统友谊。二战结束以来,由于复苏日本经济的需要,在日本形成了以民间团体为主导的中日友好运动。尤其日本经济企业界对近邻中国的广阔市场更加重视,从日本的中长远发展考虑要求重新开展对华贸易。
      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打破这种隔绝状态,参议员高良富以去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名义取得了访问法国的护照;参议员帆足计和改进党众议员宫腰喜助是中日贸易促进议员联盟(1949年5月成立)的成员,他们以考察农业问题的理由取得了访问丹麦的护照。这样,三位代表冲破日本政府设置的种种障碍,绕道第三国辗转到了莫斯科,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的邀请,出席了促进东西方贸易联系的国际经济会议。之后,又应邀于1952年5月15日来到北京,从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访华的日本政界人士。帆足计等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订了《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议》,为中日经济贸易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签订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议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帆足计等三位在北京与周恩来总理会见时提出:“为了使日本人准确地了解新中国,想把有利于中日文化交流的作品介绍给日本”。结果,周总理赠送了由贺敬之等创作的同名歌剧所改编的电影版《白毛女》。就这样,在两国几乎没有任何交往的情况下,在中日民间友好人士的实际行动中,把《白毛女》首次介绍给了日本人民。
      2、松山芭蕾舞团在日本上演芭蕾舞《白毛女》,博得了广大日本人民的好评。高良富等三位作为第一批访问新中国的日本人,在回国之后,受到各方面的邀请,请其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他们首先把《白毛女》的录像带递交给日中友好协会的宫崎世民(后任该协会理事长)。宫崎等就开始在日本全国各地的群众集会上作报告,把他们所看到的新中国的真实情况告诉民众,同时策划了“白毛女上映会”。就这样,使日本观众第一次看到新中国的电影《白毛女》。
      真正意义上把《白毛女》介绍给更广大的日本民众的,是1955年松山芭蕾舞团上演芭蕾舞剧《白毛女》。松山芭蕾舞团创建于1948年,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为正副团长。1952年的秋天,清水在东京江东区的一个小会堂里看到了电影《白毛女》,深受感动,便竭力推荐松山也去观看。当时清水深为感动地说:“这部影片好极了,这将对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松山说:“其故事情节具有明显的序、破、急,主人公喜儿的黑头发一下子变成白发,很适合于改编为芭蕾舞。” ①两位多次去看电影《白毛女》,最后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将其改编为芭蕾舞,搬上日本的舞台。
      虽然他们决定创作芭蕾舞版《白毛女》,但是,只看过电影《白毛女》,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因此,他们给中国戏剧家协会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提供有关《白毛女》的资料。1953年底,他们收到当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先生的回信,随信附上了歌剧版《白毛女》的剧本和乐谱,以及舞台剧照。1954年日本东京未来社出版了以歌剧版剧本和曲谱为内容的《白毛女》(译者为坂井照子、岛田政雄等),日本作曲家林光参考歌剧版《白毛女》的乐谱,创作了芭蕾舞版《白毛女》的音乐。为了显示出芭蕾舞演员苗条的身姿,更符合芭蕾舞的特色,松山专门为喜儿设计了银白色的造型服装。后来,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也采用了这一造型服装。
      经过2年多的艰苦创作,1955年2月12日,松山芭蕾舞团终于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上演了芭蕾舞剧《白毛女》。清水追忆,当时东京的剧场奇缺,许多希望得到表演场地的团体或艺术家均需采用先交款后抽签的办法来获得剧场的档期。为了演出,当时剧团实力并不强大的他们向银行贷款,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和土地,发动了几个团员带着钱去排队抽签。幸运的是他们抽到了2月12日和18日两个日期。②
      松山树子扮演主角喜儿、清水正夫担任创作的《白毛女》,博得了广大日本人民的好评。清水回忆道:“那天天气非常冷,但是观众人山人海,连补座都没有。看上去,大部分的观众都是大学生和工人等年轻人”。松山说:“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芭蕾舞《白毛女》的首演,我亲自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我只是拼命地跳舞。谢幕的时候,观众的掌声经久不停。我看到前排的观众都流着泪水,有的甚至大声地哭了起来,台上的演员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都留着眼泪谢幕”。③
      松山芭蕾舞团在上世纪50年代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付出相当大的决心与毅力,成功地上演了芭蕾舞剧《白毛女》。日本的芭蕾舞剧的艺术,一向都是西洋芭蕾为主体,忽然要演绎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白毛仙姑,这对于他们来讲,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和艰苦的创业精神。
      
      二、芭蕾舞《白毛女》在日本的影响和评价
      
      松山芭蕾舞团的《白毛女》获得了很大成功,在日本国内转眼之间成了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白毛女》的评论却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广大年轻观众纷纷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芭蕾舞”,但也有不少人批评:“芭蕾舞不应该写这种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的故事”,“松山芭蕾舞团是共产主义者”等相反的意见。后来,随着演出的增加,《白毛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的理解和赞许。
      《白毛女》在日本深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讲述主人公喜儿从倍受压迫的苦难生活中站起来的故事,日本人民了解到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了解到了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那场革命,同时也在思考解放以前中国人民所处的灾难和困境。白毛女的遭遇,使得日本人民认识到了受苦受难的中国农民翻身解放的主题思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另外一个是,其主题思想恰好反映了当时日本人民的实际生活。广大日本人民把喜儿的心情当成自己的心情,被受虐待的中国农民站起来建设自己国家的故事情节深深感动。清水说:“打动我们的心弦并使我们难以忘记的是受压迫的农民们如何去求得自己国家的解放这一主题。” ④《白毛女》的故事触发了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自由的意念,并下定决心要把这部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传说改编成芭蕾舞上演。
      1951年日本政府缔结了《旧金山和约》,随后又和美国签定了《日美安保条约》。当时,日本虽然已经独立,但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东西冷战体制下,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仍然处于美国军队的占领之下,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由于美军基地建设的需要,日本各地许多农民土地被没收,日本逐渐成为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阵地。但是,面对美军不断扩充在日军事势力,冲突事件接连不断。
      1952年11月发生了“内滩事件”,美军要求把金泽市郊外的内滩村海岸建设成射击场,当地政府不顾村民的强烈反对,同意了美军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们在海边建设小屋以示抗议。1955年9月,美军要求扩展立川军事基地,引起了沙川居民的反对,但是政府一意孤行强制测量扩展土地,引发了居民与警察的激烈冲突,1000多人在冲突中受伤,这就是“沙川事件”。1957年又发生了“杰拉德事件”,在群马县的一位农妇不慎进入相马之原美军基地,被士兵开枪打死。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类似这样的事件不断地发生,掀起了日本广大民众追求真正独立、和平运动的高潮。
      日本军国主义祸害了中国人民,也给日本老百姓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害,普通老百姓都强烈希望不要再爆发那样的战争。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军基地不断扩充,使日本广大年轻人感觉到深深的不安,他们处于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茫然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毛女》的故事带给了大家强烈的震撼。故事中,中国老百姓翻身做主人建设自己的国家的情节深深触动了日本人民,他们也渴望建设自己的国家。所以,《白毛女》引起了日本人民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在大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博得了极大的赞誉。
      那么,《白毛女》为什么会在大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呢?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工人和大学生。一方面,急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以煤炭与铁路等为代表的产业工人的生活状况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日本重新武装的苗头复活、急剧变化的社会让他们对于国家的未来以及自己的前途更加茫然。由于这些时代背景的原因,《白毛女》引起了日本民众的强烈共鸣。
      
      三、《白毛女》作为中日两国的友谊桥梁做出的历史贡献
      
      1、松山芭蕾舞团赴华演出,开辟了两国人民往来的一条新的道路。《白毛女》在日本获得了成功,使得松山芭蕾舞团与中国结下了极深的渊源。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前,该团访华演出次数高达八次,在众多来华演出的外国文艺团体中是独一无二的。
      松山树子首次来华访问是在1955年7月。她为了参加在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先赴芬兰。在大会上,松山等向中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表达了想访问中国的愿望,得到了中方邀请,经过列宁格勒、莫斯科,首次访问了中国。当年的国庆节,松山被邀参加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国庆宴会。周恩来总理特意把中方在歌剧中扮演喜儿的王昆和在电影中扮演喜儿的田华请来,使中日两国3位舞台上的白毛女齐聚一堂。周总理并对松山说:“下次把你们的芭蕾舞《白毛女》带到中国来”,留下了中日友好的佳话。⑤
      日本前首相片山哲1955年11月率领日本拥护宪法国民联合会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同中国人民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签定了《第一次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协定》,有了这个协定,中日两国间文化交流的开展具备了更加有利的条件。1956年5月下旬,梅兰芳率领中国京剧代表团访问日本时,副团长兼秘书长的孙平化与日方进行具体协商,筹备松山芭蕾舞团的访华演出。
      1958年3月3日到5月1日,松山芭蕾舞团一行46名,应周总理的邀请进行为期2个月的第一次访华演出。演出共28场,代表团先后在北京的天桥剧场、重庆的人民礼堂、武汉的中南剧场、上海的人民文化广场等地公演《白毛女》、《胡桃夹子》等剧目,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赴华演出之前,在日本将近演出40多场《白毛女》,但每次都遇到重重阻挠。1958年6月,日本花柳德兵卫舞蹈团赴华演出时,听到了松山版《白毛女》轰动了北京城的消息。之后,他们所从事的中日友好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理解和赞许。
      1964年,从9月22日到12月12日,松山芭蕾舞团一行50名进行第二次访华演出,演出共38场,先后在首都剧场和人民大会堂、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大礼堂、广州大会堂等地公演《祗圆祭》等日本剧目。他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全体演员。松山回忆道:“在和毛主席交谈过程中,他多次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老前辈了!’毛主席称我们为老前辈,我们很难为情……这是由于中国从这一年开始,全面开展了京剧现代化和古典艺术的改革,而我们则已经把《白毛女》改编成了芭蕾舞。所以称我们为老前辈,以此来鼓励我们”。⑥之后,上海舞蹈学校的师生也开始了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的创演工作。松山芭蕾舞团的创新,对正在创作如何将西洋芭蕾样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中国舞蹈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1971年,从9月20日到12月2日,该团一行57名进行第三次访华演出。演出共38场,先后在天桥剧场、西安的人民剧院、延安大礼堂、武汉剧院、长沙的湖南剧院、韶山礼堂、上海的人民广场剧场、广州的友谊剧院等地公演《白毛女》、《越南的少女》、《冲绳的五个姑娘》。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松山芭蕾舞团不管中日关系顺利发展还是遭遇困难,他们坚信中日友好的信念。现任艺术总监清水正夫的儿子清水哲太郎、团长森下洋子等都曾于70年代来中央芭蕾舞团学习,为中日关系以及中日文化交流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2、上海芭蕾舞剧团赴日演出《白毛女》的重大意义。1971年中国重新加入联合国,尼克松总统派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与中国方面达成尼克松访问中国的历史性协议。在中美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日本方面要求日中友好和恢复邦交的浪潮也日益增加。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首相在首次内阁会议上就明确表示“要以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为己任,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力求推进和平外交”。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1972年7月10日,以中日友协秘书长孙平化为团长的上海芭蕾舞剧团一行208人,被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朝日新闻社的邀请,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地演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民族歌舞祭》等节目,对日本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友好访问。
      这次上海芭蕾舞剧团赴日演出,被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芭蕾外交”,直接探索与日本政府解决两国复交的重大行动。代表团到达日本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又专门指示访日农业代表团成员、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处长陈抗传话给孙平化和中国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萧向前,大意是:“我讲田中内阁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值得欢迎,是因为毛主席对我说,应该采取积极态度。(对方)能来谈就好,谈得成功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抓紧。这回不能再叫‘旋风’了,要落地。孙平化嘛,就是要万丈高楼平地起,萧向前是继续前进的意思,这两个人就是要把这件事落实才行。” ⑦
      为此,访日代表团及联络处人员先后4次会见了田中内阁的外相大平正芳。舞剧团回国的前一天,田中首相会见了孙平化和萧向前,两位正式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田中首相感谢周总理的盛情邀请并表示他已决定访华(当天就举行了记者招待会)。8月16日,代表团乘坐有史以来首次直航上海的专机离开了日本。同年9月25日,田中首相访问中国,两国终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上海芭蕾舞剧团在日本各地的演出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但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受到敌视中国分子的重重阻挠。“在剧团下榻的东京新大谷饭店和演出地,不断有反对日中友好的宣传车开来开去,挥舞旗子,哇哇大叫,骚扰。我们组织了强大的队伍,支持、保护舞剧团演出的正常进行。为了防止(右翼)搞乱分子扔燃烧弹,外崎芳昭和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等芭蕾舞演员都穿着《白毛女》中的演出服,化好妆,戴着手套,提着浸过水的毛毯,随时准备应付意外。” ⑧
      在70年代初期,国际关系的巨大转折使得中日两国政府在短期内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一目标的达成与两国间的民间团体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是密不可分的。
      
      四、总结
      
      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中国恢复派出代表团参加比赛和一切活动,毛主席并批示同意美国乒乓球队在日本参赛后来华访问,导演了众所周知的“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⑨同年7月15日的尼克松冲击,促使中日两国谈判复交的实际行动“芭蕾外交”,无论体育比赛或文化交流,“以民促官”都是打开两国关系的重大力量。
      1955年中日关系尚不正常时,松山芭蕾舞团根据周总理赠送的影片《白毛女》,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成功创作并上演了芭蕾舞《白毛女》。1958年,克服了重重困难,该团携《白毛女》首次访华演出,在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交往中先后12次访华,演出达100余次。
      由于两国人民意识形态的差距,松山和上海两个芭蕾舞剧团对《白毛女》的创作以及结局部分的处理有所不同。但是,松山芭蕾舞团带来的《白毛女》,不仅仅是芭蕾艺术,更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松山芭蕾舞团这样的日本民间艺术团体,广大中国人民才能够理解和接受“发动侵华战争的是一少数日本军国主义者,广大日本人民是友好”的想法吧。
      2004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授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友人的最高奖项“文化交流贡献奖”颁奖仪式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和访日的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共同为松山芭蕾舞团理事长清水正夫、名誉艺术导演松山树子夫妇颁发该奖,以表彰他们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在纪念仪式上,该团的演员还表演了《白毛女》的片断。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交流既是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友好桥梁,也是增进双方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文化交流为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发挥具有独特和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有句古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中日两国间不断产生一些摩擦的现在,我们应该回想起那些老前辈所付出的白毛女精神,做出的杰出和重要的贡献。□
      
      ①古川万太郎《日中战后关系史》第49页,原书房1988年版。
      ②③④⑥⑧清水正夫《白毛女はるかな旅をゆく》第71、70―71、53、147、214―215页,讲谈社1983年版。
      ⑤增田弘编《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と中国》第275页,山川出版社1995年版。
      ⑦孙平化《中日友好随想录》第89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⑨冯昭奎等《战后日本外交》第3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推荐访问:白毛女 传播 影响 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