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金融类工 > 正文

    商业银行碳金融_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3 04:41:11 点击:

      内容摘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全球碳金融市场已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碳金融交易也日益活跃。作为金融活动的主体,商业银行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活动,对于促进我国碳金融市场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碳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找出了其面临的困难,并对如何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碳金融业务 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现状
      所谓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买卖交易、投资或投机活动,也包括发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活动。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在碳金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金融活动,主要形式是出售CDM项目下的“核证减排量”(CERs)。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是CERs一级市场的最大卖方,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而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良好基础、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所以,从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就开始了碳金融业务的实践,2010年,银行业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和电石、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重为3.57%,较上年下降了0.37个百分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清理、退出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加大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节能环保项目贷款余额较上年大幅增长了18.07%,涉及项目金额同比增长1.71%,客户数量增长11.2%。商业银行还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碳交易各方提供金融服务,推出了一些与碳排放权交易相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积极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低碳金融创新产品,促进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从激励机制层面而言,碳金融业务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有着固有的高风险的特征。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的缺失,令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以商业银行正在开展的绿色信贷业务为例,由于缺乏正面的激励机制,使得在环境保护方面做的好的企业得不到相应的鼓励和政策扶植,严重抑制了我国企业发展环保项目的积极性,也相应降低了企业对银行绿色信贷的需求。而商业银行对企业竖起“绿色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可能丧失部分客户,降低其深入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二)对碳金融的认识有待加强
      虽然碳金融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而且国内也有一些银行涉足碳金融活动,但因为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银行从业人员对碳金融仍然缺乏了解,对CDM项目的审批、运作模式、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也不熟悉,意识不到碳金融的重要性和盈利前景,从而使得很多银行不敢贸然介入。
      (三)银行经营目标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最大目标。但商业银行又是有特殊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很多银行往往在两者之间难以平衡。如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由于一些“双高”企业的利润产值高,获利能力强,还贷及时,还有地方政府作风险担保,一直以来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所以对这些企业很难大幅度地削减信贷规模,形成一种越彻底执行政策,客户资源、市场份额流失越快的恶性循环。而且由于我国银行实行总分行制,管理链条较长,在绩效考核上一般以经济指标为主,鲜有将环保绩效纳入,因而不排除一些分行为完成考核指标而无视总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要求。
      (四)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较大风险性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还面临着诸多风险。一是项目风险。项目风险首先表现在审批风险,再加上联合国对我国CDM审批收紧,这对为申报减排的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的风险。而且在项目通过审批后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是否产生预期的效益等问题也是极具不确定性,这些都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二是市场风险。当前不仅在钢铁、水泥、煤化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存在着盲目扩张,在风电设备、多晶硅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生产业当中也出现了过多、重复引进和建设的倾向,这些产业很大的特点就是要持续不断地维持巨大的投入,这种投入相比起有效的产出来讲,将会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
      (五)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明显不足,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单一,对碳金融的参与层次较浅。尽管我国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由于碳资本与碳金融的发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和CDM项目融资业务,以及少量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其规模和种类都很小,很难满足客户需求。同时,碳金融业务的创新对综合性人才的依赖和要求比传统业务要高得多,而目前商业银行这种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和积累还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银行社会责任意识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当作银行发展的源动力,并提升自身绿色金融经营理念,在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扮演好低碳理念推广的“践行者”和低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者”这两个角色。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应谋求可持续发展,在综合平衡投资项目时,要以担当绿色环保使者为前提。赤道原则已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务发展的环境与社会责任标准,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是相吻合的。我国银行业要严格树立这种理念,上下一以贯之,尽可能地扶植相关企业,使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各个行业能融到更多的资金,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探索建立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从业务流程与规则上把好项目入口关和惩罚关。   (二)加强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展起来的碳金融业务其规模和种类都很有限,很难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探索更多的业务模式,创新出更多的产品与服务。
      1.加强绿色信贷业务的创新力度。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往往风险较大,而担保抵押是防止贷款风险的一道有效防线,但是环保企业由于抵押担保品缺乏,往往很难获取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应加强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如针对中小企业可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出口企业可提供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这样可有效解决绿色贷款抵押品不足的问题。而且随着CDM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应被允许接受碳排放权质押,为环保企业提供CDM项目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进而推动碳经济的发展。
      2.丰富碳金融理财产品的内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与碳金融有关的理财产品,通常存续期较短,结构单一,且主要为挂钩国外碳金融交易指数类的产品,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在市场规模、投资范围等方面的市场优势优先发展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除此之外应大力发展现阶段我国尚未开发而在国外发展得较好的各种碳金融衍生品。
      3.增加碳金融服务品种。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一是积极开办CDM项目金融服务,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在项目开始前,可为CERs卖方提供项目可行性评估;在项目前期,可利用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和市场信息方面的优势,帮助身处国内的卖方联系国外买家,充当卖方的财务和交易顾问,通过这些服务可以培养客户的忠实度。商业银行可以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为CDM项目建设阶段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有效管理CDM项目下的资金流动,担当CDM项目的资金管理人,并且可依托资金结算优势,为CERs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从而确保交易资金的快速到账,为CDM项目业主实现更多的商业价值并降低风险。二是积极参与碳基金托管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普通投资基金的托管业务已有较长历史,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经验;而我国的碳基金近几年已有所发展,2007年中国绿色碳基金推出以来,在北京、山西、大连、温州等地相继启动,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外的各种碳基金也开始进入我国,可以预见未来这一领域将会有较大发展。商业银行应发挥托管各种基金的经验优势参与托管这些碳基金,在为低碳经济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可从中获取收益。
      (三)积极控制碳金融业务的风险
      由于碳金融业务属于新的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会面临诸多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于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在从事碳金融业务时,应密切关注国际气候变化制度谈判的最新进展,指导企业合理调整CDM项目的开发策略,调控CDM项目供给总量,以免供给过多导致价格低廉,还可以通过创新相关的合同条款的方式尽量将不可承受的风险转移。对于项目风险,针对目前我国CDM贷款整体上供不应求的态势,商业银行在选择项目进行融资时,应该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尽可能选择那些有较强的外部担保并且经济强度好的项目,并且在提供贷款的过程中,为了降低项目贷款的信用风险,应对贷款资金的投放尽可能通过分期投入、银团贷款等方式。对于项目的价格风险,鉴于CDM项目未来多采用外币来偿还本息,为防范汇率变化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在选择投资银行、敲定买卖合同、进行风险对冲、使用套期保值交易、办理碳交易保险等多个环节,对碳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控制,以合理规避碳交易价格风险。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需要综合性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针对我目前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决策管理层首先要在战略上重视低碳经济相关业务,并在全行范围内推广低碳经济的经营理念,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可通过招聘的方式扩充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重组和培训,构建适合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团队,强化人才的教育与再教育,鼓励有资质的员工进行深造,定期召开低碳经济研修班,促使员工对低碳银行的经营模式进行深入学习,强化低碳经济意识。规模较小的银行可以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从而获得后者的技术援助,避免自身在专业方面的不足。
      (五)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由于低碳产业涉及了大量的新兴技术,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国家在大力限制银行对两高企业贷款的同时,也必须给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提供一个出口,给予商业银行环保项目信贷以政策支持。监管部门应出台统一的关于绿色信贷优惠政策的指引,对绿色信贷发展较好的银行给予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并在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价(利率)、经济资本消耗、呆坏账冲销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CDM项目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也可以采取在CDM项目贷款额度内适当减免存款准备金或降低贷款资本金要求等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为了促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向碳金融领域倾斜,可以在风险资产占有方面给予商业银行相应的一些政策倾斜。此外,也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为商业银行CDM项目贷款提供必要的利息补贴。
      参考文献:
      1.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低碳经济—银行业发展的战略性机遇[R].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0(1)
      2.何梦,王翔.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金融经济,2011(12)
      3.王元龙.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新机遇[N].金融时报,2009-7-18
      4.党春芳.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思考[J].财政金融,2009(2)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金融业务 思考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