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寒假计划 > 正文

    国殇墓园 [墓园从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3 04:31:54 点击:

      不用等到清明节,在每一个四季每一个花开花谢的日子,漫步徜徉在墓地中,体会着从容淡定的心境,欣赏着墓碑上的人生,这已是我十几年来最大的享受。      一
      在香山脚下、玉泉山边,李大钊烈士陵园坐落在这片风水之地,这里也是北京最早的公墓――万安公墓。因为我所有逝去的亲人都安葬在这里,所以每年我都会到这里来几次。
      这里毕竟是墓地,刚开始来的时候也会有凄凉、悲楚的感觉,也会有忆旧、伤感的情绪,也会为了自己逝去的亲人痛哭。但是看一看那些墓碑上记载的人生,体会着这里花盛开、鸟歌唱的生生不息,个人的悲伤会变成看淡生死的从容。
      那天去香山开会,早上我来到这里。这是我第一次在早上进入墓地,我发现这里竟然充满了生机。墓园对面,玉泉山下的一片山桃正盛开着,左边香山上山的小路隐约可见,仿佛能看到一行行登山的人。在墓地中,初升的太阳照进树梢,鸟儿在叫着、草儿在长着、树木摇曳着,墓园里弥漫着欢乐的情绪。沿着林阴小路漫步着,一个墓碑在松柏中露了出来,我差点惊呼了,墓碑上题着“刘人文先生在这里读书”。这真是一个太好的读书之地了,在哪里读书有这里安静,在哪里思考有这里深邃?仔细看了墓碑,为刘人文立碑的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墓碑上有这样一段话:刘人文先生“笃好修身为人无愧于世,传道授业执鞭有功于民,箪食瓢饮无弹铗之怨,克己复礼常怀普济之心”,刘人文先生跃然碑上。
      从这时开始,我有了一种寻墓的心情,从这里我看到了多少不同的人生。后来我在这里找到了戴望舒、曹禺、董行佶、孙敬修、董竹君、冯友兰、陈白尘、启功……还看到了我曾经采访过的两位老人罗章龙、沈醉。那天一座新起的墓吸引了我,墓碑上的字太好了――赵家熹之墓,刘炳森题。我曾采访过书法家、教师赵家熹。在我写的赵家熹专访中有这样一段:“书法家”三个字无疑像一道美丽的光环,赵家熹头上也戴着这光环,但他却每天扎在孩子堆里,兢兢业业地当着教师,他没用这道光环炫耀自己,却用这光环照亮学生。后来赵家熹跟我提到过这段“光环说”。没想到我却在这里见到了“他”,他的碑文长极了,其中“慈母倚门而望,同胞泣血而哀,学子痛失师父,书坛悲折栋梁”一段甚是感人。而且我不知道,我在哪儿能找到为他的墓碑题字的刘炳森的墓。
      
      二
      在寻墓中,有一个墓是普通人的,但每次我都来这里看看。墓是两位老人的,从墓上看老太太还活着,墓碑上没有立碑人。碑文是这样的:长眠此地的两位老人,既不是商贾,也不是官宦,我们是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我们是用一生的血汗养育了三男六女,为了子女耗尽了我们一生的精力,(此逗号后面墓碑上被磨下去约90字)到如今我们的墓地也是我们的血汗钱所买。
      因为我老来这里,那被磨去的90字我记得很清楚,大意是:但你们九个哪一个赡养我们了,你们哪一个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了,我们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是街道在帮助我们……这是两位老人为自己立的碑,更是一篇檄文,在墓碑上声讨自己不忠不孝的儿女。相对于所有文采飞扬的碑文来说,这个碑文文字平实,但却字字血泪。后来被磨下去的这90字不知是谁所为,那九个儿女看到过这些文字吗?
      每次驻足在一个碑前,我都会看一看死者的生卒日期,刚开始会唏嘘不已,慢慢地也会很超然。有一个墓碑上的文字让我的眼睛湿润了“孩子,爸爸妈妈等你回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17岁的大男生,穿着运动衣、头上冒着汗,一蹦一跳地回家了。还有一个墓碑是一个孩子的笔迹,是这个孩子给妈妈写的,这个妈妈离去时只有三十几岁。还有青年舞蹈家陶金、青年女演员陈琦、青年出版家石钢……在这里,英年早逝随处可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司空见惯。我知道,每一个墓碑下都是一个人生,都有一段完整的故事,这里的故事多过世间。
      
      三
      寻墓,在国外的墓园中感受到的更是生者的安慰。
      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在名人墓和雕塑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一个墓前的那一把长椅――为了你和墓中人的长谈。
      可以想象,在夏日清爽的下午,坐在鲜花翠柏中的长椅上,和墓中的人(也许不是你的亲人)娓娓谈着,还会有烦恼吗,还觉得世道不公吗?
      可能是由于各民族的习俗不同吧,在俄罗斯,墓地是被当成旅游点来供游人游览的。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现在就是一个旅游点,然而,墓地的神圣依然,没有嘈杂,只有仰慕。不只是因为这里安葬的都是我们了解的名人,也不只是因为每座墓前的雕像都是一件闻名于世的艺术作品。中国的文人们没少为它费笔墨,然而,只看到墓地本身的美而没看到它的文化内涵总是不全面的。这是一个尊重名人的民族,只有尊重名人才会尊重历史。
      很多墓前都摆着鲜花,看上去像刚刚换上的。莫斯科人闲暇时来这里徜徉,为了求得一份心灵的宁静。在翠柏中起舞的白天鹅是乌兰诺娃;一半白一半黑的墓碑属于毁誉参半的赫鲁晓夫;隐隐约约的脸属于普京的前辈克格勃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还有俄罗斯的那位民族女英雄卓娅……
      在这里,最朴素的墓属于一个伟大的人――柴可夫斯基,一个简单的十字架上写着音乐家的名字,十字架上挂着人们献上的由绿叶缠绕的花环。坐在这个墓前的长椅上,面对白色的墓穴和白色的十字架,脑海中萦绕着作曲家不朽的旋律,不用一个下午,就是几分钟,人会变得纯净,心灵会受到启迪。
      
      四
      学者何怀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忧伤》,讲述了他到清华园寻墓的点点滴滴。他寻到了朱自清和吴晗的纪念亭,然后找到了王国维的墓碑。文化人的寻墓带有文化人的忧伤:总是有一种忧伤,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忧伤,这不仅是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而是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
      在清华大学最热闹的百年讲堂旁,在古柏环绕的小土坡上就是1928年6月初王国维自沉一周年忌日所立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写,林志骏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墓碑早已斑驳,碑文若隐若现,只能从书本上找到清晰的文字,结尾是这样的:“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墓碑上写满了文人惺惺相惜的哀伤。死去的学者是不怕死的,否则他不会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所阐述的“意境”学说不就是至死的美学吗?他要说的是:死是美学的终极。所以死亡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当然也是活着的人逃不掉的“主题”。
      但是现在,在这里被安葬的人已故去八十多年了,谁也没有必要为故人悲伤,文人间的相惜也早已变成了佳话,后来的学子们在这里看看文言、学学书法,而后思考一下传统文化的陨落足矣。对于大众来说,墓碑文化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需要感怀,但不需要思念;需要欣赏,但不需要悲伤。
      
      五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位好朋友突然地去了。安葬他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八宝山公墓。我在一行行的墓碑前走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就像在闹市中遇到的那一张张陌生的脸。但闹市中的脸很冷漠,而这里的“人”很亲切。正是初夏的时节,这里的清凉、安静衬托着旁边长安街上的燥热、喧闹,生活在这里的人再也享受不到世间的浮华了,但那些浮华能永远地属于谁呢。朋友安详地走了,五十几岁的年纪显得太“短暂”了。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所以人们才会去奋斗、去享受、去追求……人生的精彩也恰恰就在“短暂”二字。
      他的墓碑上留下了朋友们给他的一句话,他将在这墓碑下面走完他今后没有操劳和烦恼的人生:
      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长眠在这里。
      他用真情感知世间冷暖,他用深情告慰亲朋至爱,他用才情诠释人生烂漫。
      善良风趣的他依然生活在我们身边。
      
      墓园从容,人生从容。
      
      责任编辑 王童

    推荐访问:墓园 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