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寒假计划 > 正文

    公鸡的沉沦:公鸡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30 05:18:06 点击:

      在很早很早以前,大概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的第八天,有一只鸽子遇到了公鸡。那个时候,公鸡的翅膀又大又长,呼扇一下引起的风都能把鸽子吹到天上去。鸽子见到公鸡,大为崇敬,于是做起了公鸡的小跟班。公鸡扇动翅膀,即刻就能够飞到很远的地方,这样,鸽子跟随着公鸡也就经见了很多大的世面。那时,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禽类能够飞过公鸡。可是,时间久了,鸽子的翅膀也健壮了起来,想要比公鸡更神武,于是就跳槽去找寻更好发展的工作。
      一段时间过去以后,公鸡再见到鸽子的时候,鸽子果然威风了起来。“鸽子老弟,是什么让你变得美白而又如此华丽了呢?”公鸡不禁问道。鸽子得意地说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人类离开了伊甸园后,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联络方式彼此沟通,一直都少有来往。后来,鸽子来了,很不经意地又让人们发现了它能够送信的潜能,一下获得到了人们的宠爱。
      公鸡心想,我每日辛辛苦苦地觅食,弄得整日疲惫不堪,而鸽子只是偶尔飞上一次两次,就有上好的谷物供养,不妨也讨教讨教,看能不能也找个为人类服务的活干。
      鸽子说:“公鸡大哥,你太好斗,老用尖嘴啄人,这不好。”于是,公鸡就赶紧找来了磨石,把嘴给磨短磨平了。鸽子又说:“公鸡大哥,你的爪子太尖太利,总是四处抓人,这不好。”于是,公鸡又找来磨石,给磨短磨平了。鸽子还说:“公鸡大哥,你的翅膀太大太宽,扇动的风很大,人也受不了。”公鸡就又去磨翅膀,结果却发现翅膀磨不下去,鸽子就让公鸡尽量减少使用翅膀。这时,公鸡在鸽子的引荐下才终于见到了人。
      经鸽子介绍,人也就开始饲养起了公鸡,而鸽子因为改造了公鸡好斗的性格竟还意外地获得了一个雅号:和平鸽。公鸡起先并没有什么有用的地方,整天也很闲很无聊,心中就生出了些许的不忿。郁闷总要排解,于是,焦躁了一夜后天一亮就开始吼叫。这时才终于让人们发现了它司晨的用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公鸡养尊处优,早就忘记了飞行。一方面,它也是怕自己的大翅膀把主人扇坏了。另一方面,它也实在没有飞翔的必要。直到有一天,公鸡偶然听见人们在议论:这只鸡呀,越养还越缩回去了,原本多么强壮,可现在呢,翅膀都快没了啦。不如杀掉吃了算了,以免日后再变得更小。
      公鸡听到后很是着急,呼扇着翅膀想跑,可是,任凭它再怎么用力地挥动双翼,也无法飞起来了。它这时才发现,自己的翅膀已经萎缩,早已不能撑起自己的身体了。这时,主人已经提着刀向它走来。
      公鸡终于懊悔了,,为什么要贪图不劳而获而寄人篱下呢,现在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好人
      
      子贡有一日问孔子何谓大治,孔子答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食、兵、信三者中不得不去掉一项,又该如何取舍?孔子认为人以食为天,食是生存的保障,而不用兵还依旧可以活下去,便回答舍去兵。子贡接着再问,若是食与信也只能选一项呢?孔子这次的回答却是舍去了食。这个答案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无食就自然阻断了生命延续的可能,当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时候又何谈“大治”?空守着仁义道德做人,实在有些迂腐。于是,心中便生起了对孔子这一回答的疑问。
      日本战国时期,有一位乱世英雄德川家康,他年幼的时候曾长期在敌国为质,时常吃不饱肚子。德川家康的身边有两名随从,一位是比他还小的三之助,一位是稍长一些的善九郎。每当有了食物,家康便先分给三之助,然后再分给善九郎。而每次善九郎都坚持不受,执意要让主人先取。日子久了,三之助学着善九郎,也要等主人先吃。于是家康就不得不在每次得到食物之后,先将其分成三份,三人一同食用。在这里,善九郎敬重自己的主人,三之助遵从自己的主人。他们都确信,只要保住了主人就肯定也少不了自己。所以,即使食物难以果腹,但却都坚持了下去。倘使三个人都无信,那么,食物就会由生存之本变为了争斗之源。于是孔子的舍食而取信,便不难理解了。
      “当代毕生”王选曾说过:“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才能带领队伍。”好人之所以可以带领队伍,就在于好人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有“民信之矣”的作风,所以队伍才能“大治”。然而,我的心中又产生了一个更为困惑的问题。德川家康学习过孔圣人的理论,并结合自己分食的经历,顿悟了应以信为本的治国之道,并最终统一了日本,可见德川家康乃有信之人。而通过孔子与子贡的答问,也不难得出孔子亦应是个有信之人。二人同样生于乱世,同样为有信之人。但是,前者一举平天下,而后者却不然,甚至后来平定了天下的始皇帝,也并未尊儒。此是为何?从孔子的另一桩故事中或许就能寻找到答案。
      有一次孔子在游说中干粮没有带够,于是子贡便外出讨食,恰有一户人家蒸了米饭,便分给了子贡一些。孔子远远看到子贡讨食归来,但却一边走着一边从碗中取食,大为不满。等到子贡回来,将食物端到老师面前时,孔子就故意用十分镇定的语气诘难子贡,难道不知应先师后己的道理,为何要偷偷先食?子贡顿觉羞愧难当,告诉老师,那是因为米饭中有些尚未煮熟的米粒,怕老师食用不便,自己就挑着吃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圣人未加调查就怀疑起徒弟,实与自己的“舍食取信”相悖。
      《老子》中有两句话很耐人寻味,就是“信言不美”和“善者不辩”,意思是真实的话不是不好听,善良的人并不多说。可见,“信”讲的是一种内心的真诚,一种心灵的纯净。它告诉了我们一种处世的基本态度,“信”就是一个好人的基本坐标。如今打开电视,便会经常听到一些新闻正在号召着要坚持贯彻什么什么思想、认真领会什么什么精神,这都是在引领着我们要树立一个好的观念,行走一条正确的路子。其中,“八荣八耻”更是指出了我们当下所要倡导和遵从的是非标准。我以为,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思想意识,还更应该看作是一种立场。立场不是想想就行了的,而是要确实站立的。所以它的关键就在于全民学习、贯彻、领会之后,人们的道德高度又到底有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周围是不是随后就涌现出了一些忠厚的好人。孔子提出了“大治”的想法,却并没有借此实现天下的大治,若简单地究其根源,其原因就无非有二:其一,这是不正确的;其二,虽然正确但却没有得到重视。但从德川家康的崛起就不难看出,这种治世理念无疑是成功的。而另一方面,在中国,从董仲舒到朱熹,乃至于就是到了现在,孔子都一直备受国人的尊崇,也没有不被重视的道理。这样一来,天下似乎就不应该有不大治的理由。这很奇怪,却也并不奇怪。正如前面所说,“八荣八耻”深入人心,而要做到深入人行却是更应关注的问题。不能只在形式上肯定它,口头上学习它,而行动上却又恰恰忽略了它。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他的“大治”也就只不过是停留在嘴巴上的一个口号了,而这种口号尽管一再被提出,一再被学习,却一直都罕有真正的落实。
      我们并不缺乏智慧的经验与想法,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付诸实践的毅然决然的纲性。要做一个好人,首先就要秉持这样的实干作风,而不是更多的口头形式。这样的好人,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人了,才能实现圣人所不及的大治。
      我不时在想,当孔老夫子操一口浓重的山东话,向弟子讲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的时候,是不是疏忽了叮嘱子贡别光顾着“问曰”,也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去践行。否则,子贡问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推荐访问:公鸡 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