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寒假计划 > 正文

    [界定的明晰,昭示着教学的走向]明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2 04:41:24 点击: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统称“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概念更加清楚,定义更加明晰,表述更加科学。界定的明晰,必将框定、引领、昭示着教学的走向。现摭谈如下。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是语文,基于学科,人们比较公认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论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是语文课程,长期以来,各家立足不同基点,着眼不同的角度,争议纷呈,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新课标在吸收各种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广大语文教师多年未对语文课程孜孜探索的结晶,是语文课程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新课标最为亮丽的一笔。
      什么是语言文字?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强调:语言文字一是具有工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具有载体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三是文化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这里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学活动。我们不能把它窄化为听说读写及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也不能窄化为书本的学习、课堂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处处可学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的语言学习观、大的语言运用观。
      二、语文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特点
      什么是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界定,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思想文化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但不是其中各项内容的简单相加。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育教学的有识之土一直呼吁:语文要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不要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语文课不仅要得“意”,更要得“言”:语文教学要与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语文味是什么?自己的园该种什么?语文的特质是什么?独当之任是什么?新课标终于作出了明确、响亮而又坚定的回答:那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无论是根植的领域还是听说读写的形式,都是综合的、融合的、整体的、全面的,它不提倡条条缕析,不能人为割裂。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之二是实践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在语文实践中学习,就像在游泳中学游泳,在驾驶中学驾驶一样。游泳、驾驶需要教练的精心点拨,但不需要教练的滔滔不绝,越俎代庖;因为它终究要靠个人的亲身实践与感悟。同理,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要点拨,但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分析,课堂上教师的活动不要占用太多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要挤用学生语文实践的时间。离开了学生个体充分实践的语文课一定不是好的语文课,离开了自主的个体实践,学生永远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什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初步学会”,是基于义务教育特点的。它具有奠基作用与多重功能。正如新课标前言所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小学语文是姓“小”。它昭示小学语文要基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与身心特点,要着重打好基础,养成习惯,教学不要任意拔高、越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种文化思潮良莠不辨,中外文化,古今思想在激烈碰撞。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母语的语文必须责无旁贷地弘扬民族文化,培育学生民族认同的精神根基。
      什么是语文课程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新课标的这一表述与实验稿课程标准一致。这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形成的一个比较趋同的认识。这一表述体现了新课标在实验稿课标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维稳。那么,人文性与工具性外延内涵分别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怎么统一?实践中如何无痕融合,科学地实施?过分重视人文性的现象如何克服?等等,是我们十年课改远没有解决的难题,需要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与探求。
      三、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特点、语文课程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的内涵?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种表述比实验版课标的表述更加完整得当。
      新课标强调语文素养应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这是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和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素养属于人的一种“修养”;语文素养中还有许多是本就具备的知识,如:理解力、领悟力等;语文素养又是充分个性化的,如情感体验、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这些靠外在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只能依靠人自身长期的修习和追求。即使是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也不能指望向学生传授了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就能很快地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不能急功近利。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必须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不能把不可分割的互相交融的语文素养内涵,人为地分成多少知识点、能力点,甚至情感点。正如“传授”之于“知识”,“训练”之于“技能”一样,“养成”之于“素养”具有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因而,“语文素养的养成”将成为新的语文教育追寻的愿景。   什么是语文教育特点?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丰富性是任何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它对学生精神世界之影响也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理解的多元性也是其他任何学科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为此,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教育的这些独特性、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必须特别注意价值取向的引领,特别注意民族的,中国的,传统优秀的,现代的,创新的,爱国的精神培育,特别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荣辱观教育,同时,必须特别呵护学生的个性理解与独特体验。只有把握了这些特点,才能保证我们的语文教育在正确的航道上不偏不倚,破浪前行。
      怎样进行语文课程建设?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与实验版课标相比,新课标着重强调了优良传统的继承,强调了注重读书、积累、感悟和整体把握。这些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的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精髓,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深思索,潜心去实践,去发扬光大。
      四、辩证处理几组关系
      总结十年课改成功经验与缺失教训,新课标着重强调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必须特别引起我们的警醒。
      (一)识字与每天10分钟写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有专家说,小学语文学什么?3000个汉字会认,会写,能用不就完事了吗?此话虽不一定完全严密、科学,但却道出了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识字要贯串义务教学始终,其中字义的感悟十分重要。引导学生扩词拓词,引导学生联想近义词反义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词说话表达,利于引发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利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于识用结合,利于把握字义,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经验,必须加倍予以重视。
      新课标又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随着时代的变化,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写字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有的还相当严重。当前,学生笔顺笔画错误严重,错别字增多,写出的字不美观,这种局面必须改观。基于此,新课标明确要求每天课堂10分钟练习写字,这可以说是新课标重视写字浓墨重彩的一笔。10分钟的写字必须在语文课中,必须是每天的,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人问,写作业,写语文作业能否算10分钟写字的活,我想,如果不在语文课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那种写作业只属日常书写,虽然日常书写也要注意练字,但非专门的写字练字。
      (二)指导解读与体验思考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未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课标之所以强调教师应加强指导,是针对一些课堂教师指导弱化,课堂缺乏计划性而提出的。作为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敢于指导,善于指导。但有效的指导不等于全是分析。要把教师分析的量减下来,把时间留给学生实践阅读。讲解不能模式化,公式化,要因时而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充满灵性,动态生成。讲解无法取代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把学生引入文本,投入情境,让学生在文本中穿梭、徜徉。
      (三)合作学习与个人阅读
      新课标指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未代替个人阅读。”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一些课堂合作频繁,讨论有余,合作讨论表面热闹,实则肤浅。没有个人充分阅读、认真思考的讨论必然浮于表层。新课标的这一要求可谓针对时弊,为我们指引了合作学习与个人阅读的正确航向。
      (四)创意阅读与深析拓展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新课标作这一强调可谓及时而富有见地。课改前,教学的大统一,一元化,阅读理解的程式化、僵化现象令人窒息。教材成了圣经,教参成了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话语神圣不可冒犯。学生鲜有个人观点,稍有“异念出头”就被看作怪异,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修剪。课改提倡多元理解,提倡创意解读,提倡个人体验,这些丝毫没错,然而在实施中,却也出现了使劲猛挖文本,掘地三尺深追含义,随心所欲无度拓展的怪象:出现了无论正误,只要学生能想到,能说出的,教师一概给予鼓励肯定,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赞赏的现象。新课标明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就是要扭转这一乱象,把因“矫枉”而“过正”的部分重新“矫正”,使学生的多元阅读,个性阅读,创意阅读,独特体验重新回到不偏不倚的正确轨道上未。
      (五)感情朗读与矫情造作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新课标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强调的是“语气恰当”“读得自然”,这种恰当、自然的朗读不是听教师的言说,而是要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而获得,须是发自内心的。朗读不是表演,朗读不全等同朗诵,朗读不需过度夸张。那种无语言品味、感情体味基础的朗读,那种游离于文章基调、文章灵魂的朗读,那种为感情而感情的虚情朗读,那种使听者毛骨悚然,一听就起鸡皮疙瘩的朗读,就是矫情做作。朗读要先在正确、流利上下足功夫,要多在正确流利上作文章,要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语意表意明白。做到了这些,加之对情感的把握,加之情感的投入,加之教师等的示范,学生自然就能读得有感情,学生感情就能自然。
      (六)语文知识与相机渗透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关于随文学习语文知识这些要求,是实验稿课标所没有的,是新课标全新的内容。对于语文知识——首先,必须有个正确认识。适当地学习语文知识是必要的,是可行的,是能为更高效的学习提供方便的。不要轻视语文知识,不要忌讳语文知识,不要谈知识就色变。其次,必须通过正确之道。主要方式是随文学习,相机渗透,不着痕迹,润物无声。切忌离开语文运用,离开语言环境,离开语言实例的系统讲授,系列训练,尤其反对死记硬背。三是要明确目的。所有知识、概念,定义的指导与点拨都是为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服务,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四是要把握尺度。要以学生能接受,易接受,乐接受为标准。通过具体实例诠释,融于过程,学生能接受的就多渗透一些,涉及深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机合适的,就及时融入,不失时机。有的稍稍理解,初步接触,点到为止;有的实际运用,适当拓展,深入进去;有的则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分散式熏陶感染。总之,这些新内容新要求值得我们细心领会,潜心实施。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推荐访问:昭示 明晰 界定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