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震后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1 04:42:01 点击: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地震及地震灾害的相关概念,对建筑抗震设计计算要求(抗震设防目标、结构整体性要求、砌体结构楼梯间设计要求、防震缝设置问题、结构多道抗震防线要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地震;地震灾害;抗震设计;建筑结构
      一、地震简介
      (1)地震类型。按成因分:诱发地震、天然地震;按震源深度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按震中距大小分:地方震、近震、远震;按震级大小:超微震、弱震或微震、有感地震、中强地震、强烈地震、大地震、巨大地震。(2)地震成因。1915年,德国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1970年,在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提出板块构造学说。(3)地震震级和烈度。地震震级:度警地震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震源所释放的能量的多少。地震震级就是这样的指标。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人工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地震烈度综合考虑了多种地震宏观影响后果,给出了简单的定性的等级划分。
      二、建筑结构倒塌分析
      通过对唐山、汶川地震的建筑震害相关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过程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建筑在竖向及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在地面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倒塌;第二类是地震过程中部分竖向承重构件破坏,地震后由于破坏构件上部结构不能继续承受竖向荷载,而发生倒塌。从倒塌的形式看可分为整体倒塌和局部破坏引起的连续倒塌两类。(1)砌体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的砌筑材料多为脆性材料,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墙体大量开裂、倒塌,预制板脱落等方面。(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坏方式集中表现在填充墙和维护结构的大量开裂和坍塌。(3)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自重轻、强度大,抵御地震能力强,轻微破坏主要发生在围护结构和钢结构结合处等部分。
      三、建筑抗震设计计算要求
      (1)抗震设防的“三标准”设防目标。“三标准”设防目标实际上通俗说法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防目标的具体化。“三标准”对应的是三个不同的地震烈度,第一水准烈度称为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50年超越概率为63%;第二水准烈度为基本烈度(一般取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其50年超越概率为10%;第三水准烈度为预估的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出一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2%~3%。(2)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基本要求。第一,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一般分为一、二、三、四级。第二,现浇混凝土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表5.22确定。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规范相关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第三,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应双向设置,柱中线与剪力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第四,框架—剪力墙中的剪力墙宜贯通房屋全高,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300mm。(3)如何计算地震作用。对多高层建筑,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否则采用振型分解法,一般取前2~3个振型计算,当基本周期大于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数可适当增加。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的甲类建筑以及7度和8度的I、II类场地上高于80m的房屋,或8度的III、IV类场地土和9度时高于60m的房屋,宜采用时程分解法进行补充计算。计算时一般采用三种地震波进行分析,(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
      置抗震缝的原则。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抗震设防烈度、体型复杂程度、结构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等综合考虑是否设置防震缝,是属于抗震概念设计。(5)砌体结构楼梯间设计要求。楼梯间是建筑的出入口,也是地震时人群疏散的惟一通道。调查发现,由于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可能使楼梯间倒塌破坏,造成严重伤亡和堵塞疏散通道,阻碍救生。对于楼梯间的抗震设计,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3.1条要求,“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要设置构造柱;第7.3.8条要求,“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8、9度时不应采取装配式楼梯段。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网片”,这些都是保证楼梯间抗震安全的重要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本质上仍是一种经验行为,因此,必须强调抗震概念设计和采用抗震措施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合理的结构选型、规则对称的平立面布局、良好的构件连接和整体性、加强的抗震构造措施、严格的施工管理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 考 文 献
      [1]丁大钧,蒋永生主编.土木工程概论[M]
      [2]荣柏生.广东国际大厦63层主塔楼结构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89(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
      [4]工程结构常见弊病与防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访问:抗震 建筑 研究 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