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原点课堂【回归原点探寻有价值的课堂】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3:16 点击:

      内容摘要:教学原点就是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教学。本文从分析教学的原点出发,阐述了当前语文课堂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脱离原点的教学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回归原点的有价值的课堂策略:教师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教师要挖掘学生阅读求知的潜能,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教学原点 语文课堂 脱离原点 回归原点策略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对于其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等理念,都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窦桂梅等有识之士都提倡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那么语文教学原点究竟在哪里?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哪些方面是脱离原点的?回归语文教学原点的策略有哪些?
      一.语文教学的原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陶行知曾说:“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原点”的“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最初的、开始的”的意思,“原点”就是“出发的地方”。强调教学回归原点,那么原点究竟在哪里呢?
      魏书生老师说:“别说什么课改,讲什么课改理念,实际上一点也没改!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更好地从根本上看教育而已。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最好的教师的榜样,他的做法就是教育的经典。”窦桂梅认为语文教师要有三重境界: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他们都大力提倡让教学回归原点。
      归根结底,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素养,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它是教学的终点,更是教学的原点。教学的本质说到底就是教与学的问题,我们应关注“教”与“学”这两个朴素的问题。关注“教什么”和“学什么”,关注“怎么学”和“怎么教”。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解惑,才更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更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
      二.语文课堂脱离原点现状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现在课堂教学老师花大量的时间讲授“重点”知识,学生却心不在焉;老师设计了“很好”的问题,学生却不感兴趣;老师感到课堂很活跃、很顺畅,学生却感到不快乐。为什么老师煞费苦心,学生却不懂老师的心?我们老师常常抱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不愿开动脑筋,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的因素,但是老师在课堂内设置的问题迎合了学生的需求了么?所讲的内容真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了么?很多时候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程式化
      新课标从三个维度设计了语文课程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确定,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和评价明确了方向,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然而教学目标又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堂内,很多老师就将教学目标视为圣旨,无法更改,不能从课堂的实际出发。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内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味的去完成教学目标,那教学活动就会变得僵化,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位老师在教《阿房宫赋》之前就将所设定的目标向同学展示了一下,其中一个目标是:掌握“毕、构、杳、员、族”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老师按照先文言实词虚词解释后课文理解这样一个顺序逐节讲解的。当讲到“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句文言现象时,老师叫学生回答这句的特殊用法,学生是这样回答的:“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这句极言宫殿的奇特。”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并没有作出肯定,而是批评道:“文言现象和课文翻译、理解能混为一谈么?对着书下翻译来读,谁都会?”她这样的回应体现了老师在应对课堂突发状况时不能随机应变,而且她只注重字词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学生的最后一句“极言宫殿的奇特”是对这句话的理解,提升到了课文理解的层面,学生动了脑筋,却遭到老师的否定。就是因为教师拘泥于课前预设的目标,甚至只是其中一条目标,未能站在全文角度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应试化
      这里的教学内容应试化指的是:在语文课堂内,教师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只为应付升学考试来设置课堂教学内容的行为,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有位老师在教学必修一《西地平线上》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对三次落日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手法,从修辞与描写的角度分析?学生开始研读文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但是后来老师用2010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做了拓展延伸,坐在后面听课的我听到最后一排同学小声议论“现在就拿高考题目给我们做,真把我们当考试机器了啊!”本来活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这种课堂内容应试化倾向明显,给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因此,教学内容的应试化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注入化
      虽然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占主导地位,但是很多学校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教学方法仍存在注入化现象,“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它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相对立,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现象在课堂内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以讲授、提问为主,他们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一位老师讲授《父母的心》这篇文章,在讲到作者川端康成时,她说:“同学们了解川端康成么?”没有等学生回答,她又忙说,“下面老师就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介绍一下。”这位老师课前准备工作很充分,一边讲着,一边用精美的课件展示出川端康成的简介,使学生一目了然。毋庸置疑,这位老师的讲述很生动,但教学是注入式的,完全没有给学生一点自主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也就停滞不前。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课堂会消磨掉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最终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滋生。   因此,课堂内,脱离原点的教学无处不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及时走出这些不能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回归原点,营造一个有价值的课堂,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三.回归语文教学原点的策略
      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脱离原点现象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碍。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激活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回归原点的语文课堂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教师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同时又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却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老师在教萧乾的《枣核》一文时以《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歌词导入,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进教材,融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之中。老师经过一系列的研读,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以“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人朋友,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这样一个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教材的内容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很好的升华,真正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并且能够产生共鸣。
      语文课堂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如果能以点带面,对课文内容作出相适应的挖掘、引进和延伸,把语文放在一个大背景下,那么,知识必然能点燃智慧的火花,必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充分发挥教材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和思想的教育价值,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教师要挖掘学生阅读求知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说:读书,读书,读书!然而,面对这个语文教学的第一常识,很多语文老师视而不见。现实中许多老师将讲读课文变成了一连串的提问,问题问完了,课文也学完了,这样下去,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课文都不能读通顺。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他强调,“要教会学生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悟,读中思,读中品,使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内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如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默读、朗读、写读等等。老师要营造读书的氛围,争取在课堂内就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把握,同时语感得到培养,记忆力得到增强,让学生沉醉于阅读。
      孙双金是情智教育的领衔人,《走进李白》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专题。为了体现李白的“仙、儒、道、侠”等特点,孙双金在这一专题的教学中选择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这三首绝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李白是仙”为主题,用故事来串联和推进。孙老师在教学时,内容精彩纷呈,时刻闪烁出创造的智慧,尤其是对学生吟诵这一个细节的处理更是让人佩服。就比如在走进第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时,孙老师泛读后让学生齐读,之后请学生站起来朗读,运用“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和“这位女李白诵得多柔和”鼓励式的语言对他们的朗读进行了评价,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欣赏完这幅宛如仙境的图画后,又让学生理解性地朗读课文,评价语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升华,“‘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了’,‘把我带到了九重天,还没到九重天’”两句评价语与绝句内容得到完美的结合。他重视了从感知性读到理解性读这一过程的过渡,这样使读书这一环节有了新意,也让学生真正地沉醉在读书中了。
      课堂内,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读,还学生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更要注重读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三)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喜好与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去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师生间的对话,且要考虑多层面的接触,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对某些话题很顾忌,特别是表现爱情主题的文章,老师总怕触动少男少女的情思,对此话题总是避而不谈。但是在学生的心中,总是对此类话题充满了好奇,老师的刻意躲避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致下降,以至于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运用巧妙方法引入这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又能够巧妙的送走这些话题并且能够留下余香。听过一个老师讲授《致橡树》,她以“关于爱情,有人希望爱得腾云驾雾,爱得天翻地覆,爱得轰轰烈烈,爱得迷迷糊糊;有人歌唱在爱的路上牵手走过春夏秋冬,在相敬如宾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爱其所爱,无怨无悔,联系歌碟内容和诗歌内容,谈谈你的感受”这样一个形式让学生自主讨论,老师引出了学生早恋的现象并且进行了适时的引导,既符合了学生的需求又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一举两得。
      诚然,一个好的课堂必须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现在需要学习什么,未来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从教学语言到环节设计,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给学生最好的成长空间。
      好的课堂,一定是生命之间的相互感召、相互唤醒。思无涯,让学生的思维自由起来,活跃起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学论》中说:“一个不言而明的事实是:为了保证自由和理性能够很好的传承,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界定教育的本质、方向及其目的。不管是环境的改变还是知识的更新,都为每一位教师设置了某些关碍,但也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要回归到教与学的本质上来,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使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这才是生命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8页。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63页。
      [3]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4]布鲁纳著、姚梅林译:《教学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秦红文,江苏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

    推荐访问:探寻 有价值 原点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