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来了,来了,上海人来了_上海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3 04:34:01 点击:

      相爱29年。   等待18年。   结婚10年。   这是上海知青刘行军和黑龙江姑娘王亚文的爱情。   十年婚姻中,王亚文最遗憾的是两人没有一起拍过婚纱照。
      她总想和刘行军去照婚纱照,可是刘行军一直不同意。终于有一天被王亚文说动了,到了照相馆,两个人穿好了衣服,摆好了姿势,结果天棚上突然掉下了一个东西砸在了刘行军的头上,照片没有拍成。以后,刘行军说什么也不肯再进照相馆了。
      这个小插曲多少有点戏剧性,正如他们的爱情路,充满了无数的变故、曲折。
      
      始于70年代的爱情
      
      在黑龙江德都县庆丰村村民的眼中,“上海来的人干净,穿的衣服都没有补丁。”正是这群上海知青改变了当地许多农村姑娘的命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1 1.3万上海知识青年积极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先后奔赴全国各地,仅黑龙江就有16万余人。
      1969年5月,17岁的刘行军和22个上海知青来到庆丰村。
      那年王亚文11岁。
      六年后的四月天,王亚文的父亲到村卫生所买药。忙乱之中,卫生员刘行军错给了药,结果导致王亚文的父亲昏倒。因为愧疚,之后刘行军经常到王亚文家帮忙,一来二去就注意到了王亚文。
      那年冬天,23岁的刘行军终于把揣在口袋多日的信给了17岁的王亚文。
      “我们处了这么长时间了,我挺喜欢你的,我们的关系能不能有进一步发展?你要是同意就给我回信。”信不长,30多年后王亚文还清楚地记得信里的内容。
      王亚文回信的速度也很快。“刘行军同志,我们现在年龄还小,目前要把精力放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上……”按照当时的语境,这封回信无疑是默认了两个人的关系。
      在两人交往一年之后,刘行军开始置办结婚用品了。但是,房子还没选定,事情却起了变化:一个上海师范大学的上学指标落在了刘行军的头上。刘行军回到了上海。
      
      18年的苦苦等待
      
      1979年后,一群群上海知青有了返城的机会,他们埋葬一个雄心勃勃的拓荒梦之后,就丢盔卸甲地踏上重返城市的归途。
      那年,庆丰村邻村公社书记的上海知青女婿也走了,直到上火车的那一刻,书记的女儿还死命地抓住丈夫的衣服,火车要开动时,丈夫一脚把她踹开。从此,书记的女儿疯了。
      比起邻村书记的女儿,王亚文算是幸运的。至少,刚刚离去的刘行军还在和她通信。
      在鸿雁传书里,王亚文感觉到无比的幸福,甚至有些骄傲――党员、妇女干部、在上海上大学的男朋友,这一切让她有时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就会笑出声来。甚至在和别人闹矛盾时,王亚文也不屑和他们争执,因为自己早晚有一天会离开屯里,和上海的大学生生活在一起。
      但是,变故终究还是发生了。
      1980年的一天,王亚文接到了刘行军提出分手的来信,因为刚刚找到一份教师工作的刘行军无力解决王亚文的上海户口和生活问题。
      看完信后,王亚文放声大哭,把信撕得粉碎。“我就那么一直哭,一直哭,就是想不通,看着墙壁好像也在和我对着哭。”
      分手的打击让王亚文一病不起,先后染上急性肝炎、肺结核。病了40天后,整个人都变得沉默了,工作完回家后就钻进自己的小后屋。
      29岁的那年,王亚文已经是村里的老姑娘。她来到县城的照相馆里,穿着婚纱在写着“上海站”三个字的布景前照了一张婚纱照,在照片背后写上了“幸福的期待”五个字。
      拍完照的那天晚上,王亚文穿上了刘行军送她的最好的衣服,分两次吞下100片镇静药,看了看躺在被窝里的母亲,走出了家门。
      “我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就沿着我和刘哥以前走过的路走着,我记得不远的地方有个大壕沟,我想走到那里,往里面一栽,什么事情都没有了……”王亚文每2欠说到这里,都忍不住哭起来。
      幸运的是,她被家人发现了。7天后,王亚文终于醒过来了。
      “从那以后,我决定忘了刘哥,为了母亲和亲人活着。”王亚文说,“但是,你能体会到为了别人活着的滋味有多难受吗?”
      而此时,刘行军早已有了自己的生活,他结婚又离婚,几乎没有时问回忆以前的生活,甚至没有想起过王亚文。
      
      再见面时她已重病在身
      
      1994年,刘行军到了上海市爱心工程基金会工作,工作比以前轻松了许多。时间的空闲,再加上感情空白,让他时常想起了庆丰村,想起了王亚文。
      终于有一天,刘行军从一知青那得知王亚文在屯里等了他18年。
      此时王亚文哮喘已经很严重了.1.64米的个头只有36公斤重,走路一晃一晃的。
      1994年12月1日,是王亚文18年来最幸福的一天。
      那天天蒙蒙亮,屯里还是一片寂静。刘行军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回来了。凭着模糊的印象,刘行军顺着一条小路进了屯里,在王家那熟悉的5问土坯房前停了下来。
      睡梦中的王亚文被“来了,来了,上海人来了”的喊声惊醒。但是她出不去了,躺在被窝里全身发抖,衣服和裤子怎么都穿不上,坐了半天才算缓过神来,只能趴在窗户往前屋看。“我怕自己控制不住,让家里人笑话。”
      一直快到吃饭的时候了,她刁‘勉强站起来,走到前屋,头也没抬地说了一句:“你来了。”刘行军答了一句:“来了。”看着瘦得皮包骨头的王亚文,刘行军鼻子发酸。
      那一天,两人就在屋里,相互看着对方,抱头痛哭。
      “我等了18年,我一定要和他走,就算死在他手上也甘心了。如果那年他不来接我,我想我是熬不过那个冬天的。”她抱定了这样的想法。
      两天后,王亚文穿着黑色的束腰棉袄、厚棉裤、大头棉鞋出发了,包里装着三天前刚领到的结婚证书。她要去的是上海。
      回到上海以后,刘行军每天背着王亚文楼上楼下地爬了半年。半年内,王亚文没有买过菜、烧过饭,衣服都是刘行军洗的。王亚文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
      
      10年的好日子
      
      2004年2月,刘行军突然感觉浑身无力,40多天的时间里瘦了30多斤。他得了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惟一的希望是进行肝移植。而对30多万的手术费用,王亚文四处筹钱。终于手术顺利地进行了。
      现存刘行军还处在恢复阶段,他的抵抗力很差,即使外面已经38度的天气,家里也不敢开空调。
      “时间太短了,我和丫妹只有10年的好日子。”刘行军叹了口气,轻轻拍着妻子的手。王亚文用手背试了一下刘行军的额头温度,握着丈夫的手:“很多事是冥冥中注定的,以前的事我不怪他,那个年代的事说不上谁对谁错……”

    推荐访问:来了 上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