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报纸副刊能做到雅俗共赏吗] 雅俗共赏的意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4 04:41:13 点击:

      摘要:文学副刊是否可以雅俗共赏历来都有争论。该文认为,副刊可以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尤其是杂文和随笔,最适宜将俗的事物用雅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雅的事物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报纸副刊的办刊实践中,在版面设计、文章的选取和编写以及整体风格上下功夫,并且把握好度,雅俗共赏是可以做到的。
      关键词:报纸副刊 雅俗共赏 小品散文
      目前,我们的报纸副刊生存不易,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副刊编辑思考最多、受到指责最多的恐怕就是雅俗共赏问题了。许多报纸编辑说要把副刊办得雅俗共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是很难的。确实,不少报纸副刊为追求读者数量,文章俗之又俗,几乎每一期每一版都是休闲美食健康之类的话题,但由于缺乏新鲜感,读者并不买账。也有报纸副刊坚持走雅的路子,每一版都是立意高深,主题严肃,但曲高和寡,受众甚少。想把报纸副刊办得既不太“阳春白雪”,又不太“下里巴人”,真是难以把握的。因此,雅俗共赏存在与否,媒体上也多有争论。
      台湾学者、曾办过报纸副刊的龙应台对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她说:雅就是雅,俗就是俗,不可能共赏。“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应该会有各种风貌的副刊:雅的俗的、软的硬的、俏皮的严肃的。唯一不可能有的是‘雅俗共赏’的副刊。雅与俗各有理直气壮的生存权利,但若是为了获得最大量的读者而将雅俗掺杂,只能使一个副刊非驴非马,个性尽失,要吓走不是雅就是俗的读者。”
      作家李陀也对雅俗共赏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说:有些问题乱了许多年,始终弄不清,例如“雅俗共赏”即是。
      一、雅俗可以共容共处
      “雅俗共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龙应台说雅俗不能共赏,是指办得不好的副刊,雅不雅,俗不俗,似驴非马,让人看了生厌。作为办报人,当然希望将报纸办得既好看上档次,又有众多读者。所以说,不管文化人和学者怎样评价,办报人还是想把报纸办得有受众、有品位,也就是要雅俗共赏。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沌而模糊。雅的就是纯粹的雅,俗的也是纯然的俗,二者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这是形而上学僵化的想法。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这种黑白二分的思维害人不浅。即使按寻常的看法分出俗雅来,那么,雅中也有俗,俗中也有雅。而且,雅与俗往往在互相转化之中。爱尔兰大作家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属现代高雅文学的经典著作,它以古希腊神话尤利西斯的故事为隐形背景,作者将小市民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以英雄比照凡夫俗子,透视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现实,雅得可以,也俗得可以。中国的《红楼梦》更是大雅大俗,雅到极处,也俗到极处。
      其实,雅与俗之间是有交叉点或中间地带的。谈康德、海德格尔、德里达的随笔,谈乔伊斯的天书《芬尼根守灵夜》的写作手法,解读后现代诗人阿什贝利的长诗,自然雅得可以,一般读者肯定敬而远之;而谈如何解决春困问题、谈吃鱼的技巧、谈某种水果的美容作用等又太浅,勾不起多数读者的兴趣。但雅与俗之间有大量的文章是众人所关注的,比如相当多的散文家、随笔家、杂文家的文章都属于这个范畴,他们写的是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和生活经验,抒发的是大家胸中潜藏的共通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可说是雅俗共赏的。报纸副刊刊发其中的优秀文章读者是欢迎的。
      笔者认为雅俗共赏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接通高雅与庸俗两端,用高雅去破解庸俗,让雅与俗碰撞起来,撞出火花更好。哲学家写的哲学随笔雅而不俗,家长里短俗而不雅,有些作家、学者每每用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德里达等哲学大家的思想去观照、分析眼下的生活现象,写出的文章高端读者愿意看,一般读者也看得懂,还往往有所得。究其因,这些文章都注意处理好雅与俗的关系,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二、如何做到雅俗共赏
      《南阳日报·白河副刊》是该报1949年创刊以来唯一保留下来的版面,“白河副刊”已成为该报的著名品牌。以二月河、周同宾为首的南阳作家群中的众多作家大都是从“白河”里历练出来的,他们的文章一直都是雅俗共赏的典范。譬如二月河,世人都知道他写的康熙、雍正、乾隆“落霞三部曲”,其实他随笔写得非常好,语言非常雅致,史料翔实厚重,典故频出,生动形象。白河副刊一直受众众多,也和他们的文章可读性强有关。
      那么,雅和俗怎样才能共容呢?在文学副刊里,雅的文章当然是指比较纯文学的散文、文艺评论、诗歌、随笔等,这些文章品位比较高,有着相当高的审美情趣,语言雅致富有格调,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品位高的读者当然喜欢这一类的作品,但文化品位低的读者欣赏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俗的作品譬如描写婆媳关系等生活类的文章,普通百姓倒是比较喜欢看,但刊登在副刊上又实在破坏了格调。要想让这一部分读者也能欣赏格调高的文章,编辑要有正确的编辑思路,即将雅做得通俗一点。譬如,摒弃那些风花雪月、内容空泛、无病呻吟的散文,刊登一些贴近读者生活、贴近民生、地域性强、富有亲和力和感情色彩的随笔之类的文章。语言可以活泼一些,诙谐一些,有趣一些,不那么文艺腔,让人忍俊不禁,又能沉思良久。
      根据编辑《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以为,只要把握好一个“度”字,认真研究雅和俗的特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副刊不仅是正刊的补充,还可以成为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文化品牌和精神支撑。
      首先,版面设计上雅俗共容。比如,在一个版面中,在一个总体的框架之内,高端的与趋俗的有个搭配,生活的、经验的与理性的也要有个合理的摆布,上一期与下一期之间也可以有区别、有呼应,以此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要把杂文放在适当突出的位置上。杂文是报纸副刊必不可少的,因为它针砭时弊,新闻性强,文化热点、社会热点都可拿来说。因其语言的犀利、说理的透彻、批评的辛辣,百姓爱看,学者也爱看。就像办得好的报纸一定有一个好的副刊支撑一样,办得好的副刊也一定有一个好的杂文栏目、一群优秀的杂文作家支撑。雅俗共赏的杂文使人睿智,使人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第二,弃两头,取中间,以编发“中间地带”的文章为主。如一条鱼,一头是高深而晦涩的文章,一头是俗不可耐的文章,我们都不要,只吃鱼的中段。这种文章不是玄谈,不远离生活,即使谈到人的生理层面上的问题,也有一种精神贯注其中。譬如女作家莫小米、素素的生活随笔,如说家常话,知识性、趣味性、文艺性兼而有之,里边常常蕴含着一些生活哲理,各个层面的人都爱看。
      第三,让“雅士从俗”,请大家写生活。就是请作家和学者写人生、写生活,让雅与俗碰撞出火花。即使写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情、小情趣,他们也能将深刻的理论素养、深厚的文学修养贯注其中,写出一般人笔下所无或心中所无。《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前不久刊出的情书版,很是雅俗共赏。如闻一多、沈从文的情书,写得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爱意绵绵。这些文学大家,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用词很讲究,不能说不雅;表达的是对自己心爱的人的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爱,不能说不俗。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文人骚客,市井百姓,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喜欢。
      第四,整体风格可稍稍偏雅,给读者制造一点儿难度。副刊的读者高学历居多,副刊文章或者部分文章的读者要比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稍高一点儿,让一般读者稍稍用点心、稍稍花点脑子去欣赏,让他们读过之后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甚或拍案叫绝。这种文章往往可以培养出一批粉丝型读者。
      文学副刊是读者的精神家园,能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培养读者对美的鉴赏力。雅俗共赏的结果是扩大受众面,让报纸拥有更多的读者。有品位、有格调、有受众,是我们办报人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陈焜.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李陀.雅俗共赏质疑[J].文化自由谈,1985(1).
      作者单位 南阳日报社文化周刊部

    推荐访问:雅俗共赏 副刊 能做到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