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六角恋情搞乱五角大楼] 五角大楼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1 04:45:52 点击:

      一个政客能提供给普通大众的最佳谈资,永远莫过于性八卦。  2012年11月,总统大选刚刚结束,全美国以时政新闻报道为主的媒体都陷入一种狂欢后的空虚,各大脱口秀主持人跟写手也正为新话题而绞尽脑汁。这时候,CIA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勇敢地作出了“自我牺牲”—11月8日,他向白宫递交了辞呈,而原因则是他有了外遇。以彼得雷乌斯的地位,因婚外情败露而辞职,这本已是一道惊雷。但随着更多细节的暴露,人们发现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牵扯其中的远远不只彼得雷乌斯自己和他的家庭—截至11月16日,这场复杂狗血的多角恋情已经让两位将军、三个女人和一名FBI探员暴露在了镁光灯之下。在美国这样以清教徒文化建国的国家中,这样犹如《美国派》般纠缠不清的青春喜剧情节发生在政府跟军队高官身上,实在是少见又稀奇。《纽约客》毫不客气,称之为一场“没有下限”的丑闻。
      一桩丑闻,毁了两个四星上将
      事情得从彼得雷乌斯说起,他是前美国暨北约驻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总司令,他的实战经验比任何一个现役西方将领都要丰富;在理论方面,他则重建了美军的整个反暴动战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暴方针。他被公认为自艾森豪威尔之后最令人敬佩的美国将领,很自然地,当前任CIA局长帕内塔升任为国防部长之后,从军队中退休的彼得雷乌斯就接手了美国国家安全体系中最重要的机构—CIA,美国的国际情报中枢,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领导,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和个人在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并维持相当大数量的军事设备。
      11月9日,CIA全体同僚都收到了彼得雷乌斯群发的一封公开信:“昨天下午,我去白宫拜见总统,请他允许我因个人理由而辞去CIA局长的职务。在结婚37年之后,我极其不智地牵扯进一桩婚外情之中。无论是作为一个丈夫,还是我们这种组织的领导,这样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几个小时以后,Slate网站率先挖到猛料,介入彼得雷乌斯婚姻的“小三”原来是一位名为葆拉·布罗德韦尔的已婚女子,而且,她曾是彼得雷乌斯的传记《倾情投入:一位将军的教育》的联名作者之一。根据她在书中透露的内容显示,布罗德韦尔在哈佛听讲座时认识了彼得雷乌斯,随后在2008年,她将彼得雷乌斯的领导术作为自己博士研究课题,并因此对彼得雷乌斯进行了多次采访。2010年,布罗德韦尔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本书,她也为此多次远赴阿富汗去探访时任美军暨北约驻阿富汗总司令的彼得雷乌斯。2012年2月,当她在电视节目上提起自己千里迢迢飞到阿富汗去采访彼得雷乌斯的经历时,她毫不讳言地说:“我们在那之前就已经有了交情,我只是把这份交情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布罗德韦尔所说的交情(had a relationship),并不是单纯的交情。大概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层次,布罗德韦尔开始将彼得雷乌斯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当她发现另外一个女子吉尔·凯利可能也跟彼得雷乌斯走得很近时,她给凯利发了多封邮件,警告她别纠缠彼得雷乌斯。同时,布罗德韦尔发送邮件给凯利的“朋友”、驻阿富汗美军现任司令约翰·艾伦。不幸的是,凯利并没有退缩,而是找到了一个在FBI当探员的朋友。后来《西雅图时报》报道说,这个FBI探员名弗雷德里克·汉弗莱斯。汉弗莱斯认为那些邮件非常可疑,因为邮件发送者显然对彼得雷乌斯和艾伦的事情相当熟悉,于是他就向上级报告了此事。但在FBI网络犯罪部门确定邮件发送人的身份后,他们发现汉弗莱斯本人跟凯利的关系也不一般,因为他曾给她发过自己赤裸上身的照片(事情曝光后,他被媒体戏称为“赤裸特工”),FBI决定禁止汉弗莱斯继续参与调查。汉弗莱斯怀疑,这是因为FBI上级领导想要“官官相护”瞒住此事,他便找上了众议院议员戴维·赖克特,后者随即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了共和党领袖埃里克·坎托。10月31日,坎托联系FBI局长罗伯特·米勒,这样,FBI就展开了全面调查。
      这时候,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却浮出水面:美国暨北约驻阿富汗部队现任司令艾伦跟凯利之间曾有过不少“不恰当的往来”,其邮件记录打印出来后长达2-3万页;另外,凯利的双胞胎姐姐纳塔莉·卡瓦姆也与彼得雷乌斯和艾伦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奥巴马总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表达了对艾伦的信任,但艾伦的升迁计划因此暂缓—北约在上个月已经任命艾伦为北约最高军事长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只需总统签字和参议院批准,艾伦就能在明年春天走马上任。然而丑闻曝光之后,应国防部长帕内塔的要求,奥巴马已经决定暂时停止对艾伦的提名,直到事件彻底清查之后再做决定。“这是自莱温斯基之后最大的桃色丑闻,”美国广播公司如此评论道:“美国一共只有39名四星上将,但这一桩丑闻,却毁了其中的两个。”
      一场桃花劫,无数阴谋论
      从目前媒体掌握的证据来看,这桩丑闻的缘起只是男人的多情跟女人的嫉妒,然而如此影响深重的一桩丑闻,若没有阴谋论者编织黑幕倒显得不真实了。
      作为共和党的战友,福克斯电视台立刻表示此事时机过于巧合,暗指民主党为了避免奥巴马竞选失利而故意隐瞒情报。然而那还只是初阶的,进阶版本的阴谋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几个月前导致史蒂文斯大使遇害的美国驻利比亚使馆遭袭案:近日以来,美国的情报头目和国家安全长官们都在接受聆讯,为的就是搞明白为什么美国政府花了那么长时间才搞清楚班加西事件的细节,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排除CIA事先知情不报的可能性。而彼得雷乌斯作为CIA局长,必须第一个在众议院的情报委员会面前出席作证。这个时候丑闻袭来,他辞去公职,是不是就可以免去作证的义务呢?
      当然,这个进阶版的所谓的“阴谋”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丑闻和调查虽然让彼得雷乌斯失去了公职身份,但他还是必须出席听证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并非完全的无稽之谈,因为此前曾有流言称,使馆之所以遭到攻击并不是因为利比亚民众群情激愤,而是因为CIA在使馆里扣押了一个激进分子,而他的同伴们为了营救他,所以组织了对使馆的袭击。更何况,这个流言的传播者,正是彼得雷乌斯的“小三”布罗德韦尔。她上个月在丹佛大学演讲时提到了这个消息,并声称自己是从两个被俘的利比亚武装分子那里听来的消息。然而在她跟彼得雷乌斯的私情被揭开之后,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她的消息来源或许正是这位CIA大当家。于是这就又出现了两个疑问:1)CIA在班加西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2)布罗德韦尔是否获得了超出权限的国家安全机密。   关于第一个问题,11月12日,一位高级情报官员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布罗德韦尔所说的那条流言不属实:“无论是在袭击之前、之中还是之后,使馆楼里都没有扣押任何人。”目前彼得雷乌斯已经作证完毕,而包括艾伦将军在内的其他情报人员、高级将领和国土安全部官员也将依次出席听证会,最终的结论如何,还得看议员们的最终调查和裁定。
      第二个问题则有些复杂。根据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执法和安全部门官员在14日告诉路透社记者,他们于12日深夜搜查了布罗德韦尔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住宅,带走数箱物品,包括多台电脑和一些文件。其中,她的个人电脑里储存了“大量”机密信息,内容和数量足以证明应继续调查当事人。然而调查人员也强调说,现在并没有证明彼得雷乌斯就是这些机密信息的提供者。事实上,布罗德韦尔告诉调查人员,信息来源不是彼得雷乌斯;彼得雷乌斯本人也否认曾向布罗德韦尔泄密;甚至连奥巴马在连任后的首次记者会上都表示,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彼得雷乌斯在与布罗德韦尔的交往过程中并没有泄露机密信息。美联社援引彼得雷乌斯多名前同事跟朋友的话报道,彼得雷乌斯私下推测,布罗德韦尔可能是在阿富汗随军采访期间从别的美军指挥官那里听到了一些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相关情报事实上已经解密了,只是文件上仍标注“机密”字样。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布罗德韦尔本来就是美军预备役少校,她为军方情报部门服务,有接触机密信息的授权。尽管她在阿富汗采访彼得雷乌斯的时候身份并非军人,理论上来说无权接触涉密文件,但她的军人背景以及人脉关系依然能使她接近机密信息。事发之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报道说军方已暂停布罗德韦尔的涉密授权,不过五角大楼发言人詹姆斯·格雷戈里随后拒绝证实这一消息,仅称已就授权采取“适当措施”。另外,CIA方面也于15日展开了一项新的调查,专对彼得雷乌斯的行为进行调查,而CIA发言人普雷斯顿·格尔森称这项调查“并不预设任何结果”。与此同时,军方官员也表示,到目前为止,彼得雷乌斯不会遭到任何指控。
      受害者:美国
      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这桩性丑闻的发生实在是一记重创。在他就任总统的前四年中,外界评论大抵都是“内政不如外交”,而在前不久的大选中,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击退罗姆尼而赢得连任,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归结于他的外交成功。然而在外交战场上为他冲锋陷阵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已言明不再留任,无论因为是官方说明的“希望陪伴家人”或是坊间猜测的“为2016年总统竞选做准备”,希拉里的离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与此同时,美国尚未从中东地区完全脱身,前后两任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又都被卷入了丑闻之中,其中一位辞职,另一位的升迁则被暂缓。
      “美国正处在战争中,我们却自己毁掉了两位德高望重的将军,就因为他们其中一个有外遇而另一个发了几封暧昧的邮件?”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基米尔说,“你能想象这事儿发生在二战时期吗?‘很抱歉,麦克阿瑟将军,先别管菲律宾的事了,我们发现了你在偷情网站上的密码。’”
      五角大楼的内部人士认为这是美国流行文化的悲哀。彼得雷乌斯外遇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不仅因为他具有十分的才干与显赫的功绩,更在于他本身就是美国民众心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一个被认为是现代版 “美国队长”的人。他在布什和奥巴马任下都领导过军队作战,他在共和党和民主党阵营中都具有极高的威望,他是普通人眼中的军事明星,是自艾森豪威尔之后最受爱戴的美军将领,正如《外交政策》杂志所言,“如果有任何人能够在班加西事件中重塑人们对CIA的信心,那本应该是他。”
      这造星文化将他捧到高处,也最终让他陨落。如同吉米·基米尔所说,外遇确实不妥当,但这并不是一个人丢掉饭碗的理由;至于那些关于他泄密的指控,现在还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也就是说,从现在大家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彼得雷乌斯并没有犯下任何导致他无法履行职务的错误。但他辞职了,因为媒体说他偷情还涉嫌泄密,他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不再是选民信任的超级英雄。在美国这样的选举制国家中,这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甚至他的同僚们也并不同情他。“军事圈中的人对彼得雷乌斯褒贬不一。”由三位前国防部官员戈登·卢博德、凯文·巴伦和约翰·里德共同撰写的《外交政策》专栏文章指出,“他们爱他的睿智,却嫉恨他的成功。”
      相反地,军事圈中的人对艾伦倒是充满同情,他们指责白宫在处理事情时过分谨慎。因为FBI在调查彼得雷乌斯的时候并未公开过程,政府担心会被媒体抨击,于是在对待艾伦的时候倒异常积极,暂缓艾伦升职的事情纯粹是因为“不要被骂”。一些军官们在读过艾伦跟凯利的邮件后认为他们的关系没有异样,而另外一些海军陆战队将领们则表示,就算艾伦用“甜心”去称呼凯利,也只是因为他生长在弗吉尼亚,而这在弗吉尼亚是很正常的。有一个退休了的海军陆战队将军直言不讳:“人们在下判断之前应多做一点功课才行。”当然也有人指出,白宫和五角大楼其实还都站在艾伦这一边,而根据内部人士的说法,国防部长帕内塔其实也相当清楚这个调查会对艾伦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但摆在面上的证据太多,五角大楼不得不查。然而不管五角大楼的初衷如何,事实就是,艾伦的北约最高军事长官职务如今悬在空中,而他的前一份工作—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则马上要被约瑟夫·邓福德接任。艾伦面临着前后不接的窘境,加上从神坛上跌落的彼得雷乌斯,39名四星上将中的两颗明星就这样黯淡了下去。受害者,当然是美国。

    推荐访问:搞乱 恋情 大楼